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延胡索配伍不同止痛中药对醋酸致痛模型小鼠脑组织、血清中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扭体实验,分别观察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单味延胡索组、祛瘀止痛组、温阳止痛组、清热止痛组、补虚止痛组小鼠疼痛反应的变化,并测定各组小鼠血清、脑组织中NO的含量变化。结果:延胡索及各止痛中药配伍组能不同程度地抑制醋酸致痛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与模型对照组相比,补虚止痛组和清热止痛组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脑组织中NO的含量(P<0.01),而温阳止痛组和祛瘀止痛组对血清、脑组织中NO的含量有明显的升高作用(P<0.01)。结论:NO可能在延胡索配伍不同止痛中药的痛觉调节机制中发挥着的双相调节作用,但不能作为评价镇痛效应的唯一指标。  相似文献   

3.
方剂君臣佐使配伍中的君药在历代文献记载中有着不同的涵义和数量。据现存文献,《庄子·徐无鬼》以愈病者为君药;《黄帝内经》中以治疗主病的药物为君药;《神农本草经》的君臣佐使用来区分药物善恶;唐·甄权《药性论》规定某药为君药;唐·蒋孝琬《杂注本草》以治疗阴病为君药;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以剂量最多者为君药;金·李杲《脾胃论》以力大者为君药;明·王肯堂《医论》中的君药则随年份不同而变化。君药的数量也不限于1味,可有2、3味甚至以某一方剂为君。  相似文献   

4.
5.
分别采用水煎、酒煎和酷煎延胡索溶液,以热板法观察小白鼠给药后30min 和60min 时的疼痛反应。结果酒煎剂给药30min 时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60min 时(P<0.01);醋煎剂给药60min 时的镇痛作用明显优于30min 时(P<0.01);水煎剂则前后无显著差异。而酒煎剂在30min、醋煎剂在60min 时的镇痛作用分别强于水煎剂(P<0.05;P<0.01)。说明延胡索的酒煎剂和醋煎剂各有所长,前者疗效发挥迅速而后者作用时间持久。就镇痛效果而言,二者均优于水煎剂。  相似文献   

6.
延胡索4种炮制品镇痛镇静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延胡索,为罂粟科延胡索(CorydalisyanhusuoW·T·Wang)的干燥块茎。历代医家认为:“延胡索理一身上下诸痛”〔1〕,“上部酒炒用,中部醋炒用,下部盐水炒”〔2〕。本实验对延胡索生片、醋炙、酒炙、盐炙4种炮制品镇痛、镇静作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考察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延胡索单味药,延胡索分别配伍白芷、当归、川楝子的4种水提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2(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5.3)(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延胡索与白芷、当归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降低,与川楝子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升高.结论 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药对配伍对其成分药动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又称对药,是指在临床上由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组成的方剂,是中药复方配伍中最基本、最简单和最常见的用药组方形式。药对研究一直是复方配伍研究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切入点。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就中药药对配伍对其化学成分体外溶出等理化性质变化以及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配伍的合理性.方法 采用H P L C法测定延胡索单味药,延胡索分别配伍白芷、当归、川楝子的4种水提液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色谱柱HypersilODS2(250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 5.3) (28:72),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延胡索与白芷、当归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降低,与川楝子配伍后其有效成分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升高.结论 不同配伍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延胡索总生物碱的小鼠急性毒性及镇痛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ICR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试验,观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致死性,以Bliss法测定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50)。采用醋酸扭体法考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外周的镇痛作用,ICR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8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延胡索乙素组、更高剂量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更低剂量组,各组小鼠灌胃给药后1h,经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mL·20g-1,记录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计算扭体次数抑制率;采用热板致痛试验考察延胡索总生物碱对中枢的镇痛作用,将筛选出的合格KM雌性小鼠80只随机分成8组,分组同上,各组于给药前重复测量痛阈3次,取平均值作为该小鼠给药前痛阈值,给药后30、90、180min各测定1次痛阈值。[结果]延胡索总生物碱灌胃给药对小鼠的LD50值为473.36mg·kg-1,95%置信区间为422.34~532.58mg·kg-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对小鼠扭体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更低剂量组外,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镇痛作用均优于延胡索乙素(P<0.01,P<0.05);除更低剂量组外,延胡索总生物碱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小鼠的痛阈值(P<0.01,P<0.05),各组痛阈值随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且给药剂量达到120mg·kg-1后,痛阈值基本不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结论]延胡索总生物碱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安全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金铃子散中延胡索和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之间配伍后对小鼠镇痛抗炎作用的影响.[方法]镇痛实验研究:以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金铃子散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镇痛作用.抗炎实验研究:制作由二甲苯致耳廓肿胀模型,观察金铃子散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抗炎作用.[结果]延胡索和川楝子不同炮制品之间配伍后均具有明显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其中以醋炙延胡索和炒川楝子配伍后作用较为明显.[结论]提示金铃子散中延胡索和川楝子具有协同作用,且经炮制后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重析君臣药配伍规律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和价值,为其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方剂学课堂教学中重析君臣药配伍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君臣药的配伍规律、用量规律及变化规律。结果方剂学教师在各种教学考核中均获得较高的评价。结论重析君臣药配伍规律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剂量变化对川乌配伍白芍镇痛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三种疼痛实验模型,观察剂量变化对川乌、白芍配伍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剂量增大,川乌、白芍配伍前后的镇痛作用和镇痛增效作用也明显增强,剂量与作用有正相关效应。尤其是小剂量配伍组,减少川乌用量后镇痛效果仍强于或等于大剂量单味川乌组。  相似文献   

14.
分娩镇痛飞迅地普及和发展。分娩镇痛,需兼顾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应用硬膜外及镇痛药物,不仅要考虑产妇在妊娠期的特殊病理生理变化,还要了解药物通过胎盘的速度、剂量,镇痛后产程、产力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综述《伤寒论》方的君药组方原理研究近况。研究君药的源流、涵义、定性、定位。君药源流,一起源于《神农本草经;》二起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君药涵义,主要是指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君药定性从历史来源看,主要有三种观点:《神农本草经》的君药固定论;《黄帝内经》的君药随证论;李东垣的君药按量论。从目前研究现状看包括:君药原则论、君药结构论、君药原理论、君药主药论。定位方面包括传统君药定位法、现代实验研究君药定位法。  相似文献   

16.
理中丸在仲景原书中主治霍乱中焦虚寒证,但对于方中何药为君药,历代医家或有不同的认识。部分医家认为病因于寒,故用干姜为君,大辛大热,归经脾胃,温中祛寒;亦有医家认为按照《黄帝内经》的理论,脾虚应急食甘以缓之,缓中益脾,必以甘为主,故以人参为君。但以王雪苔先生《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一书中小补脾汤为佐证,理中丸中以人参为君药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香砂六君颗粒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香砂六君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采用小鼠二甲苯型耳廓肿法、大鼠蛋清型关节肿法进行抗炎实验观察;采用小鼠醋酸型扭体法、热板法进行镇痛实验观察.结果:香砂六君颗粒对小鼠二甲苯型耳廓肿有明显对抗作用,中剂量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与香砂六君丸作用相当;对大鼠蛋清型关节肿有一定抗炎作用.对热板和醋酸所致小鼠疼痛,大中剂量香砂六君颗粒能明显延长其舔足潜伏期和减少扭体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香砂六君颗粒具有良好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仲景药对配伍特点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举例的形式,对仲景方药中常用药对的配伍特点进行归类,分析探讨仲景遣方用药的精妙,以期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配伍臂丛阻滞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臂丛阻滞下择期行上肢肘关节以上及锁骨手术患者48例,随机分成4组:M组(吗啡组n=12):吗啡1 mg+0.25%布比卡因。Q组(曲马朵组n=12):曲马朵50 mg+0.25%布比卡因。X组(新斯的明组n=12):新斯的明0.1 mg+0.25%布比卡因。D组(对照组n=12):0.25%布比卡因。均行肌间沟法臂丛神经阻滞,记录术后疼痛出现时间,并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同时记录药物副作用。结果M组、Q组、X组与D组的术后镇痛时间依次为(10.5±3.6)h、(11.7±4.5) h、(21.5±5.6)h与(7.6±1.9)h。与D组比较,其他3组的臂丛阻滞术后持续镇痛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以新斯的明组最为明显,且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吗啡、曲马朵、新斯的明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臂丛阻滞术后镇痛均有效,尤以新斯的明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20.
《金匮》药对配伍规律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