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小儿唇腭裂修复术麻醉中的呼吸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张斌 《河北医学》1997,3(6):6-9
观察142例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有29例于麻醉诱导后,术始、术中、术后出现不同原因的呼吸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SpO2的下降,发生率为20.4%。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组,〈1岁组,唇裂+腭裂组、不插管组的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提示术前检查有无上呼吸道感当很重要,尤其对〈1岁又不插管的小婴儿,术中观察要细,吸血要及时麻醉药深浅要掌握适度,唇裂+腭裂应赞扬了管插管,异型管优于普通管,拔管时机要适当  相似文献   

2.
贾珍 《青海医学院学报》1996,17(1):F003-F003,60
本文观察了90例小儿(1-4岁)行腭裂修复术,用氯胺酮麻醉时对呼吸,心率的影响,结果呼吸率与心变化术前和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后变化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恶心、呕吐及副作用发生率极小,通过临床观察认为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在小儿腭裂手术中是一种较满意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271例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唇裂整复术均采用分离麻醉或基础加局麻。双唇裂及唇腭裂整复术均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术中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SaO2及生命体征,听诊器置于心前区监听呼吸及心率。术毕充分吸引呼吸道及咽腔分泌物。结果 本组病例麻醉经过顺利,术后如期康复出院。结论 重视术前访视及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严格掌握麻醉适应证。麻醉期间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防治并发症。术毕留观患儿至完全清醒才送回病房,以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4.
唇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宝顺  于永文 《吉林医学》2000,21(4):205-207
目的 :为探索唇腭裂整复术有利的麻醉时机。方法 :随机选择 ~ 度唇腭裂择期整复术患儿 1 6 0例。按年龄和有无伴发腭裂情况平均分为 4组 : 组 :3~ 6个月 ; 组 :7个月~ 1岁 ,均单发唇裂 ; 组 :2岁~ 3岁 ; 组 :4~ 7岁 ,均唇裂伴发腭裂。观察麻醉期间 Sp O2 (脉搏血氧饱和度 )的变化和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 组、 组 Sp O2 变化均明显高于 组 ,拔管后舌后坠、喉痉挛、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 组 ,P<0 .0 5。结论 :唇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应选择在 6~ 1 2个月 ,而唇腭裂同时整复术应选择在 2岁~ 3岁为宜  相似文献   

5.
对128例年龄1个月~3岁的急诊手术病儿进行分析,60例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在尽量完善术前准备的基础上,按不同手术种类选择麻醉方式,其中56例采用基础麻醉加骶管阻滞的方法(Ⅰ组);72例选择气管内插管复合硬膜外麻醉的方法(Ⅱ组);术中主要监测心音、脉搏和SpO2,部分监测血压,并强调保暖。结果显示:两组病人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心率、呼吸频率无明显变化,但Ⅰ组SpO2偏低,有4例明显下降而需中途改行气管内插管麻醉。认为婴幼儿急诊手术中,做好术前准备是减少麻醉并发症和提高成功率的关键,而慎重选择麻醉方式与SpO2监测和保温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3种麻醉方法对小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手术患儿482例,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气管插管全麻(TI组)192例,喉罩插管全麻(LM组)122例,非插管全麻(FM组)168例。观察3组术后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麻醉方法与呼吸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气管插管组术后的呼吸并发症明显高于喉罩组和非插管组,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全麻可明显增加小儿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小儿腭裂修补术中曲马多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6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法(ASA) I-II级腭裂修补术患儿,年龄1~3岁,随机分为曲马多组和对照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在术前分别静推曲马多2 mg/kg和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患儿围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测定苏醒期的躁动评分,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围麻醉期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平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曲马多组在拔管时和苏醒期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平稳.苏醒期躁动评分曲马多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反流误吸等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腭裂修补术术前静推曲马多2 mg/kg可获得围麻醉期间较为平稳的血流动力学,减少拔管期的躁动,且不增加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黄菲  赵红利 《西部医学》2008,20(5):1079-1080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在,Ⅰ度唇裂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50例1~6岁Ⅰ度唇裂患儿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25例,Ⅰ组气管插管全麻组,Ⅱ组为异丙酚持续静脉泵入加眶下神经阻滞组。观察比较两组SPO2和心率变化、麻醉诱导及恢复过程。结果两组SPO2均维持在98%以上,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Ⅰ组的苏醒时间及诱导时间均比Ⅱ组长。结论异丙酚复合眶下神经阻滞用于Ⅰ度唇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安全可靠,术后患儿清醒快而完全,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对唇裂整复手术婴幼儿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Ⅰ~Ⅱ度婴幼儿唇裂整复手术8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B组气管插管控制呼吸。结果 I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高于Ⅱ组(p〈0.05)。结论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气管插管用于婴幼儿唇裂修复术,具有麻醉平稳、术后苏醒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全麻用于小儿腭裂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小儿腭裂修补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S、F组,各30例.S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舒芬太尼复合全麻,F组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复合全麻.分别于诱导开始时(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开始后30分钟(T3)、拔出气管导管时(T4)记录MAP、HR、SpO2,并观察两组术毕苏醒时间、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结果:与T0比较,S组T1~T2时MAP、HR明显下降(P<0.05).F组T1~T4时MAP、HR明显升高(P<0.05),与S组相较也明显升高(P<0.05);S组苏醒时间缩短,苏醒延迟发生率、呼吸再抑制发生率均降低(P均<0.05),S组围拔管期镇静评分高于F组(P<0.05),躁动评分低于F组(P<0.05).结论:在小儿腭裂修补术中,舒芬太尼比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躁动发生率,提高麻醉恢复质量和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综合征性唇腭裂发病的孕前及早孕期的环境危险因素,为降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经B超确诊为唇腭裂的胎儿及部分因唇腭裂手术的患儿70例,以其父母为对象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出生未患唇腭裂的父母(共70例)作为对照组。对病例组及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x2检验作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作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x2检验发现唇腭裂发生的孕前和孕早期环境危险因素有:有毒物质接触、孕期患病、孕期用药、被动吸烟、未服用叶酸、母亲文化低,其中有毒物质接触、孕期患病、未服用叶酸3个相关因素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结论:有毒物质接触、孕期患病、未服用叶酸可能是本地区发生先天性唇腭裂的主要环境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腭裂整复术麻醉安全时机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方法: 随机选择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择期整复术患儿180例。按年龄平均分为3组:A组1~2岁;B组2~3岁;C组4~7岁。观察麻醉期间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和麻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C组SpO2变化均明显高于A组(P<0.01);拔管后舌后坠、喉痉挛及气管痉挛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而B组、C组之间的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腭裂整复术的有利麻醉时机应选择在2~3岁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平衡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效果,从中筛选最佳平衡麻醉药物的组合方案。方法 150例拟施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婴幼儿在同样条件下诱导插管后,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组,50例),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P组,50例),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维持组(K+M组,50例)。观察记录麻醉前、气管插管后、手术结束时和气管拔管后的心率、呼吸、呼气末CO2分压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并记录术中和苏醒期的并发症,记录苏醒时间。结果 K组在麻醉后各时段的心率明显快于K+P组和K+M组(P〈0.01)。K+P组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K组和K+M组(P〈0.01)。K+P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K组和K+P组(P〈0.01)。K组气管拔管后早期缺氧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异氟烷和维库溴铵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的平衡麻醉效果好,心血管功能稳定,苏醒快。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的麻醉方法在唇腭裂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将108例不同时期的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按麻醉方法分为氯胺酮静脉麻醉组(K组)52例和七氟醚吸入全麻组(S组)56例。K组,氯胺酮20μg/(kg.min)持续静脉泵注 S组,2~3vol%七氟醚持续吸入,保留自主呼吸。观察比较麻醉期间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HR比较,术前、术中、术后均有显著差异 同组内HR比较,K组术中明显高于术前,而S组无明显变化。两组间SPO2比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和术后无差别(P〉0.05) 而两组内术中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围术期喉痉挛、低氧、躁动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组间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七氟醚气管插管吸入麻醉是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手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孕早期环境因素与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儿童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为预防其发生提供相关分析数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病例和对照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叶酸(OR=0.100,95%CI:0.032~0.312)有可能预防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的发生;感染(OR=4.155,95%CI:2.166~7.970)、化学毒物接触(OR=6.816,95%CI:2.528~18.381)、情绪状况(OR=3.250,95%CI:1.477~7.154)是引起非综合征型总唇裂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母亲妊娠早期感染、妊娠早期化学毒物接触和心情紧张是影响儿童非综合征型总唇裂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妊娠早期叶酸的补充有可能降低发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分布特点,探讨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方法:650例3个月~6岁唇腭裂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3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儿童组>3~6岁,对麻醉苏醒期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中并发症分布不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23.0%)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7.4%)和低氧血症(8.5%)多见,儿童组则以呕吐(10.9%)、躁动(6.5%)多见(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并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Three hundred and fifty children below 5 years of age undergoing surgery for repair of cleft lip and palate received endotracheal halothane anaesthesia. For induction of anaesthesia a mixture of nitrous oxide (N2O), oxygen (O2) and halothane was given by mask. Orotracheal intubation was carried out without administration of relaxants and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was maintained. Adrenaline infiltration was used to minimise the blood loss. No life-threatening complications were seen during surgery or in the post-operative period. The mortality in this group was zero. The study showed that anaesthesia for cleft lip (CL) and cleft palate (CP) surgery could be given relatively safe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available are minimal.  相似文献   

18.
粤东地区930例唇腭裂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粤东地区先天性唇腭裂的患病状况与特点,探讨与唇腭裂发生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02~2004年问由汕头大学医学院医疗扶贫行动组织的“美纯行动”及于我院行唇腭裂手术930例唇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唇腭裂的构成比中,主要以单侧唇裂伴腭裂,双侧唇裂伴腭裂及单侧唇裂为主,分别为33.98%,23.23%与29.02%,单纯的腭裂及单纯的双侧唇裂较少。双侧唇裂与双侧唇腭裂男女问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左比右多见。唇腭裂畸形与患者的胎次关系中第一胎,第二胎,第三胎,第四胎,第四胎以上的构成比分别为23.17%,33.10%,16.93%,14.77%,11.91%,但各种类型的唇腭裂畸形均与患者的胎次无显著性差异。母亲妊娠前3个月所接触的风险因素中共有226例(24.30%)。结论唇腭裂的发生可能与遗传、胚胎发育早期的环境因素、药物影响等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菊兰  梁传余  蔡华城  余顺先 《四川医学》2005,26(11):1212-1214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唇腭裂患者的听力检查以及相关治疗,探讨其与中耳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及治疗决策。方法对213例426耳先天性唇腭裂住院患者以及对照组80例160耳进行纯音测听以及声导纳测试,对于中耳功能障碍者在进行腭裂修复术时行鼓膜穿刺,有液体者随机进行鼓膜置管。所有患者随访1年,进行中耳功能测试。结果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发病率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完全腭裂与不完全腭裂的中耳功能障碍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伴发唇裂的腭裂患者中耳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单纯腭裂患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妓膜置管组患者中耳功能障碍的复发率远低于未置管组;未置管者腭裂修复术后自身对比中耳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腭裂的发生与中耳功能障碍相关,与腭裂的分型无关,与唇裂的伴发无关;术中行鼓膜置管是伴发分泌性中耳炎的腭裂患者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腭裂手术本身能改善中耳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