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缺血预处理改善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冯亚高闽坤山*邓素雅**汪功久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种十分有效的防治方法应用于临床。1986年Murry等〔1〕首次应用缺血预处理方法即短时间重复缺血、间断再灌注改...  相似文献   

2.
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发现缺血预处理可调动机体内源性保护机制,明显提高组织细胞自身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本文就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骨骼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机制及其腺苷的关系。方法 :采用兔右后肢缺血模型 ,将 2 8只兔随机分为 4组 (n =7) ,对照组 :持续缺血 4h ,再灌注 1h ;预处理组 :缺血 5min ,再灌注 5min ,重复 3次后 ,持续缺血 4h再灌注1h。腺苷治疗组 :于缺血再灌注前经股动脉注入 0 5mg腺苷。腺苷受体拮抗剂 8-PT处理组 :在 3次循环IPC处理前 ,经股动脉注入 3 0mg 8-PT ,再缺血 4h ,再灌注 1h。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前、缺血 4h ,再灌注 10min、3 0min及6 0min时血浆腺苷浓度变化。通过血浆CPK、MDA及骨骼肌99mTcMDP吸收量的测定判断骨骼肌损伤程度。结果 :预处理组、腺苷组及 8-PT组 ,在缺血 4h和再灌注 1h期间血浆腺苷浓度明显升高 (P <0 0 1) ,再灌注 10min时达到高峰 ,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 ,预处理组和腺苷组血浆CPK、MDA及骨骼肌99mTcMDP吸收量显著降低 (P <0 0 1)。结论 :腺苷参与了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 ,腺苷受体拮抗可阻断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腺苷释放和腺苷受体激活在骨骼肌缺血预处理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骼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机制及其腺苷的关系。方法:采用兔右后肢缺血模型,将28史兔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持续缺血4h,再灌注1h;缺血5min再灌注5min重复3次后,持续缺血4h再灌注1h。腺苷治疗组:于血再灌注前经股动脉注入0.5mg腺苷。腺苷受体拮抗剂8-PT处理组;在3次循环IPC处理前,经股动脉注射3.0mg8-PT,再缺血4h,再灌注1h。通过高铲液相色谱法测定处理胶、缺血4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 IPost)和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后处理组(B组)、缺血预处理组(C组)、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组(D组)以及对照组(E组),采用切断患肢全部皮肤、肌肉和神经,保留患肢股动、静脉的动物模型,通过夹闭和开放股动、静脉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测定骨骼肌缺血4h、再灌注1h后血清丙二醛(MDA)和骨骼肌髓过氧化物酶(MPO),以及再灌注6h后骨骼肌的坏死程度来观察缺血后处理.缺血预处理及缺血预处理加缺血后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B组、C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均低于A组(P< 0.05),但是高于E组(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以及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B组和D组再灌注1 h MDA和MPO水平低于C组(P<0.05),但再灌注6h骨骼肌坏死程度基本相同(P>0.05).结论 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效果,联合应用缺血后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没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6.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PC)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择 2 0例需充气止血带止血进行手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0 )和IPC组 (n =10 )。IPC组患者术前应用 3次 5min循环缺血 ,间隔 5min再灌注预处理后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 ;对照组直接在止血带下进行手术。在肢体缺血前和再灌注 30min、90min、180min分别取静脉血检测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 (MDA)和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结果 随着肢体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 ,血中CPK、AST、LDH、MDA含量逐渐升高 ,而SOD活性逐渐降低。IPC组在缺血前及再灌注同时间 ,血中CPK、AST、LDH、MDA含量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SOD活性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IPC能有效地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 ,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提高肢体缺血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缺血预处理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24只健康兔,随机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先进行缺血预处理,再持续阻断后肢血流4h;对照组直接阻断后肢血流4h,制作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再灌注期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镜下观察骨骼肌变化。结果 实验组血清中CPK和AS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骼肌线粒体空泡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兔骨骼肌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早期、延迟保护作用及保护程度。方法选择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等分为对照组、早期保护组(EP)和延迟保护组(DP)。对照组直接用气囊止血带阻断兔后肢血流4h,造成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EP和DP组先进行缺血预处理,分别在预处理后立即和24h后用气囊止血带阻断兔后肢血流4h造成缺血再灌注模型。测定再灌注期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CPK)、天门冬酰胺氨基转移酶(AS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光、电镜下观察骨骼肌结构变化。结果再灌注后1、2、4、8h,EP与DP组血清中CPK和AST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EP与DP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骨骼肌线粒体空泡变性和肌原纤维溶解均延迟出现,其病变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缺血预处理不仅存在早期、延迟保护作用,且均能提高骨骼肌对长时间缺血的耐受能力,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这两种保护作用的程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缺血后处理对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影响,组织中凋亡和胀亡的存在情况。方法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持续缺血4 h,再灌注6 h,24 h,48 h。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肌肉内丙二醛(MDA)含量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组织学、免疫组化、超微结构分析。结果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后处理组在再灌注6 h时,只SOD活性明显升高,而再灌注24 h,48 h时,在MDA含量下降、SOD活性升高、W/D值下降、组织学改变范围及免疫组化阳性范围方面,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差异。结论再灌注开始时应用后处理对于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再灌注的稍后期阶段(再灌注24 h,48 h)。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凋亡和胀亡是并存的。  相似文献   

10.
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预处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方法,即使在小肠长时间缺血/再灌注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短暂的缺血,再灌注过程.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机制复杂,尚未明确.现就缺血预处理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建立稳定的缺血预处理模型,观察其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比清肝酶(ALT,AST),透明质酸水平及肝组织局部MDA含量均低,而组织ATP含量及能荷值均高,形态学损伤改变轻;同时发现预处理组织腺苷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实验表明缺血预处理能有效减轻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腺苷分子参与了这一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2.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缺血预处理(IP)对小肠缺血的作用。方法 在不同缺血预处理的大鼠模型上,观察缺血再灌注后肠组织腺苷酸含量和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IP1组(预处理:10分钟缺血15分钟再灌注和IP2组(3分钟缺血5分钟再灌接以7分种10分钟再灌)小肠的ATP和总腺苷酸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肠粘膜损伤亦明显减轻(P〈0.05)。.结论 IP1和IP2组的缺血预处理对小肠缺知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急性缺血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研究显示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近年来关于肾缺血预处理作用机制的报道较多,本文就缺血预处理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 6年Murry等[1] 应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 ,即短时间重复缺血间断再灌注改善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获得成功后 ,IPC提高组织缺血耐受性的现象颇受关注[2 ] 。目前尚鲜见到骨骼肌IPC的临床研究报道。为此 ,我们观察了IPC改善肢体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选择需气囊止血带下进行手术的患者 2 0例 ,其中男 13例 ,女7例 ,年龄 17~ 3 2岁 ,平均 2 3岁。尺桡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6例 ,半月板切除或修整术合并韧带修复术 3例…  相似文献   

15.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和缺血预处理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损伤是指缺氧器官细胞损伤在恢复氧供之后更加加重的现象。Toledo Pereyra 等在 1975 年首先认识到IR损伤是肝移植过程中一种重要病理损伤状态,可发生移植肝淤血、进行性血栓形成和/或器官坏死,导致移植失败。直到80年代中期,“再灌注损伤(reperfusion injury)”才逐渐在肝移植文献中应用。  肝脏IR损伤可分为热缺血和冷保存缺血再灌注损伤。热 IR 损伤(warm ischemia reperfu sion injury)与肝脏外科、肝移植、低血容量性休克、毒性肝损害、静脉阻塞性疾病和 Budd Chiari综合征等普遍相关…  相似文献   

16.
缺血预处理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对肝脏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通过构建正常大鼠和肝硬化大鼠肝脏 70 %的原位热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比较缺血预处理和无预处理组及间歇阻断肝门法对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以肝功酶、能量代谢和过氧化损伤等生物化学指标、组织学病理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指标 ,观察不同预处理条件对结果的影响。结果 :各项指标显示 ,正常大鼠中 ,缺血预处理与无预处理组相比 ,可显著减轻再灌注损伤 (P <0 .0 5 ) ,与间歇性阻断肝门组相比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在各个缺血预处理组内 ,缺血预处理 5min(IPC5min)组较IPC10min组和IPC5min× 2 组效果好 (P <0 .0 5 ) ,证实缺血预处理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结论 :缺血预处理可减轻肝脏再灌注损伤 ,并优于间歇性阻断肝门法 ,是一种应用方便、效果较好、前景广阔的阻断肝脏血供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们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的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旨在探讨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所需要的适合的预处理时间。一、材料与方法1.动物模型: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g,参照Jaeschke和Metzger法制备成右肝全部缺血、左肝部分缺血后再灌注大鼠模型[1]。2.预处理方案:本实验共设5组,每组12只大鼠;假手术组(S组):仅行假手术;缺血再灌注组(IR组):肝脏持续缺血60分钟,再灌注30分钟;预处理组分为3组,在肝脏持续缺血之前分别进行5分钟缺血及5分钟的再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阐明利多卡因对骨骼肌缺血-再关注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骨骼肌组织活力,分别对缺血后、再灌注后加入利多卡因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并结合透射电镜,观察利多卡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作用.结果 缺血后、再灌注后加入利多卡因与对照组进行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血后与再灌注后2组比较,P>0.05,差...  相似文献   

19.
任何组织的缺血,只要达到一定时间和程度,必然会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1985年McCord经过研究发现,长时间的组织器官缺血后的再灌注是一把"双刃剑",首先是再灌注挽救了缺血的组织器官,以防止进一步的缺血损伤,然而不可控的再灌注也引起了组织器官的再灌注损伤,故此提出了缺血一再灌注损伤这一概念.骨骼肌是组成肢体的重要组织之一,同时它对缺血十分敏感,人类骨骼肌在室温下完全缺血2.25 h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功能损害.在骨科的临床工作中,动脉断裂栓塞、断肢再植、应用止血带时间过长,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骨骼肌缺血,随后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影响患者肢体的存活,甚至造成截肢的后果.  相似文献   

20.
缺血预处理在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IPC)的概念是由Murry于1986年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中首先提出的。Murry等在犬心肌研究中发现通过间断夹闭左冠状动脉旋支使供区心肌组织遭受4次5分钟缺血、4次5分钟再灌注后,再持续缺血40分钟、再灌注4天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使供区心肌坏死面积减少了75%。因此Murry等将这种通过短暂重复缺血,间断再灌注来提高组织对持续性缺血耐受性的方法称为缺血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