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和预后差异很大,重症胰腺炎的死亡率很高[1]。因此,早期诊治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收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月经临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患者26例,全部病例均做螺旋CT扫描,现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移忠 《现代保健》2010,(33):181-182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螺旋CT影像表现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51例急性胰腺炎病例的螺旋CT资料,观察其CT影像特征。结果急性水肿性(轻型)胰腺炎大部分表现为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大,境界不清,胰周脂肪间隙内见片絮状密度增高影,部分病例伴有单侧或双侧肾前筋膜增厚。急性重症胰腺炎CT表现为胰腺肿大显著,轮廓外突,胰周大量渗出,增强扫描胰腺实质内可见局限性或弥漫性无强化的低密度坏死区。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简便、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指导临床正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疾病特点,评价计算机体层成像(CT)诊断的具体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0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100例患者均行CT检查,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进行比较,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参与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比较CT检查后的确诊、漏诊与误诊情况、分型情况、分级情况以及不同病情的灌注参数情况。结果:分型情况方面,病理诊断出血坏死型患者40例,急性水肿型患者60例,与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比较,CT检查后的出血坏死型患者40例,急性水肿型患者59例,确诊患者99例,确诊率为99.0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病情灌注参数差异显著(P<0.05);CT影像分级(A级、B级、C级、D级、E级)情况方面,急性水肿型患者CT影像A级、B级占比率较高(P<0.05),出血坏死型患者CT影像E级占比率较高(P<0.05),C级、D级占比率接近(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行CT影像诊断能够有效明确患者的疾病类型,影像学特征明显,有助于疾病早期治疗工作、促进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急性胰腺炎的CT与超声特征。方法本文报告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急性胰腺炎22例,全部病例均有完备的CT和超声检查资料。结果 22例患者中CT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6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6例,其中3例经手术证实,19例经临床、实验室及CT导引下穿刺活检证实。22例患者中超声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5例,急性坏死型胰腺炎6例。讨论急性胰腺炎很常见,其CT与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特别是CT增强检查,对鉴别急性胰腺炎的病变类型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螺旋CT技术在诊断感染性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医院就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怀疑合并感染,行螺旋CT扫描后有100例确诊为感染性重症急性胰腺炎设为感染组,所有患者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积液。同时选取因腹部弥漫性疼痛,怀疑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行腹部多层螺旋灌注检查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穿刺和螺旋CT两种检验方式的诊断率,观察CT影像,比较感染性急性重症胰腺炎和健康者的CT指标:BF、BV、MTT、PS。结果 CT检查出100例感染,穿刺检查出103例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8)。从感染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对应的CT影像中能清晰的看到,在胰腺的附近出现有较多的棉絮状物质从中渗出,且肿大明显,轮廓较清晰,说明炎症扩散严重。感染性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BF、BV分别为(85.24±11.83)(ml/100 g/min)、(13.88±3.82)(ml/100 g)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TT,PS分别为(11.74±4.21)s、(28.25±8.76)(ml/100 g/min)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螺旋CT扫描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进行诊断,其结果可靠性高且准确性好,尤其是针对合并感染方面,能为胰腺炎的诊断带来更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特点和临床价值,为胰腺炎的诊断提供一定指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CT检查的胰腺炎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螺旋CT检查,观察诊断特点。结果通过CT诊断发现重症胰腺炎10例,急性胰腺炎46例,慢性胰腺炎4例;其中1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均存在胰腺弥散性肿大、周围液体聚集的情况;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32例胰腺周围脂肪层模糊,40例胰腺水肿、饱满;4例慢性胰腺炎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匀,体积缩小。结论胰腺炎的螺旋CT诊断具有一定特点,对胰腺炎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8.
王金泉  陈琳 《现代保健》2010,(14):157-158
目的 探讨螺旋CT结合临床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经临床确诊的8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影像检查资料,并检测其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浓度.结果 水肿型胰腺炎36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51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75%;51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100%.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89.7%,而螺旋CT结合血淀粉酶和脂肪酶诊断准确率可达100%.水肿型胰腺炎中,Balthazar CT分级A,B之间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值有显著差异;出血坏死型胰腺炎中,Balthazar CT分级C,D级与E级之间血淀粉酶及脂肪酶值有显著差异.结论 螺旋CT结合血淀粉酶和脂肪酶诊断准确率高,两者结合能全面提高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断率和病情变化的掌握.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临床诊断并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急性胰腺炎的表现。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31例(68.9%),2例胰腺无明显异常,1例胰头增大,2例胰体增大,1例胰尾增大,25例弥漫性增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4例(31%),表现为胰腺密度不均,胰周积液8例,胰周脓肿2例,6例有假性囊肿形成。结论:CT检查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并能明确有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感染时各炎症指标及螺旋CT影像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确诊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46例和未感染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感染炎症指标及螺旋CT影像。结果感染组患者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红细胞压积(HCT)分别为(5.27±0.52)×109/L、(157.31±25.30)mg/L、(5.11±0.62)μg/L、(59.26±25.61)%均高于未感染组(P均0.05),两组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患者Ranson评分低于未感染组,而APACHEⅡ评分高于未感染组(P均0.001);感染组患者螺旋CT检查出现胰腺体积增大、胰腺脂肪层模糊不清及周围渗出增多,可见单个或多个区域胰液潴留,且出现片状坏死及气泡征的患者均多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感染时WBC、HCT、PCT等感染指标会升高,且螺旋CT检查可见胰腺体积增大伴胰腺脂肪层模糊不清及周围渗出,多区域组织坏死、胰液潴留及出现气泡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适合TPN研究的大鼠ANP模型。 方法: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逆行胰管注射3%或6%牛磺胆酸钠建立ANP模型,术后予葡萄糖营养支持72h,监测4h、48h、72h血糖、血淀粉酶;胰腺做光镜和电镜检查;记录各组动物死亡率。 结果:3%牛磺胆酸钠组动物死亡率低,胰腺有明显坏死性病理改变;6%牛磺胆酸钠组模型72死亡率太高。 结论:3%牛磺胆酸钠胰腺炎模型适合TPN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减轻急性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肺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 采用逆行胰胆管牛磺胆酸钠注射制造急性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大鼠模型,分假手术组、急性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组、吡格列酮治疗组.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肺组织NO的浓度变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TLR2,4 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急性出血坏死性急性胰腺炎组肺组织TLR2,4表达明显增高,NO浓度降低,肺损伤加重(P〈0.05).吡格列酮治疗组TLR2,4表达降低,肺组织NO升高,肺损伤减轻(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TLR2,4 mRNA的表达,提高NO的合成和释放,减少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减轻AHNP并发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血液净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项医疗技术,其应用范围已涉及到临床多个学科。该技术不仅可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还可以清除外源性毒物,已逐渐成为临床抢救急性重度中毒的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对各种毒物的清除效果、影响血液净化疗效的相关因素,并就急性中毒中如何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方式等进行了较细致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将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3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63例)和B组(67例),A组进行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经腹腔多通道穿刺引流联合后期微创坏死组织清创治疗,并观察患者压痛症状消失时间、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等治疗效果。 结果通过研究发现,B组的治愈病例数(59例)较A组治愈病例数(45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相关的压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5.5±0.7 d,B组2.9±0.8 d)、腹痛症状消失时间(A组68.3±14.2 h,B组21.4±9.3 h)、住院时间(A组37.3±24.3 d,B组26.3±15.2 d)以及并发症(A组16例,B组7例)等的差异相比,B组较A组的效果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微创清创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能明显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和预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EIN)对实验性坏死性胰腺炎猪的肝损害的影响.方法20头普通江淮猪胰管注射5%牛磺胆酸钠1 ml/kg制备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造模后24 h有2头死亡,18头猪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全肠外营养组(TPN)、肠内要素营养组(EEN)和肠内免疫微生态营养组( EIN),分别进行相应的营养8d.于造模前,造模后24h,营养支持第1、2、4、8天检测外周血内毒素、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营养支持8d后剖腹测定腹水量、肝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肝组织TNF-α mRNA和IL-6 mRNA的表达以及肝脏病理学改变,进行病理评分.结果造模后24 h EIN组外周血内毒素、AST、ALT、TNF-α、IL-6均较造模前明显增高(P均<0.01),但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营养支持8d后,EIN组上述5项指标均明显低于TPN组和EEN组(P均<0.05).营养8d后,EIN组的腹水量、肝脏MDA含量、TNF-α mRNA表达、IL-6 mRNA表达及肝脏病理学评分均明显低于TPN组和EEN组,而肝脏SOD活力则明显高于TPN组和EEN组(P均<0.05).结论早期给予EIN能从多方面保护ANP引起的肝损害.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诱导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的小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方法分两次间隔1h腹腔内注射L-精氨酸。注射后0、6、12、24、48和72h检测其血清淀粉酶活性及观察胰腺病理变化。结果L-精氨酸注射后6h血清淀粉酶活性最高,6h、12h、24h血清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48h和72h酶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胰腺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24h后小叶间炎细胞浸润、腺细胞水肿,小叶边缘区腺泡细胞坏死,核固缩;48h可观察到大片状腺细胞坏死、部分腺泡呈孤岛状、脂肪组织变性坏死。结论分次大剂量L-精氨酸腹腔注射可建立一种操作简单,重复性好,非侵入性的小鼠急性胰腺炎模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18 )F-FDG PET/CT)在早期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的评估价值。方法分别构建两种细菌(ATCC 25922和ATCC 25923)的SAP SD大鼠感染组模型,并以生理盐水构建对照组模型。分别在建模后0、1、3h检测动物全血细胞计数和血清淀粉酶,建模后3h行~(18)F-FDG PET/CT显像,并进行生物学分布、HE染色和Gram染色等验证PET显像结果。结果~(18 )F-FDG PET/CT显像提示,两种细菌感染组大鼠模型均显示胰腺部位的放射性浓聚灶;大肠埃希菌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和生理盐水组靶(胰腺)/非靶(肌肉)比值(SUV)分别为4.22±0.61、4.32±1.21、2.26±0.35,两种细菌感染组模型动物SUV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埃希菌感染组模型与对照组模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生物学分布结果与PE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18)F-FDG PET/CT可以作为早期诊断SAP继发感染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和肽素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某医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SAP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在入院时进行APACHEⅢ评分,同时测定血清和肽素水平,分析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与SAP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结果 随着APACHEⅢ评分的增高,SAP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水平也呈上升趋势,且各计分段血清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的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低于死亡患者(P<0.05);APACHEⅢ评分的最佳临界值为60分;血清和肽素水平最佳临界值为3.48 ng/mL。APACHEⅢ评分和血清和肽素水平与SAP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6、0.878(P>0.05);两者联合预测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56,其准确度大于其中任何一项单独预测(P<0.05)。 结论 血清和肽素水平和APACHEⅢ评分均可用于判断SAP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且两者联合测定时可明显提高对SAP患者预后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序贯性肠内营养治疗(ENT)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治疗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1例确诊为SAP并保守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21)采用短肽型EN制剂过渡至整蛋白型EN制剂的序贯性ENT方案;对照组(n=20)直接采用整蛋白型EN制剂的ENT方案,喂养过程按照相关指南实施.比较两组病人达到目标能量时间、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期营养指标情况以及平均入住ICU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均能达到目标热量.研究组病人达到目标能量的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喂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平均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序贯性ENT在SAP病人治疗中耐受性更好,能更快地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的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分析比较非手术和延期手术治疗及早期手术治疗在AP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程的差别.结果:非手术和延期手术治疗74例、早期手术治疗21例,治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程分别为85.1%、16.2%、13.6天和66.7%、38.1%、28.2天(P<0.05).结论:AP治疗应根据病因及病情的不同,采取"个体化"治疗,除存在明确发病因素(如胰胆管梗阻、感染性坏死等)外,AP急性反应期应采取非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应首选手术治疗,AP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积极改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