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腺苷后适应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初步探讨腺苷后适应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后处理组(IPTC组)及腺苷后适应组(ADOP组),每组12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终点测定心肌梗死面积(TTC染色),心肌核因子-κB(NF-κB)mRNA的表达水平(RT-PCR),同时观察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变化,并行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Sham组心肌组织形态改变不明显,IR组心肌损伤较重,IPTC组及ADOP组中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较IR组明显减轻。与IR组比较,ADOP组的心肌梗死面积、NF-κBmRNA的表达水平及IL-6、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SOD含量则显著升高(P<0.01);而ADOP组与IPTC组相比,除NF-κBmRNA的表达及IL-6的分泌稍许降低(P<0.05)外,其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腺苷后适应可通过抑制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的过量生成及NF-κB活化所诱导的早期炎症反应,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从而发挥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缺血10min和缺血60min两种模型观察缺血性心律失常,观察发生率最高的缺血10min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对照组和参麦注射液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和参麦注射液1.5ml/kg,动态Ⅱ导心电图监测室性早搏(PVB)、室性心动过速(VT)及心室颤动与扑动(VF)的发生率。结果参麦注射液可明显减少缺血10min和60min心律失常PVB、VT、VF的发生率(P〈0.01),亦可明显减少再灌注10min心律失常VT(P〈0.05)及VF(P〈0.01)的发生率。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明显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4.
蒺藜总皂苷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GSTT)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的影响。方法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45min再灌注2h复制MI/R模型,入选SD雄性大鼠64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GSTT大剂量组、GSTT小剂量组,每组16只。HE染色观察心肌病理改变,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检测血清LDH、CPK、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STT大、小剂量组MI/R心肌病理改变减轻,血清LDH、CPK水平降低(P〈0.01或0.05),且GSTT大剂量组心肌梗死面积缩小(P〈0.05),MDA水平下降(P〈0.05)。结论GSTT对MI/R有保护作用,可改善MI/R心肌病理改变,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机制与减轻氧自由基损伤、稳定心肌细胞膜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5.
急性颅脑损伤后纤溶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颅脑损伤后纤溶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王晓姜德福笔者采用发色底物方法测定不同程度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不同时期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变化,探讨颅脑损伤后纤溶功能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一、临床资料及方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40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计PAF在心肌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麻醉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心肌再灌注各时程血液及心肌组织中PAF含量并观察PAF受体拮抗剂的影响。结果:大鼠心肌缺血10min再灌注4h后,大鼠血及心肌组织中PAF含量明显升高并持续较长时间,再灌注前给予PAF受体拮抗剂SRI63—441可使血中PAF略有下降。结论:PAF可能是参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重要介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GIK(葡萄糖-胰岛素-钾)和GK(葡萄糖-钾)对犬在体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MI/R)血液流变性和心肌损伤的影响,讨论胰岛素在GIK保护心肌缺血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定量缺血的方法制备犬急性MI/R模型,再灌注GIK、GK或生理盐水4 h后,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比较各组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高切粘度(ηbh)、全血低切粘度(ηbl)、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和梗死区面积的变化。结果 GIK组与另两组相比,再灌注后ηbh、ηbl、TK、HCT均有明显的改变(P〈0.05)。GIK明显降低心肌梗死后LDH和CK活性(P〈0.05),心肌梗死范围减少(P〈0.05)。结论 GIK可改善MI/R犬血液流变学特性,降低全血黏度;减轻心肌损伤,显著地缩小急性心肌梗死范围,并减轻梗死程度,胰岛素是GIK中的关键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缺血预适应(IPC)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I/R)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糖尿病SD大鼠及非糖尿病SD大鼠各30只,建立冠状动脉阻断的在体心肌I/R模型,各分为3组(n=10):假手术(Sham)组开胸后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持续155min,全程旷置作为基础水平对照;I/R组手术穿线平衡35min后,持续收紧结扎冠状动脉主干造成缺血30min,放松后行再灌注90min;IPC组手术穿线平衡35min后,缺血5min,再灌注5min,反复3次,而后重复I/R组操作。测定各组缺血前及实验结束后的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梗死范围以及心肌葡萄糖摄取率。结果非糖尿病大鼠中,I/R组和IPC组CK、LDH活性及MDA含量显著高于Sham组(P<0.01或P<0.05),且I/R组显著高于IPC组(P<0.05或P<0.01);I/R组及IPC组SOD活性显著低于Sham组(P<0.01),且I/R组显著低于IPC组(P<0.05);IPC组心肌梗死面积显著低于I/R组(P<0.05),而心肌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I/R组(P<0.05)。在糖尿病大鼠中,IPC组与I/R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可抑制IPC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心肌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强化缺血/再灌注 (I/R)损伤对移植动脉的近期及远期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的腹主动脉分别冷缺血 1h、2 4h行SD→SD及SD→Wistar的原位腹主动脉移植 ,观察术后不同时期植入段血管病理改变、TGF β1表达及手术前后过氧化脂质的变化。结果 SD→SD及SD→Wistar缺血 1h组分别于术后 10周及 6周见内膜明显增厚 ,而缺血 2 4h组只需 2周 ;各组移植后 2h过氧化脂质均明显高于术前 ,术后 4h、2 4h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缺血 2 4h组TGF β1的表达不论是SD→SD还是SD→Wistar均于术后 1周即出现高表达。结论 强化I/R损伤可加重早期的急性炎性反应 ,进而增强TGF β1的表达 ,加重内膜增厚  相似文献   

10.
氧化应激在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LIR)后心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并探讨氧化应激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制备LIR动物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及比色法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ATP、乳酸(LD)含量及ATP酶(ATPase)活性;测定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光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再灌注后心肌组织ATP储备减少,LD含量增加,各型ATPase活性下降,血浆CK、CK-MB及心肌组织MDA、MPO含量均增高(P〈0.05或P〈0.01)。镜下可见再灌注后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心肌横纹不清晰,少数心肌细胞变性。结论LIR可对心肌组织造成一定损伤,这与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再灌注初短暂低pH液复灌对兔缺血再灌注(I/R)心肌内质网应激(ERS)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24只,雌雄不拘,体重2.5~3.0k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不阻断主动脉,单纯转机3h;其余各组心脏停搏缺血40min,再灌注2h.pH7.4组与pH6....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蛇毒降纤酶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给予蛇毒降纤酶10 U,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d;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 d.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实验组MRS评分、损伤神经功能及Barthel 指数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蛇毒降纤酶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能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局部移植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形成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鉴定并培养新西兰大白兔外周血(EPC),用2.5 F球囊扩张并损伤兔右侧颈动脉血管内皮,对损伤血管进行局部EPC移植.共作细胞移植兔13只,其中3只移植荧光标记EPC;对照组8只,局部灌注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后4 d,对2只荧光标记细胞移植兔取移植细胞后受损伤血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其余实验兔4周后对损伤血管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荧光标记细胞移植后4 d,病理学检测显示损伤血管内皮有强荧光表达;4周后,细胞移植组血管壁轻度增厚,对照组血管壁增厚明显,血管腔明显狭窄.两组间血管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介入法局部移植同种异体血管内皮祖细胞可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雷帕霉素对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雷帕霉素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与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得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培养板上,培养7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加入不同浓度(1.0、2.0、5.0ug/m^3)雷帕霉素分别培养6、12、24、48h。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l-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以进一步鉴定EPCs,并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然后分别采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黏附能力测定实验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来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结果EPCs数量随雷帕霉素浓度与作用时问增加而减少,其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亦随雷帕霉素浓度与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结论雷帕霉素降低EPCs的数量、增殖能力、迁移能力、黏附能力和体外血管形成能力,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时.大鼠脑梗塞体积.脑组织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阻断大脑中动脉(MCA)的局灶性脑IR模型。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n=-6),缺血再灌注2h 常压空气组(Rt组,n=-6),缺血再灌注24h 常压空气组(R2组,n=-6),缺血再灌注2h HBO组(H1组,n=-6),缺血再灌注24h HBO组(H2组,n=-6)。R1、R2、H1、H2组缺血时间均为2h。R1、R2组暴露于常压空气,H1、H2组暴露于2.5MPa氧气。病理切片用HE染色,用Swanson方法测定脑梗塞体积,用酶联免疫法测定NSE含量。结果H1、H2组与R1、R2组相比,神经元缺血性损害较轻,脑梗塞体积缩小,NSE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BO能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只,分为模型对照组、高压氧暴露组,2组再各分4小组,分别为脑缺血1 h冉灌注后12、24 h,3、5 d组,每组4只.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MCAO),并进行高压氧暴露,应用HE染色和细胞凋亡检测,观察神经细胞病理变化和细胞凋亡分布.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后12 h即出现神经细胞凋亡表达,随着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至24 h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至5 d仍有表达;高压氧暴露组凋亡细胞的数量相对较少,其变化规律与对照组相似,但是同一时间点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高压氧可以抑制脑神经元细胞凋亡,保护脑神经细胞,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165)基因转染体外诱导的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并移植到下肢缺血的高脂血日本大耳兔体内,观测其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肢体缺血的效果。方法:①制作高脂血兔,梯度离心法分离兔骨髓单个核细胞(MNCs),用内皮细胞专业培养基(EGM-2)诱导培养EPCs,并用双荧光染色法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鉴定。②脂质体介导携带EGFP标记的VEGF165质粒转染EPCs,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率。③制作兔单侧下肢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A、B、C 3组,分别移植EPCs、VEGF165基因转染后的EPCs及EGM-2培养基,多种方法检测移植效果。结果:①诱导出的梭形细胞,经FITC-UEA-I和DiI-acLDL荧光双染证实为正在分化的EPCs,同时经免疫组化法证实其Flk-1和Ⅷ因子的表达。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见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证实VEGF165转染成功,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得到转染率约22.5%。③DSA及免疫组化检查显示VEGF165基因转染后的EPCs移植后改善肢体缺血的效果优于其他2组。结论:VEGF基因转染EPCs后能改进EPCs质量,移植后促血管新生能力增强,其效果优于未转染组。  相似文献   

18.
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观察川芎嗪(Tetramethylpyrazine,TMP)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以及病理组织学改变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yocardial ischemic reperfusion,MIR)损伤模型,用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MIR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动态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并采用电镜观察其病理组织学改变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非缺血心肌无TUNEL阳性细胞出现,MIR 60 min大鼠缺血心肌中可见TUNEL阳性细胞,120 min时TUNEL阳性细胞数目最多.(2)与单纯MIR大鼠相比,川芎嗪干预MIR大鼠缺血心肌细胞中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60 min时分别为(36.30±8.76)个,张和(24.70±7.15)个/张(P<0.05),120 min时分别为(48.43±23.87)个/张和(10.04±8.11)个,张(P<0.01).(3)电镜结果显示MIR 60 min时,心肌缺血性改变最明显,川芎嗪干预大鼠再灌注组心肌缺血损伤有一定减轻.结论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且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凋亡数目逐渐增多.川芎嗪干预可使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减少,病理组织学改变亦有减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