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骼动脉支架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术中髂动脉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下肢缺血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7月至2001年5月,采用术中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9例(13条肢体),其中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6岁,均以静息痛为主诉.术前踝肱指数为0.22±0.17.结果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10条,股深动脉成形11条,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条,均获得成功.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术后踝肱指数0.41±0.15,与术前相比有提高(P<0.05).平均随访11个月(1-23个月),患者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均无静息痛,仅3例残余有轻度间歇性跛行.结论髂动脉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是治疗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当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5例施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沿股深动脉纵轴切开管壁全层至股总动脉,完成4~5cm长的侧刀形切口,作局部内膜剥脱术,然后取4~5mm宽、长度相匹配的自体大隐静脉补片修复。结果: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从术前0~0.35(0.16±0.17)上升为0.34~0.75(0.66±0.32)。术后随访15~27个月,平均21个月。疗效良好者3例,满意1例,另1例术后6个月继发严重感染而作膝下截肢。结论:在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选用股深动脉成形术作为重建患肢血液循环的通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更适宜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3.
4.
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最常见的原因,严重威胁肢体的生存。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作用,是一条不可多得的可以选用的理想生理通道。尽管其对下肢血液循环的增加有限,但却可保持长期的通畅,应被所有血管外科专业医师所熟知。一、解剖和病变基础股深动脉是股总动脉的最大分支,于腹股沟韧带下3~5cm处由股总动脉后外侧壁发出,走行于股浅动脉后外方,于近侧段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继续向下走行,沿途发出3支穿动脉,其终末支(第4穿动脉)穿过… 相似文献
5.
剖解外腋—股,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剖解外腋-股、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解剖外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骼动脉闭塞症患者32例。18例腹主动脉或两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其中2例为腋-两股动脉旁路术;14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术。采用腋-肌动脉旁路的患者,术中8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0例四氟乙烯(Gore-Tex)人造血管;股-股动脉旁路术中6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8年6月共59例(75条肢体)ASO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采取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其术后6、12、24、36及48个月的累积通畅率分别为94%、90%、85%、69%和60%。术后踝/肱指数(ABI)为0.3~1.2,平均为0.85±0.16,与术前(ABI0.1~0.67,平均为0.41±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临床症状好转为34.67%(26/75),显效为57.33%(43/75)。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15例(25.4%),均经治疗病情好转痊愈出院。结论髂动脉支架联合人工血管转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下肢ASO的方式,可以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和中期通畅率。 相似文献
7.
股深动脉重建下肢组织血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股深动脉作为流出道和流入道施行旁路转流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2例,共31条患肢。22例已随访6~50个月,平均24.5个月。疗效良好者19例;1例症状好转;1例保留足跟的截足者,仅保持户内活动,但生活自理;另1例术后6个月,因严重感染作膝下截肢术。作者认为,当髂股或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作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术前控制糖尿病并通过动脉造影了解股深动脉的通畅情况,是取得满意疗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深动脉重建下肢血液循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最常见的病变,严重威胁肢体的生存。当髂-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股深动脉是髂动脉和月 国动脉之间的主要侧支血管,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61年,Leeds 和Gilfillan首次报告利用股深动脉重建下肢血供取得成功,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9.
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当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法:5例施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沿股深动脉纵轴切开管壁全层至股总动脉,完成4~5cm长的侧刀形切口,作局部内膜剥脱术,然后取4~5mm宽,长度相匹配的自体大隐静脉补片修复。结果:术后3个月,踝/肱指数从术前0~0.85(016±0.17)上升为0.34~0.75(0.66±0.32)。术后随访15~27个月.平均21个月。疗效良好者3例,满意1例,另1例术后6个月继发严重感染而作膝下截肢。结论:在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选用股深动脉成形术作为重建患肢血液循环的通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创伤小,操作方便,更适宜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0.
术中髂动脉支架结合股动脉旁路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讨术中髂动脉腔内成形及支架植入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初步临床经验。方法 采用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10例(12条肢体)。结果 术中11条髂动脉行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均获成功,9条肢体行股-Guo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3条肢体行股-股-Guo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系列转流术;1条肢体股-Guo动脉旁路术失败,本组患者无重要脏器并发症和手术死亡。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1-12个月,髂动脉腔内支架通畅率100%;3条股-股动脉耻骨上人工血管转流均通畅;而股-Guo动脉人工血管通畅率83.3%;截肢率8.3%。结论 术中髂动脉腔内支架结合股-Guo动脉旁路术是治疗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下肢动脉管腔狭窄和闭塞最常见的病变 ,严重威胁肢体的生存。当髂 -股动脉或股浅动脉广泛性闭塞时 ,股深动脉是髂动脉和月国动脉之间的主要侧支血管 ,由于其独特的解剖条件和生理功能 ,为重建下肢血液循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61年 ,Leeds和Gilfillan首次报告利用股深动脉重建下肢血供取得成功 ,近年来 ,其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受到重视。一、股深动脉的应用解剖及病理特点股深动脉的应用解剖 :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以下 2~ 5cm左右 ,从股总动脉后外侧发出 ,全长 18~ 2 2cm ,初在股浅动脉的后外侧 ,继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治疗髂外动脉闭塞症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 2011年12月,收治1例57岁髂外动脉硬化闭塞症男性患者。患者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下肢动脉造影示左髂外动脉闭塞,右髂总动脉狭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段改变;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左侧0.59,右侧0.54。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髂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结果术后人工血管通畅,吻合口无漏血,患者跛行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周左侧ABI增加至1.09;术后1个月血管造影显示血管通畅。结论腹腔镜下主-髂动脉重建既保留开腹动脉旁路移植效果好的特点,又具有腔内支架成形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腹主—股深动脉转流术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作者采用腹主-股深动脉旁路转流术治疗主-髂-股动脉硬化闭塞症14例。术后所有患肢皮温均明显升高,疼痛消失或显著减轻;患肢远端有溃疡者,于术后2-4周全部愈合,3条有中趾坏死者,经截除后创口均愈合。作者认为,对于主-髂-股动脉或髂-股动脉广泛闭塞者,利用股深动脉作为重建血液循环的流出道,是一种有效的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慢性闭塞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支架成形术治疗的髂动脉慢性闭塞病人的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及介入并发症。结果:髂动脉慢性闭塞症病人167例(194条患肢)纳入研究,男103例(126条患肢),女64例(68条患肢);平均年龄(71.3±12.4)岁。TASC B型47例(54条患肢),TASC C型88例(102条患肢),TASC D型32例(38条患肢)。TASC B型、C型、D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8.1%(53/54)、97.1%(99/102)、94.7%(36/38),各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髂动脉支架成形术后1年一期通畅率、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分别为94.6%、98.8%和98.8%,2年分别为90.0%、94.5%和96.2%,5年分别为78.8%、89.4%和93.5%,TASC各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肱动脉穿刺部位血肿多于股动脉(P=0.047)。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髂动脉慢性闭塞安全、有效,技术成功率、支架通畅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TASCⅡ分型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解剖外腋股、股股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解剖外旁路移植术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患者32例。18例腹主动脉或两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腋股动脉旁路术,其中2例为腋两股动脉旁路术;14例单侧髂动脉闭塞者采用股对侧股动脉旁路术。采用腋股动脉旁路的患者,术中8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0例用聚四氟乙烯(GoreTex)人造血管;股股动脉旁路术中6例用真丝人造血管移植,1例用自体大隐静脉,7例用GoreTex人造血管。结果术后5年随访时,股股动脉旁路术通畅率为78%,其中真丝人造血管与GoreTex人造血管通畅率无明显差异;腋股动脉旁路术中,8例真丝人造血管均已闭塞,10例GoreTex人造血管中1例闭塞,1例发生腹股沟部假性动脉瘤。结论解剖外动脉旁路移植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无腹部手术并发症,手术安全,术后恢复快。真丝人造血管的使用应限于短段的股股动脉旁路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成功行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2例由于动脉管腔完全硬化闭塞而无法行介入手术,成功率为92.3%.有3例同时行对侧髂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手术期无死亡.踝肱指数(ABI)平均增加0.52.随访时间4~30(平均22)个月.4例患者分别于术后25天、40天及12个月、21个月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 动脉取栓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安全、疗效肯定,但应掌握其适应证,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18.
19.
267例主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治疗经验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 探讨肾动脉开口水平以下腹主动脉闭塞及髂动脉闭塞的手术方式选择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7例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行腹主动脉-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145例,髂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0例,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45例,腋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37例。总有效率为96.5%,围手术期病死率为3.5%。267例中178例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5年9个月,人工血管通畅率为82.0%。结论 符合正常血液动力学手术的主要术式是腹主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对于年老、体弱者,特别是全身一般状况较差,伴有冠心病、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梗塞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应采用腋动脉-(双)髂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或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可明显减低手术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多。介入治疗虽然能够复通血流,改善症状,但血管再狭窄/闭塞仍不能完全避免,从而导致症状复发甚至加重,出现下肢溃疡及坏疽。本文报道一例支架后再狭窄/闭塞的患者,成功地运用了支架下开通技术,使患者得以避免大截肢,随访6个月新支架血流通畅,足部溃疡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