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青岛市黄岛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卫生政策、卫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年黄岛区死因监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7年黄岛区年均死亡率为314.59/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3.15/10万,男、女性死亡率分别为357.01/10万和268.2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1)。居民主要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死亡总人数的85.22%。其中肿瘤是居民死亡率最高的死因,占全部死因构成的37.16%,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是造成地区居民寿命损失的第1位原因,平均减寿30.12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青岛市黄岛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开展慢病的综合防治应列为今后社区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2年江津区居民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全区2012年死亡率为664.72/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835.1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88.06/10万,男女比为1.71:1。②依据ICD-10-位码分类,2012年江津区死因顺位前五位主要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220.74/10万)、呼吸系统疾病(133.72/10万)、肿瘤(131.29/10万)、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55.14/10万)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的其他疾病(41.84/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7.67%。结论江津区居民的死亡以慢性疾病为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病成为威胁江津区居民的主要疾病。慢性病的预防和干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因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广东四会市2004-2010年居民死亡趋势、死因谱,掌握四会市居民主要疾病谱和变化趋势,为卫生政策制定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05年四会市第3次死因回顾调查资料以及2006-2010年居民常规死因监测资料,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编码,运用Excel和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人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平均期望寿命等指标。结果2004-2010年四会市居民年平均死亡率为581.51/10万(标化死亡率为470.80/10万),其中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10.28/10万(标化死亡率为667.89/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550.93/10万(标化死亡率为321.72/10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5位死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前5位死因合计占全死因构成的89.78%。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是0—4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损伤和中毒是5~1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肿瘤是20-59岁组居民的首位死因,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是60岁及以上居民的前3位死因。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疾病、损伤和中毒、慢性病是四会市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育龄妇女应加强产检,预防婴幼儿围生期疾病,儿童青年应着重加强损伤和中毒的预防,中老年人应加强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2011年居民的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5311人,死亡率为840.99/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904.35/10万,女性为776.59/10万;0岁为669.77/10万,1~4岁为37.93/10万,5~9岁为0.oo/10万,10~19岁为15.88/10万,此后逐渐上升,60~69岁迅速上升为1053.19/10万,≥80岁最高为7286.06/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92.39%。各种死因的合计减寿率为83.11‰,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28.17‰)、心脏病(20.28%o)、脑血管病(13.92%。)。结论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率较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主要死因、死亡水平,探讨影响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寿光市1997%2012年疾病监测系统意外伤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2年寿光市居民意外伤害合计死亡3340例,粗死亡率为54.94/10万,标化死亡率为56.71/10万。年均死亡率,男性为76.90/10万,女性为32.54/10万(P〈0.01),0~14岁、15~44岁、45~64岁、〉65岁分别为10.56/10万、46.94/10万、64.50/10万、122.78/10万(P〈0.01)。3340例中,交通事故死亡占60.15%,自杀占16.53%,意外中毒占5.63%;伤害死因前3位,男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淹死,分别占64.76%、13.81%、5.68%,女性依次为交通事故、自杀、跌倒,分别占49.03%、23.08%、8.07%。结论交通事故为寿光市伤害第一位死因;男性发生伤害的几率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当地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的死亡数据终审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10—2012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年粗死亡率分别为620.09/10万、634.77/10万和709.1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08.12/10万、621.04/10万、683.5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4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2.56%;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70.49%。结论慢性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慢性病和伤害的预防、干预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泰安市40岁及以上年龄中老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和分布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抽取的200余万居民2002—2004年死亡病例进行调查登记,应用ICD-10进行死因编码,采用SPSS13.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地区40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3年间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死亡21499例,年均死亡率为740.78/10万,标化死亡率为736.85/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810.89/10万,女性为672.45/10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死亡率以40.岁最低(66.48/10万),随年龄增长呈持续升高趋势,75-岁以上年龄达高峰(4589.09/10万)。缺血性心脏病和脑血管疾病为心脑血管疾病前两位死因,分别占总死亡的45.13%和27.96%,急性心肌梗死、慢性缺血性心脏病、脑内出血和脑梗死为主要死因病种,合计占总死亡的70.85%。结论泰安市中老年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水平较高,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是主要死因,应根据疾病人群分布特点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凌云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其变化规律,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凌云县2008。2012年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凌云县年平均报告死亡率595.17/10万。其中男性746.12/10万,女性433.2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分别是:慢性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心脏疾病,该5种疾病占总死因的82.30%。结论凌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加强该病的防治;意外损伤以青壮年为主,而自杀、儿童溺水在意外伤害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主要死因,为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济南市历城区死亡率为624.82/10万,标化率为516.31/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716.63/10万,女性为533.35/10万;0~4岁为121.84/10万,5~9岁为31.09/10万,10~39岁为43.43/10万,40~64为572.42/10万,≥65岁为5333.721/10万;最高的是洪楼办事处(975.59/10万),最低的是唐冶办事处(291.88/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合计死亡5521例,占全部死因死亡总数的91.04%。2012年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76.32岁,男性为73.89岁,女性为78.83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恶性肿瘤和伤害是导致历城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的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控制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临沂市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临沂市居民合计死亡60257例,死亡率为599.8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04.22/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80.08,女性为517.00;0岁为321.11,1~4岁为27.33,5~9岁为15.35,此后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逐步上升。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伤害,合计死亡53537例,占死亡总数的88.85%。各种死因合计减寿率为63.83‰。减寿最高的4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伤害、脑血管病、心血管病,合计减寿509550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641251人年的79.46%。[结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是导致临沂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四川省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四川省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分析监测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其死亡水平。结果死因监测点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6.02岁,男性平均期望寿命73.42岁,女性平均期望寿命为79.16岁。粗死亡率为569.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2.2/10万,男性死亡率为672.2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63.11/10万,城市死亡率是519.14/10万,农村死亡率是610.94/10万。死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消化系统疾病;从死亡的单病种看,居于前5位的是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肺癌和肝癌。结论当前危害四川省居民健康的主要死因是慢性非传染病。城乡之间、男女之间的首位死因各不相同,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地域人群的特点,开展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防治结合,提高居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开平市居民死亡水平、死因模式,为制定卫生服务政策和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开平市2010_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采用SAS9.0和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死亡总例数为9886例,男性5182例,女性4704例,粗死亡率为718.6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23.6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483.43/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362.20/10万,男性高于女性(P〈0.01);心血管疾病是开平市居民的首位死因,死亡率达302.79/10万,占居民总死因的42.13%(4165/9886),第2~4位死因分别为脑血管疾病(1905例)、恶性肿瘤(1433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21例),前4位死因合占居民总死因的80.15%(7924/9886)。0~19岁青少年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15例)、先天性疾病(14例)、围生期疾病(12例)和心血管疾病(9例);20~59岁中青年的主要死因为恶性肿瘤(637例,占38.47%)和心血管疾病(312例,占18.84%);≥60岁老年人主要死因是心血管疾病(3844例,占47.36%)、脑血管疾病(1701例,占20.96%)、恶性肿瘤(781例,占9.62%)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98例,占4.90%)。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开平市居民的主要死因,提示政府部门应适时调整卫生服务规划,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岛市城阳区居民的死亡水平、死亡原因,为确定当地疾病控制重点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5-2009年城阳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城阳区累计死亡14991人,年均粗死亡率为615.29/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8.73/10万。年均标化死亡率,男性为487.32/10万,女性为355.87/10万。年均死亡率,0~14岁为43.05/10万,15-34岁为49.11/10万,35-54岁为266.34/10万,55~64岁为844.93/10万,≥65岁为4318.41/10万。2005~2009年合计,男性、女性和男女合计的前3位死因均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全部居民与男性、女性减寿率的前3位死因均依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疾病。[结论]慢性病是影响城阳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泰山区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疾病负担,为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死因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泰山区居民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泰山区居民居民合计死亡3239例,死亡率为521.8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5.49/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626.43,女性为415.78(P〈0.01);〈5岁为87.61,5~14岁为5.27,15~44岁为79.48,45~64岁为693.78,〉65岁为4290.28,居民前5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合计死亡2852例;占88.05%。减寿最高的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合计减寿19995’人年,占全部死因减寿22432.5人年的89.13%。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是影响泰山区居民寿命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5.
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4~2006年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为制订肿瘤防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04-2006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6年全市恶性肿瘤死亡5261人,年死亡率约149.97/10万~160.19/10万,年标化死亡率142.92/10万-176.69/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年龄别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恶性肿瘤以肺癌和消化系统肿瘤为主,女性以肺癌、消化系统肿瘤和乳腺癌为主。按期望寿命75.34岁算,如果肿瘤的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期望寿命可增加4.25%。结论邹城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占死因首位。今后应对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予以重点防治,普及防癌健康教育,开展社区恶性肿瘤综合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城乡居民死亡率水平、死因构成和变化趋势,掌握主要死亡原因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抽取13个县区开展2004-2005年居民死因回顾性调查,对其中12个县区的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指标主要有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广东省12个调查点2004-2005年共死亡99919例,年均粗死亡率为658.6/10万,标化死亡率436.3/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549.4/10万)高于女性(334.0/10万)(P〈0.01),农村标化死亡率(458.6/10万)高于城市(387.2/10万)(P〈0.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死亡率分别为560.6/10万、50.9/10万和34.1/10万,分别占总死因的85.1%、7.7%和5.2%。前5位死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5岁以下幼儿死亡率最高是围生期疾病,占总死因的35.1%,5—14岁儿童首位死因是损伤和中毒(55.8%),15~59岁青壮年首位死因是恶性肿瘤(38.1%),60岁及以上老年人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44.5%)。居民平均寿命为75.5岁,每年各类疾病和损伤导致全省居民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估计为340.6万人年,男性207.9万人年,女性132.7万人年,城市142.6万人年,农村198.0万人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感染性疾病和母婴疾病导致的YPLL分别为164.1、116.3、49.2万人年,分别占总死亡YPLL的48.2%、34.1%、14.4%。结论广东省居民死亡率较高,居民主要死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危害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慢性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早死亡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2012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于60岁前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与构成比,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全年居民早死亡共报告43028例,粗死亡率为180.6到10万,早死亡占全部死亡病例的23.48%,男性早死亡比例(27.06%)高于女性(18.03%)。在报告的早死亡病例中,前3位死因分别是肿瘤(34.97%)、伤害(23.31%)和循环系统疾病(21.64%)。0~4岁组与5~14岁组第1位的死因均是伤害,15—59岁组第1位的死因是肿瘤,具体疾病死因前5位依次是肺癌(16.41/10万)、肝癌(16.08/10万)、脑内出血(11.46/10万)、胃癌(4.39/10万)、行人在运输事故中的损伤(4.24/10万)。女性第4位与第8位死因分别是乳腺癌与宫颈癌。结论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前3位死因,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山市小榄镇居民死亡谱的特点,为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中山市小榄镇2012年居民死因资料,分别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和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指标,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12年小榄镇居民死亡率为588.61/10万(971/164966),男性(646.56/10万)死亡率高于女性(532.22/10万)(P〈0.01)。前5位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占42.53%,413/971)、恶性肿瘤(占30.28%,294/971)、呼吸系统疾病(占13.29%,129/971)、损伤和中毒(占3.19%,31/971)、内分泌及代谢疾病(占3.09%,30/971)。不同死因造成的PYLL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疾病,PYLL分别为2455.00、945.00、625.00、564.00、304.50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小榄镇居民的主要死因,应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工作,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1978~1999年居民死因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宜昌市居民病伤死亡流行病学特征及减寿水平。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分析评判居民病伤死因构成及减寿损失之间的逻辑效应关系。结果:1978-1999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前5位主要死因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其中: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率达191.60/10万,在居民病伤死因中所占位置始终是第1位。男性循环系统疾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79.92/10万,女性为204.64/10万,女性高于男性。②恶性肿瘤一直居死亡原因第2位,年均死亡率为85.62/10万,男性105.44/10万高于女性63.48/10万。③损伤与中毒总死亡率由1978年的71.35/10万下降至1999年的45.20/10万。但仍占居民病伤总死亡率的第3位。损伤与中毒死亡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淹死和自杀。减寿损失损伤与中毒最高占17.80%;肿瘤次之占10.70%。结论:居民病伤死因顺位及构成已发生了明显改变,由循环系病取代传染病成为第1位死因,死亡年龄日趋老年化,应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力度;另外面对伤害的减寿率居高不下的现实,应引起有关部门对青年少生命健康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2001~2003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水平和主要死亡原因 ,为制定科学的保健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ICD 10编码进行分类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 2 0 0 1~ 2 0 0 3年死亡资料进行分类整理 ,用DeathReg2 0 0 2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3年间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年死亡率为 3 60 90 /10万 ,主要死因顺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病与呼吸系统疾病 ,这五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总死亡数的 74 19%。 [结论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死亡率较低 ,健康状况良好 ,应注重加强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