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现场随机拦截访问的形式对江东区669名流动人口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对建立产检情况、第一次产检时间、产检次数、孕产期保健知识指导和接受产后上门访视分别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 istic分析。结果:流动人口育龄妇女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状况在不同文化程度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收入水平的育龄妇女产检率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第一次产检时间及产检次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流动人口妇女的文化程度及收入水平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应重点加强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降低收费水平,为流动人口孕产妇提供便捷的孕产期保健服务。  相似文献   

2.
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孕妇的自我保健和育儿知识水平.方法在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 67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由孕妇现场闭卷填写.内容包括(1)婚姻保健;(2)孕期保健;(3)配合分娩;(4)产褥期保健;(5)母乳喂养;(6)婴幼儿日常护理;(7)婴幼儿常见病防治等.结果随着文化程度提高,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水平也相应提高(P<0.01);不同职业的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知晓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孕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及婴幼儿常见病防治知识掌握比较差,提示必须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在围生期对保健知识及服务的需求,为拓展围生产保健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确定具体服务项目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收集昆明市532例产科门诊孕妇对围生期保健知识及服务需求度。结果孕妇对妊娠常见病、孕期营养等围生保健知识的需求,随文化程度的升高而上升、随孕周的增加而下降,不同居住地的需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孕妇对孕早期建册、导乐陪伴分娩等围生保健服务的需求,不同生育史和居住地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孕期宣教对围生期保健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根据孕妇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杭州市钱塘区流动孕产妇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杭州市钱塘区447例流动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表对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615份调查问卷,收回587份,回收率为95.45%(587/615)。587例流动孕产妇共有519例(88.42%)建立孕产妇保健卡;447例(76.15%)流动孕产妇初次产检时间<12周;332例(56.56%)流动孕产妇孕期产检次数≥5次;189例(32.20%)流动孕产妇产后访视≥3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孕妇文化程度、流入地居住时间、医疗保险、生育保险、产次、配偶文化程度及家庭月收入流动孕产妇的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妇文化程度低、流入地居住时间<2年是初次产检时间<12周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无医疗保险、经产妇、配偶文化程度低及家庭月收入低是孕期产检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的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昆明社区上报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数据直报系统的数据,选取901例分娩母亲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产前保健次数、孕期体重以及901例新生儿出生体重和身长等指标,通过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 241.80±394.30g,平均身长为50.09±1.18cm.单因素分析,不同体重新生儿的母亲职业、父亲职业、分娩孕周、母亲孕期增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值分别为104.482、322.546、36.771;F=47.98,均P<0.05).不同身长新生儿的母亲文化程度、父亲文化程度、母亲职业、父亲职业、分娩孕周、母亲孕期增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21,2.895;x2值分别为140.597、526.251、19.076;F=14.69,均P<0.05).多因素分析,父亲文化程度、分娩孕周、孕期增重均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38、0.037、0.063,均P<0.05),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均影响新生儿出生身长(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044、0.061、0.114,均P<0.05).结论 昆明市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新生儿体重受父亲文化程度、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的影响;新生儿身长受产检次数、分娩孕周、孕期增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四川省流动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将来孕产期保健服务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四川省流动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保健服务利用情况进行描述,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研究对象620人,年龄范围为18~42岁;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率为96.6%;孕早期建卡率为92.6%,孕早期产检率为93.9%,产检次数≥5次者占95.2%,在产后3~7 d进行产后访视者占95.6%,产后访视总次数≥3次者占77.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孕早期进行首次产检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OR = 0.680, 95%CI: 0.471~0.981)、流入地居住时间(OR = 2.470, 95%CI: 1.200~5.086)、民族(OR = 19.495, 95%CI: 5.250~72.396)、文化程度(OR = 2.300, 95%CI: 1.414~3.742)、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OR = 3.471, 95%CI: 1.086~11.089);配偶文化程度(OR = 2.288, 95%CI: 1.410~3.713)和民族(OR = 13.302, 95%CI: 3.785~46.752)是产检次数≥5次的影响因素;生育保险(OR = 1.856, 95%CI: 1.174~2.934)是产后访视次数≥3次的影响因素。结论 四川省流动孕产妇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情况较好;但针对流动孕产妇,还应提倡有计划的怀孕,并加强孕产妇相关医学常识的健康教育以及免费发放叶酸的宣传;此外,应重点关注少数民族、且本人或配偶文化程度较低的大龄流动孕产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荔湾区育龄期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程度和保健行为的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400例孕妇进行孕产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及需求调查。结果孕妇对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平均为50.04%,知晓程度与产次、孕周、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呈正相关(P〈0.05);孕妇的孕产期保健知识主要从科普书籍获得。结论广州市荔湾区育龄期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有待提高,应加强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分析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程度及行为状况。方法对296例孕妇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296名孕妇中,行为得分为26.48±3.445,认知得分为9.63±2.571;行为得分与孕妇的文化程度有正相关性(r=0.213,P〈0.0001);此外,行为得分与孕妇职业、配偶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保健教育等均有关;有59.8%的孕妇接受过孕期保健教育,影响孕妇接受保健知识教育与否的因素有孕妇文化程度,OR值为1.791(P=0.000)。结论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的掌握及行为习惯有待改善,应加强产前的保健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七四医院孕期检查的180例高危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时期的18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采用孕期保健知识问卷及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进行评估,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孕周、高危妊娠评分、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及收入情况者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的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较高率为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7.78%,观察组的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高率为80.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同年龄、孕周、高危妊娠评分、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及收入情况者的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较高率及健康教育需求程度较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较高,且健康教育需求程度也较高,应针对高危孕妇的上述情况进行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上海市新婚夫妇的孕前保健态度及其知识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1025名新婚夫妇对孕前保健的知晓和态度情况,以及对应孕前保健知识的水平。结果在受访对象中98.5%有兴趣接受孕前保健服务,真正了解免费孕前保健服务者占61.8%。受访者的67.8%愿意为孕前保健服务支付500元以下的费用,最受欢迎的获取知识的来源是妇产科医生,占受访者的56.1%。在孕前保健知识方面,男女之间知识水平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85,P<0.05)。不同年龄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之间受访者保健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3.108、3.878、8.346,均P<0.05),而不同职业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孕前保健的接受度较高,但孕前保健优生知识不全面,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全面的优生知识,从而提高孕前保健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孕妇的自我保健和育儿知识水平。方法:在我院门诊产检的孕妇中随机抽取1 670人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方式由孕妇现场闭卷填写。内容包括:(1)婚姻保健;(2)孕期保健;(3)配合分娩;(4)产褥期保健;(5)母乳喂养;(6)婴幼儿日常护理;(7)婴幼儿常见病防治等。结果:随着文化程度提高,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和育儿知识水平也相应提高(P<0.01);不同职业的孕妇自我保健知识及育儿知识知晓率也存在显著差异(P<0.01);孕妇对产褥期保健知识及婴幼儿常见病防治知识掌握比较差,提示必须加强相关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张晖  张瑞 《中国妇幼保健》2022,(17):3233-3236
目的 分析2019年江西省南昌市婚检人群孕期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南昌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检中心,以婚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收集其基本资料、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月收入及生育情况对婚检人群孕期保健相关知识掌握状况的影响。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适婚青年905名,男性447名(49.39%),女性458名(50.61%)。20~29岁适婚人群占66.80%;汉族占96.90%;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84.31%。孕产期保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应答率超过92.00%。何时服用叶酸回答正确率最高,为60.13%,产前筛查诊断知识回答正确率最低,为30.10%。不同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及生育情况调查对象孕期保健相关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及生育情况(均P<0.05)。结论 南昌市婚检人群孕期保健相关知识点掌握程度差异较大,影响孕期保健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及新生儿保健的影响。方法将按规程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1 0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两组,每组500例,两组产妇均完成规定的产检项目,观察组还需完成规定内容的健康知识教育培训。比较两组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掌握情况、产科服务满意度、心理状况及新生儿健康保健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的母婴保健知识测试得分,分别为(76.50±12.35)分、(45.82±16.37)分,产科服务满意度分别为(96.75±8.10)分、(90.24±11.36)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产妇存在抑郁、焦虑、担心、角色不适应等7个方面心理不良状况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等主要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期健康教育对产妇母婴保健知识掌握、孕妇相关心理变化、新生儿保健、产科服务满意度等均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目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定制出具有较高科学合理性的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XX市的育龄妇女共2086名,对这些流动人口的育龄妇女建立产期保健卡、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以及住院分娩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家庭收入的不同、文化程度的不同、配偶文化程度的不同,这些因素导致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尤其是孕产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状况分析:不同的家庭收入情况、不同的文化程度情况以及不同的配偶文化程度是导致目前流动人口妇女孕产期保健状况的最为主要的三个因素;②干预对策:首先,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来强化对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尤其是其家属的保健知识教育,使其具备一定的保健知识水平;其次,合理降低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收费水准,减轻流动人口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总之,强化和深化对流动人口育龄期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管理力度与深度是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利用母婴俱乐部方式开展孕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在广州市荔湾区妇幼保健院分娩并自愿加入"母婴俱乐部"的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随机抽取100例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母婴俱乐部接受以个性化互动式教学与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育模式,对照组在孕妇学校接受常规模式的教育培训。结果观察组孕产期保健知识与实用技能14个方面问题与对照组比较13个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6%,对照组自然分娩率为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母婴俱乐部为平台的健康教育模式,能使孕妇在孕期全程接受系统的保健知识和实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与传统的孕妇学校相比孕妇的相关知识明显提高,并促进了自然分娩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4-9月期间该院280例高危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进行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评估,比较不同年龄、孕周、不良妊娠史、生殖系统手术史、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情绪状态、家庭收入情况及婚姻满意度者的评估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研究因素与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关系。结果 280例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较高、一般及较低者分别为132例、89例及59例,分别占47. 14%、31. 79%及21. 07%,且不同年龄、孕周、不良妊娠史、生殖系统手术史、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文化程度、社会支持程度、居住地、职业情况、情绪状态、家庭收入情况及婚姻满意度者的评估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均为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的影响因素(P0. 05)。结论高危孕妇孕期保健知识认知度较低,且其影响因素包括妊娠及个人相关因素,可将其影响因素作为干预措施制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孕期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孕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将来院建卡产检的460例孕妇随机分成系统化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宣教。比较两组的剖宫术率及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系统化健康教育干预后,其分娩相关知识及孕期营养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明显提高。孕妇的医嘱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术率,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孕期进行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孕妇掌握孕期保健知识的程度,提高孕妇对医嘱的依从性,剖宫术率,巨大儿、出生率明显下降,有效提高了孕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沈阳市孕妇营养知识知晓及对孕期营养知识的需求情况。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自填式问卷,对沈阳市10个区、县(市)登记在册的3203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孕期营养知识10道题16个知识点平均知晓率为56.4%,不同城区间孕妇知晓率不同,其中城市为60.9%、郊区为55.1%、农村为48.0%,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6,P〈0.01),不同学历间孕妇知晓率不同,其中初中为45.8%、高中为52.9%、大专为62.3%、本科为67.7%、研究生为72.6%,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3,P〈0.01),且学历越高,知晓率越高。"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及"每天吃水果的时间"知识点掌握最差。影响孕期营养知识掌握的因素,经回归分析得其保护因素是年龄(β=0.04,OR=1.04,P〈0.01)和文化程度(β=0.56,OR=1.75,P〈0.01);危险因素是城区(β=-0.17,OR=0.84,P〈0.01)。孕妇需求最高的是孕期营养知识,高达77.4%,知识知晓与妊娠结局有关。结论沈阳地区孕妇营养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文化程度是影响孕妇掌握营养知识的最主要因素。在开展孕期营养健康教育时要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19.
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尹如铁  李建  靳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5):641-642,644
目的:了解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等营养健康相关情况,为孕妇的营养保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对1998年5月1日-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待产和接受产前检查的195例孕妇,采用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用百分率描述、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总体得分尚可,但标准差较大;孕妇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文化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01)。大学和初中以下文化者的营养态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干部、教师和职员等职业的孕妇营养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好于其他几种职业者(P<0.001);职员的行为得分明显比工人高(P<0.05);孕妇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呈明显正相关(r均>0.2)。结论:孕妇的营养知识缺乏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应建立和健全各级孕妇的健康教育机构,指导她们科学合理的安排营养膳食,加强营养保健知识的宣教及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同时孕产妇应全面提高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20.
李艳  巩向玲  姜晓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5):4089-4091
目的:评价多元化护理模式改善妊娠相关指标和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从而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干预研究方法将孕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0例.对干预组实施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对照组只进行常规门诊保健,比较两组孕期保健、产后情况及护理质量满意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分娩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完成至少5次产检率、6月内纯母乳喂养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干预组分别为90.00%、79.72%和98.33%,对照组分别为54.44%、54.17%和74.72%,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产后抑郁率干预组分别为29.72%、5.00%和5.83%,对照组分别为45.02%、10.83%和11.11%,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元化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孕产妇主动产检率,促进母乳喂养,降低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产后抑郁率,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从而有效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