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了预防和减少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分析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的治疗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原则相关要求从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白内障术后患者中抽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术前接受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治疗的设为对照组,接受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预防治疗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例(5.00%)和3例(7.50%),而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例(25.00%)和14例(35.00%),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眼部症状及体征积分明显降低,且组间统计学差异比较具有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治疗,不仅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白内障患者术后预防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治疗患者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术后感染,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配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有效遏制了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曹玉花  程绪荣  覃刚  邓茜 《安徽医药》2014,18(3):550-553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前实验组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对照组用0.08%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结膜囊;然后两组分别取样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洗眼效果.结果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庆大霉素注射液洗眼后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20.0%.两组自觉症状和眼内炎发病率无明显差别(P&gt;0.05).结论 术前用0.25%聚维酮碘消毒液冲洗结膜囊可以降低术炎细菌培养阳性率, 使白内障术后眼内炎发病率明显下降,且无严重角膜并发症,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聚维酮碘溶液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5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前3 d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给予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细菌培养阳性率和分离病原菌数量。结果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8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5.3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细菌阳性率3.85%;对照组患者细菌阳性率26.9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分离1株病原菌,对照组患者分离12株病原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与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能够有效降低白内障患者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白内障患者术前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结膜囊细菌的抗菌效果.方法 选择白内障患者106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共53例,术前应用0.3%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对照组共53例,术前应用0.25%氯霉素滴眼液.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3d行结膜囊细菌培养,观察结膜囊内细菌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细菌培养阳性率下降值分别为39.62%和2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764,P=0.0344).两组用药前共25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共培养出病原菌59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30株,革兰阴性细菌29株.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革兰阳性细菌有效率分别为92.30%,47.0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6.787,P=0.017);革兰阴性细菌有效率分别为70.58%,25.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x2 =5.855,P=0.025).结论 盐酸左氧氟沙星是白内障术前清洁结膜囊、预防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在白内障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治疗与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 12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常规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以聚维酮碘稀释液对结膜囊进行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细菌阳性率.结果 实验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对白内障术后患者病原菌清除及感染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聚维酮碘稀释液冲洗结膜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8,(1):86-88
目的:评价氧氟沙星滴眼液与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联用对白内障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致病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白内障手术患者80例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的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而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白内障术后的临床效果和冲洗前后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以及术后第2日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第2日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病原菌清除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聚维酮碘冲洗结膜囊与氧氟沙星滴眼液联用可有效预防白内障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提高了病原菌清除率,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符春艳  符小林  陈建志 《河北医药》2016,(17):2589-2591
目的:探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感染及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选择接诊的8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拉洛芬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闪辉值、黄斑中心凹厚度、眼部体征总积分变化,记录感染情况,并进行3个月的随访,观察黄斑水肿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房闪辉值、黄斑中心凹厚度和眼部体征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 P <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黄斑水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观察组疗效更为优异。结论聚维酮碘冲洗联合普拉洛芬可以有效预防白内障超声手术后感染和黄斑水肿的发生,有利于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聚维酮碘预防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2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1例,患眼101只)。研究组术前结膜囊使用2.5%聚维酮碘,对照组术前结膜囊使用庆大霉素。比较两组患者眼内炎的发病率、自觉症状,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后对其进行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检查(FL)、视力检查。结果:研究组术后无患者发生眼内炎,对照组术后6例(5.94%)患者发生眼内炎,研究组眼内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术后两组患者异物感、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FL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个月FL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3个月恢复术前水平(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FL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研究组FL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视力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前应用聚维酮碘,术后眼内炎发生率明显降低,且不会影响视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董静 《中国药业》2011,20(12):61-62
目的 观察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流产术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口服左氧氟沙星0.2 g/次、2次/d,同时服用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对照组46例,仅服用左氧氟沙星治疗,0.2 g/次、2次/d.均以7 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治疗组尿急、尿频等下尿路症状消失时间(2.42±1.50)d短于对照组的(3.76±1.35)d,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流产术后泌尿生殖道感染.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在我院选取在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实施手术治疗的98例白内障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前结膜囊冲洗分别采用妥布霉素和聚维酮碘实施冲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冲洗前后的细菌阳性率。结果冲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是93.88%和91.84%,差异不明显(P>0.05);冲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0.20%和34.69%,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聚维酮碘在白内障患者术前结膜囊冲洗中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细菌阳性率,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预防白内障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4年7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氯化钠结膜囊冲洗患者62例作为对照组,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统计两组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为1.6%(1/62),不良反应率为4.8%(3/62)。对照组术后感染率为11.3%(7/62),不良反应率为16.1%(10/62),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给予白内障患者碘伏稀释液结膜囊冲洗,能预防术后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苏玉珂  张光磊 《河北医药》2005,27(2):117-118
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治疗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收集左氧氟沙星治疗各种感染病例495例,剂量0.4~0.6g/d,疗程5~14d。其中231例服药剂量为0.4g/d,264例服药剂量为0.6g/d。对其中痊愈率、有效率、不良反应及细菌学方面进行评价。结果49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9.90%,细菌清除率87.3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5%。结论左氧氟沙星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孟钰 《北方药学》2018,15(3):66-67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住院部的96例急性阑尾炎术后患者,按就诊顺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对照组仅用甲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感染情况、伤口愈合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感染率(4.16%)明显低于对照组(1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有效预防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能够加快术后切口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联合碘伏冲洗防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09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头孢噻肟钠静脉滴注,并用生理盐水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处理;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用碘伏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处理,将两组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的概率以及手术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出现1例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82%,对照组出现7例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2.96%,两组感染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愈合达到甲级54例,乙级1例,对照组切口愈合达到甲级48例,乙级4例,丙级2例.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碘伏冲洗防治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感染率低,切口愈合状况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日0.2~0.4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治疗下呼吸道感染46例。结果表明,治愈显效率76.1%,细菌清除率80.6%,不良反应少而轻。提示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理想抗菌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白内障超乳术后眼内炎感染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如何改进可以降低眼内炎的发生率。方法对本院2006~2010年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摘除术(phaco)+人工晶体(IOL)植入术20973例患者27521只眼所出现的9例(9只眼)眼内炎进行资料分析,逐渐改进感染隐患。结果眼内炎发生率为0.029%,比2001~2005年(0.065%)降低0.036个百分点。结论控制相关感染因素,可以降低眼内炎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张倩  刘菲  付书华 《江西医药》2014,(3):248-249,25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至2011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4例4眼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均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治疗,其中1例摘除人工晶体。结果4例中2例眼内炎细菌培养阳性,均为表皮葡萄球菌。4例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恢复了良好的视功能,最好达到0.8。结论结膜囊污染是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主要因素之一,规范操作并注意患者的个体差异可预防白内障术后眼内炎的发生。采取玻璃体切除联合玻璃体注药术,尽量保留人工晶体对患者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20.
《抗感染药学》2019,(5):855-857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对人工流产术患者预防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接受人工流产术患者98例资料,按用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采用左氧氟沙星预防术后感染,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甲硝唑预防术后感染,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炎症因子如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1(sICAM-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抗感染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ICAM-1、CRP、IL-8水平测得值分别为(205.28±15.08)μg/L(、15.42±2.03)mg/L和(11.37±3.88)ng/m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43.61±16.17)μg/L(、20.31±2.20)mg/L和(15.39±4.23)ng/mL(P<0.05),术后感染的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18.37%)(P<0.05),术后抗感染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3.67%)(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与甲硝唑联用预防人工流产术患者术后感染的疗效较好,有效降低了机体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