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乳腺鳞状细胞癌(pri mary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breast,PSCCB)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1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检查4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生存超过5年的7例,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回顾性研究的结果提示,PSCCB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普通类型的乳腺癌比较无特异性,确诊需依据病理诊断,由于其发病率低,规范的治疗和预后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肿瘤防治杂志,2005,12(19):1508-1509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原发性腺癌的发病情况、临床规律及临床诊治、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05-2008-10在我院经过病理确诊和治疗的23例鼻咽腺癌的临床资料.普通型腺癌12例,涎腺型腺癌11例.17例单纯放疗,1例单纯手术治疗,3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术后残留补救放疗,1例术前放疗.随访4~20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随访率100%,生存期计算自病理确诊日开始至死亡或随访截止日.利用SPSS 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局控率、生存率分析采用Kaplan-Meier 法计算,颈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结果:本组病例占我院同期鼻咽癌病例总数的0.37%.发病年龄32~62岁,男女比例2.3∶1.颈部淋巴结转移率35%.5和10年局控率分别为64.8%和15.2%;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29.3%,病理类型、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腺癌临床表现与鼻咽癌类似,淋巴结转移主要与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关;涎腺型、低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少见,而高度恶性普通型腺癌淋巴结转移率高.虽放疗为主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生存率,治疗上应进一步探讨根据具体病理类型采取以手术为主或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
大肠癌383例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3年~2001年全部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外科手术治疗且具有完整病历的383例大肠癌患者(其中312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的临床资料及病理学指标,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1)383例大肠癌中包括结肠癌298例,直肠癌85例.这些大肠癌患者平均年龄为47.0岁,男女比例为1.41∶1(224/159).其中,结肠癌患者平均年龄为51.1岁,男女比例为1.59∶1(183/115).有250例获得随访,其1年生存率为84.0%,5年生存率为58.4%.直肠癌患者平均年龄32.9岁,男女比例为0.93∶1(41/44).62例获得随访,其1年生存率为72.6%,5年生存率为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发病年龄、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的病理分期及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均为影响预后的因素.3)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的病理分期以及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仅为腹腔及远处转移情况、肿瘤的病理分期以及对患者采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临床特征及预后 ,对 11例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的临床症状、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 6 8 6个月 (12~ 16 8个月 ) ,5年生存率为5 7 2 %。研究结果提示 ,卵巢囊性成熟性畸胎瘤恶变发生率低、恶性度高 ,手术治疗 ,辅以化、放疗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PSCCB)的临床诊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8月收治的1例PSCCB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经病理学活组织检查诊断为PSCCB, 患者接受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 疗效评估为部分缓解, 肿块较前缩小。结论 PSCCB是一种罕见肿瘤, 目前缺乏标准的治疗方案, 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 化疗、放疗等治疗获益尚不明确, 患者预后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直肠高级别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和神经内分泌癌(neuroendocrine carcinoma,NE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直肠高级别MANEC(10例)及NEC(16例)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及转录因子.通过生存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对影响预后相关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结果 结直肠高级别MANEC和NEC患者发病部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4).10例高级别MANEC中,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其中71.4%的转移淋巴结内是神经内分泌癌成分,29.6%的转移淋巴结内是腺癌成分.16例NEC中,11例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内都是神经内分泌癌成分.高级别MANEC和NEC患者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年生存率80.0%vs75.0%,3年生存率17.1% vs 41.7%,P=0.27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6).结论 结直肠高级别MANEC和NEC中的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主导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原发及转移性精原细胞瘤的细胞学特征,提高细胞病理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男性精原细胞瘤患者[4例原发纵隔,3例原发睾丸(隐睾),1例原发腹膜后,2例转移瘤]的11个针吸标本,从涂片背景,肿瘤细胞排列和特征等方面总结,并与相应的组织病理学结果 (6例)进行对照。结果精原细胞瘤穿刺涂片显示主要由分散的大细胞组成,核圆形到轻度不规则,有一个位于中心的明显的核仁或是2~3个小核仁,胞浆少到中等量,有多个小空泡。背景中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特征性的"虎皮样"物质以及固缩的核,只有少数病例有上皮样组织细胞。结论针吸细胞学可以为原发及转移部位的精原细胞瘤提供初步诊断,对后续检查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分析14例原发性腹膜后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病理特征及外科治疗结果。结果示14例患者均以腹部包块就诊,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理诊断良性者为11例,恶性3例。随访12例04~10年,2例死亡。该病对化疗、放疗均不敏感,外科手术是惟一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术前应肠道准备充分、备血,术中防止大出血、控制高血压,防止心跳骤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肺癌眼脉络膜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收治的21例肺癌眼脉络膜转移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1例中,以肺部为首发症状的7例,以眼部为首发症状的14例;肺部病变位于左肺12例,右肺9例;中心型8例,周围型13例。眼部病变位于单眼20例,双眼1例,共22只眼受累,左眼13例,右眼9例;病变位置在后极14例,近视乳头5例,脉络膜周边3例。病理类型:肺腺癌13例,小细胞肺癌4例,鳞癌3例,大细胞肺癌1例。18例并发眼以外器官的转移。随访19例,中位生存期12.0月,1年生存率44.7%,2年生存率6.5%。结论肺癌眼脉络膜转移应对其重视及完善检查,使其尽早确诊。恰当的治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缓解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查癌症患者切除淋巴结内有无微小癌转移 ,具有临床、病理重要性。方法  350例 期癌症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 94例 ,乳腺癌 112例 ,食管癌 115例及外阴癌 2 9例病理报告无癌转移的淋巴结 3715枚。应用单克隆抗细胞角蛋白 ( AE1/ AE3)、抗上皮细胞膜 ( EMA) ,及多克隆抗角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重新检查。结果 所有病例的 32 .3% ( 113/ 350 )、被检淋巴结的 5.5%( 2 0 3/ 3715)有淋巴结内隐匿性肿瘤转移。肺癌患者及被检淋巴结的阳性率均比其他肿瘤高。肺鳞癌58%、腺癌 53.8%的淋巴结为阳性 ,分别比食管鳞癌 2 2 .5%、外阴鳞癌 10 .3%及乳腺癌 2 7.7%高 ( P<0 .0 5)。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后随访显示 :淋巴结阳性患者比阴性者预后更差 ( P<0 .0 5)。结论 说明免疫组化技术可大大提高淋巴结微小癌转移的检出率 ,其阳性率的不同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经过甚至癌患者的死亡率相关联。  相似文献   

11.
肝癌免疫组化诊断谱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Cong W  Tan L  Zhang S  Xian Z  Wu W  Pan J  Zhang X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6):553-556
目的:探讨鉴别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癌(ICC)和肝转移性腺癌(MAC)的免疫组化诊断谱特点。方法:对手术切除的300例HCC、35例ICC和30例MAC分别进行AFP、Hep Pau 1、CK18、CK19、CA19-9、CD34和pCEA等7种免疫组化染色,将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综合性能计分(CCS)≥8分的抗体定为具有高度诊断价值。结果:CCS≥8分的抗体在HCC中为Hep Par 1和CD34,在ICC中为CK19,在MAC中无。Hep Par 1的CCS(9分)明显高于AFP(7分),其对HCC的敏感性达到83.7%,特异性达到96.7%。结论:HCC的一线抗体由Hep Par 1和CD34组成,二线抗体由pCEA和AFP组成:ICC的一线抗体为CK19,二线抗体为CA19-9。由3种一线抗体组合成肝癌的核心免疫组化谱,酌情使用二线抗体,可以较好地解决对HCC、ICC和MAC之间的免疫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乳腺腺纤维瘤癌变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腺纤维瘤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 196 3- 2 0 0 1年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腺纤维瘤癌变 11例进行分析 ,重点分析诊断方法、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因素。结果 :11例均为手术检出 ,其中 8例为管内癌 ,1例小叶原位癌 ,2例浸润性导管癌。保守性手术 8例 ,根治术或仿根治术 3例 ,随访 3个月~ 2 5年 ,均健在。结论 :乳腺良性肿瘤均应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 ,本病属乳腺癌的早期病变 ,保守性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4例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临床表现为血性和水样黏液性白带增多 ,均见宫颈糜烂、肥大 ,呈桶状 ,表面可呈结节状。镜下表现为宫颈腺体增多且大小不一 ,腺体形态类似正常宫颈腺体 ,并向深层浸润 ,浸润生长的腺体呈分枝状 ,部分腺上皮有异形。结论 :宫颈微小偏离性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癌 ,应注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恶性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恶性胸腺瘤的形态特点、临床分期、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诊治的64例恶性胸腺上皮肿瘤,按照Levine等提出的恶性胸腺瘤的标准分为Ⅰ型和Ⅱ型,参照Muller-Hermelink等提出的组织学分型标准对MT进行分类,依Masaoka提示的标准进行临床分期。 MT41例,TC23例。MT中无一例髓质型及混合型。皮质为主型、皮质型、分化好前胸腺癌、鳞癌及淋巴产癌5年生存率分别为7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PGL)与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GA)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期增进对该疾病的临床诊治.方法 对49例原发性胃淋巴瘤和200例胃癌患者比较其年龄、发病时间、临床症状、肿块部位、内镜及大体分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及组织病理学等临床资料,并详细分析12例早期胃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49例PGL和200例GA组患者,均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PGL多发于胃体及胃窦,病灶常为多发溃疡或巨大结节,GA组病灶以胃窦部为主,常呈单发溃疡;PGL组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胃癌组(P<0.05);PGL术前诊断率显著低于GA组(P<0.05).12例早期PGL患者中,8例为Ⅱc型病变,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内镜检查示胃黏膜有多发糜烂溃疡时,应考虑PGL可能.早期PGL确诊后通过手术、化疗或根除Hp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其癌变的全乳腺切片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Tian Y  Li S  Fu X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4):290-292
目的了解乳腺乳头状瘤病的生物学特性,重点观察其早期癌变及与大导管乳头状瘤的关系。方法对行全乳腺切除或根治术的重度乳头状瘤病14例、乳头状瘤病癌变22例进行次连续大切片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两类病变分布均较广泛,分布在两个象限以上者分别占71.4%(10/14)和63.6%(14/22)。在乳头状瘤病癌变病例中,发现乳头状瘤病组织与癌组织常相互交错分布,可见前者移行为后者。两者伴发大导管乳头状瘤亦较常见。结论乳头状瘤病是乳腺癌的一种癌前病变,其与大导管乳头状瘤可能发生自同一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 6例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采用CHOP及COMP方案化疗 ,取得满意疗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 ,认识其临床特征 ,积极行手术及充分化疗 ,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附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分析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AM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进一步认识、评价其病变性质。对4例肾上皮样AML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进行观察分析,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进行探讨。4例病例组织形态学的主要特征:均呈明显的上皮样分化;浸润破坏性生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性;肿瘤组织广泛坏死;免疫学形态表现为肿瘤细胞呈HMB45阳性;临床均呈多器官发病,远隔脏器转移;1例合并结节性硬化症,术后10个月因本病死亡。分析结果提示,明显上皮样分化的AML生物学行为与经典型肾AML不同特征在于浸润性生长方式;细胞学异形性;多器官发病或远隔脏器的转移和致死性,证明恶性上皮样AML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ex-traske-letal myxoid chondrosarcoma,EMC)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恶性肿瘤,主要发生于四肢深部。其组织病理学为分叶状结构,肿瘤细胞排列成丝带状由小叶周边向中心放射状分布;电镜下部分肿瘤细胞质内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免疫组化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 mentin),部分表达NSE、Syn、CgA及S-100,CK和EMA可灶性表达于上皮样分化区。其粘液样基质奥新兰染色阳性,并抗透明质酸酶。由于该肿瘤生长缓慢,局部复发率高,使肿瘤细胞发生退变或间变,从而形成复杂的病理组织学图像,极易造成病理诊断错误,须与骨黏液样软骨肉瘤、脊索瘤及软组织多种黏液性肿瘤鉴别。由于该肿瘤有特异性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因此,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筛选出最为特异性的肿瘤融合基因作为病理诊断指标,并找出基因治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