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培酮的内分泌副作用对女性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后神经内分泌副作用对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利培酮治疗的女性患者(18~43岁)58例,首次抗精神病药治疗前月经规律,利培酮单一治疗至少6个月,测血清催乳素、皮质醇、雌二醇、睾酮、促甲状腺素水平及基础体温,进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利培酮治疗后58例中,14例月经规律,23例月经不规律,21例闭经。44例有溢乳。研究组53例雌二醇≤50.0ng/L。研究组催乳素(中位数98.0μ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数9.3μg/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U=17.0,P&;lt;0.01);睾酮水平(μg/L)研究组(1.1&;#177;0.4)显著高于对照组(0.5&;#177;0.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7.32,P&;lt;0.01)。两组间皮质醇、促甲状腺素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按月经情况分组比较,月经规律组、不规律组与闭经组3组间HAMD量表的绝望感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71,P&;lt;0.05)。3组GQOLI-74的睡眠与精力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968,P&;lt;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各激素水平与各临床量表的焦虑,抑郁因子间均无显著关(r=-0.132~0.258,P&;gt;0.05)。结论:利培酮治疗后出现的内分泌副作用可能对患者情绪、生活质量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使用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获临床治愈或显著进步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组两次TESS评分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利培酮组患者LSR量表各因子分愿望与已实现热情与冷漠、自我评价、心境,差异有显著性(t=2.174~3.476,P<0.05)高于氯氮平组;氯氮平治疗组患者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缺陷程度显著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670~3.062,P均<0.01),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责任心和计划性的缺陷程度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250,2.279,2.359,P均<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256,-0.242)。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患者主、客观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一方法: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LSR)、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的使用氯氮平或利培酮治疗获临床治愈或显著进步的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112例进行评定结果:利培酮组两次TESS评分低于氯氮平组,差异有显著性(P&;lt;0.01),利培酮组患者L5R量表各因子分愿望与已实现热情与冷漠、自我评价、心境,差异有显著性(1=2.174~3.476.P&;lt;0.05)高于氯氮平组:氯氮平治疗组患者家庭外社会活动、家庭内活动过少、个人生活自理、对外界兴趣缺陷程度显著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670~3.062.P均&;lt;0.01),婚姻职能、社会性退缩、责任心和计划性的缺陷程度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t=2.250.2.279.2.359,P均&;lt;0.051多元逐步[日]归分析显示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得分呈负相关(r=-0.256,-0.242)。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患者主、客观生活满意度与药物副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68例精神分裂症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分别用利培酮、氯氮平治疗8月。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生活质量和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治疗后PAN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与氯氮平组相当(P>0.05);利培酮组治疗后GQOLI总分明显增高(P<0.01),明显高于氯氮平组(P<0.01);利培酮组治疗后TESS总分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GQOLI总分与PANSS总分、与TESS总分呈负相关。结论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优于氯氮平,与药物的副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利培酮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106例(脱落23例,83例完成研究)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利培酮(n=43)与氯氮平(n=40)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对其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利培酮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内活动过少(3%,7/43)、家庭职能(3%,7/43)、个人生活自理缺陷发生率(5%,3/43)和SDSS分均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χ2=4.847,4.847,4.295;t=0.718-2.684;P均<0.05);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SDSS分显著低于氯氮平治疗的患者(0.12±0.39和0.33±0.66,t=1.771,P<0.05)。结论: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优于氯氮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情绪管理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治疗和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情绪管理训练法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2个月。比较分析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评分的大小。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GQOLI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GQOLI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下降(P〈0.05),且干预后观察纽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词汇回忆、故事记忆、图形描绘、言语流畅、数字广度、词汇学习、词汇再识、故事回忆、图形再识、编码、图片命名、线条角度等指标的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各指标与干预前并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情绪管理训练法能够提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副作用,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对126例服用利培酮8周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观察药物反应出现的频率及出现时间.结果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主要副作用为静坐不能、震颤、恶心呕吐、口干、兴奋激越、失眠、血压变化等.副作用多出现在治疗后1~4周,5周后明显减少.结论在完成基础护理的同时,对利培酮的药物治疗护理应侧重于早期的失眠和兴奋刺激行为的护理,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应注意其锥体外系和心血管系副作用的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9.
选择耳穴贴压做为治疗方法,治疗3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观察耳穴贴压疗法对于更年期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和激素水平的影响。应用Kupperman改良评分法评估治疗前后神经系统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治疗明显改善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系统临床症状,提高了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血中雌二醇的水平,改善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停药后的血脂变化.[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3组,首发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33例(A组),持续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31例(B 组),停止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治疗至少3个月以上者30例(C组).另外选择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D组).采集所有入组人员的一般临床资料和人口学资料,并测量其体质量,腰围和臀围,检测其空腹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A2 (apoA2)水平.[结果]A组血清HDL-C、apoA1水平显著低于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BMI显著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血清HDL水平显著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停药后短缺内不能逆转已经出现的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齐拉西酮组42例,奋乃静组44例,利培酮组43例,3组均完成40例,分别口服齐拉西酮、利培酮、奋乃静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8周末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评定3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2周末齐拉西酮组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生理、心理、独立、社会领域评分显著升高,与治疗前和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第4周末起3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奋乃静组治疗第4周末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问卷总分及生理领域评分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第8周末生理领域评分仍显著低于齐拉西酮组(P〈O.05)。结论齐拉西酮能较快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影响与利培酮相当;奋乃静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协同护理干预,干预前、干预12周、干预24周末分别采用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scale,SQL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对患者进行评定。 结果 不同时间段,患者SQLS及GSE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136,P<0.001; F=11.988,P<0.001)。 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

Cancer leads to a complicated pattern of change in quality of life (QoL).

Objective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reatment-related side effects on QoL in cancer patients and to explore which other factors, and to what extent, contribute to explain low QoL scores.

Methods

One hundred twenty-three cancer patients receiving chemotherapy completed the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Medical Outcomes Short-Form-36 (SF-36) and 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SF-36 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 (PCS) and SF-36 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 scores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s and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factors as independent variables.

Results

Seventy-two percent of patients experienced treatment-related side effects, and 32% resulted positive for psychiatric diseases. Two multivariate analyses showed that worse PCS scores, like worse MC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and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by treatment-related side effects (odds ratio (OR)?=?5.00, 95%CI 1.29–19.45; OR?=?8.08, 95%CI 2.03–32.22, respectively) and changes in health over the last 12?months (OR =2.34, 95%CI 1.47–3.76; OR?=?3.21, 95%CI 1.90–5.41, respectively), after adjustment for age, gender, years of school, time from cancer diagnosis, and psychiatric disease.

Conclusions

Given the new emphasis on QoL, we suggest that physicians have a responsibility to openly discuss therapy efficacy, prognosis as well as the potential for adverse events with their patients. Changes in health, as perceived by patient, should also be monitored at follow-up.  相似文献   

14.
党伟  张红卫  任玉红 《护理研究》2007,21(4):340-341
[目的]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生活质量综合评价问卷(GQOLI-74)进行疗效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NOSIE-30各因子分和GQOLI-74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健康教育对女性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症状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比较利培酮、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69例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35例)和氯氮平组(34例),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QOL)对两组疗前、疗后6mo末进行评定分析。结果 利培酮与氯氮平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在生理、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独立性、环境领域,利培酮明显优于氯氮平。结论 利培酮更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重归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名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F-36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SAS、SDS和PSQI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ICU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予以帕利哌酮治疗,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和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本组患者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 P<0.05或0.01),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各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帕利哌酮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耐量、胰岛素和C肽释放的影响,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探讨药物影响血糖的可能机制。方法:病例来源于2002-01/2004-0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患者,共计40例,其中利培酮治疗组19例、氯氮平组21例完成6周的试验。在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和6周末时分别进行简化的糖耐量试验、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血糖由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和C肽水平由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同时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体质量指数等,并用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①治疗6周末时,氯氮平组较利培酮组有更高的空腹血糖犤(4.88±0.62)和(4.43±0.63)mmol/L犦,差异有显著性(t=-2.270,P=0.029)。②与基础水平相比,氯氮平组6周末空腹血糖犤(4.88±0.62)和(4.55±0.50)mmol/L犦、餐后1h血糖犤(9.90±2.73)和(8.12±1.88)mmol/L犦、餐后2h血糖犤(7.81±2.92)和(5.83±1.33)mmol/L犦及餐后2hC肽胰岛素犤(7.90±3.39)和(5.88±1.70)μg/L犦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t=-2.452,-3.044,-2.754,-2.511;P=0.023,0.006,0.012,0.021);而利培酮组仅餐后1h胰岛素犤(71.22±44.36)和(48.24±31.79)mIU/L犦有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t=-2.830,P=0.0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计划性家庭访视方法对恶性肿瘤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随机将78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访视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治疗相同,访视组在其基础上增加计划性家庭访视。并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作为家庭访视前后的测评标准。结果:观察6个月,访视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为情感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等分值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犤干预前分别为(71.24±3.76),(73.45±4.14),(40.38±4.48),(66.84±2.61)分,干预后为(58.42±4.94),(62.78±5.41),(31.08±4.52),(59.81±3.23)分,t=2.16~3.32,P<0.05犦;访视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减少,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犤治疗前分别为(54.55±8.13),(58.68±6.07)分,治疗后6个月为(49.12±6.82),(52.46±4.65)分,t=2.97~3.65,P<0.01犦。结论:计划性的家庭访视可以提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支持,改善其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