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八味肾气丸在《金匮》中应用较广泛。涉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以及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五篇,就八味肾气丸在《金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方论》系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书.肾气丸一方源于《金匮要略方论》,故后世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考究《金匮要略方论》原文,肾气丸见于《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和《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等5篇中,分别用于治疗脚气、虚劳、痰饮、消渴以及妇人转胞等5种疾病,可谓仲景“异病同治”的典范.经现代临床研究,肾气丸的功效被不断发掘,现将笔者临床应用体会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和《素问·痹论》原文对照,发现《金匮》之奔豚气病与《内经》之心痹病除致病因素有所不同外,其病证、病机几乎如出一辙,从而认为《金匮》之奔豚气病即《内经》之心痹病。  相似文献   

4.
肾气丸源于《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它是临床上治疗肾阳虚的一个祖方。后世各家在它的基础上衍化出许许多多补肾阳滋肾阴的方剂。肾气丸在《金匮要略》里分别出现于《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治》、《妇人杂病脉证》等篇中。从原方剖析来看,仲景用此方主要治疗消渴、肾虚而致膀胱不利等症。如经文云:“虚劳腰痛,少腹拘急,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涉及针灸内容者凡 14条 ,较真实地反映了张仲景及汉以前医学家对针灸的实践认识。今就其原文序例 ,探其规律 ,供同道参考。1 强调针灸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  《金匮》对针灸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非常重视 ,首篇《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云 :“若人能养慎 ,不令邪风干忤经络…… ,四肢才觉重滞 ,即导引吐纳 ,针灸膏摩 ,勿令九窍闭塞。”仲景以中风病为例 ,四肢九窍才觉重滞 ,尚未闭塞 ,即用导引针灸等法 ,勿使病邪传入脏腑。这种即病防变的方法 ,至今仍为中风病重要防治措施。又如《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相似文献   

6.
《难经》对积聚的论述奠定了后世积聚病辨治的基础。《伤寒杂病论》继承了《难经》关于积与聚的鉴别诊断;脉诊上,《金匮要略》在继承《难经》结、沉伏脉基础上提出了积聚可见细而附骨脉,并详细阐述了以脉象判断病变部位的方法;《伤寒杂病论》在《难经》五脏积基础上,提出了癥瘕、癥病、干血痨、脏结、痞证等病证名称并提出了证治方药,创立了鳖甲煎丸、桂枝茯苓丸、大黄■虫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半夏泻心汤等方药。《伤寒杂病论》对《难经》积聚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金匮要略》398条原文中,有关脉象记载140余条,其中论述浮脉者竟达43条之多。浮脉居脉学之首,为医者所熟知。然浮脉在《金匮》中的涵义及主病均有其特点可探,有其规律可寻,体现了病脉证治合参的杂病辨证论治体系和以脉论理的学术思想,故浅析如下。一、浮脉的涵义《金匮》是论述杂病证治的专著。在杂病中浮脉涵义广泛灵活,大抵有五: 1、示病位。浮脉主表。李时珍《濒湖脉学》中记有:“浮脉为阳表病居”。细辨之,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属表虚。《痉湿喝病》篇第14条载:“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弦。风湿脉浮提示风湿在表,证见身重、汗出、恶风,脉证合参,本条论述了风湿表虚的证治。  相似文献   

8.
《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偏重于临床治疗,核心理论是方证对应,以患者的脉证为据,遣方用药,即观其脉证,知犯所逆,随证治之。时方·临床辨证相对主观,常常揣摩病机,制定大法,按法选方。要掌握经方必须学习《伤寒杂病论》原文,以学习“散文”的方式入手,必需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9.
《金匮》对咳嗽、喘证、痰饮的治疗,分别在《肺痿·论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和《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两篇中论述最详。其治疗方法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1 温化痰饮法 《金匮》对痰和饮的治疗,常用温药以振肺之阳气,通调水道,固卫气以抗邪,助脾阳以运水湿,奋肾阳以化水气,使痰和饮无留滞之弊。温化痰饮法,即《金匮》谓“温药和之”之法。具有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的作用。根据脏腑病变之异.又分温通阳气、温补肾阳、温肺复气等法,来调整脾肾肺三脏的气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金匮要略》论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剖析《金匮》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渊源远流长,"治未病"指导思想为治疗风湿病开辟先河,《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病名、脉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与方药,《金匮》详尽论述了风湿病相关的"历节"、"血痹"、"虚劳"、"胸痹"、"痰饮"病。《金匮》对产后预防患风湿病有重要论述,《金匮》论述风湿病人食禽兽鱼虫和食果实菜谷有禁忌。《金匮要略》在风湿病理论教学与临床应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脉诊是中医的特色诊治疾病方法,张仲景在继承《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难经》等汉代以前医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撰写出《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脉诊在仲景诊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在脉学方面有许多独特之处,在脉象与主病方面已形成体系,有关脉学的论述是后世研究脉学的纲领[1]。在《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原著篇名大多冠以"XX病脉证并治",在其条文中论述脉象者145条,占全书条文的1/3以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论及血证的条文有20余条,其种类有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漏下之分,散见于全书七篇之中,并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淤血病脉证治》论述最详。《金匮》对血证的辨治,注重辨证,不尚涩止,审因论治,不避温热,与后世治疗血证相比独具特色,书中的泻心汤、黄土汤、胶艾汤等方剂,至今仍常  相似文献   

13.
类证比较在《金匮》教学中的运用河南中医学院(450003)宋建平关键词《金匮要略》,教学方法,类证比较作为中医经典著作之一的《金匮》,历来是学习中医者的必读之书,也是中医院校开设的课程之一。其内容主要是论述杂病的辩证论治,是中医内科学形成之基础,在中...  相似文献   

14.
考食物疗法最早见于《内经》,如治目不瞑之秫米半夏汤,治血枯之四乌贼一芦茹丸。《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治百合病用百合配合药物之方共有五首,治狐惑有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血痹虚劳》诸不足有薯蓣丸,《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治妇人脏躁有甘麦大枣汤。他如仲景治悬饮,胁下有水气用十枣汤,《千金方》治干霍乱用食盐探吐,治肺痈有苇茎汤,《肘后方》治外感初起有葱豉汤,《济生方》治虚喘有人参胡桃汤。古今  相似文献   

15.
"肝着"、"肾着"二病均出《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仲师对其证治都作了精辟的论述.根据家父王箴三主任中医师多年的临床与教学,结合临床辨证施治.本方试就仲景组方的辨证思想略述管见,以益于经方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肾气丸是医圣张仲景的经典名方,见于《金匮要略》中的“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5篇,临床应用广泛。仲景本意肾气丸为补肾气而非补肾阳之方。后世医家临床应用中,多将熟地黄替代生地黄;肉桂替代桂枝,增大附桂在方中的比例,部分医家认为其为温补肾阳之剂,而且现代方剂学教材也将其归为温补肾阳剂范畴。文章通过对肾气丸在《金匮要略》中的原文进行梳理,将药物组成以及方义进行分析,结合作者对其功效的见解,探讨肾气丸方证内涵。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被视为医方之祖,治杂病之源。现将笔者对《金匮》中温热药运用机理的体会,结合临床,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仲景《金匮·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篇对小便不利的辨证论治颇为周样,治法方药变化多端,现作初步归纳如下。一、辨明寒热虚实,治分温清补泻小便不利虽病位在肾和膀胱,属膀胱气化不利,与肾、肺、脾、肝、三焦的水液运行,吸收排泄,通调蒸化功能失司有关,但其病机还有寒热虚实之异,因此治有温清补泻之别。《景岳全书·癃闭》:“凡癃闭之证,其因有四,最当辨其虚实”。《诸病源候论·淋病候》云:“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固也”淋与癃,皆以小便不利为主证,可谓言之中的。《金匮》云“风湿相搏,骨节疼痛……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  相似文献   

19.
从杂病与伤寒证治的主次、杂病与伤寒证治的异同、杂病与伤寒证治的离合等方面探讨伤寒和杂病的内在联系。伤寒在前,杂病在后,伤寒的一般规矩是主要的,杂病的各种应对是次要的;伤寒六经证治提供的是基本规律,杂病证治体现的是临证变通,杂病与伤寒证治本质上是一致的;伤寒六经证治中本来也有杂病,金匮杂病的治疗仍然以伤寒六经证治为基础,《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只是叙述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0.
<正>《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下利病证治有极丰富的论述,但长久以来该书被人为分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个部分,使其下利病学术思想不能完整体现。笔者在"读经典、做临床"的研修中,认识到《金匮要略》有下利病脉证并治篇论利,而《伤寒论》虽无专篇论利,但六经病中均可见下利。因此,有必要对仲景下利病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