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从数学建模角度探讨皮肤病基于脏腑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以期提高中医药辨证论治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先根据集对分析理论,提出用区间数作为联系分量的五元联系数为五脏六腑辨证用数学建模,根据五元联系数内涵和依据脏腑理论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经验定义模型和应用模型。结果借助基于集对分析的脏腑辨证模型,能从数学模型角度,提升中医脏腑辨证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结论对中医依据脏腑辨证治疗皮肤病建立数学模型,有助于脏腑辨证论治理论的定量化研究,所建模型对其他疾病的脏腑辨证论治也有较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任应秋编著的<中医病理学概论>主要针对中医的病因学、病机学以及辨证理论进行了"病理学"描述,并在书中十分详细地阐述了他的"辨证论治"观,分别从"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性质、辨证论治的范畴:八纲辨证、辨证论治的实证:六经界说、辨证论治的应用:症状审辨和辨证论治的优势、发展变化5个方面对于中医病理学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中医学辨证论治发展的历程,认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中医辨证论治发展的重要阶段.同时指出,中医学只有与基因组学结合,用基因多态性,即基因变异图谱,才能揭示中医"证"的内涵和客观化的标准.并应随着基因组的发展,采用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技术探索中医辨证的客观化、标准化.以此来发展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实现中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中越来越多出现气滞血瘀证型患者,更重要的是临床效果反馈验证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数据统计、科研研究四方面阐释糖尿病"气滞血瘀"证型的研究进展,提倡基于经典认知疾病,研究疾病,发挥中医的整体动态的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从而提高了冠心病辨证论治的水平.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增生属中医的"精癃""癃闭",在各种中医特色治疗中,辨证论治是最重要的思维方法.陈志强教授强调先辨病、再辨证,对前列腺增生采用全身辨证、局部辨证及微观辨证3 种辨证方法相结合,选用中药、手术、艾灸、中成药等综合中医治疗措施,临床效佳.本文对陈志强教授关于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辨证论治思维作出总结并进行了拓展.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的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的基本内容就是病机,亦即应用中医理论对疾病本质的分析结果.无论血管性痴呆或阿尔茨海默病,都主要表现为中医"神"的病变.因此,对于痴呆的辨证论治,中医"神"的理论就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辨证论治思想与肿瘤个体化治疗理论渊源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思想通过指导中医临床"辨证求因""辨证分型""辨证用药",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辨证论治成为个体化治疗的高度概括;肿瘤的个体化特性(异质性)决定了肿瘤治疗的个体化;因而辨证论治是个体化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个体化治疗是辨证论治的发展和延伸.  相似文献   

9.
吕绍光主任认为中医的实质与核心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与治疗疾病的根本法则.辨证思路以四诊为手段,八纲辨证是辨证的纲领.治疗方法:临床上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须博采众方,研究中药化学成份与药理学,寻找临床确有疗效的中药,借助临床多种理化检查作为诊断疾病和判断疗效的主要标准,从而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孙桂芝治疗恶性肿瘤经验撷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4,22(12):2182-2183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的特色,也是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孙桂芝主任医师十分重视肿瘤的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病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分型和特色用药.如食管癌,属于中医"噎膈"的范畴,依据疾病不同的发展阶段分为痰气交阻、津亏热结、瘀血阻膈、气虚阳微等四型,依据不同证型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1.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根。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书云:“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明目,开心,益智。”其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胃)、肺、心经。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益气生津,宁心安神之功效。在《伤寒论》中,仲景应用人参共40次,入  相似文献   

12.
通过梳理《内经》及相关医家关于阴阳升降的论述,探讨阴阳升降的内容及阴阳升降的不同内涵。从阐述人体生理变化和脏腑特点、阐述疾病的病机、解释治则治法和方药配伍应用等方面分析阴阳升降对临床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精气神辨识角度认识虚劳病,总结虚劳病病因病机。通过观察面容、形态、神色、五官、舌象、脉象等辨识精气神状态,确立虚劳病精气神调治原则。在精气神辨识理论指导下,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相关条文、方药进行解析,总结虚劳病相关治则治法。根据精气神调养原则,为虚劳病临床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血液的生成与五脏关系密切,据此确立五脏补血法:养心补血法、健脾补血法、润肺补血法、滋肝补血法、益肾补血法。  相似文献   

16.
从“方药离合”看中医学的方药共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舟 《江苏中医药》2007,39(6):8-10
通过对历代方剂与本草的应用演变和发展过程的论述,揭示了中医方药共荣关系,并以黄柏、升麻等药为例,强调方药配伍运用是方药共荣的核心环节.随后,结合中医发展的现实环境,分析了坚持方药共荣的正确方向,对于防止重药轻方的错误倾向,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启迪现代研究思路,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梳理古本草文献中全蝎、蜂房的有关记载和现代临床对该药对的配伍应用,探讨并阐释该药对祛风攻毒增效的作用机制,认为全蝎配蜂房,药力迅捷,内走脏腑,外达肢节,透骨搜风,既可祛风通络止痛,又可攻毒散结消痈.尤其适宜于治疗风湿顽痹、痈疽恶疮、癌肿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14组,正常对照组、原方组及各组分低中高剂量组,通过测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采用戊巴比妥钠延长睡眠时间实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镇静催眠协同作用实验观察丹栀逍遥散原方及各提取物镇静催眠作用。结果丹栀逍遥散原方及提取物均无改变小鼠自主活动的功能,表明均无中枢兴奋性作用;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液高、中剂量具有显著延长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时间的作用(P<0.01或P<0.05),石油醚提取液高剂量能明显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小鼠个数(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石油醚提取部位可能为丹栀逍遥散的中枢抑制作用的有效部位。  相似文献   

19.
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凡见哮喘、咳嗽、痰、饱胀、喘息和四肢水肿等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小青龙汤。临证应用时注意:①寒邪不必拘泥外感;②"三水"的变化要审清;③但见寒饮,有无表证均可用此方;④注意痰饮在临床上的变化;⑤临床见喘未必治喘,要临证辨别。用此方,要抓住以下临床指征:①面色:"三水"之面色--黧黑之色;②脉象:弦脉或浮紧;③舌象:舌苔多水滑;④痰涎:咳痰较爽,痰涎清稀,泡沫状。以上"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有效之后,应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23-112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诊临床治疗中有效对策。方法:结合近代高脂血症诊治疗研究现状部分问题,运用中医辨证和辨病论治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方法,防治高脂血症。结果:中西医结合防治此病有效。结论:中西医结合辨证和辨病结合论治防治此病为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