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47例钼靶摄影误诊和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为良性病变的恶性肿瘤26例(A组),误诊为恶性病变的良性病变21例(B组).A组钼靶摄影表现:肿块影15例,结节影5例,团片状影2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B组:肿块影11例,小结节影6例,放射状条索影1例,片状影1例,钙化2例.结论:分析钼靶摄影片时,强调与临床、彩超相结合,可减少误诊,进一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
常燕 《农垦医学》2011,33(1):45-48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分析误诊原因,进一步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均行乳腺钼靶摄影,钼靶X线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结果:100乳腺癌中,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81例,误诊19例(其中纤维腺瘤6例,增生8例,乳腺炎4例,正常1例)。结论:钼靶X线摄片对乳腺的诊断有重要价值,仔细分析钼靶X线病变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乳腺癌的诊断及减少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58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钼靶CR摄影技术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拟诊乳腺疾病的58例患者中,应用钼靶CR摄影诊断恶性肿瘤28例,良性病变30例。病理诊断恶性肿瘤26例,良性病变32例(9例乳腺增生,8例乳腺导管扩张症,8例纤维瘤,7例乳腺纤维腺瘤)。钼靶CR摄影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100%(26/26),特异度为93.75%(30/32),误诊率为6.25%(2/32),漏诊率为0。结论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于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乳腺黏液癌的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影像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黏液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可疑乳腺黏液癌的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提示,其中171例病理变化证实乳腺黏液癌。结果 171例中,术前钼靶X线摄影提示乳腺癌127例,术前超声提示乳腺癌的109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表现为中等密度肿块影51例,局限性密度增高25例,毛刺样肿块48例,伴有簇样砂粒样钙化31例。超声显示为界限不清和形态不规则实性肿块64例,界限清楚和形态规则实性肿块26例,囊实性肿块19例。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4.2%和63.7%。结论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对乳腺黏液癌有诊断价值,但前者优于后者,二者结合能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周春容  朱军  曹跃勇 《吉林医学》2011,(35):7433-7434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钼靶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对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穿刺活检证实的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钼靶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中X线表现为片状影13例,肿块影11例,结节状影10例,钙化影7例,导管造影5例,局部密度增高影2例,误诊4例。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病的钼靶X线分析,强调临床与影像的紧密结合,仔细分析本病的X线征像,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6.
随着钼靶软X线摄影技术的普遍应用,妇女乳腺疾病的确诊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应用钼靶X线摄影技术,选择性进行乳腺导管造影为乳腺导管内微小病变的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符莉莉 《海南医学》2012,23(1):80-81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20例,均行钼靶摄影检查,采用轴位和斜位投照,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加照侧位片或者病灶的局部片.观察病灶大小、形状、密度、边缘、病灶内钙化情况、皮肤是否增厚、血管改变情况等,并对其进行数字化分析,钼靶摄影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乳腺钼靶摄影检查结果诊断为良性乳腺病变者共48例,其中纤维腺瘤14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0例,错构瘤8例,乳腺增生8例,乳腺急慢性炎症各2例,乳汁潴留囊肿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验证,钼靶正确诊断44例,1例未定性,误诊3例,钼靶准确率约91.7%.恶性病变72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8例,黏液腺癌14例,髓样癌10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乳头状癌4例.经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验证,钼靶正确诊断68例,2例未定性,误诊2例,钼靶阳性率约94.4%.结论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疾病方面准确率较高,具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9例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乳腺微小钙化灶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69例触诊阴性乳腺疾病患者中,良性钙化患者中有肿块影11例,无肿块影37例,以无肿块影居多;恶性钙化患者中有肿块影16例,无肿块影5例,以有肿块影居多;良性肿瘤患者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结果以乳腺增生最为常见,恶性肿瘤患者微小钙化灶定位活检结果以浸润性导管癌最为常见;良性乳腺疾病患者簇状钙化数、钙化点数目以及簇状钙化中钙化颗粒数均较少,钙化灶直径小,簇状钙化密度较低,钙化颗粒大小均匀;恶性乳腺疾病患者则刚好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钙化灶敏感性高,对乳腺疾病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大,再加上费用低,操作简单,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水平,探讨钼靶X线摄影的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作者回顾分析141例乳腺疾病病例的临床表现、钼靶X线平片。结果:钼靶X线摄影根据乳腺发育情况,可分4型进行X线摄影检查。Ⅰ型:30—35Kv,30mA,1.2—1.4S;Ⅱ型:20—30Kv,30mA,0.8—1.2S;Ⅲ型:20—24Kv,30mA,0.6—1.0S;Ⅳ型:32—35Kv,30mA,1.2—1.6S。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临床诊断中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床病理证实为乳腺疾病患者98例,对其采取乳腺钼靶CR摄影进行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经乳腺钼靶CR摄影确诊良性病变42例,恶性肿瘤56例,临床病理结果为良性病变40例,恶性肿瘤58例。乳腺钼靶CR摄影对良恶性乳腺病变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5.24%、96.55%。结论:采取乳腺钼靶CR摄影技术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展开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凤梅  汤发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3):83-83,91
目的探讨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提高对脂肪坏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脂肪坏死X线平片表现。结果X线片表现:⑴表现为肿物4例(26.7%);⑵脂性囊肿2例(13.3%);⑶表现为小结节2例(13.3%);⑷脂肪层内索条影交织呈网状2例(13.3%);⑸脂肪层内星芒影、斑片影、索条影混杂出现3例(20%);⑹结构不良1例(6.7%);⑺无任何异常X线表现1例(6.7%)。结论乳腺脂肪坏死根据其病因和时期,其影像表现多种多样,X线表现位于乳腺脂肪层内的网状片影或有毛刺的结节,紧密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脂肪坏死的可能,可提高本病诊断准确性,乳腺X线摄影对于脂肪坏死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8例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结果浸润性导管癌90例,髓样癌5例,其它3例。X表现为肿块90例,肿块伴腋窝淋巴结肿大21例,无肿块仅腋窝淋巴结肿大2例,仅肿块但无腋窝淋巴结转移67例,钙化32例。结论肿块是乳腺癌的最常见征象,钙化是乳腺癌的基本X线征象,腋窝淋巴结肿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征象。使用点压技术是提高X线诊断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夏萍  郑言言  穆仲平  韦丹琼  左志祥 《安徽医学》2013,34(12):1832-1835
目的 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价值,并探讨超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9例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分析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特征和钼靶X线结果,比较两者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并将这些病理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P53基因表达情况,并研究其与超声征象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79例乳腺癌的患者中,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9.87% (71/79),钼靶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73.42%(58/79),两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2.41%(73/79).超声征象中肿块后方伴有回声衰减者和肿块内血流信号较丰富者(血流信号Ⅱ~Ⅲ级)P53基因阳性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者P53基因阳性者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钼靶X线联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准确率,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表现征象与P53基因表达具有相关性,且对于预测肿瘤的良恶性及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程印蓉  杨芳 《西部医学》2013,(10):1545-1547
目的探讨超声误诊原因,提高对浆细胞乳腺炎的超声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因乳腺肿块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浆细胞乳腺炎的超声图像,经统计处理,总结出该病的一些图像特征。结果32例乳腺肿块,超声误诊32例,误诊率100%。其中16例诊断为乳腺脓肿及炎症,占50%;9例诊断为乳腺囊肿,占28.1%;3例诊断为纤维腺瘤,占9.4%,3例诊断为纤维腺病,占9.4%;1例诊断为乳腺癌,占3.1%结论浆细胞乳腺炎超声图像特征性不明显,通过超声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可以逐步认识其特征,在诊断乳腺脓肿及囊肿时一定要仔细询问病史,注意鉴别诊断,能够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乳腺溢液疾病在乳腺导管造影术中的影像学表现,明确其检查的必要性。方法49例乳腺溢液性疾病患者全部同时做普通钼靶摄片及乳腺导管造影摄片,并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结果表现的分类,导管造影无明显异常5例.占10.2%;单纯性导管扩张者7例,占14.3%;导管扩张伴炎症8例,占16.3%;导管扩张伴乳腺增生16例,占32.7%;导管内乳头状瘤8例,占16.3%;导管癌5例,占10.2%。结论乳腺导管造影术检查能够增加溢液性乳腺病的阳性检出率乳腺导管造影术对乳腺导管系统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分析无钙化性乳腺癌的钼靶X线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而钼靶X线摄影未见钙化的乳腺癌患者的X线表现。结果无钙化性乳腺癌32例,发现肿块25例(78.13%),局灶性致密影3例(9.38%),局部腺体结构紊乱4例(12.50%)。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26例(81.25%),浸润性小叶癌3例(9.38%),髓样癌1例(3.13%),粘液腺癌1例(3.13%),炎性乳腺癌1例(3.13%)。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无钙化性乳腺癌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增生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的因乳腺肿块进行超声检查的30位男性患者38个乳腺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测量乳腺肿块处腺体厚度与正常男性乳腺厚度比较,观察内部回声、血流分布情况,最后与临床随访结果或手术病理作对照。结果超声诊断29位男性患者、37个乳腺肿块为乳腺增生症,与病理或临床诊断相符,1例误诊乳腺炎性病灶。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男性乳腺增生症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郝丽  邹和苓 《实用全科医学》2011,9(4):566-566,58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症状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分析误诊的30例SAH病例的临床临床表现、误诊情况及转归。结果本组30例中,昏迷5例(16.7%),头剧痛8例(27.0%),隐痛4例(13.3%),恶心呕吐11例(37.0%),眩晕5例(16.7%),精神障碍3例(10.0%),发作性抽搐2例(6.7%),嗜睡1例(3.3%),以头痛、恶心呕吐多见;30例患者误诊为急性胃肠炎3例(10.0%),梅尼埃病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16.7%),颈椎病4例(13.3%),晕厥3例(10.0%),高血压脑病4例(13.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2例(6.7%),癫痫发作2例(6.7%),脑炎1例(3.3%),老年精神病2例(6.7%)。延误诊断1d者16例(53.3%),2d者9例(30.O%),3d者4例(13.3%),其中1例(3.3%)误诊时间长达19d。30例患者经头颅CT或腰穿检查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老年人SAH临床表现不典型,复杂多样,易导致误诊。对于高度怀疑而且头颅CT检查阴性的患者,根据情况行腰穿脑脊液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早期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CT灌注和钼靶摄影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灌注和X线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53例乳腺病变均行X线摄影和CT灌注检查,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X线摄影、CT灌注诊断正确率分别为77.36%和88.68%,综合X线摄影和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94.34%,三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T灌注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BF、BV、PS的均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灌注在对病变范围、乳腺癌坏死灶的判别方面优于X线摄影(P0.05)。X线摄影对钙化灶的定性优于CT灌注(P0.05)。结论 X线摄影和CT灌注具有互补性,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癌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