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抢救门牙     
赵玮 《家庭药师》2013,(7):40-41
周四下午刚开诊,就见护士小叶带着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急匆匆地走进诊室,一位中年妈妈紧随其后。“怎么回事?”我边示意小叶把孩子领上牙椅.边问孩子妈妈。“医生,这是小成的牙齿,求您赶快帮他‘种’回去啊!”小成妈妈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小瓶子。  相似文献   

2.
彤云 《家庭药师》2014,(9):26-26
老王是我们科的病人,住院以后已经明确诊断是比较早期的鼻咽癌。尽管是癌症,但鼻咽癌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而且老王天性乐观,他知道了自己的情况,很坦然地就接受了,只是着急催着我们赶紧开始治疗。这不,检查报告刚拿齐,他就跑来办公室说“医生,我什么时候开始治疗啊?是不是今天就可以安排啊?”  相似文献   

3.
心事1 妈妈看到孩子放学后心事重重,便问道:“孩子,怎么了?”“今天我和金金吵架了,他不理我了!”  相似文献   

4.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怎么变得不愿意跟我说话了?”“孩子有什么事都跟同学说,在家里却很少说话”“我们也不知道孩子心里在想什么?”“我们都不知道该如何跟孩子沟通了”。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5.
许多公司积极培养员工信任感。在一次培训会上,培训师问一群CEO:你们相信你们的下属吗?回答:不信任。那你们信任你们的孩子吗?回答:不信任.一会儿没在家他就上网打游戏。你们的配偶相信你们吗?回答还是不信任。结婚20年了.还搜我的钱包.生怕我去做什么坏事了……  相似文献   

6.
著名舞蹈家邓肯曾对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个孩子有你那样的智慧和我这样的外貌,该有多么美妙!”而萧伯纳则幽默地回答道:“那个孩子如果只有我这样的外貌和你那样的智慧,就糟透了。”这则趣闻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引起我们对人类遗传的兴趣。究竟是谁说得对呢?  相似文献   

7.
提起那上初二、喜欢跟我唱反调的儿子,我就头疼。我说往东,他非要往西;我说该写作业了,他偏要往外跑;我说电视看多了不好,他就盯住电视不动弹;想给他讲讲道理,他却说不用你管……孩子头两年还不是这样,挺听话的,就是刚上初一的时候也还省心。现在,他怎么这样了?真是急死人,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够让他“温顺”一点?  相似文献   

8.
眼科医生经常会遇见患者拿着病历来询问:“有医生说我眼睛里长了什斑了,可怎么办呀?能不能帮我去掉啊?”其实他所说的那个“斑”医学上称作“黄斑”,可不是什么坏东西,而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位于眼底中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剖部位。一旦出现问题,中心视力就会受到影响,可见这个“斑”不简单!  相似文献   

9.
我上初中的儿子很喜欢上网,不是打游戏就是聊QQ,或看网络小说。平常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习,我和爱人都不让他接触电脑。但放了暑假后,就不好管理了。放他出去玩吧,担心他学“坏”;让他呆在家,他却一头“栽”到电脑里,除了吃饭、上厕所和睡觉以外,几乎都能看到他在电脑面前的影子,且一天比一天睡得晚。  相似文献   

10.
有位朋友,比我早半年退休。我曾约他来我家小坐,他一直没来,我便去叩他的门。他热情地招呼我进屋。我说:“闲着,怎么也不找我聊聊?”他说:“这半年来极少出门。”  相似文献   

11.
“他一直很幸福。”母亲说,“十几年来,我很少见到他不高兴。” “你说的是谁?”我问。 “记得小军吗?”母亲反问。 就是当年那个乡下来的年轻人,他比我长两岁。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念高一。他又饥又渴地找到我家,握着一封远亲的信,希望我妈帮他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药库往事     
平原 《中国药店》2011,(10):120-120
“结婚没?”“结了.孩子马上出生了.”这是和曾经某药店配送中心中药仓库的同事在网上的对话.在我离开的两年后,他也离开,并且离开大城市,回老家结婚生子了.“梁子呢?”“梁子的孩子都会跑了,呵呵.”我很开心地在电脑前笑了,那个大个子的梁子让我的思绪一下回到了四年前.“这个麻袋,连续往起举,举得最少的给举得最多的十块钱.”梁子又在大声地吆喝着找人打赌.每天下午干完活,我们就横七竖八地躺在麻袋上.闲聊、听手机音乐、打赌,成为下午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袁玮  松懿 《自我药疗》2012,(12):72-73
十多年前,我曾在国内某医院的产房工作,脑海里印象最深的就是产妇们面色苍白地躺在产床上,双手紧紧抓着床单无助地挣扎,痛苦的叫喊撕心裂肺。打那时候起,我就不假思索地暗自下定决心——自己一定不要经历如此没有尊严的惨状,选择剖官产!然而未曾料想怀孕分娩的时候身在美国,分娩方式要和自己的妇产科医生商量。我给自己准备好了充分的理由:“高龄(34岁)!怕痛!”结果医生很奇怪地看着我:“你身体条件那么好,为什么不自己生呢?我会给你用无痛啊。”无痛?真的可以不痛吗?我带着这样的疑问走出诊所。正好同事的太太刚生完宝宝,我就问他:“你太太还好吗?生孩子是不是很痛啊?”正是他的回答叫我大跌眼镜:“她说很舒服啊……”就为了这“舒服”二字,我开始动摇并最终决定选择自然分娩,仅仅是因为好奇——生孩子如何个“舒服”法?带着这种动摇,我一天一天的准备着迎接那个时刻。  相似文献   

14.
儿童专用药缺乏,"成人化"趋势严重 "我只是给孩子吃了治拉肚子的药,他怎么会昏迷呢?"一天,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接收了一名因服用成人药物而昏迷的小男孩张小辉(化名)。小辉的母亲说:"我和孩子父亲在外企工作,平时都很忙。孩子有个头痛脑热的,我们都是从家附近的药房买点药给他吃,也就好了。所以这次小辉拉肚子,  相似文献   

15.
哲学家周国平曾写过一则寓言,说的是一位少妇投河自尽,被摆渡的老人救起。老人问她:“你年纪轻轻,为何寻短见?”少妇哭着说:“我结婚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现在孩子又病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乐趣?”老人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老人又问:“那时候,你有丈夫和孩子吗?”少妇回答:“没有。”老人说:“你不过是被命运之神送回了两年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啦。”少妇听了老人的话,顿时醒悟,遂上了岸。  相似文献   

16.
真假多动症     
Q 编辑老师好! 我儿子成成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以前没上学的时候,他就是让人头疼的孩子,精力特别旺盛,成天手脚不停,吵得家里人都心力憔悴。本以为上学后,有学校管着,能好点,没想到麻烦更多,老师三天两头地请家长,说成成上课总捣乱,有时上着课就从座位上站起来了,搅得其他孩子都听不好课。尽管他的学习成绩挺好的,但学校还是建议我们转学。成成这样算是多动症吗?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7.
宋澍清 《自我药疗》2013,(12):50-51
豆豆妈劝阻孩子你不能喝,结果豆豆赖着不走,一旁的驻店药师走过来询问原因,豆豆妈将孩子喝了奶粉就腹泻的原因说明一下,药师很热心的问:“是不是孩子在喝了奶粉之后出现腹胀、腹泻、肠鸣音活跃,有的时候还会出现腹痛等现象?”豆豆妈带有诧异的神情点头询问道:“您说的太准了,为了不让孩子腹泻,我干脆就不让孩子喝牛奶了。”  相似文献   

18.
一直腿疼的他来到医学影像科时大夫却给他拍腰椎正侧位平片、腰椎CT扫描,他的火气顿时就上来了:“这不是在坑我的钱么?我是腿痛,你怎么给我拍起腰来了?!”小赵认定医生是故意多照片子,好多赚钱,说什么也不检查了。  相似文献   

19.
声音     
《中国处方药》2008,(12):17-17
“医务人员的饭碗问题解决不了,他怎么来给老百姓看病?医院负债很多了怎么开医院?”;“新医改方案就像空中楼阁,落不了地,雾里看花,下面的人不懂怎么实施。”;“你觉得,到底谁是健康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20.
人小鬼大     
可人 《中国药店》2007,(2):I0011-I0011
王二进了药店,刚来不久的年轻营业员张锐跟在他身后,问:“先生,你要买什么药?”王二说,我自己看看。张锐就不声不响地跟在他身后。王二有些不高兴,说:“你是怕我偷药?老跟着我。”张锐赶紧回答:“这位大哥,你别误会,我是怕你有不明白之处,好给你解答。”“有什么好解答的,我又不是不识字?药盒上有说明,我看得懂。”王二话还没说完,就连续咳了两声,口水喷到张锐的脸上,张锐用手擦了擦,没说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