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确的检验报告不仅仅取决于先进的仪器和检验人员技术水平,标本的质量也是影响检验质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份不合格的临床标本,无法做出合格的检验报告,而其导致异常结果会给临床诊断提供错误信息,甚至造成误诊误治等不良后果。为达到对检验标本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减少不合格标的出现,现将我科一段时期接收的不合格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原因及讨论预防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临床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的统计分析,加强分析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提高检验标本采集的合格率,保证检验质量。方法根据检测目的和要求,对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中不合格标本,按不同类和原因分别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血液标本51 412份,不合格560份;尿液标本8 785份,不合格178;大便标本3 712份,不合格26份;胸腹腔积液标本115份,不合格6份;脑脊液标本8份,不合格1份;分泌物176份,不合格7份;痰液标本49份,不合格2份;不合格原因:血液标本以抗凝不完全、采集量不足、抗凝管错误和患者准备不符合要求为主;其他标本主要以标本污染和送检不及时为主。结论分析前的质量保证直接关系到检验质量,加强临床医护沟通和培训,提高检验标本采集合格率,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也是检验全程质量保证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送检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时制定干预措施,控制检验前送检标本的质量,确保检验质量.方法: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Lab Information System,LIS)统计本院2019年8月~2020年7月所有不合格标本,根据拒收原因对标本不合格类型和科室分别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共收到662例不合格标本,标本不...  相似文献   

5.
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多数实验室都有较完善的分析中和分析后的质量控制制度,但是分析前阶段由于存在许多实验室难以掌握的影响因素,因此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是个薄弱环节,需要引起实验室人员和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分析前阶段包括从患者准备到样本收集等分析前过程,其中影响标本质量的主要因素分为生理因素、临床因素和实验室因素3大类。不合格标本大多数在标本收集和处理过程中产生,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时效性。下面就不合格标本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标本的质量决定检验结果的质量,不合格的标本必然导致错误的检验结果.为了使各临床各科室重视送检标本的质量,减少和避免不合格标本,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笔者统计了本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399 712份标本,其中有2 336份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合格检验标本的产生与采血人员工作年限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月1日至6月30日不同采血工作年限人员共采集患者111 894例标本,将釆血人员工作时间分为0~1年、1~2年、2年,对采集的不合格标本进行评价。结果 0~1年、1~2年、2年采集的不合格标本的比例分别为2.09%、1.50%、0.56%,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结论采血人员工作年限越短,不合格标本的概率越高。应加强采血人员的继续教育,并对采血流程进行质量管理,提高血液标本的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医疗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以及质量控制措施予以综合分析。方法采取回顾分析的方式,选取我院接受的350例不合格微生物标本,样本选取时间是2018年1月-2018年12月,对不合格微生物检验样本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明确不合格的发生原因,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标本污染以及取样操作不规范是造成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在与呼吸科沟通之后,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情况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标本污染以及取样操作不规范将会严重影响微生物检验标本合格与否,对此需要注重培训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促进科室之间进行有效沟通,有助于标本质量空置率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产生的原因,寻找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2009年1-12月检验科拒收的不合格检验标本,按拒收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标本645015份,不合格标本617份,占0.09%,其中溶血、血凝固和血标本量不足是导致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与护理工作相关.结论 要取得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检验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分析不合格检验标本原因及改进措施,提高检验质量,确保结果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15年1至6月和2016年1至6月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的数量,并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卫计委发布的15项质量指标要求,分别统计2015年上半年及2016年上半年的标本类型错误率、标本容器错误率、标本采集量错误率、抗凝标本凝集率及标本溶血率并进行比较。按照标本来源对比分析门诊标本、住院标本、内科病房标本及外科病房标本的不合格情况。结果 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标本率为0.21%(593/281 567),2016年同期不合格标本率为0.14%(382/268 60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35,P0.01)。门诊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04,P0.01),住院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P0.01),内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0,P0.05),外科病房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6,P0.01)。结论通过向医护人员共同分析不合格标本情况,在医院进行宣教培训总结,并予以改进,提出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检验标本的不合格率,提高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由于当前临床实验室中检验自动化分析仪器的大量应用,以及检验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检验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检验方法日益完善,分析检测过程中的各类影响或干扰因素的明显降低,标本的好坏已成为影响检验分析结果最重要的因素,一份不合格的标本,无论仪器再先进、结果做得再精准,也是一份错误的检验结果,而其导致的检验结果往往会给临床医生造成误诊误治的不良后果,从而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医患纠纷[1]。现将本科所拒收的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临床上对标本采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以及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6~12月期间,本院各科住院患者采集血液作生化、免疫、血液细胞学检查的630份血液标本作为统计分析研究对象。所有标本均由临床护士采集。所有检验标本均由护理人员采集、送检。采取严格监管措施,判断标本是否合格,对于不合格标本进行详细登记,注明不合格标本的原因,针对原因探讨解决方法。结果共收集血液标本630份,其中血清430份,血浆149份,全血51份。其中不合格标本41份,占总标本的6.51%(41/630)。依据不合格标本的不同原因分为5类:即溶血、凝固、错用抗凝、量不准及其他,各自的所占的比例为29.27%、14.63%、12.20%、31.71%以及12.20%。结论医护人员必须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标本采集规范,注意标本采集、送检、处理等事项的每一个环节,从而为临床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依据,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研究组,对比加强质控管理前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状况;结果:加强质控管理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发生情况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依据原因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方法2018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我院检验科共有448893份血液标本,其中不合格标本为867份,选择448893份不合格的标本实施研究,以本研究目的深入分析448893份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整理相应的检验过程并提出优化措施。结果经对448893份中的867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发现,导致出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为采血位置不当、标本不足、标签错误、血液凝固、乳糜血、容器不合理、标本溶血等,其中,血液凝固为主要的原因。结论在血液标本的检验中,易受标本含量不足、采血位置不当、凝血、容器不合理等影响而发生不合格情况,为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合理性,临床应加强对于检验不合格原因的干预,通过优化措施尽可能提高血液标本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微生物检验标本的不合格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微生物检验标本的质量。方法对本院4218例微生物检验标本进行统计分析,对其中的不合格标本按标本类型、不合格项目和不合格原因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分析出的不合格原因提出质量控制措施。结果在4218例微生物检验标本中,不合格的标本有384例,占9.1%。其中不合格比例最高是痰液、尿液和血液标本3类标本,分别占不合格标本数的22.66%、20.57%和19.01%。不合格原因中最多的是容器使用错误,占24.7%;其次为运输方式错误,占20.1%。结论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发生率较高,需要结合发生原因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检验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检验分析前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分析前质量水平。方法对2007年度不合格标本进行分析统计,针对不合格标本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后对2008年度不合格标本再进行统计。结果2007年度总的标本数量85579例,不合格1374倒,占1.61%,改进措施后,2008年度总的标本数量100038例,不合格标本623例,占0.62%,改进措施后不合格标本率显著低于改进措施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一系列改进措施,不合格标本率明显减少,提高了分析前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7.
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检验结果的质量.方法 检验者对临床送检标本通过观察其外观、检测分析、复查及联系临床医护人员等途径发现和确定不合格标本并详细记录.结果 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科室共接不合格检验标本874份,其中血标本356份,占40.7%,原因主要是抗凝血凝固或有细小凝块;粪便标本257份,占29.4%,原因主要是标本已干或无标本;尿标本123份,占14.1%,原因主要是标本污染或量太少;精液标本58份,占6.6%,原因主要是没按要求采集;前列腺液标本43份,占4.9%,原因主要是采集的质量差;其他37份,占4.2%.结论 应采取措施加强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加强医技、医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做到规范采集、运送标本,从而提高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据报导,采集的血液标本,经存放、运送来检验科时,70%不合格[1],严重影响了医院的检验质量.因此,本文分析了351例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制订、实施了纠正对策,明显降低了血液标本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不合格静脉血标本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确保分析前环节的标本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院区检验科送检的静脉血标本,统计不同月份和不同科室产生的不合格标本数,计算标本不合格率并进行比较,分析出现不合格静脉血标本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果 2019年6—11月本院检...  相似文献   

20.
临床检验标本是反映患者病原、病情、脏器功能及其变化和治疗效果的客观材料。采集标本的方法是否正确,标本是否合乎质量要求,送验是否及时,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作者调查了1997年1月~10月共15925份(次)送验标本,发现有2637份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