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体外初步探讨联合用药可缩小单药对细菌的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为临床合理使用现有抗菌药物,防止细菌耐药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肉汤法富集1010CFU/mL细菌,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单药和两药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最低药物浓度(MPC)和MSW。结果: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SW分别为16和64。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1MIC 8MIC,2MIC 4MIC)使左氧氟沙星单药对ATCC29213的MSW缩小2~4倍。左氧氟沙星联合万古霉素用药(1MIC 16MIC,2MIC 8MIC)使万古霉素对ATCC29213的MSW缩小4~8倍。结论:万古霉素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可缩小各自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SW。  相似文献   

2.
王国俊  叶云  李虹 《中国药房》2012,(39):3659-3661
目的:研究中药在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选择窗(MSW)上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几种中药制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突变浓度(MPC),得出其选择指数(SI)。选择SI值较低的中药制剂双黄连与大蒜素分别与左氧氟沙星联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下双黄连/大蒜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SW上的影响。结果:双黄连和左氧氟沙星联用(2MIC+8MIC,4MIC+4MIC)可使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SW缩小至0.4~0.8倍;而不同浓度大蒜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则未见明显作用。结论:双黄连注射剂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可缩小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SW,从而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左氧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单用及其与磷霉素(抗生素)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变化.方法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左氧沙星、磷霉素单用及联用时,对10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0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MPC,计算耐药突变频率和选择指数(SI=MPC/MIC).结果 左氧沙星单用,对10株MSSA和10株MRSA的SI分别是4-64,4-16;而其与磷霉素联用对2种茵的S1分别是2~8,1~8.联用后,SI下降到单用药物的1/2~1/8.结论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联用较单用可缩小突变选择窗(MSW),减少耐药菌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抗菌药)与磷霉素(合成抗菌药)联用对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效应.方法 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抗菌药物对15株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和15株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判定联合效应.结果 左氧氟沙星与磷霉素联用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50显著降低,15株MSSA:HCI≤0.5占36.4%;0.52为0.15株MRSA:HCI≤0.5占81.8%;0.52为0.结论 体外左氧氟沙星与磷霉素联用对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5.
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20例健康男性志愿者均单剂量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200m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前及给药后24h内不同时点的血药浓度,采用DAS1.0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人体内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吸收相半衰期t1/2ks为(0.233±0.060)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9.628±5.213)h、表观分布容积Vd为(1.795±0.918)L、分布相半衷期t1-2α为(1.188±0.726)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24)为(24.385±3.222)mg/(L·h)、药时曲线下总面积AUC0→∞(29.866±3.892)mg/(L·h)。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6.
国产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国产氧氟沙星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用HLC法测定血清药物浓度。8名健康志愿者口服400mg氧氛沙星后,体内过程符合一室开放模型。血峰浓度于1.47h到达,为3.48±0.77μg/ml。AUC为25.31±6.50μg·h/ml。半衰期为4.13±0.85h。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氟喹诺酮(FQ)药物对同源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的MIC和防耐药突变浓度(mutant prevention concentration。MPC),分析不同药物的抗菌活性及限制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方法分别采用环丙沙星和加替沙星琼脂平板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耐药突变株。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各耐药突变株的MIC和MPC。计算选择指数(MPC/MIC)。结果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PC值(1—2μg/ml)明显低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4—16μg/m1),以上5种FQ药物对第一步耐药突变的MPC值和选择指数分别为ATCC25923的2—8倍和1-4倍。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对第二步耐药突变的MPC值为8—16μg/ml。结论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同源的第一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选择的能力强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结合药动学参数,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帕珠沙星很容易选择出下一步耐药突变株;而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能够限制下一步耐药突变株的选择。对于第二步耐药突变株,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则很容易筛选出对这两种药物也耐药的菌株。临床上为延长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的应用时间,对于已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菌株应避免应用加替沙星和莫西沙星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人体药代动力学情况。方法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进行色谱分析,并测定供试品与标准品的血药浓度,判断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左氧氟沙星标准品浓度在0.05~8.00pg/m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血清中左氧氟沙星的平均含量为101.9%。两种注射液的参数生物等效。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有很好的血药峰浓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有利于左氧氟沙星杀菌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左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的临床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中国新药杂志》1997,6(5):376-37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体外研究万古霉素(vancomycin,VAN)分别与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X)、利福平(rifampincin,RFP)、磷霉素(fosfomycin,FOM)联用对降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比较,为指导临床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制定新的用药策略,防止细菌耐药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肉汤富集1010CFU/mL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单独用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琼脂平板稀释法测定单独应用VAN以及与其他三种药物联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并计算出各药单独应用的MSW(MPC/MIC).结果 VAN、LVX、RFP、FOM单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分别为1,0.125,0.008和2μg/mL; MPC分别为64,2,>32,64μg/mL,MSW为64,6,>4000,32.联合用药后各药的MPC(μg/mL)降低程度如下:VAN+LVX (MPCNVA-4,MPCLVX-0.125),VAN+RFP(MPCNVA-4,MPCRFP-0.008),VAN+FOM(MPCNVA -1,MPCFOM-2).联合LVX和RFP可使VAN的MPC降至原来的1/16倍,联合FOM可使VAN的MPC降至原来的1/64倍.结论 VAN与另三种药物联用,可以明显降低各自单独用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其中联合FOM降低其MPC幅度最大,缩小其MSW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FQ)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其同源耐药突变体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细菌耐药突变体选择浓度(MPC)和突变选择窗(MSW),比较其防耐药变异能力,了解细菌对FQ耐药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肉汤法富集1010CFU.ml-1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采用平板稀释法测定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及筛选的耐药突变体的MIC、暂定MPC(MPCpr)和MPC。结果: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PC分别为0.2、0.3、0.3、1.4、3.2μg.ml-1。选择指数(MPC/MIC)分别为6.5、4.8、9.7、11.2、12.8。5种氟喹诺酮类药物筛选的第一步突变体对筛选药物的MIC较ATCC29213升高2~8倍。左氧氟沙星筛选的第二步突变体的MIC较第一步突变体又升高8~16倍。所有突变体的MSW边界都较其源菌株明显升高。结论:莫西沙星、加替沙星限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菌体选择的能力强于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FQ药物产生耐药是逐步发生的。第一步耐药突变体的产生,使筛选出下一步耐药突变体的几率明显增大,从而导致耐药菌的富集和扩散。  相似文献   

12.
左氧氟沙星对兔组织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兔组织笼感染模型并观察左氧氟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在兔背部皮下植入1个无菌高尔夫练习球,待球内充满组织液后,往球内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组织笼感染模型。然后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灌胃治疗,抽取组织液测定细菌浓度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5mg/kg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细菌浓度降低,治疗结束后细菌恢复生长;10mg/kg和20mg/kg组在治疗后细菌浓度迅速降低,并在治疗过程中细菌恢复生长;而40mg/kg组在治疗过程中细菌浓度迅速降低,在治疗结束后细菌仍未恢复生长。5、10、20mg/kg治疗组都较容易发生耐药,而40mg/kg治疗组无1例耐药发生。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反应和耐药的发生依赖于左氧氟沙星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F)不同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情况下,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耐药变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Kp肺部感染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分别采用30,60,90 mg·kg-1剂量LVF,连续治疗7 d;筛选并培养LVF给药及停药后不同时间的耐药突变Kp菌株,采用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式链反应法或PCR后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Kp菌株耐药基因的变化。结果:LVF治疗后,15和90 mg·kg-1剂量组分离的Kp菌株突变率低;30和60 mg·kg-1剂量组,Kp菌株突变率升高;LVF给药及停药后不同时间,15和90 mg·kg-1剂量组均未检测到耐药基因gyrA、gyrB、parC和parE的突变和qnrA、qnrS和aac(6’)-Ib-cr;30和60 mg·kg-1剂量组,给药5、7 d及停药后1、3 d,分别检测到qnrA、qnrS和aac(6’)-Ib-cr。结论:LVF 90 mg·kg-1剂量组有效率高而耐药率低。根据以MPC为基础的PK/PD参数指定给药方案,可在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Kp对LVF的耐药。  相似文献   

14.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情况和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系统进行细菌鉴定,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WHONET5.4软件分析耐药性。结果5年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对氟喹诺酮、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等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逐年升高。结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已成为医院患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细菌耐药形势均很严峻,应尽早发现MRSA院内感染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研究盐酸莫西沙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体选择的体外PK/PD参数。方法:用琼脂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102526及105006的MIC、MPC,建立微生物法并测定莫西沙星药物浓度,建立体外药效学模型,用梯形法计算AUC0-t:MIC及AUC0-t:MPC。结果:微生物方法学的精密度RSD<10%,相对回收率范围为95%~105%。敏感菌102526对莫西沙星的MIC及MPC分别为0.064,0.25 mg·L-1,其主要PK/PD参数AUC0-24/MIC和AUC0-24/MPC分别为307,76.75 mg·h·L-1;Cmax/MIC及Cmax/MPC分别为63.75及15.94。中介耐药菌105006对莫西沙星的MIC和MPC分别为1,8 mg·L-1,其24 hAUC/MIC均远小于125 mg·h·L-1,Cmax/MIC亦小于10。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体外药效学模型,用其研究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中测定了莫西沙星的PK/PD参数和细菌恢复生长曲线,验证了药物浓度处于耐药突变选择窗内时可选择性富集中介耐药菌的耐药突变窗理论。  相似文献   

16.
赵建平  周秀岚 《中国医药》2013,8(7):998-1000
目的 对比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对复方新诺明(SXT)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临床分离的52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分析,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培养鉴定仪.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对SXT耐药或敏感,分为SXT耐药(SXT-R)组和SXT敏感(SXT-S)组,比较2组MRSA和MSSA对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MRSA与MS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奎奴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均<1.5%,且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SSA对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利福平、莫西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9.1%,但MRSA的耐药率高达84.6%~100.0%,MSSA与MRS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SA对SXT的耐药率[41.2%(127/308)]低于MSSA[57.9% (114/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XT-R组和SXT-S组中MRSA分离率分别为52.7%和68.6%.SXT-R组MSSA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性低于SXT-S组[0(0.0)比25.0% (1/4),0(0.0)比25.0% (1/4),1.6%(1/63)比5.1%(4/79),6.1% (7/114)比10.8% (9/83),6.2% (7/113)比10.8% (9/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SA对SXT的耐药率低于MSSA,SXT可作为治疗MRSA的可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福平、氯霉素、妥布霉素、阿齐霉素在不同浓度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耐药突变株选择的影响。将它们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防耐药变异浓度(MPC)、突变选择窗(MSW)与药代动力学参数结合,为制定新的抗菌药物用药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肉汤富集细菌法测定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福平、氯霉素、妥布霉素、阿齐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防MPC;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MIC;将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接种于不同药物浓度的琼脂平板上,计数平板上恢复生长的菌落数,描记细菌恢复生长曲线。结果: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福平、阿奇霉素、氯霉素和妥布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的MIC分别为0.125、1.0、0.002、0.5、3.0、0.5μg/mL;MPC分别为1.4、51.2、〉1024、4.8、16、16μg/mL;6种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组合的MSW差异很大,以利福平的MSW最宽(SI:〉512000),氯霉素的MSW最窄(SI:5.3):不同抗菌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恢复生长曲线各不相同。结论:药物浓度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恢复生长的耐药突变株菌落数有明显影响。在临床上,可以通过将MPC结合药代动力学参数,来选择药物浓度和用药方式,从而达到减少细菌耐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测定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菌株防突变浓度(MPC),比较氟喹诺酮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突变选择窗(MSW)的影响,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防治细菌耐药产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标准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2种氟喹诺酮药物对38株临床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菌株ATCC25923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肉汤法富集3×1010CFU.mL-1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测定2种氟喹诺酮药物MPC,计算MPC50、MPC90、MPC/MIC。结果左氧氟沙星对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PC90、MPC90/MIC90分别为16 mg.L-1、8,莫西沙星分别为2 mg.L-1、4;结合药物动力学参数莫西沙星400 mg.次-1,1次.d-1,其Cmax/MPC90、AUC/MPC90分别为2.3、18,左氧氟沙星500 mg.次-1的Cmax/MPC90、AUC/MPC90明显高于300 mg.d-1组,分别为0.5、2.4。结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离菌株莫西沙星比左氧氟沙星MPC90低,MSW窄,防突变能力更强。左氧氟沙星500 mg.次-1,1次.d-1,能够提高左氧氟沙星的防突变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30株MRSA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GPS药敏板。结果 在测试的14种抗菌药物中,万古霉素未出现耐药菌株,对呋喃妥因、利福平、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分别为6.7%、10.0%、20.0%)。对氯霉素耐药率为53.3%,对克林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四环素、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在90.0%以上。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苯唑西林、青霉素则是全耐药。结论 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MRSA耐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