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复方中药制剂的药动学规律,对阐述其组方原理,进行新药开发、剂型改革、质量评定,指导合理用药,充分发挥中医方剂的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复方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
3.
马昕 《北方药学》2011,8(11):18-19
从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的概念入手,对有效成分明确和不明确的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研究方法及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了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强调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和药物动力学的研究,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的作用过程和机理;此举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5.
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相关文献的研读,综述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常用方法及不断涌现的一些新学说和新方法,讨论了目前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难点及热点,阐明了中药复方药动学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赵刚 《首都医药》2011,18(6):52-55
目的探讨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策略。方法整理归纳近几年中药缓释制剂的相关研究文献。结果与结论中药缓释制剂的发展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借鉴西药缓释制剂理论,选择中药的有效成分作为中药缓释制剂的质量监控指标,加大研究力度,克服薄弱环节,开辟全新的中药缓释制剂。  相似文献   

7.
8.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药代动力学研究是揭示中药注射剂效应物质基础及其体内过程的重要途径,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中药注射液质量控制标准与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药注射剂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相关进展,指出对中药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的重视程度尚有待提高。随着近年来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方法的进步,已逐步具备条件开展中药注射液的体内过程研究,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安全性评价、工艺优化以及临床合理用药研究等方面应充分利用和结合中药注射液体内过程的研究结果,以保障和提高中药注射液临床用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东  王敏  谢静  张雁  聂中越 《中国药业》2006,15(11):25-27
中药的作用特点是多成分、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研究中药药代动力学的关键是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该文回顾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并着重介绍了一些新理论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链上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中药及现代复方中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对于中药药代动力学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本文扼要概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中药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体内外物质组分析、基于机制的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并试从面向中药现代化研究实际需求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循证医学和药物流行病学等方法对中药临床使用的效果进行分析与判断。科学、客观地评价中药临床疗效需做到两个方面:其一是要体现中医药理论特点和临床治疗原则;其二是要借鉴现代医学的疗效评价理念和方法。本文着重从"证候的规范化"、"疗效评价的量化"、"生命质量概念"和"循证医学"四个方面对中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代谢组学在中药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谢组学是后基因时代的一种全新的组学技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基于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化学计量学软件的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平台的不断发展,代谢组学技术为中药毒性和安全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并得到了广泛应用,如发现毒性物质、探讨毒性机制等。综述中药毒性及安全性评价领域代谢组学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应用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脂质体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受到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国内外文献为依据,讨论了脂质体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情况。表明脂质体已广泛应用在中药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程龙 《中国执业药师》2012,(11):11-12,20
回顾性分析申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的中药、天然药物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创新药的申报资料,分析该适应证创新药临床立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中成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适应证临床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为药品研发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当前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伟 《中国药事》2005,19(8):485-487
当前我国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令人担忧,中药知识产权正大规模流失.究其根源,一是保护意识淡薄;二是法规体系不完善;三是缺乏精通医药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笔者认为,应强化意识;完善法规体系,采取多种保护方式;采取积极的人才战略,才能使我国中药行业抓住入世机遇,从容面对国际竞争.  相似文献   

16.
中药专业开设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中药专业开设新药研究与开发课程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进行的全程监控和考核。该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中药、天然药物注册申报资料要求,独立完成一项新药的研究方案设计、实验研究和申报资料的撰写。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林洪生  李道睿 《中国新药杂志》2007,16(21):1791-1795
目的:对参丹胶囊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减毒增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作出客观评价,同时以此为例探讨了近些年中医肿瘤辅助用药研究的进步与不足。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方法。202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入组,均为明确病理诊断,且具备中医脾虚痰瘀证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瘤体反应率、中医证候、卡氏评分、体重、免疫功能、血象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提高瘤体缓解率,改善中医脾虚痰瘀证候,提高生活质量中的卡氏评分,明显提高患者机体IL-2水平的作用。未见与两组有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参丹胶囊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脾虚痰瘀证)安全、有效。在评价中药化疗辅助用药的疗效的同时,应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615味常见中药毒性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先元 《中国药房》2007,18(30):2392-2394
目的:促进临床中药的正确使用,增强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根据有毒中药按毒性、性能、基原等传统分类法,以及按化学成分现代分类法,统计分析615味常见中药。结果与结论:常见中药中16.7%有毒;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有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介绍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的发生机制,回顾了中药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耳毒性防治作用的研究资料,总结并分析了10味中药(川芎、丹参、刺五加、当归、黄芩、葛根、茯苓、骨碎补、儿茶素、月见草)和多种复方制剂(复聪片、耳聋左慈丸、金匮肾气丸、天鼓冲剂、复方丹参、补肾聪耳片等)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实验性耳毒性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药、天然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于2011年7月20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该适应证的临床研究技术要求得到了质的提高,试验设计更加科学、规范.本文从社会发展、研究与技术审评的需要等方面论述该指导原则的重要性.与2002年的指导原则作了针对性的比较,解读该指导原则的关键技术问题和基本框架,以期研究者能正确理解并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