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0、IL-17水平,探讨其在SLE诊疗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本院2009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SLE患者45例(男8,女37),均符合美国风湿学会(ARA)1997年修订的SLE诊断标准。年龄(13~55)岁,平均(38.9±10.1)岁。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参照SLE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标准,判  相似文献   

2.
IL-17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浆IL-17A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RORrt基因表达状态研究IL-17A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分别选取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LE组)和类风湿关节炎(RA组)患者为研究对象,同年龄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浆IL-17A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RORrt基因表达情况。结果:(1)SLE组和RA组的血浆IL-17A水平和RORrt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SLE与RA组间的比较:IL-17A水平SLE组高于R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RORrt基因表达SLE组高于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中均发现血浆IL-17A水平和RORrt基因表达增高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SLE组血浆IL-17A水平和RORrt基因表达的增高与狼疮活动指数(SLEDAI)相关,RA组血浆IL-17A水平的升高与Hb、ESR、CRP、RORrt基因表达相关。结论:IL-17A和RORrt基因表达增高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有关,IL-17A的升高参与该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与RORrt基因表达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4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检测,探讨IL-17在风湿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常见四种风湿性疾病及20例正常人血清IL-17水平,同时对其与有关免疫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类风湿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SS)及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RA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与ACR分值呈正相关;AS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ESR、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SS及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IgG水平呈正相关,与C3水平呈负相关;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3)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SLE患者血清IL-17水平差异显著,4种常见风湿性疾病患者组间IL-17水平无差异。结论:RA、SLE、AS及SS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在疾病活动期尤为明显,提示IL-17可能在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IL-2和IL-10在人生殖器疱疹(G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用美国Genzyme公司生产的人细胞因子ELISA试剂盒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15例GH患者血清IL-2与IL-10水平。男13例,女2例,年龄25~53岁,病期8天~4年,平均1.5年。绝大多数患者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实验结果表明,GH患者血清IL-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339±155pg/ml,1151±221pg/ml,P  相似文献   

5.
文献证实,IL-18、IL-1为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免疫和炎症反应中均发挥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MMP-3是一族锌离子依赖性内源性水解酶,在RA的发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RA患者血清IL-18、IL-1和MMP-3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33人(男13,女20)。均为我院风湿门诊经临床明确诊断的RA患者,其诊断标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协会(ARA)修订的RA诊断分类标准。且为初诊病例,并排除其它与RA相关性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7(IL-17)以及护骨因子(OPG)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50例RA患者及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结果:RA患者IL-1α、IL-1β、IL-17、OPG、和CRP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L-1α、IL-1β、IL-17、OPG、CRP在判断RA的活动性以及骨质破坏等方面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115例肺癌患者的血浆ET-1及血清IL-8、TNF-α检测,并就其临床意义作初步的探讨。1资料和方法1.1对象2007年9月~2008年8月,在我院经临床确诊的肺癌患者105例(男59,女46),年龄(41~82)岁,平均(65.3士8.7)岁;正常对照组:40例(男16,女24),年龄(48.8土5.4)岁,经全面体检及实验室检查均排除心、肝、肺  相似文献   

8.
运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SLE患者外周血IFN-γ、IL-4和IL-17水平变化与疾病的关系。选择82例SLE患者,其中30例SLE为初治患者,采用Luminex液相芯片检测82例SLE患者、30例初治患者治疗后三个月时血清中IFN-γ、IL-4和IL-17水平,通过横向研究82例SLE患者其血清水平变化及与SLEDAI相关性,纵向研究30例SLE患者初治时、治疗后三个月时其血清水平变化及意义。结果显示,IL-17在SLE患者活动组显著高于稳定组、健康对照组,稳定组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FN-γ、IL-4、IFN-γ/IL-4水平在SLE患者活动组、稳定组、健康对照组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L-17在SLE患者初治组、治疗后3个月组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初治组明显高于SLE治疗后3个月组(P0.05),IFN-γ、IL-4、IFN-γ/IL-4水平在SLE患者初治组、治疗后3个月组、健康对照组三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IL-17与SLEDAI呈正相关,(r=0.338);IFN-γ与IL-17正相关性(r=0.364),血清IL-17水平在有肾脏损害的SLE患者中表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表明,SLE患者外周血存在IFN-γ、IL-4、IL-17表达的失平衡,即CD4+T辅助细胞亚群失平衡,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过程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IL-22、IL-33水平及临床意义。53例RA患者,分为RA-ILD组和单纯RA组,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研究。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分别检测血清IL-22、IL-33水平,观察比较各组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分析相关性。1治疗前RA组及RA-ILD组两组患者年龄、关节肿胀数、压痛数及ESR、CRP、DAS28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前血清IL-22、IL-33在单纯RA组和RA-ILD组的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RA-ILD组较单纯RA组显著增高(均P<0.01)。3RA-ILD患者血清IL-22、IL-33浓度水平与RF、CCP呈正相关(均P<0.05),但与ESR、CRP、DAS28无直线相关性(均P>0.05)。4RA-ILD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22、IL-3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L-22、IL-33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同时在RA-ILD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L-22、IL-33高表达可作为RA-ILD发病预测及疗效判定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型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IL-1、IL-6、TNF-α的表达水平,分析IL-1、IL-6、TNF-α与炎性活动指标ESR、CRP、DAS28之间的关系,探索细胞因子与RA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RA湿热痹阻型患者外周血血清90例、RA湿热痹阻型患者关节液28例、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液30例及健康对照组血清30例IL-1、IL-6、TNF-α的表达,并常规方法检测ESR、CRP。利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RA湿热痹阻型患者外周血血清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5,10.56,8.758;P0.05);RA湿热痹阻型患者关节液中IL-1、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外周血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3.09,2.496;P0.05);RA湿热痹阻型患者关节液中IL-1、IL-6及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骨性关节炎关节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2.46,2.51;P0.05)。RA湿热痹阻型患者外周血血清和关节液中IL-1、IL-6及TNF-α的表达与ESR、CRP、DAS28无相关性(P0.05)。结论 RA湿热痹阻型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IL-1、IL-6及TNF-α的异常升高可能参与了RA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血清IL-2、TNF-α及IL-13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收集了30例RA患者外周血,其中经过常规治疗的患者27例,常规治疗合并生物制剂治疗的患者3例,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R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2、TNF-α及IL-1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2、TNF-α及IL-13与临床指标RF、CRP、ESR的相关性。结果发现RA患者治疗前血清IL-2、TNF-α及IL-1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常规治疗后IL-2表达水平降低(P<0.05),常规治疗合并生物制剂治疗后IL-2、IL-1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RA患者发病期血清IL-2、TNF-α及IL-13与RF、CRP、ESR呈正相关(P<0.05)。该研究提示RA患者血清中IL-2、TNF-α及IL-13的表达在RA的诊断与治疗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研究发现IL-22作为新型的炎症细胞因子在免疫炎症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本文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IL-22的检测及其与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探讨IL-22的变化与CHF发生、发展的关系。1对象和方法1.1对象1.1.1 CHF组:为2009年1月~2010年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CHF患者76例(男43,女33)年龄(39~71)岁,平均(55±16)岁。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确诊为CHF至少3个月,纽约心脏  相似文献   

13.
本文检测了脑梗死(CI)患者血清GDF-15、IL-6的表达水平,以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IL-6在CI发病机制中的作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CI住院患者96例,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经CT或MRI证实。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6例(男58,女38)患者,年龄(45~77)岁,平均(61.6±7.8)岁。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IL-17、类风湿因子(RF)及C反应蛋白(CRP)的表达,并探讨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与RA发病易感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0月来深圳市福田区风湿病专科医院就诊的RA患者176例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群110名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中IL-17、RF及CRP含量,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技术对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RA组血清中IL-17、RF及CRP含量分别为(36.73±11.06)pg/ml,(58.05±14.92)U/ml和(32.15±13.96)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52±6.35)pg/ml,(10.24±5.32)U/ml和(6.81±3.25)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35 7~5.320 6,P0.05);RA组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9.32%和41.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6%和2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6 5~5.054 7,P0.05);RA组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 CC基因型中的IL-17水平为(42.96±13.64)pg/ml,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种基因型血清中RF和CRP水平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患者血清中IL-17,RF及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同时RA患者IL-17F基因位点rs763780 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检测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可能是导致本地区RA发病的危险遗传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序列异常的候选易感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确定候选易感基因碱基序列变异位点与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的相关关系。结果:QTL分析结果表明B/W F1×NZB小鼠抗染色质抗体易感基因与NZW型IL-10RA基因紧密连锁;测序分析发现IL-10RA基因编码区有18处碱基变异,其中7处碱基变异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与NZW型IL-10RA基因密切相关。另一种SLE模型小鼠MRL的IL-10RA基因存在相同变异。结论:NZW小鼠IL-10RA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存在变异,B/W F1×NZB小鼠SLE表现型与NZW小鼠第9染色体IL-10RA编码区碱基变异相关,提示IL-10RA可能是SLE模型小鼠的一个SLE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斯耶格伦氏病(Sjogren氏病)的IC过程及细胞毒反应特点。作者共观察54例Sjogren氏病患者,年龄18~63岁,病程1~24年,大多呈慢性过程。此外,还观察了38例Sjogren氏综合征患者,其中伴SLE19例,RA12例,其他风湿性疾病7例。检测CIC结果发现,Sjogren氏病患者CIC阳性率和水平均高,远远超过单纯SLE和RA病人。将患者按CIC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骨损害患者外周血中的含量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纳入56例SLE患者,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10和TGF-β1的水平。对56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记录合并骨质疏松症及骨坏死情况。根据不同骨量分为:骨量正常组(14例)、骨量减少组(26例)、骨质疏松组(16例)。根据是否合并骨坏死分为:未发现骨坏死组(49例)和骨坏死组(7例)。采用SPSS18.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Kolmogorov-Smirnov t检验数据是否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双尾t检验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与骨量正常的SLE患者组相比,骨质疏松的SLE患者组TGF-β1水平降低、IL-10水平增加。与无骨坏死组的SLE患者相比,有骨坏死的SLE患者组IL-10水平升高,TGF-β1水平无显著变化。结论伴有骨质疏松的SLE患者组外周血血清TGF-β1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伴有骨坏死的SLE患者血清IL-10水平高于不伴骨坏死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前有关哮喘淋巴液中细胞因子 (CK)的变化尚未见报道。为此 ,我们检测了 31例难治性哮喘患者淋巴液中IL 6、IL 8、IL 10、IL 12水平 ,并与其血浆水平进行比较。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哮喘组 31例 ,均为非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且符合全国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男 14例 ,女 17例 ,年龄 11~ 5 7岁 ,病程 5~ 35年。病情分度 :中度发作 10例 ,重度发作 2 1例 ,均经药物长期治疗无效。对照组 32例。男 17例 ,女 15例 ,年龄 2 4~ 43岁 ,均为滨州地区中心血站义务献血者。1 2 方法 本组哮喘患者均常规行胸导管引流 (TDD )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及其CD305的表达,分析CD305对Treg功能的影响。方法募集SLE患者25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16例。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reg的数量以及其表面CD305的表达。应用5(6)-羧基二乙酸荧光素琥珀酰亚胺酯(CFSE)检测SLE患者Treg对初始T(Tn)细胞的增殖抑制功能。应用单克隆抗体交联CD305进一步观察其对Treg分泌白细胞介素10 (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影响。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 SLE患者外周血Treg数量变化不明显,但增殖抑制功能显著降低。活动期SLE患者Treg表面CD305表达明显下调。交联CD305可以抑制Treg对Tn细胞的增殖抑制功能,减少IL-10的分泌,对TGF-β的分泌未见显著影响。结论 SLE患者Treg表面CD305下调抑制Treg功能,在SLE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清IL-10的表达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选取22例SLE患者及24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根据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将SLE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血清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及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10表达。结果与对照组[(18.11±6.97)ng/L]相比,IL-10在SLE活动期组[(78.54±5.62)ng/L,P<0.01]及非活动期组[(30.36±10.98)ng/L,P<0.05]均有所增高,活动期组增高更为明显(与非活动期组相比,P<0.05)。IL-10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SLE活动期,r=0.77,P<0.01;SLE非活动期,r=0.84,P<0.01),IL-10的水平与抗dsDNA抗体(r=0.71,P<0.01)、CRP(r=0.63,P<0.01)和CH50(r=-0.56,P<0.05)均相关。结论IL-10在SLE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在疾病活动时更为明显,IL-10能反应疾病活动的程度,可以做为临床观察SLE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