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6 毫秒
1.
背景: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使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呈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并加速骨形成。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普伐他汀组建模成功后以普伐他汀(1.2mg/kg)灌胃,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后8,12,16周截取各组股骨头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为阳性。造模后8周,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阴性表达,普伐他汀组呈弱阳性表达。造模后12周,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阳性表达,16周呈弱阳性表达。结果证实,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2.
背景:有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使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呈高表达,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明显提高成骨细胞活性并加速骨形成。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普伐他汀组建模成功后以普伐他汀(1.2mg/kg)灌胃,1次/d,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于造模后8,12,16周截取各组股骨头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不同时间点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均为阳性。造模后8周,模型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阴性表达,普伐他汀组呈弱阳性表达。造模后12周,模型组和普伐他汀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呈阳性表达,16周呈弱阳性表达。结果证实,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内源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患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组(V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组(VH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T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生物化学法测定SOD、MDA、血脂。结果:VHT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浓度明显降低,SOD浓度明显增高,VT、VHT组ox-LDL浓度明显降低。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MDA、ox-LDL浓度,增高SOD浓度,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 只雄性wistar 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 周2 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 mg/kg),连续6 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 mg/kg 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 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 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清SOD、MDA、Ox-LDL和血脂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分为4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组(V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组(VH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脂正常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T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高血脂阿托伐他汀治疗组(VHT组)。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Ox-LDL,生物化学法测定SOD、MDA、血脂。结果 VH组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MDA浓度明显降低, SOD浓度明显增高, V、VH组ox-LDL浓度明显降低 ;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VH组痴呆症状明显减轻 。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血清MDA、ox-LDL浓度;增高SOD浓度减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痴呆症状,阿托伐他汀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可以通过抑制自由基反应、氧化应激效应发挥治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表明普伐他汀可通过上调内源性骨形成蛋白2、核心结合因子α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基因的表达从而产生促进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犁坏死股骨头修复的作用.目的:验证性观察普伐他汀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将80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只,实验组62只.实验组制各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第5周,以随机数字表法分配36只模型兔至模型组和他汀组,每组18只.他汀组以普伐他汀(1.2 mg/kg)1次/d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造模后8,12,16周,截取股骨头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结论:透射电镜观察显示模型组骨细胞变性坏死严重,大部分骨陷窝内骨细胞消失,残存的骨细胞内脂肪沉积增多;与模型组比较,他汀组骨细胞受损程度较轻,形态基本正常,胞浆内脂肪沉积少.说明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犁坏死股骨头的修复.  相似文献   

7.
背景: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容易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药鹿茸具有骨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组织修复,可能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具有治疗作用。目的:观察鹿茸粉对大鼠激素诱导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高、中、低剂量治疗组。1周2次臀部肌肉注射给予地塞米松(30mg/kg),连续6周。高、中、低剂量治疗组按200,400,800mg/kg剂量灌胃鹿茸粉,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予同量生理盐水。治疗2个月后,测量大鼠血脂水平,取两侧股骨头测量骨密度、病理变化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类固醇激素干预后,大鼠造成明显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损伤,经过治疗后高、中、低剂量治疗组大鼠损伤骨组织明显恢复,与模型组相比,骨密度增高,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股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上升。提示鹿茸粉能通过增加骨形成,改善脂肪代谢和增加血管形成来治疗激素诱导性股骨头坏死。  相似文献   

8.
乐锦波  杜远立  向选平  茹能 《浙江临床医学》2012,(9):1028-1029,1032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对组织病理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实验大白兔制作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髓芯减压术治疗组(A组),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治疗组(B组)和模型组(C组),每组各15只.观察各组各时期兔股骨头毛细血管数、管径、骨陷窝空缺百分比以及VEGF mRNA表达水平.结果 A、B两组等4周VEGF mRNA表达水平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第8周和第12周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C组(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B组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普伐他汀联合髓芯减压术可明显上调股骨头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是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背景:洛伐他汀、辛伐他汀等他汀类降脂药可上调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促进骨坏死修复。目的:观察普伐他汀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新西兰白兔分为对照组18只,实验组62只。实验组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造模第5周,将造模成功兔36只分为模型组和他汀组,每组18只。他汀组以普伐他汀(1.2mg/kg)1次/d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以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造模后8,12,16周分批处死动物,截取股骨头行免疫组化检测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对照组不同时相点股骨头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均为阳性;模型组造模后8周及12周表达均为阴性,造模后16周表达呈弱阳性;他汀组造模后8,12,16周表达均为阳性,且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结果说明普伐他汀可有效促进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兔模型坏死股骨头核心结合因子α1的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高能震波对缺血性坏死股骨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高能震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32只,3.0-4.0kg,平均3.1kg。联合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和内毒素6周诱发双侧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动物模型。所有实验兔左后腿作为治疗侧,采用能流密度0.26mJ/mm2,频率1Hz,冲击量为2000次的高能震波治疗,右后腿作为对照侧,不予治疗。分别于治疗后第1、2、4、8、12周各取6只动物处死,取股骨头标本行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高能震波治疗显著增加了兔股骨头骨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治疗侧股骨头VEGF mRNA的表达在治疗后第1、2、4和8周显著高于对照侧,在治疗后第2周VEGF mRNA的表达最高。高能震波治疗后第4、8和12周,治疗侧股骨头VEGF平均染色面积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侧(P0.01,P0.01和P0.01)。高能震波治疗后第2、4、8和12周,治疗侧股骨头VEGF平均吸光度显著高于对照侧(P0.01,P0.01,P0.01和P0.01)。结论:高能震波治疗能有效促进缺血性坏死股骨头VEGF的表达,可能有助于增加股骨头的血管生成,加速股骨头坏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普伐他汀对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5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C组),每组18只。B、C2组应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及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造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C组于造模后4周开始应用普伐他汀灌胃,A、B2组灌服等容量的蒸馏水。分别于喂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股骨头内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B、C2组各期VEGF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A组,但C组喂药后第8、12周VE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普伐他汀可诱导激素性坏死股骨头内VEGF mRNA表达的上调,有可能成为临床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Yamamoto法制造模成功后,左侧股骨头做冲击波治疗设为实验组(A组),右侧股骨头不做冲击波治疗设为对照组(B组)。A组分别于治疗后1、2、4、8、12周处死动物,每次随机处死8只,取双侧股骨头行大体标本HE染色及细胞计数,免疫组化观察VEGF和BMP的表达。结果 HE染色观察在体外冲击波冲击后4、8、12周,毛细血管计数平均值分别为9.95±2.14,14.70±3.08,13.15±3.07,而B组分别为4.85±1.67,4.30±1.63,4.40±1.79;成骨细胞计数A组平均值为33.35±3.39,47.35±5.20,53.40±5.09,而B组分别为24.1±2.45,21.70±4.08,19.60±4.28,HE染色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在体外冲击波冲击后的2、4、8、12周VEGF表达A组平均值为0.104±0.018,0.177±0.020,0.167±0.017,0.144±0.031,而B组分别为0.074±0.017,0.078±0.021,0.078±0.023,0.070±0.019;且BMP表达A组平均值为0.210±0.028,0.304±0.039,0.292±0.052,0.268±0.053,而B组分别为0.136±0.025,0.140±0.033,0.144±0.029,0.118±0.028,免疫组化染色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疗法可促进兔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中VEGW和BM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蚀宁胶囊方是安徽中医学院丁锷教授在长期治疗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和“活血、祛瘀、生新”等理论,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有效方剂.目的:观察骨蚀宁胶囊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只新西兰大白兔为正常组,另外90只新西兰大白利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加甲强龙的方法成功制备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兔随机分为骨蚀宁胶囊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仙灵骨葆对照组进行观察.分别于用药后4,8,12周处死,检测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及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骨蚀宁胶囊和仙灵骨葆均可升高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血管内皮素和N O浓度,且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骨蚀宁胶囊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股骨头坏死明显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增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1或P 〈0.05).骨蚀宁胶囊各组间比较,中剂量组差异显著(P 〈0.01或P 〈0.05),更接近正常组数据.说明中剂量骨蚀宁胶囊可以有效地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克骨汤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克骨汤组(简称克骨汤组)12只、模型组12只、对照组12只。在第4、8、12周分批处死实验动物,获取支配股骨头血运的主要血管(旋股内侧动脉、股静脉)及股骨头。将其制成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法测定VEGF含量,并行常规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第4周时,各组动脉内膜层、静脉内膜层中都有VEGF mRNA阳性染色,但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分别=1.36、2.46,P均>0.05);第8周和第12周时,各组VEGF mRNA阳性染色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14.58、11.35,P均<0.05);第8周时,与克骨汤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动脉内膜层、静脉内膜层的VEGF mRNA阳性染色减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13、15.23;19.36、18.25,P均<0.05);第12周时,克骨汤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动脉内膜层、静脉内膜层VEGF mRNA阳性染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09、19.35;20.37、16.74,P均<0.05),但克骨汤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内膜层VEGF mRNA阳性染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59,P>0.05)。结论克骨汤可上调VEGF mRNA在血管内膜中的表达,使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壁中主要促血管生长因子生理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背景:良好的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研究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为股骨头坏死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研究内毒素脂多糖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液诱导兔股骨头坏死的实验效果。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21只和对照组15只。模型组连续2d每日经耳缘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10pg/kg,再连续3d,每日肌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kg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结果与结论:模型组4周后×射线显示兔关节间隙增宽,密度增大,关节软骨下骨密度增高,股骨头变平,骨小梁模糊,软骨下骨与骨松质界限不清,在股骨头内出现斑块状高密度区域,股骨颈变短粗。双能量X射线骨密度测量仪进行股骨头局部骨密度测量,兔股骨头骨密度检测发现模型组股骨头骨密度、骨矿物质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切片见模型组骨细胞陷窝空疏,脂肪细胞增多,部分血管栓塞,其中存活动物的骨坏死率和骨陷窝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地塞米松联合脂多糖可有效建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犁。  相似文献   

16.
背景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诱发股骨头坏死,其发病机制尚需深入研究.目的通过兔股骨头坏死模型,应用光、电镜观察,从形态学角度探讨其发病机制.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潍坊医学院形态学实验室,病理学教研室,外科学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2-03/2003-03在潍坊医学院形态实验中心完成,成年新西兰白兔4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10只)、氟美松组(10只)、马血清3组(20只).方法生理盐水对照组用生理盐水10 mL/(kg·d)静脉注射,连续7 d.氟美松组肌肉注射氟美松10 mL/(kg·d),连续7 d.马血清组静脉注射马血清10 mL/kg,间隔3周,重复注射同量的马血清一次并连续7 d肌肉注射氟美松10 mL/(kg·d).分别在第5周、第10周取实验动物的股骨头的软骨下区,用光镜、电镜观察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动物的组织形态学观察.②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所有的实验动物均存活并纳入实验结果分析.①组织形态学观察生理盐水对照组股骨头软骨下骨细胞排列规则,骨细胞体积小,呈扁椭圆形,胞体位于骨陷窝内,骨髓腔内血管分布均匀.氟美松,马血清两组股骨病变特征相似骨髓腔内造血组织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在股骨干骺端及软骨下区发现骨小梁萎缩,骨细胞核固缩,空骨陷窝数增多.②超微结构变化生理盐水对照组正常骨细胞呈扁椭圆形,位于骨陷窝内.细胞核位于细胞一端,核膜完整,细胞质内线粒体丰富.氟美松,马血清两组电镜发现骨细胞内有脂滴,骨髓腔毛细血管狭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结论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诱发兔股骨头坏死,激素引起脂肪在骨髓腔内堆积,骨髓腔内压升高而导致股骨头缺血,诱发骨细胞坏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