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造影剂肾病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双倍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冠心病并发糖尿病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的预防保护作用. 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且并发糖尿病患者125例,随机分为A、B两组. 两组在造影前后12 h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水化治疗+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A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剂量为600 mg,bid,B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剂量为1 200 mg,bid,两组N-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在造影前1 d和造影后48 h使用. 比较造影前、造影后48 h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等. 结果A、B两组在造影后48 h较造影前SCr、BUN、尿NAG及尿β2-MG都升高,CCr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与A组比较,B组造影后SCr、BUN、尿NAG及尿β2-MG都降低,CCr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组造影剂肾病发生率(4.8%)明显低于A组(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倍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比普通剂量的N-乙酰半胱氨酸对造影剂肾病有较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浩 《中国药业》2013,22(1):75-76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水化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的主动预防作用。方法将60例行下肢CT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联合组采取前列地尔+水化预防,水化组采取水化预防。在血管造影前、造影后第24小时及第48小时作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比较,统计造影剂肾病人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组内造影后第24小时、第48小时血清胱抑素C与造影前比较,造影后第48时与造影后第24小时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血肌肝在造影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造影后第24小时、第48小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损伤小于水化组。两组均未出现造影剂肾病和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尔能够协同水化对造影剂急性肾损伤起主动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糖尿病患者共74例,上述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为糖尿病非合并肾病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选对象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结果糖尿病非合并肾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肌酐、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同型半胱氨酸及胱抑素C水平高于糖尿病非合并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分别与糖尿病非合并肾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有助于糖尿病早期肾病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变化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3例,根据患者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测定水平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体检正常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水平(BUN)等指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早期肾病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和CysC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Scr和BUN水平与UAER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Hcy和CysC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肾功能的变化,探讨血胱抑素C (Cys-C)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4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2、3d采用苦味酸法测血肌酐,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血清Cys-C,并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观察造影剂对患者肾功能损害的情况.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为18%,Cys-C在术后1、2天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cr在术后1、2d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r术后2d轻微升高,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肾功能正常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仍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应用血肌酐评价可能低估造影剂肾损害,应该更多关注内生Ccr,而血清Cys-C能很好的反映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尿微量清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120例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早期糖尿病肾病46例(A组),糖尿病无肾病74例(B组),同时收集60例健康者资料作为对照研究(C组).对三组中的血尿微量清蛋白、清胱抑素C、血糖、血肌酐和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A、B组中尿微量清蛋白联合血清胱抑素C水平比C组显著增高(P<0.05),且随着肾损伤的加重而升高;A、B组GLU和HbAlC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尿微量清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害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徐丹  盖延红  刘玲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09+111-109,1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冠状动脉造影后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冠状动脉造影前24h内、冠状动脉造影后8、24h和48h抽血检测胱抑素C、肌酐和尿素氮,按照造影后48h内造影剂肾病(CIN)发生情况,将入选患者分为CIN组和非CIN组,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CIN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在冠状动脉造影后8h明显升高,24h到达最高峰,48h开始降低,但都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前(P〈0.05);与非CIN组相应时间点相比,CIN组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浓度也显著增高(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冠状动脉造影后CIN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能较肌酐更早反映肾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同行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方法入选的6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和对照组(单纯糖尿病),同时选取在我院体检健康者,为正常组。测定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了解其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给予干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正徐  王莉  李曼 《安徽医药》2011,15(10):1272-1273
目的探讨血、尿胱抑素C在监测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120例健康人员和65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胱抑素C、肌酐、微量白蛋白、α1-微球蛋白等指标,按微量白蛋白的检测结果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升高两组。结果血、尿胱抑素C在微量白蛋白正常、升高两组均升高(P<0.05),在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中血、尿胱抑素C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8%、96.9%。结论血、尿胱抑素C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是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和同型半胱氨酸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水平改变意义。方法 7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观察组(早期糖尿病肾病35例)和对照组(单纯糖尿病35例),同时选取35例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测定三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胱抑素C、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分别高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胱抑素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清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和正常组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升高,了解其水平改变有助于早期诊断,及早给予干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腹腔镜引导置管早期小网膜囊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SAP)10例,观察在手术前后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6(IL6)的变化以及其他与机体全身过度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 10例SAP于确诊后24h内行腹腔镜引导小网膜孔置管引流术测定手术前及术后24h 时IL2和IL6的变化情况, 同时观察手术前,术后24h和术后48h时患者体温(T)、脉搏(P)、呼吸(R)、白细胞计数(WBC)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10例SAP血清中炎促因子IL6在行腹腔镜引导小网膜孔置管引流术后24h有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1); 血清中抗炎因子IL2在术后24h则升高,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患者T、P、R、WBC及PaCO2在术后24h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1), 在术后48h时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腹腔镜引导置管早期小网膜囊灌洗治疗重症胰腺炎有利于抑制机体全身过度反应综合症,并促进机体抗炎反应综合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采用液相蛋白芯片系统,对25例PNS患儿口服强的松治疗前后的血清、尿中的IL-13及20例对照组儿童血清、尿中的IL-13水平进行测定.并检测肾病组患儿治疗前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 肾病组治疗前血清IL-13和相应对照组及治疗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肾病组治疗前尿IL-13和相应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5);治疗后尿IL-13和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降低(P<0.05);肾病组血清、尿IL-13分别与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L-13在PNS中可能不是特异性的抗炎症因子.尿IL-13水平升高可能因为病变的肾内固有细胞的分泌增多引起,是PNS病变中的局部性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NAG)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8例窒息新生儿出生后第1天、治疗10天后血清IL-18、尿NAG进行测定。以20名健康新生儿作对照。结果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天血清IL-18为(175.46±41.24)pg/ml,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的(63.29±14.28)pg/ml(P<0.01);轻度窒息组患者血清IL-18为(118.06±25.31)pg/ml,亦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P<0.05);治疗后两组窒息患者IL-18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窒息患者尿NAG与健康新生儿的比较显著升高(P<0.05)。窒自患者IL-18水平与尿NAG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窒息缺氧可导致新生儿IL-18与尿NAG水平升高;IL-18可能参与了窒息新生儿肾脏损伤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增强CT检查的必要性与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AP患者203例腹部CT资料,分别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和BalthazarCT分级。结果 APACHEⅡ评分<8分160例:CT A+B+C级148例(92.5%),D+E级12例(7.5%),胰腺坏死5例(3.1%);APACHEⅡ评分≥8分43例:CT A+B+C级35例(81.4%),D+E级8例(18.6%),胰腺坏死6例(14.0%)。APACHEⅡ评分<8分胰腺坏死的诊断率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8分(P<0.05)。发病≤48h检查86例:CT A+B+C级80例(93.0%),D+E级6例(7.0%);发病>48h检查117例:CT A+B+C级103例(88.0%),D+E级14例(12.0%),胰腺坏死11例(9.4%)。发病>48h胰腺坏死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发病≤48h(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8分的AP患者胰腺坏死发生率低,可暂不行增强CT检查;在发病48h后行增强CT检查可以提高其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小玉  吴大保 《安徽医药》2015,36(7):832-834
目的 观察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的影响。方法 选取六安市人民医院2013年10至2014年12月收治的子宫良性疾病需行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采用腹式及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各5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24、48小时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皮质醇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WBC均高于术前(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WBC高于经阴组(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小时血清总皮质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较术前及术后24小时升高(P<0.05);经腹组术后24、48小时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总皮质醇水平均高于经阴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术后48小时IL-6、CRP水平较术后24小时降低(P<0.05),但仍高于术前(P<0.05);经阴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IL-6、CRP水平均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 探究头孢呋辛联合加替沙星治疗老年泌尿道感染(UTI)患者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2月老年UTI患者118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加替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呋辛联合加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细菌学变化情况、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尿液中炎性因子[组织因子(TF)、白介素-12(IL-12)、白介素-1β(IL-1β)]、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尿白细胞镜检、尿细菌培养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尿路疼痛、尿急、尿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7 d后血清、尿液中TF、IL-12、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血清、尿液中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头孢呋辛联合加替沙星治疗老年UTI患者,可降低尿白细胞镜检和尿培养细菌数量及血清、尿液中炎性因子、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促进症状改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存活>72 h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21),Ⅱ组(n=19)及对照组(n=18)。Ⅰ组予乌司他丁40万U.d-1,Ⅱ组予乌司他丁80万U.d-1,对照组(n=18)不用乌司他丁。酶联免疫检测ROSC即刻及ROSC后72 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的水平,记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比较3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Ⅰ,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减少MODS发生率,提高复苏存活率。乌司他丁80万U.d-1组复苏治疗效果优于乌司他丁40万U.d-1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物理治疗合并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疗效。方法选取某院CINⅠ级合并高危HPV阳性患者80例(2016年6月~2018年6月),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物理治疗。比较两组CINⅠ级治疗有效率、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HPV转阴率、治疗前后HPV病毒载量、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研究组CINⅠ级治疗有效率89.74%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研究组HPV转阴率66.67%、82.05%、92.31%高于对照组25.64%、43.59%、53.85%(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研究组HPV病毒载量较少,血清IL-6、IL-2水平较低(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联合物理治疗CINⅠ级合并高危HPV阳性患者,可提高CINⅠ级治疗有效率,减少HPV病毒载量,减轻炎症反应,提高HPV转阴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尿白细胞介素(IL)-18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对新生儿窒息后急性肾损伤的诊断 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儿科2015年6月—2017年12月诊治的128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组80例,重度窒息组48 例)作为研究组,根据出生后1周内是否发生急性肾损伤(AKI)情况分为急性肾损伤组(AKI组,56例)和非急性肾损 伤组(非AKI组,72例);选取本院产科同期出生的64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检测出生后24 h内尿IL-18、血清 HMGB1、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尿IL-18和血清HMGB1对新生儿窒 息后AKI的诊断价值。结果 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尿IL-18、血清HMGB1、Scr和BUN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轻度窒息组尿 IL-18、血清 HMGB1、Scr 和 BUN 的水平低于重度窒息组(P<0.05)。AKI 组尿 IL-18、血清 HMGB1、Scr和BUN的水平高于非AKI组(P<0.05);尿IL-18和血清HMGB1与Scr和BUN呈正相关(P<0.05)。ROC 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尿IL-18和血清HMGB1对新生儿窒息后AKI的诊断价值优于血清Scr和BUN。结论 尿IL-18 和血清HMGB1可作为早期诊断新生儿窒息后AKI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注射用生长抑素,6 mg溶于生理盐水100 m L微量汞缓慢注入维持24 h。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次,1次/d,3 d后剂量减半。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腹痛消失时间、腹水消失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钙、血淀粉酶、白细胞介素-6(IL-6)、IL-10、IL-18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9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水消失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钙从治疗3 d开始升高,血清淀粉酶、IL-6、IL-10、IL-18均从治疗3 d开始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1.67%、8.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泼尼龙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时间,降低各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