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女士的疑问一年前,30岁的王女士突然连续3个月没有月经,到一家医院的妇科就诊,给予“黄体酮、倍美力”等药物口服治疗后,月经不规律来潮,但月经量很少。她非常着急,又到一家医院的生殖中心就诊,做内分泌检查发现脑垂体功能有问题。今年2月份,她到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做脑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是垂体腺瘤,[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该院收治的38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颅入路手术6例,经蝶窦入路手术32例,全部病例均恢复出院.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垂体腺瘤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位置、形态及侵袭方向等因素综合制定方案,从而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方式,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牢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水、电解质紊乱是垂体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对垂体瘤术后低钾血症患者进行饮食治疗,观察补钾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垂体腺瘤的临床路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一个侧面探讨伽玛刀的作用地位。方法:采取“伽玛刀”和“开颅手术”两治疗方法对垂体腺瘤治疗的住院日、治疗率、后续治疗率,以及病人收治数量的变化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239例垂体腺瘤的治疗中,伽玛刀治疗的平均住院日只是开颅手术的31.40%,治疗率占64.85%,后续治疗率2、58%(开颅手术为38.10%),病人收治数量明显增加。结论:伽玛刀在医疗绩效中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
垂体肿瘤转化基因对垂体腺瘤发生和发展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定量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乙烯雌酚诱发的大鼠催乳素(PRL)瘤组织以及不同类型的人垂体腺瘤中的表达量,探讨PTTG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动物实验:用皮下植入乙烯雌酚的方法诱发大鼠垂体PRL瘤模型,用RT-PCR方法分析PRL瘤组织中rPTTGmRNA的水平。临床研究:收集32例垂体腺瘤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hPTTGmRNA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mRNA)在各组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rPTTG基因在大鼠1PRL瘤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PTTGmRNA水平与大鼠垂体重量呈明显正相关(γ=0.9920,P<0.01);hPTTGmRNA和bFGFmRNA在所有垂体腺瘤中均有表达。hPTTGmRNA和bFGFmRNA水平随着肿瘤的分级和分期的增高而升高,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别(P<0.01)。结论PTTG表达与大鼠PRL瘤以及人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PTTG在垂体肿瘤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垂体腺瘤是鞍区常见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5%~18%,病理上分为嫌色细胞腺瘤、嗜酸性细胞腺瘤、嗜碱性细胞腺瘤和混合性腺瘤4类,目前根据有无激素分泌分为分泌性腺瘤、无分泌性腺瘤。  相似文献   

10.
顾冬云  罗恒  朱红芬  俞湘 《现代保健》2011,(34):120-121
目的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双眼的眼部临床表现及中心视野的改变。方法应用Humphrey Ⅱ-750型电脑视野分析仪,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全阈值静态中心视野检查。结果眼底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2眼,占38.1%;54眼有视野缺损,占64.3%,其中24眼出现典型的双颞侧偏盲;33例(66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视野,53眼明显好转,占80.3%。结论垂体腺瘤可引起视功能的损害,充分认识垂体腺瘤在眼部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58例垂体微腺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总结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经验。方法对5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病例进行分析,所有病例均常规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其中10例行延迟扫描。结果5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46例,多发12例。MRI平扫T1WI36例为低或稍低信号,2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3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1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52例为低或稍低信号,6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MRI可作为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通过术前磁共振信号强度判断垂体腺瘤质地的可能性。方法58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根据手术中肿瘤的质地分为2组:质软组(44例),质韧组(14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磁共振扫描,测量TIWI及T2WI肿瘤信号与脑白质信号的比值和强化前后肿瘤TIWI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术中所见腺瘤质地相对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质地软44例,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2.20;质地韧14例,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1.41。两组之间NT2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术前MRI可以预测垂体腺瘤的质地,以LT2WI瘤体/白质作预测指标较准确,T2WI瘤体/白质小于1.9者提示垂体腺瘤质地较韧。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7/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仅次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女性多见[1].在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紊乱、闭经、不孕、视力视野障碍、内分泌改变等,易被误诊为生理性改变、妇科疾病、眼科疾患或内分泌的疾患.本文报道了我院1996~2004年经手术治疗的61例女性垂体腺瘤病例,对其临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的中心视野的改变特点,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OCTOPUS101自动视野仪对122例垂体腺瘤患者进行中心视野检查的视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垂体腺瘤患者中,男女性发病比例为1.0∶0.7;发病年龄8~81岁,平均年龄44.5岁.122例垂体腺瘤中,视野改变者96例(78.69%).双眼视野表现为双眼颞侧偏盲28例(22.95%);双眼颞上象限陷入11例(9.02%);1眼颞侧偏盲,另眼全视野缺损9例(7.34%);1眼视野正常,另眼颞上象限偏盲,双眼管状视野各5例(4.10%);双眼颞上象限性偏盲,1眼颞上象限性偏盲、另眼视野正常各4例(3.28%);双眼同侧偏盲3例(2.45%);少见的视野表现如鼻侧视野偏盲,中心、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水平偏盲及生理盲点扩大等表现合计27例(22.13%).[结论]垂体腺瘤多数视野改变可表现为双颞侧偏盲(双颞侧偏盲或双颞侧上象限偏盲),不常见的为单眼颞侧偏盲、双眼管状视野、同侧偏盲、中心暗点或旁中心暗点、弓形暗点等.  相似文献   

16.
某院39年治疗垂体腺瘤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院39年中收治的396例垂体腺瘤进行统计分析,探讨γ刀对医疗效率、病人收治量和医师选择治疗方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分析对垂体腺瘤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60例垂体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垂体腺瘤患者采用优质化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正>垂体腺瘤为良性腺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3%。CT和磁共振(MR)应用于临床之前,垂体肿块一直未能直接显示。典型的垂体腺瘤由于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但早期症状尚不明显时,诊断并不易,甚至容易漏诊。传统的X线摄影、气脑造影术、探针血管造影术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和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疗效对比.方法 对52例垂体微腺瘤患者分别采用手术治疗(25例,手术组)和伽玛刀治疗(27例,伽玛刀组),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19例(76.0%),激索水平下降或正常18例,占激素有异常者78.3%(18/23),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2~4周,平均20.3 d;伽玛刀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或恢复正常23例(85.2%),激素水平下降或正常22例,占激素有异常者88.0%(22/25),症状体征及激素水平改善时间4~6个月,平均5.1个月.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手术组2例继发脑脊液漏,1例因术后颅内感染死亡;伽玛刀组2例出现反应性脑水肿,1例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无死亡病例.结论 手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症状体征改善率及内分泌激素水平好转率所需时间明显短于伽玛刀治疗,且影像学复查结果也好于伽玛刀治疗.伽玛刀治疗效果略高于手术治疗,不良反应明显下降,但治疗后激素水平下降缓慢,需服用药物辅助治疗.对垂体微腺瘤的治疗,手术和伽玛刀治疗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切除技术及并发症防治措施。对48例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表明,合适的手术入路,熟悉鞍区各个手术间隙解剖是手术的关键。术前进行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术后严密检测尿量和血电解质,积极治疗并发症,可有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