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影响。方法在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分别同步测量145例高血压病或(和)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单药降压治疗二周以上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培哚普利组(4mg/d,62例)、美托洛尔组(25mg/d,39例)。结果升主动脉收缩压高于袖带加压法测量的肱动脉收缩压9.6mmHg(P<0.01),升主动脉舒张压低于袖带加压法肱动脉舒张压2.0mmHg(P<0.01),升主动脉脉压较肱动脉脉压大11.6mmHg(P<0.01)。虽然培哚普利组和美托洛尔组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相同,但是培哚普利组的升主动脉收缩压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升主动脉压与袖带加压法测得的肱动脉压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虽然培哚普利和美托洛尔降低肱动脉压效果相似,但培哚普利降低升主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 100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术中使用动脉导管直接测压法测量中心动脉压及肱动脉压,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及年龄和高血压对中心动脉压与肱动脉压问的相关性的影响。结果 100例患者肱动脉收缩压显著高于升主动脉收缩压[(132±22)mmHg比(128±21)mm Hg,P=0.0001],肱动脉舒张压与升主动脉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11)mm Hg比(67±11)mm Hg,P0.05],在老年组、非老年组及各年龄组肱动脉脉压均高于升主动脉脉压(P=0.0001);老年组的升主动脉及肱动脉脉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2±17)mm Hg比(52±14)mm Hg,(77±18)mm Hg比(57±15)mm Hg,P=0.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心动脉脉压及肱动脉脉压均有增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中心动脉及肱动脉脉压均显著高于非高血压患者[(65±20)mm Hg比(53±14)mm Hg,P=0.004;(69±20)mm Hg比(59±13)mm Hg,P=0.013],但是中心动脉舒张压在高血压与非高血压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11)mm Hg比(64±11)mm Hg,P=0.132]。结论外周动脉收缩压及脉压均高于中心动脉,与年龄及是否伴高血压无关;老年组中心动脉及外周动脉脉压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高血压患者外周动脉及中心动脉脉压高于非高血压患者,但两者中心动脉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经导管测量主动脉根部血压(中心动脉压)与经袖带测量肱动脉血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介入方法分别记录主动脉根部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同步经袖带测量左臂肱动脉无创血压两次,取其平均值,分别记录收缩压、舒张压,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肱动脉收缩压差异无显著性,P=0.908。中心动脉舒张压较肱动脉舒张压低7.85mmHg(P<0.001),舒张压净差异变化值在65岁以上组较65岁以下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袖带肱动脉收缩压能准确反应中心动脉收缩压变化,袖带肱动脉舒张压较中心动脉舒张压高,差异随年龄增加而加大。  相似文献   

4.
螺内酯对继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高血压大鼠肾动脉重构的影响.方法 在48只雄性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出36只,以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模型,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高血压模型组(模型组,自来水灌胃 饮用1%盐水),高血压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2 mg/(kg·d)灌胃 饮用1%盐水],高血压螺内酯组[螺内酯组,螺内酯20 mg/(kg·d)灌胃 饮用1%盐水];其余12只进入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只分离腹主动脉但不结扎,自来水灌胃 饮用自来水).8周后超声检测肾动脉及肾内动脉收缩期和舒张期阻力指数(RI)和血流速度并比较各组的差异;12周后颈动脉插管法测量血压及病理学方法测定肾内动脉的血管重构指标.结果 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收缩压及舒张压(P<0.01),均使高血压大鼠的肾动脉RI、肾内动脉RI、血管内膜中膜厚度与管腔内腔的比值(M/L)及肾动脉内中膜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P<0.01~0.05),螺内酯上述作用比培哚普利更明显,螺内酯还能使高血压大鼠内中膜厚度显著降低(P<0.01);虽然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使高血压大鼠肾动脉及肾内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及肾内动脉面积增加(P<0.01~0.05),螺内酯能更进一步降低肾动脉RI、M/L和内中膜纤维化比率(P<0.01~0.05).结论 培哚普利和螺内酯均能降低高血压大鼠血压,改善动脉重塑,在改善动脉重塑方面螺内酯效果比培哚普利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肱动脉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 3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培哚普利或美托洛尔缓释片及氢氯噻嗪两种不同降压方案,于治疗前及血压达标后3个月时(非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 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 mmHg)分别测量患者肱动脉压及应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仪获得中心动脉压.结果 治疗后两组药物对患者外周肱动脉压的影响无明显不同(P>0.05);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中心动脉收缩压进一步下降4.5 mmHg(P<0.05).结论 虽然两种降压方案对外周肱动脉压影响相似,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心动脉压、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96例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同步测量升主动脉根部(直接测量法)和肱动脉(袖带加压法)的血压,其中合并高血压组53例,非高血压组43例;采用酶法测定血尿酸浓度。结果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380±87)μmoL/L]高于非高血压组[(332±90)μmol/L,P0.05],其他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尿酸浓度与中心动脉收缩压(CSP)及脉压显著呈正相关(r=0.411、0.364,P0.01);与中心动脉舒张压(CDP)及肱动脉收缩压(BSP)亦呈正相关(r=0.273、0.256,P0.05)。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呈正相关(21.3%比49.0%,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中心动脉脉压、血尿酸浓度(OR=1.091、1.059、1.010,P0.05)是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心动脉压、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率及病变程度关系密切,中心动脉压较肱动脉压与血尿酸水平具有更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四逆汤方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血压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的影响。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高血压大鼠模型5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M组)、假手术组(B组)、四逆汤组(S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SP组)、培哚普利组(P组)共5组,每组10只。术后4周开始灌胃,以假手术组为空白对照组,培哚普利组为阳性药物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用尾动脉仪连续动态测量大鼠左前肢血压。干预后8周通过股动脉插管,股静脉注射苯肾上腺素观察大鼠BRS、血压变化。结果造模后4周,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收缩压均显著增高(P0.001)、舒张压增高不明显(P0.05),其中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舒张压增高(P0.05)。药物干预后4周,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收缩压均明显降低(P0.001),舒张压虽无明显降低,但与造模后血压相比有所下降(P0.05)。药物干预后8周,与前一时间点血压相比,各组血压均无进一步降低(P0.05)。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汤组、四逆汤+培哚普利组、培哚普利组BRS明显上升(P0.001)。结论四逆汤可改善腹主动脉缩窄大鼠的血压,可增加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压力反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测量踝部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主动脉内血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下肢血压测量方法。方法 对高血压病组及非高血压病组共 10 7例病人采取将袖带缠于小腿下端监听足背动脉血压 ,并与肱动脉血压、主动脉内血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踝部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1) ,两组四肢血压与主动脉内血压相关性检验 ,除高血压组踝部动脉舒张压外均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5 )。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比肱动脉分别高 10和 5mmHg;肱动脉收缩压低于主动脉内收缩压 5mmHg ,舒张压约高于主动脉内舒张压 5~ 6mmHg ;踝部动脉收缩压高于主动脉内收缩压 6mmHg ,舒张压约高于主动脉内舒张压 10mmHg。结论 测量踝部动脉血压的方法是可信的 ,但高血压组的踝部动脉舒张压与主动脉内舒张压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用导管法评定硝酸酯类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了解硝酸酯类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52例行左心导管术患者,平均年龄(53.3±10.8)岁.其中冠心病32例,合并高血压和(或)糖尿病18例;原发性高血压6例;其它14例.晨起停服心血管药物,在冠状动脉造影或射频导管消融术(左心室旁道)后,用导管直接测定升主动脉压,并记录血压波形;同时用袖带汞柱血压计测定右臂肱动脉压,连续测定2次,取均值.其中33例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10 mg;19例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5 mg后10分重复上述操作.结果舌下含化硝酸异山梨酯10 mg或5 mg后升主动脉收缩压下降均较肱动脉明显,而舒张压变化不大.用药前后升主动脉收缩压差值与升主动脉脉压虽无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为0.2026.结论硝酸酯类药物有降低动脉收缩压的作用,且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的作用明显大于肱动脉收缩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培哚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内源性一氧化碳(CO)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及年龄、体质量相匹配的正常血压(WKY)大鼠各16只,随机各分为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各8只),胃内分别注入培哚普利2 mg/(kg*d)或等量生理盐水14 d,于试验开始前一天和结束当天分别采血,应用连二亚硫酸钠将血液中的多组分血红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Hb)和碳氧血红蛋白(COHb),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全血420 nm和432 nm的吸光度,计算出COHb的百分含量,并用放射免疫技术检测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的水平.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后,WKY大鼠血压、Ang Ⅱ及COHb百分含量无变化;但SHR血压及血浆Ang Ⅱ含量明显降低[SHR组收缩压:培哚普利组:(153.5±10.1)比对照组:(170.6±11.4)mm Hg,P<0.01;SHR组Ang Ⅱ:培哚普利组:(427.7±31.7)比对照组:(529.7±40.5)pg/mL,P<0.01],培哚普利还明显升高COHb百分含量[SHR组COHb:培哚普利组:(1.40±0.14)%比对照组:(1.28±0.10)%,P=0.01].SHR培哚普利组用药后较用药前血压和Ang Ⅱ明显降低(P<0.05),而COHb百分含量明显升高[(1.40±0.14比1.29±0.16)%,P=0.001],实验结束时SHR培哚普利组和对照组COHb含量与Ang Ⅱ浓度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和-0.49,P<0.05).结论 培哚普利可能通过抑制Ang Ⅱ的生成,使内源性CO的产生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