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内T淋巴细胞亚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抗CD_3,CD_4,CD_8McAb和ABC法检测21例重型乙肝患者肝大片,亚大片坏死区炎性浸润细胞中的T细胞亚群,CD_3~+细胞>70%,其中主要为CD_8~+细胞,CD_4~+细胞减少,CD_4~+/CD_8~+比值显著下降,与急黄肝和慢活肝比较差异显著。相反,非HBV感染性肝病患者非T细胞和CD_4~+细胞增加,CD_4~+/CD_8~+比值>1。提示重肝时T细胞可能参与了肝损伤,CD_8细胞亚群可能是介导肝细胞坏死的重要因素之一。还观察到相当数量的淋巴细胞和肝细胞HLA—DR抗原阳性,淋巴细胞与膜型HBAg(+)肝细胞密切接触。  相似文献   

2.
重型肝炎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进一步探讨我国重型肝炎的发病时相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 196例临床资料完整、有肝穿刺活检和 (或 )尸检材料的重型肝炎 (SH)病例 ,其中急性重型肝炎 (ASH) 14例 ,亚急性重型肝炎 (SSH) 2 1例 ,慢性重型肝炎 (CSH) 16 1例 ,采用临床与病理观察相结合 ,辅以肝细胞与胆管细胞标志物 (ALB、CK18和CK19)及Ⅰ、Ⅲ型胶原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研究各型SH的临床 病理发病时相及组织学特点。结果 ASH、SSH和CSH的病理发病时相均值分别为 (13 4± 7 2 )d、(77 4± 6 9 3)d和 (80 5± 6 3 2 )d ,其中仅 1例HBV性ASH病理发病时相为 2 7d ,1例病原未明 ,SSH病理发病时相为 12d ,小儿ASH和SSH病理发病时相较成人相对偏短。SH病理改变为 :ASH呈一次性打击的大块性或亚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窦壁网架不塌陷或少量非完全性塌陷 ,可出现胆管样或腺泡样肝细胞增生 ;SSH为多次打击引发的亚大块或杂以大块性肝细胞坏死 ,伴较大量小胆管及胆管样肝细胞增生 ,肝窦早期充血 ,中期塌陷 ,晚期闭塞 ,以Ⅲ型胶原为主的细胞外基质增生 ;CSH则在慢性肝病背景下呈现ASH或SSH病变 ,病理上无特殊性。结论 本组资料中ASH与SSH病理发病时相与中国2 0 0 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临床发病时相的划分基本吻合 ,但少数病例  相似文献   

3.
对167例HDV感染的肝脏病理变化及免疫病理表现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发现:HDV感染者肝在组织学上无特异性改变。HDV感染的慢性肝病者肝细胞的嗜酸性变和脂肪变较常见,免疫病理研究表明,肝细胞的坏死与HDV在肝细胞中表达形式有关,胞浆型与肝细胞坏死的关系较胞核型密切(P<0.01),而HDAg阳性细胞数与坏死无明显关系。HDAg阳性肝细胞多有不同程度的变性,但其周围未见炎性细胞浸润,间接支持HDV具有直接致细胞毒作用的推测。  相似文献   

4.
嗜酒者肝脏病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临床确定的40例嗜酒者肝穿标本的形态变化,普通嗜洒考与重度嗜酒者各20例,基本病变为:(1)肝细胞变性,包括大泡状肝细胞脂变,灶状肝细胞变小,灶状气球样变等;(2)肝细胞坏死灶形成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内巨大线粒体或麦氏小体;(3)窦周纤维化,肝纤维化及细结节性肝硬变等。据此,我们将酒精性肝病分为五个病理类型。研究结果证明,肝脏的病变程度和饮酒量密切相关,饮酒时间超过10年后,肝坏死灶及肝  相似文献   

5.
大白鼠肝在CCl_4中毒所引起肝硬化过程中,肝小叶结构被破坏。肝细胞中毒,坏死,脂肪游离增多。血窦因血流受阻而涨大。大部分肝细胞退变或坏死;部分残存而代偿性增生。结缔组织在坏变部分增生并包围肝小结而形成肝硬化。在肝硬化过程中,退变的肝细胞内脂滴增多。线粒体减少,成粒状或溶成一团。核糖核酸,糖元含量也随病变进展而减少。碱性磷酸酶反应增强。代偿性增生的肝细胞体积增大;肝细胞内线粒体增多,核糖核酸,糖元含量逐渐增多。在病变过程中出现冼多小型细胞。小型细胞出现在坏变的肝细胞区域,脂肪空泡附近及结缔组织内并随纤维的增加而减少。小型细胞含线粒体,核糖核酸,PAS反应及碱性磷酸酶反应均为阳性。文中讨论了肝细胞内细胞学和组织化学变化的意义;小型细胞的来源,与纤维形成的关系及纤维增生机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报道1例肝豆状核变性肝组织超微结构特征.方法 经皮穿刺活检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组织,进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 患者为青年男性, 临床表现脾脏肿大;组织学示肝细胞有脂肪变,未见纤维组织增生;电镜检查显示肝细胞内出现多量形态不一的异常或畸形线粒体和脂褐素颗粒;其中特征性变化是线粒体内出现线条状结晶体和脂褐素颗粒内形成透明小体.结论 肝细胞内出现线条状结晶体的线粒体和形成透明小体的脂褐素颗粒,对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采用原位两步灌流法分离肝细胞数量多,活性高,但灌流装置价格昂贵,操作环节多,技术要求高,所需时间长,易污染,限制了在一般实验室及人原代肝细胞在医学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人原代肝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方法:采用多点穿刺灌注方法将预温38 ℃的前灌流液及Ⅱ型胶原酶溶液灌依次灌入人肝脏组织中,经消化及离心后获得人原代肝细胞;倒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并鉴定。 结果与结论:经多点穿刺灌注法消化分离后可获得约5×105个肝细胞,分离获得的肝细胞活率达90%;细胞培养24 h后呈铺路石样生长;电镜示肝细胞呈典型形态特征:细胞核大,胞质少;培养的肝细胞 PAS糖原染色阳性,白蛋白表达阳性。说明多点穿刺灌注法分离人原代肝细胞简单易行,肝细胞产量高、活力好、纯度高,分离培养的肝细胞具有特异性生物学功能表达,适宜在一般条件实验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9例流行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的临床、肝脏病理及起微结构改变。光镜下可见17例患者肝组织以肝细胞气球样变性为主,电镜下可见胞质水肿,部分溶解,病理诊断为急性轻型肝炎;1例妊娠末期肝炎有肝细胞大块坏死,另1例肝组织有纤维膈形成。  相似文献   

9.
以形态计量方法,用图像测析仪、电子计算机测量肝细胞面积,结果发现,急性重型肝炎存活21例与死亡18例的肝细胞坏死的平均面积分别为27.9%±17.4%与77.1%±27.9%(P<0.05)。亚急性重型肝炎存活14例与死亡25例的坏死面积平均分别为30.5%±27.0%与45.2%±24.0%(P<0.05)。表明急性亚急性肝炎存活者比死亡者的肝细胞面积较轻,提示肝细胞由变性至坏死是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表现,若及早治疗,顿挫坏死的发展,可逆转病情。将细胞计量学技术用于重型肝炎的病理分析,有利于评价疗效与估测预后。  相似文献   

10.
在内毒素、脂多糖、半乳糖胺、氯仿等引起的肝细胞损伤中,由巨噬细胞分泌的α肿瘤坏死因子起着重要的介导作用。通过抑制巨噬细胞的功能,或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或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来中和肿瘤坏死因子,可以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11.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简称FHF)呈现肝性昏迷,即使进行综合内科治疗,死亡率仍达80~90%。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FHF病人的肝脏解毒能力丧失常超过90%,致使体内毒素蓄积,干扰了许多脏器尤其是肝脏的正常功能,并抑制了肝细胞再生。但Milandri等通过肝穿刺活组织检查证明,FHF病人在病变早期就有肝细胞再生。因此,如果采取措施,阻断恶性循环,维持病人生命,使能渡过衰竭期,就有痊愈  相似文献   

12.
肝脏移植时,由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移植早期肝功能障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术后问题,其发展严重时,可导致肝细胞大片坏死,移植失败。了解具体的损伤机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将减少肝脏移植损伤,提高移植成功率,目前研究认为,缺血再灌注剌激使肝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增多,这些氧自由基作用于细胞的标靶,如蛋白、脂类、脱氧核糖核酸等,从而使细胞老化,功能减退,丧失,肝细胞为减少氧自由基对它的损害,其内产生一种高浓度的肽——还原型各胱甘肽(GSH),它能有效清除体内过多的反应性氧自由基,保护肝细胞。以上结论都是基于动物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基础上的,而…  相似文献   

13.
肾母细胞瘤介入治疗后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对肾母细胞瘤病理学的影响。方法对30例术前介入治疗后的肾母细胞瘤与16例术前化疗、17例单纯手术组的肿瘤和20例曾作芯针活检的组织进行病理观察对照研究。对三组各15例组织作TUNEL染色与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凋亡和PCNA表达。结果介入组肿瘤纤维性假包膜厚度平均2,4±0.7mm,平均坏死面积占肿瘤77.5%,肿瘤内中型血管坏死闭锁率达93.3%,瘤体内均见淡黄色碘油残留及大片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化疗组纤维性假包膜厚度平均2.1±0.9mm,平均坏死面积占肿瘤51.2%。中型血管坏死闭锁率达43.8%。单纯手术组纤维性假包膜厚度平均1.1±0.4mm,平均坏死面积占肿瘤14%,瘤体内未见中型血管坏死及闭锁。介入组术前芯针活检结果与术后瘤体病理比较发现间叶型,术后瘤体坏死相对较少,其余类型坏死均较明显,尤以胚芽型为甚。介入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凋亡细胞显著增多,但与化疗组相比无差异。结论术前介入治疗,能使瘤体内血管迅速坏死、闭锁、肿瘤大片坏死,同时伴有纤维组织增生、纤维性假包膜形成;肿瘤内碘油长期滞留及泡沫状组织细胞浸润,有利于肿瘤细胞杀灭作用;组织类型与治疗敏感性有关;介入治疗也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erythropoietic protoporphyria,EPP)并发肝脏病变的临床及肝脏病理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3例EPP并发肝脏病变的临床资料及穿刺组织病理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以持续性腹痛难以缓解入院.伴明显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等,影像学提示肝脏体积均匀性增大;病理检查示肝细胞体积弥漫性增大.胞质粉染颗粒状或泡沫状;在部分肝细胞胞质内、Kuffer细胞胞质内、肝细胞间的微胆管内及部分扩张的肝窦内均可见棕黄色颗粒状及棕褐色浓缩的块状物质沉积,其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在偏光显微镜下可呈现红色双折光及特征性的中央黑色十字架结构(马耳他十字,Maltese Cross)。此外,肝组织内还可见肝索肿胀、拥挤、部分肝细胞点灶状坏死及脂肪样变性,汇管区可见散在、灶性淋巴细胞浸润伴纤维组织增生及汇管区小胆管增生等非特异性改变,未见胆管管腔明显扩张。结论充分了解和认识EPP并发肝脏病变的临床及肝脏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我们在临床实践中筛查出那些以腹部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卟啉病患者,使其尽早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介入导向溶栓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外。,内动脉,灌入溶栓药物,治疗12例1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结果:介入治疗后、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活动自如,骨质逐步修复。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微循环障碍引起,介入导向溶栓对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5种血型物质单克隆抗体A、B、H、Le~a及Le~b对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63例慢性肝炎(慢性重症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坏死后性肝硬化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33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0例),对照组胎肝及正常成人肝各10例进行了免疫组化的研究,对全部病例进行了随访,以了解其血型抗原、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显示:上述5种血型物质在对照组(胚胎及成人肝细胞)均呈阴性;在慢性肝炎中血型物质阳性者11/63(17%),其中  相似文献   

17.
<正>作者报道12例具有类癌组织学形态特点,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56~78岁,4例无吸烟史。所有肿瘤均显示类癌的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学特点,即器官样、岛状、小梁状以及腺泡状结构,瘤细胞低核质比,胞质丰富,核卵圆形或圆形,染色质胡椒盐样,亦可见到多角形/镶嵌状、岛状/小叶状的生长方式。局灶可见瘤细胞核呈不规则或不均质状。8例可见点状坏死。所有病例均未见间变型瘤细胞、大片坏  相似文献   

18.
背景:有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可以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抑制功能,并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否可以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泌。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代至第三四代使用。以100 µg/L肿瘤坏死因子α预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5 h后弃去培养基,换上新鲜培养基作为实验组,以正常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空白组。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CD29、CD34、CD44、CD45的表达;RT-PCR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肝细胞生长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水平。 结果与结论: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呈典型的旋涡样生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CD29+99.45%,CD34-97.91%、CD44+99.52%、CD45-98.42%;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肝细胞生长因子 mRNA及蛋白与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量呈时间依赖性增加,实验组肝细胞生长因子 mRNA及蛋白与上清液中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空白组(P < 0.01)。说明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有效促进肝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分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介入治疗方法。方法: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插管至旋股外、内动脉,灌入溶栓药物,治疗12例1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洁果:介入治疗后,髋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活动自如,骨质逐步修复。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是由微循环障碍引起,介入导向溶栓对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阻断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ICI与靶向抗血管生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使用两种情况下,免疫反应介导性肝炎(immune-mediated hepatitis,IMH)的组织学表现差异。方法:收集2015至2019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抗ICI治疗发生肝功能异常且获得肝组织标本的病例21例。其中10例使用单药ICI,另11例使用ICI及靶向抗血管TKI联合治疗,观察组织病理形态,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程序性死亡配体1、2(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2)表达情况。结果:单药ICI治疗的IMH表现为程度不等、均匀分布于肝小叶及汇管区的炎性病变,并可出现小胆管炎、静脉内皮炎、Kupffer细胞活化及紫癜样变。8例(8/10)出现轻度肝损伤,2例(2/10)出现轻-中度肝损伤。在使用ICI及抗血管TKI联合治疗的患者中,肝损伤往往较为严重,其中4例(4/11)出现中-重度肝损伤,肝细胞桥接坏死、大片坏死,汇管区中-重度炎性病变,部分小胆管上皮变性,伴显著界面性肝炎。在较严重IMH的病例中,较多CD8+的T淋巴细胞聚集在汇管区及肝窦内,且有部分肝窦内皮细胞表达PD-L1。单药治疗、联合治疗中各有2例发生死亡,其中联合治疗组中有1例发生急性多发性肝炎,肝组织大片凝固性坏死,肝功能不可逆损伤,最终患者因多系统免疫失调,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与单用ICI相比,联合使用ICI及抗血管TKI有可能造成肝细胞的叠加损伤,引起严重IMH的可能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