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峰  张春林  马朋朋 《河北医药》2012,34(22):3426-3428
目的观察糖尿病足远、近端神经、血管病理改变的特点,推测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相互关系,进一步探求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8年9月至2010年12月糖尿病足行高位截肢的患者截下的肢体共22例,于大腿中下1/3截肢,手术时留取截肢肢体远、近端神经及远端、近端血管。通过HE染色观察远、近端神经、血管的病理学改变。结果远、近端神经纤维数量、神经纤维髓鞘总面积、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近端血管病变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病变期。结论糖尿病足患者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具有相关性,同时神经病变在一定程度上亦会影响血管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神经内制动实验动物模型,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后机械牵拉力对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两组均建立神经损伤模型,实验组于坐骨神经远端套入硅胶导管,两端用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将坐骨神经断端吻合.评估实验组神经制动效果,观察两组术后8周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 及神经吻合口组织病理学.结果 实验组神经吻合口无位移,制动完全.术后8周实验组神经电生理检测潜伏期短于对照组,振幅高于对照组,神经吻合口周围结缔组织面积小于对照组,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用粘合剂、硅胶导管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吻合口制动可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动物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医用胶制动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吻合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5只。实验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手术显微镜下行传统针线缝合吻合,硅胶导管套在吻合口表面,导管中点与吻合口位置相同,导管两端口各滴20μl医用粘合剂固定。对照组于坐骨神经中点处离断后仅行手术显微镜下传统针线缝合吻合,未使用医用胶和导管固定。术后第8周对吻合口神经结缔组织行大体观察、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分别记录神经外膜内、外结缔组织增生情况,观测吻合口神经纤维再生数量。结果术后第8周,大体观察:两组大鼠神经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但实验组坐骨神经分离容易;实验组左侧坐骨神经功能指数(6、8周)、神经潜伏期、神经外膜瘢痕结缔组织最大厚度、4个视野神经内结缔组织面积之和均小于对照组(P<0.05);神经振幅、神经纤维再生计数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离断后使用医用胶对神经制动,可以抑制吻合口疤痕结缔组织的增生,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从细胞和组织水平探讨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本质是炎症反应.方法 56只健康清洁级SD雄性大鼠,按无灌注、再灌注0 h、6 h、12 h、24 h、72 h、7 d随机分为6小组,每组8只.光镜、电镜观察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再灌注后,早期神经内膜和神经外膜血管可见中性粒细胞黏附、渗出,外膜血管更为明显,一些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呈泡状、细胞脱颗粒;后期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加,并侵入雪旺细胞,开始出现脱髓鞘改变.结论 大鼠坐骨神经再灌注损伤中炎症细胞发挥着重要作用,神经纤维和外膜血管表现为炎症渗出和脱髓鞘改变,再灌注要比单纯缺血引起的损伤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甲钴胺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模型组(M)和甲钴胺组(B),每组10只.通过钳夹损伤复制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灌胃生理盐水,甲钴胺组灌胃甲钻胺水溶液,14 d后观察神经纤维的数量和排列、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后肢拉力、腓肠肌肌细胞横截而积和腓肠肌湿质量指数等指标.结果:模型组神经纤维稀疏,排列紊乱,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腓肠肌湿质量指数减小,健侧和患侧后肢拉力差值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钴胺组神经纤维的数量较多、排列较规则,神经传导速度、坐骨神经功能指数、腓肠肌肌细胞横截面积、腓肠肌湿质量指数高于模型组(P<0.01),但低于正常组(P<0.01),后肢拉力差值低于模型组(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钻胺可以加快受损伤轴突的生长速度,延缓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萎缩,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6.
马朋朋  张春林  苏峰 《河北医药》2011,33(15):2251-225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糖尿病足截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2月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103例分为截肢组和非截肢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吸烟、原发性高血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下肢动脉病变的程度、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病变程度、足部损害的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年龄大、糖尿病病程长、FBG及HBAlc水平控制不佳、吸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严重下肢动脉病变、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神经病变级别高和足部损伤是糖尿病足截肢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再生的影响,为临床药物治疗坐骨神经损伤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左侧坐骨神经切断,神经两断端原位缝合,制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成实验组(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组)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转染给药组),每组18只,于用药后8、12周行肉眼观察、光镜观察,图像分析仪行神经断面分析,测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目。结果实验组8周的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和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蛋白凝胶可以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载体。纤维蛋白凝胶携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给药可以促进损伤神经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足于1956年由Oakley首先提出,1972年Csllerall再次明确其定义:糖尿病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的足部疾患。随着糖尿病发病概率的增加,糖尿病足群体也在逐渐扩大,甚至达糖尿病患者的49.5%。因此而被截肢者占了非外伤性下肢截肢者的50%,且一侧肢体做了截肢,50%患者另一侧肢体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坏疽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可以由神经营养不良、动脉粥样硬化和外伤引起溃疡,多发于足跟负重区.面积大,溃疡组织层次深,病程时间长,病情难以控制,致残率高,治疗十分棘手,既往多年采用截肢治疗[1].我院自1996~2003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0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以皮瓣修复创面和单纯截肢为主,减少致残率,效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择期行糖尿病足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组(PF组)和单次蛛网膜下腔阻滞组(SA组),每组40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前(Tb)以及麻醉后5(T5)、10(T10)、15(T15)、30(T30) min的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观察2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T1)、完全阻滞时间(T2)及完全消退时间(T3),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m)。比较2组患者术后6、12、18、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2组患者麻醉满意度,麻醉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2组Tb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A组在T5、T10、T15、T30的收缩压、舒张压较Tb下降(均P<0.05),且低于PF组T5、T10、T15、T30(均P<0.05)。PF组T1、T2、T3长于SA组(均P<0.05),Tm短于SA组(P<0.05)。PF组术后12、18、24 h VAS评分低于SA组(均P<0.05)。SA组与PF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2.5%、7.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前入路坐骨神经及股神经阻滞在糖尿病足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浓度为分别为0.15%和0.25%的罗哌卡因用于腰大肌肌沟阻滞治疗坐骨神经痛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ASA Ⅰ~Ⅱ的神经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例.神经刺激仪定位下分别给予A组0.15%的罗哌卡因和B组0.25%的罗哌卡因进行腰大肌肌沟阻滞,观察患者在阻滞后72h内各时间点的阻滞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A组患者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1);且VAS评分在48h、72h低于B组(P<0.05).结论 在相同剂量下,低浓度大容量的罗哌卡因扩散范围广,有效作用于感觉神经纤维,阻滞效果较好,且对运动神经纤维功能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早期的功能锻炼,促进其早日康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浓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参三醇组皂苷(Panaxtrol Saponin,PTS)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挤压损伤模型,随机分为PTS组,模型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各10只大鼠;各组均经腹腔注射给药,PTS组损伤后注射PTS;模型对照组损伤后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不损伤坐骨神经,注射同剂量生理盐水。坐骨神经损伤术后30 d,观察大鼠健侧、损伤侧腓肠肌湿重及恢复率,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及腓肠肌损伤病理学改变。结果 PTS处理组的损伤侧腓肠肌湿重及腓肠肌恢复率(1.28±0.36、83.82±9.21)与模型对照组(0.90±0.44、55.43±22.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S处理组坐骨神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神经纤维排列更整齐,轴索更清晰,雪旺细胞基本保持正常。PTS处理组腓肠肌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肌细胞直径更均匀,胞核更清晰,数量增多,但少于模型对照组,肌纤维萎缩程度较轻。结论人参三醇组皂苷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病理损伤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脉冲电磁场对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治疗组、夹伤组、对照组,每组16只,根据实验动物的手术时间和处死取材时间的不同,组内再随机分为术后1,3,7,14 d共4个时相观察点,各4只大鼠.夹伤组夹伤右侧坐骨神经,予以空白电磁场治疗(磁场强度为0);治疗组夹伤右侧坐骨神经,予以脉冲电磁场治疗;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保持同样饲养条件至实验结束.以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定功能状况,HE染色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SFI值与损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治疗组神经变性程度较损伤组严重.结论 脉冲电磁场对神经损伤早期功能的恢复无明显作用,能加速损伤早期远侧神经段的Wallerian变性进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及血管病变引起足部感觉异常或因足部缺血合并感染而失去活动能力所致的足患,此病病程长,预后差,有截肢至残的可能.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做好足部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我科收治6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是因糖尿病血管病变和(或)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因素,导致糖尿病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的一种病变。目前,全球已有1.5亿糖尿病患者,其中15%将不可避免出现糖尿病足,而糖尿病足最终有10%~14.5%导致截肢,截肢后30d内死亡率达10%左右。糖尿病患者的截肢危险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是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或合并感染所致足部疾患,是糖尿病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病程长,反复发作,往往久治不愈,严重者需行截肢治疗。因此做好糖尿病足部的护理,可减少糖尿病足,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整形外科原则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提高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一期愈合率,从而保留肢体、减少伤残.方法 对51例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行游离植皮术26例,局部皮瓣移植术11例,截趾术11例,高位截肢术3例,创面一期愈合率为91.4%.结论 在整形外科学原则指导下选择修复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手术方式,可提高溃疡愈合率,减少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高糖条件下坐骨神经慢性缺血的影响.方法:44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和脉络宁组,每组11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造成糖尿病模型,在此基础上结扎坐骨神经,形成一段神经的慢性缺血.前2组腹腔注射氯化钠注射液,后2组分别腹腔注射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2.7mL·kg-1和脉络宁注射液1.8mL·kg-1,各组大鼠均在结扎坐骨神经后当天开始用药,qd,连续45d.测定体重、血糖、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组织中的山梨醇和ATP含量,并在光镜下观察神经的形态学改变,以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神经传导速度、神经组织中ATP含量及形态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变(P<0.05),而对山梨醇、血糖则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高糖条件下坐骨神经慢性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丽芳  胡冰清 《江苏医药》2021,47(2):151-153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加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TKA患者80例随机分为G组和N组,每组40例.G组仅用全凭静脉麻醉,N组加用股神经和坐骨神经阻滞.记录两组雷米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记录手术时间和术毕拔管时间.评估术后第1(T1),2(T2)和3天(T3)的VAS疼痛评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为糖尿病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因素引发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数也逐渐增多,可及糖尿病患者的49.5%,病重被截肢者占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50%,且单侧肢体截肢后,50%患者对侧肢体5年内也需截肢[1].笔者就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