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糜彩霞 《中国药业》2013,22(9):8-10
目的探讨补铁剂生血宁片和琥珀酸亚铁对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血液透析出现肾性贫血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各30例。D1组每日口服3次生血宁片,每次0.5 g;D2组每日口服3次琥珀酸亚铁,每次0.2 g。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和营养相关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D1组、D2组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达到90.00%(P>0.05);D1组治疗后Hb,Hct,SF和TSAT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EPO用量显著低于D2组(P<0.05);D1组治疗后体重、Alb,Scr,BUN,DPI,DEI和nPNA水平,显著高于D2组(P<0.05);D1组总不良反应率为6.67%,显著低于D2组的13.33%(P<0.05)。结论生血宁和琥珀酸亚铁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铁代谢以及营养不良,但生血宁较琥珀酸亚铁效果更好,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蔗糖铁与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30例病情稳定的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组和静脉组,每组各15例,观察期8周。口服组予以右旋糖苷铁分散片150 mg/d;静脉组每次透析时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累计1 000 mg后每周给予维持量100 mg。检测补铁前及补铁4、8周时患者血红蛋白(Hbg)、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时测C-反应蛋白(CRP)、甲状旁腺激素(PT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等。结果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后患者Hbg、Hct、SF、TSAT均明显升高,而CRP、PTH、ALT、AST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静脉滴注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补铁途径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衰竭(CRF)患者,按数字表格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补铁,观察组采用静脉补铁,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61.7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35%(x。=4.781,P=0.029);两组患者Hb、Het、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t=4.931、4.213、5.429、5.107、7.018、6.472、7.821、7.530,均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t=4.082、3.968、4.395、4.139,均P〈0.05)。结论采用静脉补铁能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状态,明显提高血清铁指标,改善红细胞生成,迅速补充铁储备,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4.
口服与静注铁剂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823-1824
目的比较静脉与口服补铁对接受促红素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方法口服组给予琥珀酸亚铁,每次200mg每日3次,连续2个月;静脉组给予静脉输注右旋糖酐氢氧化铁,每次100mg,每周2次,共10次。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的变化。结果静脉补铁组治疗后Fib、Hct、SF及TSAT均较口服组明显升高(均P〈0.01)。口服补铁组临床有效率20%,静脉补铁组临床有效率60%。静脉补铁明显优于口服补铁。结论静脉补铁可迅速改善贫血,配合EPO治疗效果明显,从而减少输血,减少医疗费用,应优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与口服两种补铁途径,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4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蔗糖铁经透析器静脉端直接注射;对照组予琥珀酸亚铁片口服;两组均同时使用重组人促红素(r Hu EPO),治疗12周,治疗前后监测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同时观察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并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改善铁储存和铁利用方面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结论在常规应用r Hu EPO的同时,经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明显优于口服琥珀酸亚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陈立敏  王艳侠  刘凤珍  王颖 《河北医药》2012,34(8):1214-1215
左卡尼汀(也称左旋肉毒碱或左旋肉碱)临床应用广泛,其可运输长链脂肪酸进入线粒体内膜内,清除线粒体内有毒性的脂肪酸代谢产物[1].75%来源于动物性食物,25%由肝肾合成.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肾脏不能合成左卡尼汀,加之摄入减少、血液透析中丢失等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容易出现肉碱缺乏,导致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乏力、食欲不振、心律失常,透析过程中常发生低血压、肌痉挛等,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长期存活率[2].因此,为研究左卡尼汀对MHD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对2010年5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行MHD治疗的CRF患者40例进行了前瞻性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与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临床疗效。方法 30例肾性贫血分成两组,每组15例。生血宁组15例,口服生血宁片4粒(1.0g),3次/d,连续8周。蔗糖铁组15例,使用蔗糖铁总补铁量为1000mg,每次100mg,共10次,透析结束前1h输入。两组均同时使用EPO治疗,剂量为80~120IU(/kg·周),如患者的Hb达到正常值,则可将EPO的用量减少25%~50%。观察治疗8d。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变化。结果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在疗效上与静脉补铁无明显差异。结论生血宁片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黄卫民  邵云侠  张婧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0):1786-1787
目的探讨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不同途径补铁后铁的情况及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60例稳定血透患者,每周透析时间大于等于12h。所有患者血红蛋白(Hb)〈90g/L,大于60g/L,Hct 18%-27%,血清铁蛋白小于300ng/L,转铁蛋白饱和度小于20%,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00U·kg^-1·周^-1。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口服组和静脉组),分别采用静脉输注蔗糖铁和琥珀酸亚铁口服,检测治疗前后的血清铁指标和红细胞相关指标。结果静脉补铁及口服补铁均可使Hb,Hct、SF和TSAT升高(P〈0.05),蔗糖铁组从上升幅度及上升速度明显优于琥珀酸亚铁组(P〈0.05)。结论纠正肾性贫血时静脉应用铁剂安全可靠,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并且可以减少EPO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探讨生血宁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服用生血宁片[1~2片(0.25 g)]/次,每天3次,连续服用8周,对照组患者采用蔗糖铁补铁,每次在透析前1 h输入,每次100 mg,共10次。64例患者同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的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方法治疗后,其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有明显的上升,两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变化较为明显,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生血宁片和蔗糖铁两种药物都能够有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但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作用更加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生血宁联合右旋糖酐铁片对其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MHD肾性贫血患者40例,随机将其分为生血宁组(S组,n=20)和右旋糖酐铁片组(H组,n=20)。S组口服生血宁片(瑞克生)1g,每日3次;H组口服右旋糖酐铁片(血太)50mg,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皮下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12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铁代谢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总有效率均为95.0%;Hb、Hct、SF、TSAT水平较各自组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而EPO用量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H组在治疗后总不良反应率为15%,显著低于H组(P<0.05)。结论生血宁和右旋糖酐铁片均能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铁代谢,生血宁较右旋糖酐铁片不良反应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1.
秦燕  李妍 《中国医药》2013,8(3):413-413
左卡尼汀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2002年9月国际肾脏病基金会已提出在透析患者中常规应用静脉注射左卡尼汀。本研究探讨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右旋糖酐铁和口服硫酸亚铁分别与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应用,治疗伴有缺铁的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把90例血透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各45例。静脉组患者每次透析时使用100mg右旋糖酐铁,直至完成总预计补铁量。口服组患者服用硫酸亚铁525mg,1次/d,共8周。两组患者均使用rhEPO治疗,剂量为每周120~150U/kg。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贫血治疗的效果、铁代谢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体重和维持性透析时间及血红蛋白(Hb)、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静脉组和口服组H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01).而静脉组Hb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口服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口服组(P〈0.01)。两组患者平均rhEPO用量无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静脉组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Bun、Scr、AST、AlP、Alb和CRP等均无明显变化,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但静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口服组(P=0.016)。结论:右旋糖酐铁能安全有效地纠治接受rhEPO治疗的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生血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慢性肾衰竭并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应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并肾性贫血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贫血纠正时间、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量及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肌酐、尿素氮)、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χ2=4.332,P=0.037)。观察组贫血纠正时间短于对照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2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血肌酐、尿素氮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血肌酐、尿素氮低于对照组(P <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相似文献   

14.
刘峰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95-196
目的观察生血宁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将确诊为慢性肾脏病肾性贫血的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生血宁片0.5g/次,TID,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100mg/次,BID,治疗12周后判定临床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在红细胞(RBC)、Hb、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AST)等方面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Hb、RBC、SF、TAST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生血宁片能改善肾性贫血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张蕖  苏超  崔丽  卞显倩  何衡杰 《安徽医药》2017,38(4):453-455
目的 观察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合肥市第五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4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该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血宁,疗程3个月。 疗程结束后检测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水平(Hct)、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 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血清Hb(92.47±3.88)g/L、Hct(24.18±4.46)%、SF(165.2±31.68)μg/L、TAST(24.28±5.13)%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血清Hb(115.8±±4.46)g/L、Hct(31.24±7.86)%、SF(189.2±46.68)μg/L、TAST(31.24±8.24)%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 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血宁片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近期行血液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60例,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选择药物剂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小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和观察组30例(给予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总有效分别为76.7%、100.0%,与对照组的53.3%、93.3%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623、4.298,均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Hb及HCT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t=9.20、12.30、6.60、11.40,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t=12.10、9.40,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观察组5例(16.7%);对照组2例(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0,P〉0.05),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f生贫血患者临床效果更显著,相对安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生血宁与琥珀酸亚铁治疗围生期孕妇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缺铁性贫血的围生期孕妇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口服生血宁片0.5g,轻度贫血每天2次,中、重度贫血每天3次。对照组40例口服琥珀酸亚铁0.2g,每天2次。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血宁与琥珀酸亚铁治疗围生期孕妇贫血都有效果,但生血宁效果更好,是妊娠中、后期缺铁性贫血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静脉补充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治疗过程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的变化。方法选择23例接受rHuEPO和口服铁剂治疗3个月以上,但疗效欠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血红蛋白(Hb)60~90g/L或红细胞压积(Hct)0.18~0.27,给予右旋糖酐铁静脉补铁治疗,共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检测血常规、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等指标,并记录rHuEPO的用量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右旋糖酐铁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Hb、Hct和SF、TSAT,同时可明显减少rHuEPO用量,并且临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充右旋糖酐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缺乏、纠正贫血是安全、有效的,同时可以减少rHuEPO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王磊  钟晓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92-593
目的观察生血宁与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透(HD)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6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口服生血宁与静脉注射蔗糖铁组,进行相等剂量补铁治疗,总疗程12周,观察血常规,铁代谢指标及肝肾功能、电解质变化,并对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结果口服生血宁与静脉注射蔗糖铁均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Hb、HCt、TSAT、SF,两组效果相似,生血宁组副作用发生少。结论生血宁用于肾性贫血达到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铁缺乏相同疗效,治疗更加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20.
赵琳  李虹  崔英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1,36(6):1186-1189
目的 探讨益血生胶囊联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妊娠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妊娠贫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片,200 m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益血生胶囊,4粒/次,2次/d.两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