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2003年以来,我院利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尺动脉腕上皮支游离皮瓣修复第2~5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5月-2009年10月,收治第2~5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7例19指。男12例,女5例;年龄21~53岁,平均38.6岁。机器伤12例,交通事故伤3例,切割伤2例。损伤指别:示指5例,中指6例,环指4例,小指4例;其中2例为相邻两指。14例为急性损伤,伤后至入院时间为10 min~7.5 h;3例为伤后彻底清创后感染创面。创面范围5.0 cm×1.5 cm~7.5 cm×4.5 cm。应用大小为6.5 cm×2.5 cm~9.0 cm×6.0 cm的尺动脉腕上皮支游离皮瓣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1~6 d 4例出现表皮张力性水疱,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对症处理后皮瓣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植皮均成活。术后1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6月,平均1.3年。皮瓣外形、质地、色泽均满意,两点辨别觉8~20 mm。手指功能参照关节主动活动度法(TAM)评定,获优8例,良5例,可1例。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游离皮瓣是修复第2~5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手指中小创面的新方法。方法 自2001年10月—2002年10月,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8例,背侧软组织缺损4例。结果 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外形满意。结论 该方法设计合理,供区隐蔽,是修复手指创面较为理想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汪志明徐礼华手部严重创伤或重度瘢痕挛缩松解后常伴较大面积的软组织缺损,肌腱、骨组织外露,需皮瓣修复。自1994年以来,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13例,疗效满意。应用解剖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距腕豆骨3.7...  相似文献   

5.
尺动脉腕上皮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筋膜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2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筋膜皮瓣修复,术后观察皮瓣的血运、色泽、质地及感觉的恢复。结果 术后20例全部成活,随访3—4个月,皮瓣的色泽、质地及感觉恢复均满意,两点辨别觉为10mm—15mm。供区创面一期修复愈合,无功能障碍。结论 与其他传统皮瓣修复相比,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方法^[1,2]。  相似文献   

6.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8月 ,我们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12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12例 ,其中男 8例 ,女 4例 ,年龄 9~ 6 4岁。手背缺损 8例 ,手掌缺损 4例。皮瓣面积最大 15cm× 8cm ,最小 5cm× 6cm。前臂内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吻合 8例。1 2 手术方法受区创面彻底清创后 ,根据皮肤缺损情况在前臂尺侧设计皮瓣。以豌豆骨与肱骨内上髁连线为皮瓣轴心线 ,皮瓣旋转轴位于距豌豆骨 4cm处 ,皮瓣范围近侧至肘部 ,两侧可至掌背中份。先由腕横纹向上 ,沿尺侧腕屈肌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2006年8月-2010年5月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结果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远端部分皮肤出现暗紫、水疱,予以换药表层脱痂愈合。12例获3~12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均较满意。结论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手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临床常见,常伴有骨和肌腱组织暴露并易感染,手掌部皮肤植皮不耐磨擦,易破溃,处理比较棘手。自张高孟等(1991)首次报道以尺动脉腕上皮支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以来,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为修复手腕部的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方法。2000年1月~2008年10月,笔者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尺动脉腕上皮支双叶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复杂创面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2012年5月,对12例手指复杂创面患者采用以尺动脉腕上皮支为蒂,分别以其上行支和下行支为轴心血管的双叶游离皮瓣修复。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20~45岁,平均31岁。手指脱套伤2例,相邻两指软组织缺损4例,一指两处缺损6例。缺损范围6.0 cm×1.5 cm~10.0 cm×3.0 cm。皮瓣切取范围为上叶5.0 cm×2.0 cm~8.0 cm×4.0 cm,下叶3.5 cm×1.8 cm~6.0 cm×3.0 cm。供区直接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1例术后12 h出现动脉危象,1例上叶皮瓣远端表皮部分坏死,经相应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1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个月,皮瓣颜色及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似,手指外形满意。手指恢复部分浅感觉,两点辨别觉为6~8 mm,平均7 mm。术后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获优7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0.9%。结论尺动脉腕上皮支的上、下行支管径与指血管匹配,以此为蒂的双叶游离皮瓣修复后外观、感觉恢复满意,是修复手指复杂创面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游离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皮瓣修复手指创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创面首先由张高孟等报道,但利用带尺神经背侧支的尺动脉腕上皮支下行支的游离皮瓣修复手指创面的报道较少,我院自2002年开始采用此皮瓣修复手指创面19例,全部成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前臂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8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皮肤缺损面积:1.5 cm×4.0 cm~4.2 cm×7.0 cm,皮瓣面积:1.8 cm×4.0 cm~4.5 cm×7.0 cm。皮瓣血管蒂分别与受区指动脉及浅静脉作端端吻合。结果皮瓣全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皮瓣外形、色泽、弹性恢复良好,厚薄适中,不需要二期修薄。术后6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评定试用标准评价:优11例,良5例,可2例。结论采用骨间后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皮瓣切取方便,血管解剖较恒定,供区损伤较小,受区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17例17块手掌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17块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远端部分皮肤出现暗紫、水疱,予以换药表层脱痂愈合。15例获随访,时间5个月~3年,皮瓣色泽、质地均较满意,掌指关节伸屈活动范围0°~85°,虎口区角度50°~60°,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掌软组织缺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轴心血管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4月-2019年5月收治的14例小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轴心血管,第5掌骨头颈处为旋转点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皮瓣供区游离植皮。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感觉、外形良好。结论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轴心血管,第5掌骨头颈处为旋转点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指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损伤较小,皮瓣成活率高,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对尺动脉腕上支皮瓣的手术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新鲜成人上肢标本20侧,对前臂尺动脉腕背支进行解剖测量,对皮瓣的切取方法进行改进。临床应用尺动脉腕上支皮瓣修复手掌、手背、小鱼际、大鱼际、拇指的皮肤缺损创面18例,提出了避免皮瓣坏死的方法。结果 15例全部成活,3例大部成活,且对供区的功能影响很小。结论 尺动脉腕上支皮瓣在应用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干扰因素,应以准确的解剖学知识、丰富的经验为基础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5.
应用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15例深达跟骨的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结果15例皮瓣移植后均成活,术后随访3~12个月,所有皮瓣外形和感觉均恢复良好。结论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选择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3 cm~8cm×10 cm,皮瓣切取面积3 cm×4 cm~9 cm×12 cm。结果皮瓣一期愈合18例,二期愈合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皮瓣质地、色泽、外观良好,患者行走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可靠,层次清晰,操作简单,不需要显微外科技术,对小腿功能和外形影响小,皮瓣转移幅度大,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预防睑外翻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5年4月至2019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176例眶周软组织病损患者,男79例,女97例,年龄4~53岁,病损范围1 cm×1 cm~6 cm×10 cm。术前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选择合适的扩张器;一期埋置扩张器,按期注水扩张;二期将扩张皮瓣转移覆盖眶周缺损创面,切除部分包膜,并将皮瓣固定于骨膜,恢复眼睑位置与形态,预防睑外翻;术后佩戴弹力头套3~6个月进行塑形。术后对皮瓣成活情况及并发症进行随访。结果 176例患者埋置的扩张器容积为30~400 ml, 扩张时间1~6个月,所获扩张皮瓣大小为3 cm×3 cm~6 cm×9 cm。术后随访2个月至4年,皮瓣全部成活。其中出现睑裂轻度闭合不全13例,为皮肤扩张不充分所致,未影响眼睑功能,患者拒绝再次治疗;下睑外翻8例,包括术后瘢痕挛缩5例,固定皮瓣的线结脱落1例,扩张器长期牵拉使下睑支撑组织松弛2例,其中5例行皮瓣修整术后矫正,3例未再次治疗;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缝线固定皮瓣所留凹陷在术后1~6个月内消失。结论以扩张皮瓣修复眶周软组织缺损时,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小或分散扩张皮瓣的回缩力,可最大程度地避免睑外翻发生,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蒂双叶骨皮瓣再造拇指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为应用尺动脉腕背支骨皮瓣再造拇指提供解剖学理论基础。 方法  3 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 ,解剖观测尺动脉腕背支的起源、走行、分支、外径、皮支及骨膜支 ,用一侧标本进行再造拇指摹拟手术实验。 结果 腕背支于豌豆骨上 (4 0± 1 0 )cm始于尺动脉 ,干长 (1 2± 0 5 )cm ,外径 (1 3± 0 5 )mm。分出升支和降支 ,外径分别为 (0 8± 0 3 )mm和 (1 1± 0 2 )mm。腕背支的皮支分布前臂尺侧、腕部和手背尺侧 ,骨膜支分布尺骨远段前内侧面和第 5掌骨。 结论 尺动脉腕背支为蒂的前臂尺侧和手背尺侧双叶骨皮瓣 ,可用于再造拇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例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5 mm×3 cm~8 cm×6 cm)采用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移位治疗。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周~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良好。结论逆行腓浅血管筋膜蒂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不牺牲主干血管,基本可满足小腿中下段创伤修复的需要,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修复手部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0年6月至2016年11月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逆行修复手部创伤后软组织缺损病例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2~58(35.3±9.4)岁。创面软组织缺损大小12 cm×7 cm~7 cm×3 cm。伤后至手术时间3~15(8.4±2.6)d。根据创面缺损大小预先设计皮瓣,在深筋膜近端向远端锐性解剖,切断皮瓣与尺动脉间的交通达腕上皮支处,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缺损创面。观察皮瓣的感觉、外形及手部功能,并采用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功能评定部分评价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0例皮瓣Ⅰ期愈合,愈合时间14~18(15.0±1.5)d;2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植皮覆盖创面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3~15(7.0±3.8)个月。手部功能采用中华医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中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试用标准手功能评定部分:优2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于手部创伤后造成的软组织缺损,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逆行皮瓣具有供区隐蔽,不牺牲主干血管,皮瓣纤薄,不需要二次修薄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