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河北医药》2012,34(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的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OPCABG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15例.U组麻醉诱导后恒速输注乌司他丁6 000 U/kg(30 min内)后,再以1 000 U·kg-1·h-1的速率输注至手术结束;C组采用同样的方法输注等量0.9%氯化钠溶液.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即刻(T1)、旁路血管开放时(T2)、术毕(T3)、术后8 h(T4)监测MPAP、PCWP、SVO2、PVR等指标并计算出P(A-a)DO2、RI、QS/QT、VD/VT、Raw、PVR及CL等指标.并于相同时间点及术后24 h(T5)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 (IL-6、IL-10 及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结果 与T1比较,2组在T3,T4时P(A-a)DO2、RI、Raw升高,T2~4时PVR升高、CL降低,在T2,T3时IL-6、CD11b/CD18表达升高,T2~5时TNF-α浓度升高(P<0.05或<0.01);与C组比较,U组在T3~4时P(A-a)DO2、RI、PVR降低,在T2~4时VD/VT、OI降低;在T2时CL升高(P<0.05或<0.01),U组在T3时IL-6、IL-10浓度降低,T2~5时TNF-α浓度和CD11b/CD18表达降低(P<0.05或<0.01).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OP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IL-6、IL-10及TNF-α浓度及CD11b/CD18表达水平的升高,减轻肺损伤,达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预先用药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年龄48~67岁,体重52~68 kg,ASA分级Ⅰ级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30):对照组(C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全麻诱导前,P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稀释至5 mL),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预注药前即刻(T0)、气腹后1 h(T1)、关气腹前即刻(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采集外周静脉血3 mL,测定血清IL-6、IL-10和TNF-α浓度,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PaO2/Fi O2。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1~4时血清TNF-α、IL-6浓度升高,T1~3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P组T1~3时血清TNF-α、IL-6浓度升高,T1~4时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两组T1~2时RI升高,PaO2/Fi O2降低(P<0.05)。与C组比较,T1~4时P组血清TNF-α、IL-6浓度降低,血清IL-10浓度升高(P<0.05),T1~2时P组RI降低,PaO2/Fi O2升高(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预先给药可通过减轻全身炎性反应而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肺功能起到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在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中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300~350g,分为4组,每组大鼠15只:对照组(C组)、机械通气组(V组)、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机械通气+右美托咪定+LY294002组(DL组)。D组和DL组经尾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输注时间10min)后调整输注速率至0.5μg/(kg·h);DL组给予右美托咪定前静脉输注LY294002 0.3mg/kg,输注时间为5min。其余注射等容量的0.9%Na Cl。于机械通气前(T0)、机械通气结束时(T1)、机械通气后30min(T2)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动脉血气,测定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后处死大鼠,取肺组织,ELISA法检测肺组织TNF-α、IL-6和IL-10的含量,肺组织湿/干重比(W/D)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Akt(P-Akt)和HIF-1α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三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含量及W/D比升高,T1、T2时RI升高,OI降低,P-Akt表达下调和HIF-1α表达上调(P0.05);与V组比较,D组和DL组肺组织TNF-α、IL-6、IL-10含量升高,W/D比降低,T1、T2时RI升高,OI降低,P-Akt和HIF-1α表达上调(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能通过影响P13K-Akt-HIF-1α信号通路进而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肺泡毛细血管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拟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40~60岁,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U组)和乌司他丁联合Ala-GLn组(UA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后,UA组泵注丙氨酰谷氨酰胺0.4 g/(kg·d),U组泵注等量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两组持续输注24 h,并均在转流液内加入乌司他丁2万U/kg。分别在麻醉后(T_0)、CPB前(T_1)、开放主动脉30 min(T_2)、闭合胸骨(T_3)及术后5 h(T_4)、24 h(T_5),经颈内静脉采血3 mL,用于测定血浆TNF-α、IL-6和SP-A的含量;经动脉采血进行血气分析;观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2~T5时的血清TNF-α、IL-6含量均升高(P<0.05);UA组患者血浆TNF-α、IL-6含量低于U组(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2~T_5时SP-A水平显著升高(P<0.05),UA组患者血浆SP-A含量低于U组(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患者在T_2~T_5时A-aDO_2、RI值显著升高(P<0.05),UA组患者A-aDO_2、RI值低于U组(P<0.05);UA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U组缩短(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抑制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的炎症反应,保护肺泡毛细血管膜屏障功能,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体外循环患者血清TNF-α、IL-6和IL-10变化的影响,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体外循环后疼痛和局部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 80例患者行心脏手术,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导前地佐辛0.2 mg/kg;对照组静脉输注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分别在术前、术后2、4、8、12和24 h,测定患者TNF-α、IL-6和IL-10物质的浓度.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术后疼痛进行评分.结果 试验组患者术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T0期血清TNF-α、IL-6和IL-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T5期血清TNF-α、IL-6的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试验组患者T1 ~ T5期时血清TNF-α、IL-6比对照组血清TNF-α、IL-6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患者T1 ~ T5期时血清IL-10比对照组血清IL-10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地佐辛能有效改善手术创伤组织中TNF-α、IL-6和IL-10细胞因子引起炎性反应和保护组织免受损伤,减少术后疼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不同剂量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对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 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肺炎患儿140 例,按照给药剂量分为高剂量组(n=46)、低剂量组(n=48)和对照组(n=46)。三组患儿均接受病毒性肺炎常规治疗,高剂量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每次20 万U/kg 雾化吸入治疗,低剂量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每次10 万U/kg 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给予0.9%生理盐水2 mL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三组患儿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治疗3周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05)。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三组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高剂量组IL-6、TNF-α、CRP 水平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 周后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血清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CD3+、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CD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CD3+、CD4+、CD4+/CD8+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CD8+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CD3+、CD4+ 、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 注射液可以降低病毒性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增强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每次20 万U/kg 雾化吸入的效果优于10 万U/k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择期拟全麻复合连硬下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n=20)和参麦组(S组,n=20)。S组患者麻醉前10min将参麦注射液0.5mL/k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完毕,C组则使用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前(T0)、单肺通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时抽取桡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计算肺泡动脉氧压差(A-aDO2)和肺分流率(Qs/Qt)。同时抽取桡动脉血3mL迅速离心,测定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TNF-α、IL-6及IL-10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T1-4时Qs/Qt、A-aDO2均升高(P<0.05),S组Qs/Qt、A-aDO2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均降低(P<0.05)。与T0比较,C组T1-4时TNF-α、IL-6和IL-10均升高(P<0.05),S组TNF-α、IL-6和IL-10仅T4时升高(P<0.05)。与C组比较,S组T1-4时Qs/Qt、A-aDO2、TNF-α、IL-6和IL-10均降低(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有效抑制单肺通气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和TNF-α、IL-6、IL-10等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肺换气功能,对单肺通气引起的肺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焦皓  齐敦益 《江苏医药》2012,38(8):907-909
目的探讨氨溴索对小儿心肺转流(CPB)术后炎症介质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31例CPB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随机分为氨溴索(A)组(n=15)和对照(C)组(n=16)。A组术前3d及术后2d静脉滴注氨溴索20mg.kg-1.d-1并行雾化吸入;C组使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CPB前(T1),CPB结束(T2)和CPB结束后2h(T3)、4h(T4)及18h(T5)采集桡动脉血,测定血浆IL-6、IL-8、TNF-α浓度,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结果 T2-T5时点,两组血浆IL-6、IL-8和TNF-α浓度均较T1时增加,C组高于A组(P<0.05)。CPB后两组RI和OI均较CPB前升高,C组高于A组(P<0.05)。结论氨溴索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小儿CPB引起的肺损伤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出血手术患者自体血回收时应用白细胞滤器联合乌司他丁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大出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白细胞滤器组(LDF组)、乌司他丁组(UTI组)、白细胞滤器+乌司他丁组(LDF+UTI组),每组15例。术中均使用自体血回输机,回输时LDF组、LDF+UTI组均使用白细胞滤器,UTI组、LDF+UTI组术中静脉滴注乌司他丁20万U,其他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4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6 h(T3)、12 h(T4)、24 h(T5)、72 h(T6),抽取动脉血5 ml,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浓度水平。并进行血气分析,计算呼吸指数(RI)和肺顺应性(CL)。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DF组、UTI组、LDF+UTI组各时间点自体血回输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血浆MDA浓度和RI降低,血浆SOD活性升高,NE、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P<0.05),CL增高。LDF+UTI组与其他3组比较各时间段自体血回输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明显降低,血浆MDA浓度和RI降低,血浆SOD活性升高,NE、血浆TNF-α、IL-6浓度降低(P均<0.01),CL高于其他3组。结论白细胞滤器及乌司他丁都具有减轻大出血患者自体血回输后的肺损伤的影响,两者合用效果更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阻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能够有效地保护患者的心肺功能,有助于患者平稳地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对单肺通气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下段癌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30人。U组按5000 U.kg-1计算乌司他丁用量,半量于入室后缓慢静脉注射,半量持续1 h静脉点滴。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于麻醉诱导前(T1),单肺通气即刻(T2),单肺通气30 min(T3),双肺通气30 min(T4),术毕(T5)取血样,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血清丙二醛(MDA)和8-异前列腺素(8-iso-PGF2a)的浓度。结果与T1时比较,T3,T4,T5时2组血清IL-6,TNF-α水平都升高(P<0.05或P<0.01),而U组升高幅度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清SP-A,MDA,8-iso-PGF2a水平升高(P<0.05),U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组较C组T3,T4,T5时血清IL-6,SP-A,MDA,8-iso-PGF2a升高水平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预先给药可减轻单肺通气造成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乌司他丁调控脓毒症大鼠TNF-α与IL-6及IL-10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大鼠血清TNF-α、L-6、IL-10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乌司他丁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模型,于造模后2.0,8.0,12.0,24.0h处死大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L-6、IL-10水平;留取完整左肺组织行病理切片,评估肺脏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各时间点TNF-α、L-6、IL-10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乌司他丁组与模型组相比,除24.0h外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1),IL-6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下降(P<0.01),IL-10水平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切片显示乌司他丁组肺损伤轻于模型组。结论:乌司他丁能下调脓毒症大鼠TNF-α、L-6水平,对IL-10有上调作用,并能减轻脓毒症肺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血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脓毒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乌司他丁。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其淋巴细胞亚群和TNF-α、IL-10并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CD3+、CD4+、CD8+水平,CD4+/CD8+比值以及TNF-α和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脓毒血症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晓燕 《中国医药》2013,(12):1721-1723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再灌注后对糖尿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下肢手术并使用止血带的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20例,采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记录上止血带前(T0)、上止血带1h(T1)、松开止血带后0.5h(T2)、2h(T3)、6h(T4)、24h(T5)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氧合指数,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结果松开止血带后,P(A-a)DO2值呈上升趋势,糖尿病组T0、T4时P(A—a)D02分别为(13.3±8.7)、(24.1±8.7)mmHg(1mmHg=0.133kPa),非糖尿病组分别为(13.5±7.9)、(18.5±1.3)mmHg,T4时2组患者均明显高于T0时(P〈0.05),并且P(A—a)DO:糖尿病组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氧合指数值均呈下降趋势,糖尿病组T0、T3、T4、T5时氧合指数值分别为(430±34)、(389±36)、(345±32)、(378±26)mmHg,非糖尿病组分别为(427±35)、(398±46)、(370±43)、(407±36)mmHg,T3、T4、T5时氧合指数值均明显低于T0时(P〈0.05),糖尿病组患者T4、T5时氧合指数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T0、T3、T4、T5时IL-6浓度分别为(2.3±1.3)、(6.9±1.8)、(23.1±7.6)、(10.1±1.8)ng/L,非糖尿病组分别为(2.4±1.2)、(5.7±1.8)、(18.5±7.3)、(8.9±1.6)ng/L,T,、T4、T5时IL-6浓度均明显高于T0时(P〈0.05),T4、T5时糖尿病组IL-6浓度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P〈0.05)。结论常规应用止血带会导致下肢手术患者肺换气功能损伤,而合并糖尿病会加重对肺功能的损伤,因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断肢再植,器官移植时,一定要先控制好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肺换气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单侧下肢手术患者(需要上止血带)35例.按单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7)和乌司他丁组(U组,n=18)。行L2.3间隙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U组在上止血带前15min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单位,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于相同时间静脉注射。动态观察两组T0患者上止血带前(T0)、松止血带后2h(T1)、6h(T2)、24h(T3)4个时点血气指标及血丙二醛(MDA)和内皮素-1(ET-1)的浓度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和呼吸指数(RI)升高,Th3时血ET-1和MDA浓度升高(P〈0.05)。U组各时点血气指标及血MDA和ET-1的浓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U组松止血带后的PaO2升高,PA-aDO2和RI下降,MDA和ET-1浓度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下肢手术松止血带后的肺换气功能障碍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和保护内皮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6%羟乙基淀粉(HES)130/0.4对脓毒症患者血浆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为HES组,患者入室后1h内按20mL.kg-1输入HES;Ⅱ组为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LRS)组,1h内输入等量LRS。分别于患者入室时(T0)、输完药品后(T1)、手术结束时(T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T0比较,Ⅰ组T1、T2时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Ⅱ组T0、T1、T2时TNF-α、IL-1β、IL-6水平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6%HES130/0.4能抑制脓毒症患者血浆TNF-α、IL-1β、IL-6水平的升高。  相似文献   

16.
肖刚  顾连兵  万梅方  辜晓岚 《中国医药》2014,9(11):1591-1595
目的 评估单肺通气不同时机使用乌司他丁对左开胸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的保护效果.方法 观察2012年3-10月江苏省肿瘤医院麻醉科全身麻醉下行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45例,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肺功能检查基本正常,胸部CT检查肺组织无明显异常.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A、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分别记录3组患者年龄、体质量、单肺通气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A、B组分别在单肺通气开始和结束时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kU/kg(0.9%氯化钠注射液水稀释到50 ml,10 min静脉滴注完),C组术中未使用乌司他丁.3组分别在麻醉前(T0)、单肺通气开始(T1)、单肺通气1h(T2)、单肺通气结束(T3)、手术结束(T4)、术后2h (T5)行血气分析,并于T0、T2~T5抽静脉血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内皮素1浓度.结果 A组在T2、T3时点动脉血率分压(PaO2)明显高于C组[(215 ±66)、(256±78) mmHg比(129±39)、(183±57) mmHg(1mmHg=0.133 kPa),P<0.05].C组TNF-α、内皮素1浓度从单肺通气开始后逐渐升高,在T5时点明显高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4±105)ng/L比(167±65) ng/L,(176±87) ng/L比(76±20) ng/L,P<0.01];而B组TNF-α、内皮素1浓度在T4时点较T3时点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5±94) ng/L比(316±109) ng/L,(124±70) ng/L比(140±57) ng/L,P<0.05],但仍高于T0时的浓度[(162±57) ng/L、(74±15)ng/L].A组TNF-α、内皮素1浓度在T2~T5各时点均明显低于C组;B组在T5时TNF-α、内皮素1也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4±78) ng/L比(384±105) ng/L,(117 ±69) ng/L比(176-87) ng/L,P<0.05].结论 乌司他丁能改善单肺通气中肺组织的氧合,对单肺通气术后的TNF-α、内皮素1升高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能促进单肺通气术后肺功能更快地恢复,尤其是单肺通?  相似文献   

17.
王培龙  张敏  张俊峰  张谦 《中国医药》2012,7(9):1123-1125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30只.使用三硝基苯磺酸钠( TNBS)建立UC模型,Ⅰ组不使用乌司他丁,为造膜对照组;Ⅱ、Ⅲ、Ⅳ组分别于造模0、6、12 h使用乌司他丁,剂量为2万单位/kg,为研究组.检测分析各组肠静脉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UC模型症状积分(实验开始24、72、168 h各观察10只大鼠).结果 ①在实验各时段,使用乌司他丁组UC大鼠病变积分均低于Ⅰ组(均P<0.05),且24、72 h时Ⅱ、Ⅲ、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4 h:(1.8±0.4),(2.7±0.3),(3.0±0.1);72 h:(3.7±2.3),(4.2±1.2),(5.0±0.9),均P<0.05],但168 h时Ⅱ、Ⅲ、Ⅳ组未见明显差异.②使用乌司他丁组肠静脉内毒素含量在实验各时期内均低于Ⅰ组,24h时Ⅱ组与Ⅲ组、Ⅳ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7.7±11.7) ng/L比(117.1±9.7) ng/L,( 124.3 ±4.9) ng/L,均P<0.05],72、168 h时Ⅱ、Ⅲ、Ⅳ组肠静脉血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4h时Ⅱ组TNF-α低于Ⅰ组及Ⅲ、Ⅳ组[(6.7±2.6) pg/100 μg比(13.5±1.7),(11.8±2.8),(12.4±2.7)pg/100 μg,均P<0.05)],但72、168 h使用乌司他丁各组低于Ⅰ组.结论 乌司他丁对TNBS导致的大鼠UC有明显防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内毒素水平而降低免疫异常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的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急性肺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司他丁3000U/(kg·d)、丹参注射液30ml/d静脉注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治疗前、后血浆乳酸、超敏c反应蛋白0IS—CRP)含量、血浆肿瘤坏死因子-d(TNF-理)、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血气分析变化。治疗7d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_6.775,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乳酸、hs—CRP、TNF-α、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乳酸、hs—CRP、TNF—d、IL_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频率(RR)均明显下降,氧合指数(Pa02/FiO:)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显著上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丹参辅助治疗急性肺损伤可以显著改善急性肺损伤患者预后,降低炎l生反应程度,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