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鼻导管吸氧法治疗,观察组(n=3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pH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PaO2、PaCO2、SaO2、HR及RR等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而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pH值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与有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50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 h、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正确使用无创及有创通气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61例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根据机械通气方法不同分为有创通气组31例和无创通气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常规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有创通气组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无创通气组采取面罩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浆BNP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有创通气组pH、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高于对无创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浆BNP明显低于无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通气功能,降低血浆BNP,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优于无创正压通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救治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患者20例为序贯通气组,先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根据病情在3~7 d内拔除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选择相似病情病例20例作为对照组,经口气管插管有创通气,以同步间歇强制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方式撤机。观察两组病例的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撤机成功率、住院死亡率、总住院时间等。结果序贯通气组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不仅可应用于COPD所致的重症呼吸衰竭,对非COPD病因所致急性严重呼吸衰竭的救治也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纳络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和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纳络酮1.2~1.6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内,1次/d,静脉滴注,连用3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液酸碱度(pH)等指标变化及肺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显示动脉PaO2上升,PaCO2下降(P<0.01);治疗组肺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血气改善程度更好(P<0.05)、临床疗效更高(P<0.01)。结论纳络酮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经济、安全、可靠,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急性有机氟中毒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急性重度有机氟中毒患者9例,在应用糖皮质激素、俯卧位通气等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的血PH值、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及并发症。结果 9例患者中好转8例,1例病情加重改有创通气,10天后死亡;8例好转患者治疗后的心率、呼吸频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合指数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能有效缓解重度急性有机氟中毒患者症状,改善低氧。  相似文献   

7.
目的进一步评价和认识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严重呼吸衰竭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前瞻性研究了2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伴有严重的Ⅱ型呼吸衰竭(PaCO2>80mmHg),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监测血气、通气参数、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有效22例,治疗开始后1小时血气无明显改变,3小时PaCO2显著下降(P<0.05),pH值上升(P<0.05),病情改善。其中少数患者PaCO2>100mmgH、或伴有昏迷,无创通气抢救成功。患者对鼻面罩及正压通气接受性良好,副作用少。结论无创机械通气为抢救COPD合并呼吸衰竭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NIPPV,通气时间5~7 d。比较两组同期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气、心率、呼吸频率等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应用NIPPV可明显改善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症状,提高PaO2,降低PaCO2,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2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PaO2、PaCO2、PH的变化及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的PaO2、PaCO2、PH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8.09±3.09)d、(15.42±2.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机械通气辅助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并能缩短治疗时间,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无创机械通气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依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观察组41例(无创机械通气)及对照组45例(有创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 h,氧合功能、血液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均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及氧合指数(OI)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及内皮素(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571,P=0.033)。结论老年肺动脉高压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氧合功能,且相对于有创机械通气具有更低的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面罩吸氧,而治疗组则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肺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氧分压、夜间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住院时间则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可调节生命体征,缓解缺氧状态,改善肺功能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度Ⅱ型呼吸衰竭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我院诊治60例重度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将患者用随机分为常规组28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和研究组32例(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联合纳美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气水平、神经功能损伤情况、生命体征、有创通气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3、5 d的氧分压(PaO2)水平、酸碱度(pH)值、GCS评分、动脉收缩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自主呼吸频率、心率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GCS评分、自主呼吸频率、心率及动脉收缩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1、3、5 d的PaO2水平、GCS评分、动脉收缩压高于常规组,PaCO2水平、自主呼吸频率、心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1、3、5 d的pH值无明显差异(P>0.05);(2)研究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时间、总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3)研究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3.57% vs. 28.13%,0.00% vs. 18.75%),P<0.05。 结论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联合纳美芬治疗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74例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化痰、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并采用有创机械通气(IPPV)治疗;观察组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指标及血气变化、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1.89%(34/37),与对照组〔81.08%(30/37)〕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IPPV时间和总通气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5.46±1.11)d、(8.31±1.37)d、(7.47±1.72)d,与对照组〔(8.26±1.41)d、(12.01±1.75)d、(13.01±1.95)d〕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再插管率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分别为8.11%(3/37)、2.70%(1/37),与对照组〔18.92%(7/37)、13.51%(5/37)〕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血气分析和呼吸频率及心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危重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VAP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例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接受无创正压呼吸机的治疗,分为有合并症组A组(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无合并症组B组,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两组撤机时间的统计学差异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撤机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PaO2、PaCO2无差异(P>0.05);各组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后PaO2、PaC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合理利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明显改善AECOPD呼吸衰竭患者PaO2、PaCO2;合并症并无降低其治疗效果和延长撤机时间。  相似文献   

15.
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四种机械通气方法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四种机械通气方法(单纯无创机械通气、单纯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有创序贯机械通气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四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共64例,在血气分析、临床转归、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四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气分析、临床好转)无明显差异(P0.05),四组死亡率分别为7.69%、18.75%、33.3%、18.75%,但存活者在住院时间上比较,单纯无创机械通气组(7.50±1.56天)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组(12.35±2.67天)单纯有创机械通气组(15.68±3.82天)或无创-有创机械通气组(16.23±3.25天),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良反应方面,26例无创通气治疗时,10例患者轻微不适,经解释可以接受,38例有创通气治疗时,在适当镇静、肌松药的协助下,基本全部能够耐受。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是挽救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生命、改善预后的重要治疗方法,根据不同阶段,制定个体化方案,及早给予无创通气、无创-有创或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于方便操作、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单纯有创通气、减少住院时间和费用,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 (呼衰 )患者从有创机械通气过渡至无创通气的效果及时机。方法 将 2 8例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且实施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随机分为两组 ,各 14例。A组继续行有创通气 ,B组拔除气管插管改为面罩无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例数、病死例数、机械通气时间、住呼吸监护室 (RICU)时间。结果  A组与 B组发生 VAP的例数分别为 8例和 1例 (P <0 .0 5 ) ;死亡例数分别为 2例和 1例 (P >0 .0 5 ) ;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 (2 1± 9)天和 (11± 5 )天(P <0 .0 5 ) ;住 RICU时间分别为 (2 5± 10 )天和 (16± 7)天 (P <0 .0 5 )。结论  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当肺部感染基本控制时改用无创通气可以降低 VAP发生率 ,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 RICU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肺栓塞的临床特点和无创机械通气在肺栓塞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近5年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大多数肺栓塞患者均存在基础疾病,具典型临床表现者10例(<30%),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可明确诊断。31例并呼吸衰竭者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机械通气治疗后3d和5d的血气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的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应提高对肺栓塞的警惕性,综合分析。无创机械通气在肺栓塞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心脏外科术后发生急性呼吸衰竭适合进行NPPV的患者,随机分为无创通气组及常规治疗组。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测值,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插管率、气管切开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病死率、入组后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研究期间,共有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3例,符合纳入标准77例,男性48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1.7±11.0)岁,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38例,瓣膜手术20例,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搭桥术9例,大血管手术7例,其他手术3例。无创通气组(n=39),常规治疗组(n=38)。无创通气组再插管率为12.8%,气管切开率10.2%,VAP发生率0,住院病死率12.8%,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分别为84.2%、31.6%、18.4%和26.3%)(P<0.05或P<0.01)。无创通气组入组后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中位数分别为28.0(10.5,43.0)h和4.0(2.0,5.0)d,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的69.5(3.8,248.0)h和5.0(4.0,9.0)d,(P<0.05或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相近[分别为13.0(10.5,20.0)d和17.0(11.0,28.3)d,P>0.05]。NPPV治疗后2~4h,pH、PaCO2和PaO2均显著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减慢(P<0.05或P<0.01),与同时间点常规治疗组水平相近。结论:NPPV选择性用于心脏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可显著降低再插管率,改善患者预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以明确NPPV在心脏术后患者中应用的适应证和影响疗效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常规机械通气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重型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PO2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PaCO2,RR,HR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78%(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较轻,均在患者的耐受能力范围之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危重型哮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常规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改良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人呼吸衰竭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通气治疗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行无创机械通气,试验组使用改良面罩,对照组使用普通面罩。结果: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总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插管率、HAP发生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患者鼻梁皮肤损伤、胃胀气、漏气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改良面罩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人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