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莉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41-2142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致残率极高的疾病。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占脑卒中患者的20.0%~50.0%[1]。脑卒中后发生抑郁既可导致躯体症状加重,又可加重患者精神痛苦,使其生存质量降低[2]。PSD的严重程度和脑卒中的预后密切相关,是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如未及时治疗,会明显影响神经功能的康复,甚至增加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因此,对脑卒中患者除了治疗脑卒中外,还应积极防治PSD。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聪 《河北医药》2009,31(16):2181-2181
脑卒中后抑郁(PSD)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3%-65%[1]。抑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差,导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较差。本文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27例进行4周心理护理,以探讨其对PSD的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外报道PSD的总发生率多为40%~50%,国内报道发生率为30%~68%.患者除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外,常伴有情绪低落,兴趣缺乏、悲观失望、失眠等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4.
脑卒中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0%[1],抑郁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而且延缓脑卒中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韦潋滟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817-2818
目的探讨氟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1年5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6例PSD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及心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抑郁症状,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改善有效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脑卒中的过程中使用氟西汀治疗PSD效果确切,能显著改善抑郁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抑郁血浆单胺递质的变化及氟西汀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血浆单胺递质的变化及盐酸氟西汀对其治疗影响。方法:将160例患者按照1995年脑卒中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分为4组:盐酸氟西汀胶囊抗抑郁治疗组40例(PSD抗抑郁治疗组)、非抗抑郁治疗组40例(PSD非抗抑郁治疗组)、脑卒中组40例(非PSD),正常组4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仪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的NE、5-HT的含量。结果:PSD组经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后HAMD评分下降,抑郁症状减轻。PSD患者血浆NE、5-HT含量下降,在抗抑郁治疗后,NE、5-HT含量上升。结论:PSD与单胺递质含量降低有关,氟西汀能改善卒中后抑郁及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3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以及心理支持治疗,治疗组1(n=55)给予氟西汀治疗,治疗组2(n=58)给予西酞普兰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均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状况。结果治疗12周结束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2评分下降程度(16.4%,7.4%)高于治疗组1(7.5%,5.6%),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能够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观察综合干预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PSD提供理论依据。选取脑卒中患者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分,分为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2组的HAMD分值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在有抑郁症状组中各选择50例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采取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HAMD评分和BDNF水平变化。380例脑卒中患者抑郁症状的发病率为44.47%(169/380)。有抑郁症状组与无抑郁症状组比较,HAMD分值和血清BDNF水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t=11.805、4.193,P<0.01)。脑卒中患者HAMD分值与血清BDN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608,P<0.01)。干预8周后,观察组HAMD分值及血清BDNF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8.147、3.031,P<0.01),较对照组也均有显著性差异(t=4.607、2.943,P<0.01)。观察组抑郁症状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3.048,P<0.01)。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发病率高,其抑郁程度与血清BDNF水平负相关;采用以心理护理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及提高血清BDNF水平;血清BDNF水平可作为判定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及抗抑郁疗效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在卒中后伴发的一种以精神症状为主的情感障碍性疾病。由于各项研究的评价方法、诊断标准、患者选择和脑卒中后时间的不同,各研究报道的PSD发生率差异较大,目前认为PSD发生率达30%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后抑郁(post stroked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其发生率达50%。PSD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增加;阻碍神经功能恢复,致残率增加;康复意愿及效果下降,住院时间延长;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下降。本研究对PSD进行分组治疗,以探讨治疗PS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以心境低落、兴趣下降等为特征的脑卒中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后约30%~50%的患者可发生抑郁[1].PSD对患者恢复健康有消极影响,它降低康复治疗的效果,延缓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恢复,使生活质量显著下降,明显增加病死率.2005年1月至2009年6月我们共收治PSD患者90例,45例采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合用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首发脑梗死患者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诊治的12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根据抑郁自评量表,抑郁自评指数≥0.5判定为脑卒中后抑郁(PSD),分析PSD与脑卒中部位、脑卒中性质的关系。结果左侧病灶、前部病灶、皮质病灶、多病灶脑梗死患者并发PSD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与脑卒中性质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与脑卒中部位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其发病相关因素。方法对2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残疾指数评分。对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SD总发生率40.3%,其中轻度抑郁25.7%,中度11.3%,重度3.2%;PSD临床表现主要为情绪低落、焦虑、绝望、睡眠障碍等;PSD发生与性别、卒中类型无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和残障程度、病程、病变部位等因素有关。结论PSD发生率较高,及时对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行抑郁筛查,可望早期发现PSD。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路优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方法:80例脑卒中后抑郁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抗高血压治疗,治疗组加用路优泰4周,并评定两组有效降压程度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scale,HAMD)[1]的得分情况。结果:路优泰治疗后抑郁症状及降压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的高血压病患者在常规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路优泰治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降压效果和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况状。  相似文献   

15.
<正>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可发生与脑卒中后任何时期,是脑卒中后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失眠是抑郁症的主要表现形式。失眠不仅仅是PSD伴随的躯体症状,也有可能是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失眠和抑郁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密切的正相关[1],改善睡眠是PSD治疗中必须兼顾的手段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观察抗抑郁剂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将PSD患者随机分为舍曲林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舍曲林对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结果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卒中后抑郁的特点为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主要表现;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和ADI评分高;口服舍曲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HAMD、HDL、NFDS减分明显,抗抑郁治疗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可以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结论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以睡眠障碍、绝望、运动阻滞和焦虑等为主要表现,抗抑郁剂舍曲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症状,还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7.
老年期脑卒中后抑郁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由于急性期治疗的不断进步,幸存者日益增多,患者在脑卒中后发生抑郁很常见,其中老年患者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很高。脑卒中后抑郁与认知功能障碍、致残、自杀和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提高对脑卒中后抑郁及其治疗的认识显得越来越重要。抗抑郁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音乐疗法、针刺疗法、电休克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和药物治疗,其中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对老年患者脑卒中后抑郁治疗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情绪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它不仅能够延缓神经功能的恢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而且甚至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脑卒中后抑郁国内外均有报道其发生率高达25%~79%。有报道脑卒中后1个月内抑郁发生率为24%~26%,6个月左右33.6%~50.6%,1年内可高达61%,已成为当今世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之一。有学者对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专访,发现有53%左右的患者死于PSD,其病死率比无抑郁组高4倍左右。这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09.7~217)/10万。患病率为(719~745.6)/10万。卒中患者常常因突然发生的意外打击而出现各种情感障碍,其中抑郁最多见。如果抑郁症状持续2周以上,诊断为卒中后抑郁(post-strove depression,PSD)。卒中后1个月内抑郁发生率为20%左右,卒中后3~4个月后其发生率可达20%~60%~([1-2])。因此,对该类患者必须早诊断、早治疗。本研究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九味镇心颗粒治疗PSD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太原市中心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言语减少、情绪抑郁、睡眠障碍、兴趣缺乏、食欲缺乏、精力减退、主动性差、不配合康复治疗等抑郁症状。抑郁情绪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产生一定影响,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