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病理学表现,评价MS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间质瘤的螺旋CT表现,将CT表现与生物学危险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21例GIST发生于胃12例,小肠7例,大肠2例。6例向腔内生长,15例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8例肿瘤最长径≥50mm,13例肿瘤最长径〈50mm;14例边界清楚,7例边界不清;平扫密度均匀10例,不均匀11例;增强扫描动脉期轻中度强化18例,3例明显强化。高度危险4例,中度危险7例,低度危险8例,极低危险2例。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多层螺旋CT能准确诊断GIST,并判断其危险程度,对设计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肿瘤最长径≥50mm、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匀、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多为中、高度危险性;最长径〈50mm、形状规则、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呈均匀强化的病灶多为中度以下危险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MSCT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病灶位于空肠10例,位于回肠4例,位于空回肠交界处2例;单发10例,多发6例.6例GIST肿瘤呈类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密度均匀4例,瘤内片状低密度及点状钙化各1例;4例GIST肿瘤呈分叶状或不规则形,边界欠清,密度均匀2例,不均匀2例;6例GIST肿瘤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分界不清,单发4例,多发2例,瘤内多发不规则低密度3例,局限性低密度区2例,瘤内点状钙化1例.肿瘤动脉期瘤体均明显强化,静脉期持续强化.结论 MSCT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缘及强化情况,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诊断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15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15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腔外或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平扫肿瘤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15例胃间质瘤中,良性3例,潜在恶性2例,肿块最大径都小于5cm,多呈均匀强化;恶性10例(包括低度恶性,高度恶性),肿块最大直径多大于5cm,其内见不同程度坏死,呈不均匀、不规则强化。结论: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肿瘤定位,良恶性鉴别,术前评估及手术方式选择有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提高对GST的CT征象和临床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病理及免疫组化证实的GST的CT和临床表现资料,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本组共检出病灶14个,均为单发,位于胃体部9例,胃底部3例,胃窦部2例,其中腔内生长3例,腔内外生长7例,腔外生长4例。良性5例,CT所见瘤体最大径均≤5.0cm,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明显均一强化;恶性或潜在恶性9例,CT表现为肿块较大,最大径均>5.0cm,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内见囊变坏死,不均一强化,其中2例发生肝脏转移。结论 CT对GST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尹玲  武淮昌 《医药论坛杂志》2011,(9):156-157,159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病理特点和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的CT图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 17例GIST发生在胃12例,十二指肠2例,小肠2例,肠系膜1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1例,恶性14例;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良性GIST密度基本均匀,边界清晰,强化均匀、规则;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强化也不均匀。结论 CT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肿瘤良恶性的鉴别也有一定的特点,对于临床医师诊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23例,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结果 23例中,肿瘤发生于胃12例,空、回肠7例,十二指肠2例,食管和小肠系膜各1例。良性间质瘤5例,交界性2例,恶性间质瘤16例。良性平均直径3.6cm,交界性平均直径4.4cm,恶性者平均直径6.7cm。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呈均匀等密度7例;肿块周边呈等到密度,中央低密度区15例;混杂密度1例。增强: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6例;病毒灶不均匀强化,其中可见散在囊状坏死17例。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GISTs检查的最佳选择,并能通过多方位重建(MPR)更清晰显示病灶各项特征,多层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3D-MSCTA)寻找肿瘤血管及其他血管变化,显著提高了GISTs的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对GISTs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MSCT影像特征及生物学危险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合文献分析与肿瘤危险度相关的MSCT征象。结果 21例患者肿瘤极低危险度1例(4.8%),低危险度2例(9.5%),中等危险度5例(23.8%),高危险度13例(61.9%)。GIST的生特学危险度与肿瘤的大小、形态、密度、边界以及肿瘤坏死出血、邻近器官侵犯、转移有关,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而GIST的生特学危险度与肿瘤增强程度、钙化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GIST的MSCT有一定的影像特征,CT征象能较好地反映GIST的病理组织学特点,有助于肿瘤生物学危险度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GISTs的CT表现。结果23例病例中均为单发,位于胃16例,小肠5例、直肠1例,左侧肾上腺区1例。低度危险6例,中度危险7例,高度危险10例,低度危险的GISTs为类圆形的肿块,密度较均匀,高度恶性强化欠均坏死囊变多,形态不规则,中度危险的大小形态无特征性。结论GISTs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有助于GISTs的定位及恶性程度的高低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瘤病例13例。所有病例均作CT小肠造影(口服足量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充盈肠管后行多期增强扫描)。采用多平方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血管生成(AVA)后处理技术显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结构,供血动脉及门静脉侧枝循环、动静脉瘘等影像表现。结果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7例,回肠4例。良性4例,潜在恶性6例,恶性3例。CT表现:腔外型4例,腔内型3例,腔内外型6例。多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直径2—8em。平扫通常密度均匀,也可不均匀,大者可有中心或偏侧坏死区。增强动脉期明显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持续明显强化,肿瘤供血动脉均得以显示,5例见门静脉侧枝循环,2例出现动静脉瘘。结论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后处理重建功能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术前分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能谱CT对于胃间质瘤及胃神经鞘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胃间质瘤及10例胃神经鞘瘤患者的临床、能谱CT表现、能谱数据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动脉期及门静脉期能谱CT扫描模式,获得140 k Vp混合能量图像及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结果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与混合能量图像相比CNR明显增高(P=0.000)。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对于病变定位的准确性(94%)高于混合能量图像的准确性(88%);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中能更真实地反映病变的CT值,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动脉期胃间质瘤病灶内有血管显示的共有9例,占41%,均为高危险度间质瘤,胃神经鞘瘤病灶内未见血管显示;而门静脉期病变内未见明确血管显示,动脉期对高危险度间质瘤诊断的意义较大;胃神经鞘瘤及胃间质瘤均呈延时强化,胃神经鞘瘤动脉期CT值(97±20)Hu至(23±16)Hu,静脉期CT值(145±32)Hu至(30±11)Hu;胃间质瘤动脉期CT值(160±53)Hu至(39±10)Hu,静脉期CT值(191±62)Hu至(44±10)Hu。动脉期及静脉期胃神经鞘瘤与胃间质瘤40~140 Ke V各单能量图像C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最佳ke V单能量图像比混合能量图像能获得更好的病变与肌肉间的对比噪声比(CNR);能谱曲线能直观地显示胃间质瘤及胃神经鞘瘤的延时强化特征,且动脉期及静脉期40~140 Ke V单能量CT值比较胃间质瘤CT值高于胃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11.
陈佳妮  白人驹  赵新 《天津医药》2012,40(8):846-847,868
目的: 分析并总结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复习26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胃淋巴瘤的MSCT资料,重点分析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增强表现、周围脂肪界面及局部淋巴结等,并总结其CT表现特征。结果:26例中,胃窦病变18例,胃体8例,胃底7例,其中9例累及两个及以上部位。13例胃壁呈节段性增厚,8例弥漫增厚,增厚范围8-40mm ;5例表现为局部肿块。21例增强扫描中17例强化不均,其中12例可见连续的黏膜线,呈现“分层”现象,5例较大病变内可见片状低密度坏死;4例均匀强化。23例胃周淋巴结增大,其中22例累及胃周两区及以上淋巴结。21例胃浆膜面规整,仅5例浆膜面模糊并胃周脂肪密度增高。22例胃壁柔软,胃腔无确切狭窄,2例胃壁僵硬,胃潴留及胃幽门不全梗阻各1例。结论:胃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 ,其中,累及多部位、弥漫性或节段性胃壁显著增厚、增强扫描黏膜线连续、多区胃周淋巴结受累、局部浆膜面规整、胃周脂肪间隙清晰、胃壁有一定扩张度和柔软度等征象出现时高度提示胃淋巴瘤可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消化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CT表现及特点。方法对18例手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间质瘤发生于食管2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肠5例,回肠3例;肿瘤向腔内生长6例,向腔外生长9例,腔内外生长3例;平扫肿瘤密度均匀6例,密度不均匀12例(其中内见液化坏死区伴或不伴有出血者10例、内见钙化者2例);增强扫描肿瘤显著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例、不均匀强化13例(液化坏死区无明显强化),6例肿瘤静脉期强化程度普遍强于动脉期强化程度。结论 GIST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提高认识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螺旋CT对胃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胃间质瘤33例,所有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经病理免疫组化检查证实.结果 33例胃间质瘤的主要螺旋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向胃腔内、外或腔内突出.增强后,肿块强化较明显或呈中心坏死、囊变,周边强化.33例胃间质瘤中,良性8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cm;恶性25例(包括潜在恶性6例),肿决直径多大于5cm,边界多不清楚,其中19例肿块内有坏死.12例既向腔内生长又向腔外生长的胃间质瘤患者中,11例病理证实为恶性,有5例在3年内出现复发.结论 螺旋CT对胃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它能准确显示胃间质瘤的部位和形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研究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胃肠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例结果相对照。结果肿块呈类圆形或椭圆形37例,分叶状24例;在多期增强扫描中,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实质部分强化程度从中等到高度明显强化,坏死区域不强化。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定位准确率为95.1%,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为81.9%;对有无转移的诊断符合率为90.9%。结论螺旋CT对于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定性和有无转移,与病理诊断结果有很高的符合率,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春苗  曲金荣  周朋利  黎海亮 《河北医药》2010,32(20):2824-2826
目的探讨来源于胃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s)的CT征象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来源于胃的GISTs的CT表现特点。结果低度恶性24例,均为腔内型,肿块直径均〈5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包膜完整,增强后多均匀强化,其中16例肿块表面可见小的溃疡,4例内部出现钙化;高度恶性44例(4例腔内一腔外型,40例腔外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多不清楚,内部出现结节状及片状坏死囊变区,密度不均匀,增强后不均匀强化,40例肿块表面均出现深浅不一的溃疡,12例出现结节状钙化。肿瘤大小、中心坏死、肿瘤形态、边界与恶性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3、0.812、0.647、0.618,P〈0.01)。结论CT征象可以提高对GISTs的诊断准确性,并为其恶性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依据,为GISTs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16排螺旋CT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小肠间质瘤的患者行16排螺旋CT表现。结果良性间质瘤表现为肿块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度至明显强化,肿块强化以静脉期明显。恶性间质瘤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主要向腔外突出,密度不均匀,中央密度低,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中央见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结论 16排螺旋CT扫描检查对小肠间质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胃间质瘤的影像学检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湘  汪世存 《安徽医药》2007,11(11):1011-1013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胃间质瘤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良性7例,恶性13例。发生于胃体9例,胃底8例,胃窦3例。病灶呈类圆形17例,不规则形3例,最大径1~18 cm,平均6.4 cm。良性7例,最大径1~4.2 cm,恶性或潜在恶性13例,最大径2.8~18 cm。GI显示腔内充盈缺损,粘膜推移变平,并可见龛影。CT平扫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强呈中度不均匀强化,静脉期明显。胃镜示粘膜隆起性病变,可见溃疡。EUS表现为起源于固有肌层的低回声团块。结论EUS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最准确方法。多种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助于胃间质瘤的定位和良恶性判断。  相似文献   

18.
19.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 GIST)占全部胃部肿瘤的1%~3%,是来源于间叶组织的肿瘤,可发生在从食管至直肠的整个消化道,但以胃和肠道多见。其中发生于胃部的患者占60%~70%,也有部分胃肠道间质肿瘤发生于腹膜、腹腔韧带、网膜、肠系膜等胃肠道以外的组织。我院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经手术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胃间质瘤(GST)患者23例,现对临床资料及 CT 表现进行分析,以提高对胃间质瘤(gastic stromal tumors,GST)的认识水平和鉴别诊断能力。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何强  王翔 《江苏医药》2012,38(13):1552-1553,148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的MSCT资料。结果 31例中,肿瘤位于胃部19例、小肠8例、结肠3例、肠系膜1例。病理诊断:7例良性GIST,8例交界性GIST,16例恶性GIST。主要CT表现为圆或类圆形肿块影,良性肿块边缘较清晰,恶性边界不清,部分边缘呈分叶状。平扫密度较为均匀。增强后肿瘤实质部分强化较为明显。结论 CT可作为GIST的常规检查方法,可对肿瘤进行准确定位,有助于判断GIST的性质,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