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的呼吸道具有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润、过滤、清洁的作用和防御反射等保护功能.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使得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若湿化不够,可在人工气道上和上呼吸道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之升高[1].使用机械通气会加重呼吸道失水,使分泌物不易排出,引起痰液黏稠甚至痰痂形成,严重时可出现窒息[2].因此,气管切开后,气道护理非常重要,呼吸道的湿化是保证气道通畅及预防肺部感染的重要环节.我科对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加温湿化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方,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张义辉 《成都医药》2014,(4):309-311
人工气道是为保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人工气道建立在临床工作中已被广泛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其不仅解除了患者上呼吸道梗阻,而且有效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了气道通畅,达到了改善通气、纠正缺氧的临床治疗目的,极大地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成为抢救患者必备技能之一。但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过滤及咳嗽功能消失,防御功能减弱,因此,保持气道达到理想的湿度是气道护理的关键。如对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将在人工气道或上呼吸道上形成痰痂,对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或引起气道堵塞,肺部感染率也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而湿化过度则可引起频繁咳嗽,痰液过度稀释,呼吸急促,甚至发生肺水肿。所以如何有效安全地进行人工气道湿化成为临床护理关注的重点之一。现将其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建立人工气道实施机械通气作为危重患者的生命支持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人工气道建立使会厌功能减弱或丧失,咳嗽反射减弱,正压通气妨碍纤毛运动,往往不能自主排痰,导致气道内分泌物潴留。安全、有效的吸痰不仅可以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而且可避免或减少肺泡塌陷、低氧血症、医源性感染及血流动力学紊乱等并发症。因此,吸痰是机械通气患者保持呼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肺病(COPD)由慢性支气管炎发展而来,其特点为气道阻塞和阻塞性呼吸功能障碍,以农村老年人较常见。当并发感染时,老年人常因肺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呼吸道粘膜纤毛运动减弱而致痰液阻塞气道,严重影响通气功能致呼吸困难,感染经久不愈,甚至引起窒息死亡。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排痰,保持气道通畅,对此类病人至关重要。我科护士采取湿化气道,指导有效咳嗽、翻身、拍背,有效体位引流,必要时吸痰等综合措施,有效地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改善了病员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将16例老年人工气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例,试验组采用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法,并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试验组痰栓、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吸痰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或P<0.05);吸痰时及吸痰后2min、5min氧饱和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注射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可以明显减少痰痂、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及肺部感染的发生,并可减少吸痰次数,减轻吸痰所致低氧血症程度并缩短其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7.
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往往体质差、痰黏稠拉丝长,咳嗽无力,难以排痰,易导致分泌物引流不畅,气道阻塞,感染不易控制,甚至加重病情.我科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抗真菌药的方法清除痰液、畅通气道、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等方面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气道湿化状态下密闭吸痰对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情况,为优化机械通气患者的湿化吸痰策略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颅脑损伤合并机械通气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吸痰时的痰液粘稠情况纳入并分为A组(I度)、B组(Ⅱ度)和C组(Ⅲ度),每组20例,收集并比较三组吸痰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气道刺激反应情况.结果 三组在吸痰不同时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组间的生命体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干预效应和时间效应存在交互作用(P<0.05);A、B两组呛咳、呼吸困难、流泪及气道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 气道湿化促使痰液粘稠度达到Ⅱ度时有利于减少吸痰造成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可明显降低气道刺激不良反应,临床在实施气道湿化时应注意加强对湿化程度的监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9.
刘新会  孙磊  杨秀娜 《河北医药》2013,(21):3281-3282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常用方法之一[1],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在患者吸气过程中上呼吸道黏膜丧失了加温、加湿及过滤等功能;加之反复的吸痰导致气道黏膜、纤毛等结构受损,出现气道失水,黏膜干燥,黏膜分泌物增多且痰液黏稠、结痂,痰液排出不畅,气道阻塞,继而增加了肺炎、肺不张的发生率,影响患者呼吸功能[2]。因而有效的气道湿化、充分的痰液引流等护理措施是降低气道切开术后肺炎发生率的重要措施。试验证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气道湿化的程度呈反比关系[3]。与间断常温气道湿化方法比较,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更有利于呼吸道黏膜的湿化、痰液的稀释以及气道的通畅引流等,从而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我院RCU和ICU对气管切开脱离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持续恒温气道湿化法管理气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人住我院ICU的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气道湿化和吸痰上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吸痰后SpO2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吸痰结束时、吸痰后1min、吸痰后5min血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并ARDS患者机械通气湿化和吸痰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减少SpO2的下降幅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气管肺泡灌洗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采用经人工气道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行气管内分泌物吸引,并予35~37℃生理盐水10~20 ml反复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吸痰和灌洗后临床症状、体征和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肺泡灌洗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吴宏林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22-3723
目的:探讨床边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使用价值.方法:对医院胸外科的109例开胸手术病人,在手术前、后利用床旁支气管镜进行经鼻气管插管、吸痰、痰培养、灌洗、注药及取异物.结果:109例病人均及时得到开通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及分泌物、肺通气功能及时得到显著改善:吸出的分泌物送培养显著提高了致病菌的检出率,有效地指导了抗生素的选用.结论: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在开胸手术病人围手术期的使用过程中,在经鼻气管插管、吸痰、取痰培养、灌洗、注药及取异物,对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且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在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1年5月~2012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48例,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24例,A组患者接受湿纱布覆盖法治疗,B组患者接受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治疗,两组湿化液全部采用灭菌注射用水.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以及管道痰痂形成情况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以及管道痰痂形成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B组患者未形成管道痰痂.结论 高流速可控性氧疗与恒温加热湿化法可以起到提高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方秀花  钱立芳 《安徽医药》2007,11(6):563-563
建立人工气道后由于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功能的丧失以及危重患者机体抵抗力的降低和排痰功能障碍,常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潴留,甚至形成痰栓而引起或加重低氧血症、肺不张,常规方法吸痰效果不佳.而纤支镜吸痰因在明视下,可直接观察到支气管或肺段内分泌物情况并酌情吸引或灌洗,成为成功治疗肺不张的有效措施之一.我科自2000年2月至2006年12月,对27例患者实施了纤支镜灌洗吸痰术,现将护理配合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机械通气患者中联合应用碳酸氢钠和氨溴索(沐舒坦)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机械通气患者7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试验组使用0.45%氯化钠加沐舒坦,采用微量注射泵在不脱机的状态下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及采用碳酸氢钠进行气道冲洗;对照组按传统的方法,在脱机的状态下进行间断的气道湿化。观察2组的痰液黏稠度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V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并联合应用碳酸氢钠气道冲洗能有效的降低痰液黏稠度,减少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气道湿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对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人住ICU机械通气超过48h的患者1J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组)59例和对照组(开放性吸痰管联合加温加湿器组)55例,对两组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应用人工气道时间、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住ICU的时间、住院病死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痰液湿化效果好的病例多于对照组,导管痰痂病例少于对照组;应用人工气道时间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在应用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的时间上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两组病例比较无差异;观察组无湿化意外出现,对照组发生呛水8例。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人工鼻联合密闭式吸痰进行气道管理,能够满足加热加湿吸入气体的要求,有利于改善气道湿化效果,且能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微量泵在人工气道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量泵湿化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间断湿化组采用间断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患者痰液分泌量、吸痰次数、气道湿化程度及高气道反应。结果微量泵湿化组在减少患者日均吸痰量、日均吸痰次数、湿化不足、湿化过度及高气道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间断湿化组。结论使用微量泵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湿化。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道建立后进行气道湿化的目的,是湿化吸人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从而改善肺通气、换气功能。为找到更为有效的湿化方法,本研究比较2种湿化方式(持续泵注湿化、“T”管氧气气动湿化),对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痰液粘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42(3):301-302
<正>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后,上呼吸道丧失了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和湿化作用,使人工气道患者呼吸道失水增加,黏膜干燥,分泌物干结,黏膜上的纤毛活动减弱或消失,排痰不畅,可能导致气道堵塞、肺不张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气道湿化是保持气管切开后呼吸道通畅的一项重要措施,稀释分泌物以利于吸痰或痰液咳出,防止分泌物结痂引  相似文献   

20.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情况下,人的上呼吸道对吸人气体具有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经气管置人导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人工气道的建立使上呼吸道丧失对吸入气体进行加温、湿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干冷气体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膜粘液分泌和纤毛活动受影响,气道自净能力降低或消失;影响咳嗽功能;气道失水增多(800—1000ml/d),分泌物易变粘稠而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影响通气功能;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受到破坏,肺顺应性下降,引起或加重炎症、缺氧;易诱发支气管痉挛;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因此人工气道必须充分湿化保持湿润,维持分泌物的适当粘度,才能维持气道粘液.纤毛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防御机能,防止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人工气道的湿化问题已成为当今呼吸治疗和危重病治疗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有关湿化方法、湿化液的选择、以及湿化效果评价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