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汤茂功  顾建军  刘东平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365+370-365,370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142例因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半月后发生肝损害;85例在治疗1个月后发生肝损害,其中15例加服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好转,75例停服利福平、吡嗪酰胺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后好转;52例停服抗结核药物、加用保肝药物治疗后肝功能好转。结论老年抗结核治疗易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注意监测和及时处置,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李梅华  钟小宁  柳广南  邓静敏  白晶 《内科》2008,3(6):843-844
目的探讨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1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31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15例;HBsAg(-)患者170例,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47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继发型肺结核合并HBsAg(+)患者抗结核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肝功能异常。对合并HBsAg(+)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时,应密切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桂平  颜怀安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32-1632
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一定程度的毒性,多药长期联用时肝损害更明显。少数患者因此中断治疗而影响抗结核的效果,严重者可出现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故肝损害已成为抗结核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将本单位2008年1月~2010年6月427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79  相似文献   

4.
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治疗的344例肺结核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资料,对肝功能损害与年龄、用药时间、结核病类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损害大部分在用药两周至两个月时发生,年龄〉60岁、粟粒型肺结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结论:强化期内、老年肺结核、粟粒型肺结核、HBsAg阳性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应加强临床观察及肝功能监测,并预防性应用保肝药。  相似文献   

5.
抗结核药物肝损害4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分析49例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病史、症状、肝功能异常情况及治疗措施和效果。结果肝损害大多发生在化疗前期2个月之内,以中毒性为多见。有肝病史或老年、营养不良、酗酒、缺氧性肺结核等患者抗结核化疗时易发生肝损害。根据肝损害程度采取相应措施,保肝治疗大多效好。结论预防、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对预后很重要,化疗中要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6.
李梅华  钟小宁  柳广南  邓静敏  白晶 《内科》2008,3(5):688-689
目的 了解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短程化疗引起肝功能损害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215例继发型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药物治疗中出现的肝损害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1)继发型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前肝功能正常者184例,占85.6%;异常31例,占14.4%。治疗后肝功能正常者151例,占70.2%;异常64例,占29.8%。(2)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功能异常时间:72.7%患者发生于治疗2周内,90.9%患者发生于治疗第1个月内。结论继发型肺结核患者抗癌治疗中易出现肝功能损害,加强护肝治疗,能保证肺结核病人化疗方案完成。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患者化疗中肝损害与HBsAg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引起的肝损害严重程度与HBsAg的关系。方法对200名用短程化疗方案2HREZ/4HR抗痨期间出现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HBsAg(+)患者42人,占21%,分为第一组,HBsAg(-)患者158人,占79%,分为第二组;HBsAg(+)患者出现严重肝损者18人,HBsAg(-)患者出现肝损者30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核化疗中HBsAg(+)患者比HBsAg(-)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更严重,容易被迫中断抗结核治疗,并且肝功能恢复时间长,故对肺结核病人应加强乙肝病毒的检查,对HBsAg(+)患者应加强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三清  魏魏  王健 《临床肺科杂志》2014,(11):2024-2026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肺结核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住院肺结核患者179例,根据HBsAg检测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抗结核治疗肝功能损害情况。结果观察组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58.24%高于对照组17.05%,且两组在轻、中、重度肝损害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ST112.8±84.3IU/L和ALT153.4±87.5IU/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7±70.5IU/L和103.3±71.3IU/L(P0.05)。观察组肝损害时间早于对照组。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较阴性者更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当选用肝损害小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结核病发病较高的国家之一,现有结核病人600多万人[1]。同时又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地区,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占9.75%,全国约有1.2亿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carriers)[2]。因此肺结核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较为多见。目前治疗肺结核的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具有一定的损害作用,而HBV感染患者有着不同程度的肝损害,因此对于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探讨抗结核药物治疗对肺结核合并HBV感染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探索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0.
抗结核药物可引起部分患者肝功能损害,在抗结核治疗中,常常定期检查肝功能,但很少有肝功能球蛋白水平在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变化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不同乙型肝炎病毒载量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功能的变化,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79例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根据HBV DNA大于或小于1×10^5 copies/ml分为A、B组,与23例HBV M阴性肺结核患者比较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的情况。结果A组和B组肝功能异常出现和复常时间,及肝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HBV M阴性组肝功能异常出现时间早而复常时间较长,且肝损害程度明显重于阴性组(P〈0.05);A组和B组药物性肝炎和重型肝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对于HBV M阳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化疗期间一定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情况,病毒载量指标不是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最直接原因,而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结核病控制项目治疗方案对结核病患者肝损害的有关问题,保障结控项目顺利实施。方法对1998—2002年结核病控制项目涂阳病人1654.例应用抗结核病药物致肝损害282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抗结核药物肝损害高发年龄在35—75岁(210例,74.5%),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肝功能改变的病人发生在2月内占90%。轻者不停用抗结核药物而加用护肝治疗,重者停用抗结核药物加强保肝治疗。282例中死亡1例,放弃治疗6例,余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完成抗结核疗程275例(97.5%)。结论掌握抗结核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对策,确保抗结核治疗方案顺利完成,保障患者生命,防止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3.
杨伟荣  刘蓉萍 《内科》2013,8(1):46+78-46,78
抗结核药物是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最常见药物[1]。抗结核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药物性肝损害,这种情况在合并有乙肝病毒感染、糖尿病、营养不良、HIV/AIDS患者及老年患者中显得尤为突出。为提高临床医师对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认识及防治水平,笔者对2010~2011年我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的肺结核患者61例,  相似文献   

14.
刘红艳  张燕 《临床肺科杂志》2013,(11):2045-2046
目的 探讨肺结核治疗中引起的肝功能异常的因素及其治疗原则.方法 分析本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中出现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结果 肺结核治疗期间肝损害除抗结核药物外,还与患者年龄、性别、营养不良、酗酒、肝病史及肺结核本身有关,根据肝损害程度保肝治疗疗效大多较好.结论 预防、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预后佷重要,化疗要严密观察、定期监测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逐渐增多,老年肺结核患病率也明显升高,老年人常有多种慢性疾病,影响肺结核的治疗,如何根据老年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减少肝功能损害,是抗结核治疗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肺科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收治75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笔者现根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将患者分为4个组,比较各组患者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分析对患者采取个体化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腺肽a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采用正规抗结核药物方案治疗,观察组(n=4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胸腺肽a1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同时期痰菌转阴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P〈0.05);观察组治疗不同时期结核杆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讨论胸腺肽a1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肺结核疗效显著,痰菌转阴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核病治疗周期长,在初治肺结核化疗中,多选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这3种抗结核药物可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HBsAg( )患者,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更高,直接影响抗结核治疗的效果。我院在2001-2002年间应用水飞蓟宾防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临床观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OTS策略下一线抗结核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服用一线抗结核药导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病例资料,对肝功能损害与年龄、酗酒、服药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共出现肝功能损害66例,发生率为13.1%。约91.5%的患者肝功能损害发生在服药1个月内,年龄偏大和既往有肝病及酗酒史的患者发生肝功能损害几率增高。共有63例患者通过对症处理、更改治疗方案后最终完成疗程,有1例拒治,有2例因肝衰竭死亡。结论强化期患者及既往有相关病史的患者肝损害发生率较高,治疗前能够综合判定患者是否属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高危人群,并积极监测及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艾滋病(AIDS)病人合并初治肺结核,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广西龙潭医院收治的60岁以上AIDS合并初治肺结核病人6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纳入60岁以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阴性单纯肺结核病人64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采用标准初治方案(2HERZ/4HR)进行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标准方案6个月)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停用药物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胃肠道反应分别为43.8%vs.10.9%(χ2=17.34,P<0.01),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29.7%vs.3.1%(χ2=16.46,P<0.01),而药物性皮疹发生率较接近,分别为4.7%vs.3.1%(χ2=0.208,P>0.05)。同时观察组病人因不良反应停用相关药物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60.9%vs.14.1%,P<0.01),尤以吡嗪酰胺最为显著,观察组中停用吡嗪酰胺的比例远高于对照组(53.1%vs.10.9%,P<0.01)。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分别为(13±5.2)天vs.(34±10.5)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IDS合并初治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治疗强化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发生时间早,且更换方案率及停药率高,应慎用标准初治抗结核方案,宜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组合以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对抗结核药物的耐受性和用药原则。方法 对96例老年肺结核中糖尿病组47例与对照组49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的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男性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女性,血糖水平的高低与总的抗结核药物副反应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但糖尿病组第八对颅神经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抗结核药物副反应均以胃肠反应及肝损为主,但糖尿病组第八对颅神经损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抗结核药物副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