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L-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 ,分子量约为 10 17kD。人IL 13基因全长 4.6kb ,定位于染色体5 q2 3.31区 ,IL 13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化学因子 ,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 ,促进IgE合成 ,促进内皮细胞上表达某些粘附分子及抑制HIV 1病毒复制。IL 13在临床上与抗炎症、过敏性疾病治疗及对抗蠕虫感染等有关。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IL 13受体结合 ,激活JAK激酶途径 ,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2.
白细胞介素—13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13是由活化的T细胞分泌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分子量约为10-17kD,人IL-13基因全长4.6kb,定位于染色体5q23.31区,IL-13生物学功能主要是抑制单核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和子,诱导B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IgE合成,促进内皮细胞上表达某些粘附分子及抑制HIV-1病毒复制,IL-1在临床上与抗炎症,过敏性疾病治疗及对抗蠕虫感染等有关,它通过与细胞膜上特异的IL-13受体结合,激活JAK激酶途径,从而发挥其生物学功能 。  相似文献   

3.
狼疮性肾炎(LN)是继发性肾损害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可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淋巴细胞高度活化,产生各种自身抗体,从而导致肾脏损害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细胞的高度活化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活性密切相关,IL-6是抗原诱导B淋巴细胞分泌抗体所必需的因子。我们通过检测LN患者血清和尿中IL-6的变化,观察LN患者IL-6水平与IL活动性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74例LN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诊断标准,44例为活动性LN,男3例,女41例,年龄(30.8±5.1)岁;非活动性LN30例,男2例,女2…  相似文献   

4.
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与造血组织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淋巴细胞功能亢进与造血组织损伤的关系非常密切。现就该方面研究作一综述。1 淋巴细胞及其功能亢进所致血液系统疾病 1990年Ro magnami等[1 ] 研究证实人类辅助性T细胞(Th)存在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辅助性T细胞2 (Th2细胞)两种亚型,分别分泌Ⅰ类细胞因子和Ⅱ类细胞因子。Th1细胞优势分泌γ干扰素(IFN γ)及IL 2 ,以分泌IFN γ为主要特征,主要介导细胞免疫,活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或激活CD8 T细胞,进而产生大量凋亡配体[如肿瘤坏死因子(TNF)等];Th2细胞主要产生IL 4、IL 6、IL 10 ,以IL 4的分泌…  相似文献   

5.
白介素-13finterleukin-13,IL-13)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Ⅱ型T辅助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在活化状态下分泌。其前身P600蛋白是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为IL-13。既往研究表明,它对单核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起到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功能等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8(IL8)mRNA表达的变化以及内源性一氧化氮(NO)对其影响及机制。【方法】采集2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A组)和15例正常对照者(B组)的静脉血分离PBMC,并各分组培养:A1组和B1组为空白对照,A2组和B2组加入左旋精氨酸(LArg),A3组和B3组加入N6(1亚氨乙基)赖氨酸(LNIL),A4组和B4组加入LArg+核因子κB(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应用原位杂交法检测IL8mRNA,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κB的表达。【结果】①A1组的PBMC中IL8mRNA阳性细胞率及NFκB活化细胞百分率分别为22.58±2.86%和15.87±2.55%,均显著高于B1组(P<0.01)。②A2组的PBMC中IL8mRNA阳性细胞率升高,与A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3组的PBMC中IL8mRNA阳性细胞率及NFκB活化细胞百分率下降,与A1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A4组的PBMC中IL8mRNA阳性细胞率及NFκB活化细胞百分率下降,与A1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COPD患者PBMCIL8mRNA表达阳性率、NFκB活化细胞百分率与FEV1/FVC%呈显著负相关(P<0.01)。COPD患者PBMCIL8mRNA表达阳性率与NFκB活化细胞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OPD患者PBMC中IL8mRNA表达较正常增高,提示IL8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病过程;内源性NO可调控IL8mRNA的表达,可能是通过NFκB来传导。  相似文献   

7.
细胞毒性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在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最近,瑞士和荷兰学者研究了活化的细胞毒性细胞直接标志物(端粒酶A和B)和间接标志物(细胞因子)在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中的作用。研究共纳入脓毒症患者32例及脓毒性休克患者8例,分别检测了端粒酶A和B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p70(IL12p70)、IL12p40等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58%的脓毒症患者IL12p40升高,仅少数患者可检出TNFα、IFNγ和IL12p70。此外,端粒酶A和B活性分别升高42.5%和22.5%,而IL12p40与脓毒症病情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目的观察有丝分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激酶(MAPK^ERK1/2)细胞信号通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肾炎(LN)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活化状态,探讨MAPK^ERK1/2通路在LN患者免疫异常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26例LN患者和21例正常健康对照者进入研究,取外周血分离PBMC进行体外培养,利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PBMC 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活化水平,比较LN与正常对照PBMC MAPK^ERK1/2活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MAPK^ERK1/2。以活化水平与临床狼疮疾病活动的关系。结果LN患者PBMC中MAPK^ERK1/2信号通路呈高度活化状态,与正常健康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MAPK^ERK1/2蛋白磷酸化活化水平与狼疮疾病活动评分(SLEDAI)、血清抗双链DNA抗体呈正相关关系(P〈0.06)。结论LN患者PBMC MAPK^ERK1/2以信号通路异常活化,并与临床狼疮疾病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白细胞介素10(IL-10)是由Th2细胞活化的B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等产生的细胞因子,IL—10参与抑制细胞合成炎性因子、集落刺激因子(CSF)等主要负反馈调节机制,能广谱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炎性介质IL-1、IL-6、IL-8、TNFa的合成及表达。为了解IL-10细胞因子在肝损伤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确其在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旨在探讨IL13RA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基于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50例确诊的NSCLC患者组(其中鳞癌35例,腺癌15例)和50例健康对照个体组的静脉血标本,先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中的IL-13Rα2蛋白,蛋白酶K消化-饱和氯化钠盐析法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采用Taqman探针对IL13RA2基因rs17095919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比较NSCLC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结果 NSCLC病例组中IL-13Rα2蛋白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个体组.IL13RA2基因rs17095919C/T基因型分布在NSCLC病例组和健康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L-13Rα2蛋白与NSCLC高度相关,IL-13RA2基因rs17095919C/T基因型与NSCLC易感性相关,其他基因型与NSCLC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Vα24Vβ11自然杀伤T细胞(NKT)细胞数量变化和功能状态在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SLE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组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以及体外活化前后表达血细胞分化抗原(CD)69和白细胞介素4(IL4)、Ⅱ型干扰素(IFNγ)的水平。结果SLE患者外周血Vα24Vβ11NKT细胞数量(044%±025%)低于正常对照组(107%±023%,P<001),NKT细胞体外活化前CD69表达为526%±212%,正常对照组为1147%±286%(P<005);活化后表达CD69为5661%±047%,正常对照组为9671%±033%(P<001)。SLE患者NKT细胞活化前其胞浆内IL4含量为3246±549pg/ml,正常对照组为1221±331pg/ml,活化后其胞浆内IL4含量为4838±853pg/ml,正常对照为2693±684pg/ml(均P<005),而IFNγ含量活化后为1932±645pg/ml,正常对照组为3365±1191pg/ml(P<005)。结论SLE发病可能与NKT细胞数量的低下及功能严重失调相关。  相似文献   

12.
IL-2基因修饰增强树突状细胞抗原提呈功能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IL 2基因修饰增强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对肿瘤抗原提呈的功能和对MHCⅠ类限制性抗原多肽体内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关的免疫机制。方法 用重组腺病毒介导IL 2基因修饰小鼠骨髓来源的DC ,ELISA法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 2和CTL上清中IFN γ的分泌水平 ,用流式细胞仪 (FACS)分析IL 2基因修饰对DC表面共刺激分子B7表达的调节和内吞卵清蛋白抗原八肽 (OVA)的作用 ,3H TdR掺入法检测DC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株3LL肿瘤抗原的提呈能力 ;51 Cr释放法检测用 3LL细胞MHCⅠ类抗原多肽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对小鼠体内特异性CTL的诱导作用。结果 经IL 2基因修饰后 ,DC 48h能分泌高水平的IL 1 2(78.4± 6 .6)pg·(1× 1 0 6 细胞 ) - 1 ·ml- 1 ,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表达增加 ,DC内吞OVA多肽的作用也增强。经Mut1致敏后与同系 3LL细胞荷瘤的小鼠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 ,3H TdR掺入量显著增高 ,用Mut1致敏IL 2基因修饰的DC免疫小鼠后 ,能在体内诱导出分泌高浓度IFN γ[(1 1 68.0± 58.4)pg/ml]的CTL活性。结论 IL 2基因修饰可活化DC抗原提呈的第二信号 ,增强DC对抗原多肽的捕获和提呈功能 ,经MHCⅠ类抗原多肽致敏后 ,在小鼠体内能更有效地诱导出CTL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13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13(IL 13)水平 ,进一步了解PGN的发病机制 ,为临床治疗探索一种新的方法。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 5 5例PGN患者和 15例正常人血浆IL 13水平 ,对比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 ,并与肌酐清除率 (Ccr)作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病理类型的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 ,增殖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浆IL 13水平高于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与Ccr呈负相关关系 (r =- 0 .82 4 5 ,P <0 .0 0 1)。结论 PGN患者血浆IL 13水平增高 ,以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为重 ,并与肾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IL-13是近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Th2细胞产生。有资料表明,IL-13是Th2细胞因子家族中调控纤维化的主要成员,但它与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国内鲜有报道,我们对CHB患者血清IL13的水平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的相关性作了初步观察,以探讨IL-13在CHB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蔡扬柏  王毅 《中国临床研究》2022,(8):1138-1141+1146
B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抗原特异性抗体,辅助诱导CD4+T细胞活化发挥正向免疫调节作用。然而近年动物试验研究表明B细胞亦可负向调节免疫反应,这类B细胞被称为调节性B细胞(Bregs)。Bregs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B细胞亚群,已被证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和器官移植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促进调节性T细胞(Tregs)发育,抑制CD4+/CD8+T细胞分化等途径,Bregs可显著诱导移植物免疫耐受反应。与Tregs有标志性的转录因子Foxp3不同,Bregs没有标志性的转录因子,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产生抑制性细胞因子白介素(IL)-10,有些还分泌IL-35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鉴于调节性免疫细胞网络是目前移植免疫领域研究热点内容之一,本综述将从Bregs起源、发育、分化、表型、生理学功能等方面探讨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旨在为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相似文献   

16.
采用ConA活化小鼠胸腺细胞法测定慢性肾衰尿毒症患者(10例)及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13例)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I(IL—1),结果发现尿毒症患者及血透患者IL—1产生明显低于尿毒症患者,说明不论是尿毒症患者还是血透患者细胞免产疫功能均低下,尤以后者为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L-17A)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分泌CXCL13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利用IL-17A刺激或预先加入信号通路抑制剂孵育后再进行IL-17A刺激。刺激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培养上清CXCL13水平。结果 SGC-7901细胞经IL-17A刺激后,CXCL13分泌水平显著增加(P0.05),且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抑制剂预孵育,可显著抑制IL-17诱导SGC-7901细胞分泌CXCL13(P0.05),核因子κB(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MEK1/2)、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和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抑制剂则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IL-17A可通过STAT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分泌CXCL13,从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道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8 T细胞CD2 8共刺激分子等功能相关性标志物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三色或四色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 2 7例胃肠道癌患者及 16例正常对照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肿瘤患者外周血T细胞标志如CD3 、CD4 、CD8 表达水平及CD4 /CD8 比值差异无显著性 ;CD8 CD2 8-T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 ,而CD8 CD2 8 T细胞显著降低 (P <0 .0 5 )。表达HLA DR的活化CD8 T细胞显著增加 (P <0 .0 1) ,分泌IFN γ的CD8 T细胞 (Tc1)明显增多 (P <0 .0 1) ,而分泌IL 4的CD8 T细胞 (Tc2 )则正常人和肿瘤患者均很低。患者CD8 T细胞CD2 8及IFN γ的表达变化与肿瘤分期无关。结论 胃肠道癌患者中CD8 T细胞存在系统性活化的表现 ,其机制可能与CD2 8/B7以外的信号传递有关。胃肠道癌患者体内Tc1细胞的增加与肿瘤的分期缺乏明确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小RNA-203b-3p(miR-203b-3p)通过调节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3b(TNFSF13B)对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的影响,探讨miR-203b-3p抑制MM的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分析(Western blot)检测miR-203b-3p和TNFSF13B在骨髓瘤肿瘤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miR-203b-3p与TNFSF13B的关系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验证。Lipofectamine 2000试剂用于MM细胞转染。miR-203b-3p和TNFSF13B对MM细胞生物功能的影响采用克隆形成试验、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进行分析。结果 与癌旁组织及正常细胞比较,MM组织和细胞中miR-203b-3p的表达量相对较低,而TNFSF13B在MM肿瘤和细胞中的表达量与正常组织和细胞相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结果表明,TNFSF13B是miR-203b-3p的直接靶点。miR-203b-3p在MM细胞中的过量表达能够抑制细胞的增殖和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观察初治与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活性及WT1、MDR1的表达水平,探讨三者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中的作用与相互关系,为寻找新的改善难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急性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45例,其中初治组20例(A组),难治组25例(分为B、C两组).以15例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凝胶电泳迁移分析(EMSA)法检测各组病人NF-κB的活化水平,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病人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对照组未检测到NF-κB活化及WT1和MDR1表达;在初治组中NF-κB的活化水平、WT1和MDR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难治组,而在难治B、C两组中三者无明显区别;各组病人细胞中NF-κB活化水平与WT1及MDR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F-κB的活化,WT1、MDR1的高表达可能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难治的原因之一,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中NF-κB的活化水平与WT1、MDR1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