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即刻再造(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胸部畸形,探讨乳腺癌手术后乳房即刻再造的操作技术和整形效果.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下腹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结果应用TRAM皮瓣即时乳房再造11例,效果良好.其中1例皮瓣部分坏死,4例因脂肪变性局部硬结形成,最初1例发生腹壁疝.结论即时乳房再造安全可行,能够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皮瓣进行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26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移植皮瓣的观察护理及康复锻炼。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除2例患者皮瓣部分坏死外,其他切口均一期愈合,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的治疗体会,以更好地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方法:总结我院自2000年来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优缺点,介绍治疗过程中的体会。结果:1例腹直肌肌皮瓣(TRAM)部分坏死,1例腹部积液,2例胸部皮瓣局部坏死,2例腹壁切口疝;无TRAM皮瓣全部坏死病例。术后对乳房外观评价:患者非常满意17例,比较满意11例,不满意4例。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对早期乳腺癌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行保留皮肤或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的疗效。方法30例乳腺癌患者中16例行保留皮肤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4例行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时切取包括背阔肌及其表面的脂肪和岛状皮肤、髂嵴上方脂肪、背阔肌前沿侧胸部脂肪和肩胛区脂肪构成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转移至胸壁再造乳房。结果30例即时乳房再造全部获得成功。切除乳房的组织量180~350ml(平均245ml),移植再造乳房的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组织量210~440ml(平均265ml)。28例术后辅助化疗,5例辅助放疗。随访6~34个月(平均22个月),均生存,其中1例术后8个月骨转移,1例术后19个月腋窝胸壁局部复发。美容效果:优14例,良11例,一般3例,差2例。结论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或乳头乳晕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可获得足够的组织量,再造乳房形态良好,不影响乳腺癌的术后辅助治疗和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保留皮肤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乳腺癌治疗的进展,对乳房以及胸部组织的手术切除呈缩小趋势[1]。最近,我们和普外科一起,改进手术切口,保留近乎整个乳房的皮肤,开展了保留皮肤的乳癌根治手术(skin-sparing mastectomy),配合即时自体组织移植乳房再造3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经文献检索,目前国内尚未见有关报告。1病例资料 3例患者年龄分别为43、47和52岁,病理诊断均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分期为Ⅰ、Ⅱ期,其中两例患者有下腹部正中瘢痕。3例均采用保留乳房皮肤的乳癌根治手术,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即刻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游离移植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5年12月至2007年05月,对10例乳腺癌(Ⅱ期2例,Ⅲ期6例,Ⅳ期2例)患者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应用双蒂D IEP皮瓣Ⅰ期再造乳房.所有患者术后均行常规化疗及放疗.[结果]全部皮瓣均成活, 无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未见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再造乳房外形可,与健侧对称性可,弹性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对生活充满信心.[结论]乳腺癌术后Ⅰ期应用DIEP游离移植再造乳房,具有皮瓣血运良好、再造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达到腹壁整形的目的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再造的一种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硅胶假体植入再造乳房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方法 2005年8月~2010年8月64例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于胸大肌后植入硅胶假体,即时再造乳房,根治术时根据冰冻结果决定是否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结果 64例患者行单侧或双侧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再造乳房,1例患者出现包膜挛缩;1例患者出现皮瓣坏死,假体外露,予以皮瓣转移;3例出现皮瓣下积液,予以穿刺抽吸;2例出现假体移位;8例患者因对侧乳房下垂致外观不对称。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精细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乳腺癌根治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修补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7月-2005年7月15例巨大乳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乳腺癌术前行化疗,肿块未缩小,再行乳腺癌根治术,均有严重软组织缺损,即时行自体组织皮瓣移植,术后有1例脂肪液化坏死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组织皮瓣移植不仅能修补软组织缺损。还能在形态上起到一定乳房再造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背景:近年来乳腺肿块的检出率较以前明显增加,采用何种术式不仅关系到患者术后是否复发,还关系到她们术后自信心重建的问题。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应该成为外科医生选择术式的首要因素。目的:观察保留乳房皮肤的乳腺切除后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方式即刻再造乳房的效果。设计:病例分析。单位: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对象:15例患乳腺导管内原位癌和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深圳市人民医院1997—10/2004—05收治,年龄20~46岁,均为单侧乳房患病。其中8例为乳腺导管内原位癌,T1N0M0,7例为巨大乳腺良性肿瘤。所有手术术前均向患者告知手术方案,征得患者同意。方法:采用保留乳房皮肤的乳晕环形切口行乳腺或巨大肿瘤的乳房皮下切除术,应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加乳房假体、局部皮瓣与单纯乳房假体4种不同术式行即刻再造乳房,充填乳房的内容,肌皮瓣再造时仅以少量的肌皮瓣皮肤弥补切除后的乳头乳晕部位。再次手术时在该转移的皮瓣上再造乳头。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术后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伤口局部愈合情况。结果:经多专科协作完成15例手术,14例随访时间1年以上,无肿瘤复发。再造乳房与健侧乳房对称,保留了原有乳房皮肤的感觉。外观形态自然,瘢痕较少且隐蔽。结论:在严格手术适应证防止乳腺癌复发的前提下,此法为一较完善的乳腺切除与乳房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例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皮瓣存活情况,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患者体位护理等。结果:患者住院12~24 d,出院时患者上肢水肿减轻,再造乳房外形满意,随访6~26个月,患者顺利康复。结论:乳腺癌术后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二期乳房再造并带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过程中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详细的出院指导和个案管理追踪随访是患者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慧霞  薛雅静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64-2065
乳房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标志性器官,体现了女性的体态完美及曲线魅力。乳腺癌患者行根治术后造成一侧乳房缺如,致形体上的不对称,致使患者身心饱尝莫大痛苦,甚至影响到家庭稳定、人际关系等,给社交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我院乳腺科对36例乳癌患者在行根治术的同时采用自体横行腹直肌转移皮瓣法行即时乳房再造手术,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1例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一期重建乳房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乳腺癌术后的乳房再造是乳腺癌治疗方面的一个进步,它有助于患者克服因乳房缺失而导致的生活不便及心理异常.利用自体组织再造的乳房自然美观而且持久[1].目前临床上普遍使用横行腹直肌皮瓣(TRAM flap )行乳房再造,但由于该法牺牲了腹直肌,容易产生腹部并发症. 1989年Koshima 和 Soeda首次报道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DIEP)应用于乳房再造[2],2003年1月,我院行一期DIEP乳房再造1例,术后患者皮瓣成活良好,形态满意.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的各种常用方法及优、缺点。[方法]对本院2004年1~12月收治的8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结果]应用该方法治疗8例患者伤口均1期愈合,7例患者双侧乳房基本对称,效果满意。[结论]对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乳房再造术能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的要求.同时能按计划完成术后化疗、放疗。  相似文献   

14.
改良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科自 1996年以来应用改良的背阔肌肌皮瓣移位再造乳房 35例 (均为单侧 )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 35例 35侧乳房再造 ,其中右侧 2 5例 ,左侧 10例。年龄 34~ 6 2岁 ,均为乳腺癌术后患者。 8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即时行乳房再造 ,余 2 7例在根治术后 1~ 8年行乳房再造术 ,术后随访时间 3个月~ 5年。1 2 手术方式术前以健侧乳房大小及患侧乳房缺失的皮肤面积设计肌皮瓣的皮肤大小及皮下组织、背阔肌组织量。以胸肱联合处下方约 1 5cm (即腋动脉分出肩胛下动脉处 )…  相似文献   

15.
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整形外科乳房再造的目的是矫正乳腺癌局部治疗后所造成的乳房及胸壁的缺损和畸形,从而对患者形体及心理进行双重治疗。传统的乳房再造术多采用乳房假体置入术,术后要定期注射生理盐水,且假体代价昂贵;而用腹直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时需要切取整条腹直肌,术后可能发生腹壁薄弱或腹壁疝,严重影响腹壁运动及其屏障功能…。目前我科应用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行乳房再造术,远期效果好,再造乳房外形及感觉良好。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本科共行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38例,均获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不同术式的疗效对比。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2月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47例,其中行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再造(TRAM)14例,背阔肌肌皮瓣再造(LDM)16例,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联合假体植入再造17例。结果 3种乳房再造方式在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术后外观评价方面,LDM组差于其他两组,均由于LDM皮瓣组织量过少或肌萎缩而致双乳不对称。结论 3种乳房再造术式均为乳房再造的常用术式,但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AC)联合假体植入受病灶距乳头距离的限制,而TRAM适用于乳房较大的乳腺癌患者,LDM适用于乳房不大的乳腺癌患者,行背阔肌肌皮瓣再造乳房时应尽量联合假体植入以达到更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步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做好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注意患者体位,维持患者体温,严格执行无菌、无瘤技术操作等。结果 20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术后患者均无皮瓣坏死,未发生明显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重视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执行无菌和无瘤技术,安全摆放及变换手术体位以及正确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赵晓霞  汝琨  严凤娇 《全科护理》2013,(28):2638-2639
[目的]总结乳腺癌术后二期岛状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的乳房再造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3例乳腺癌根治术后二期应用岛状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术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皮瓣的观察、引流管及切口的护理。[结果]13例病人术后再造乳房全部成活,供受区切口均Ⅰ期愈合;随访时间3个月~14个月,病人再造乳房外观自然,手感良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加强护理是提高岛状背阔肌肌皮瓣联合乳房假体行乳房再造修复乳腺癌根治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李宁宁  徐薇  孟吉吉  潘志英 《护理研究》2013,(18):1880-1881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房的切除不仅对病人躯体产生创伤,而且对病人的心理产生严重损害。在乳腺癌手术切除术的同时进行乳房再造,称为即刻乳房再造。即刻乳房再造可以减轻乳腺癌对病人造成的身心伤害,同时乳头的一期再造有利于皮瓣的应用,既避免了一期多余皮瓣的浪费,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的效果。方法改良乳房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后,确诊无明显其它部位转移,病灶局限,利用背阅肌肌皮瓣转移再造乳房。结果本组中7例病人均即刻行乳房再造,7例病人均一期伤口愈合,未出现皮瓣坏死或部分坏死,随访12—36个月,乳房形态、外形满意,患者心理状态良好,社会适应良好。结论乳房切除术后利用背阔肌肌皮瓣即刻再造乳房,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用基层医院。即刻再造乳房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和缺陷,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但术前要求评估癌症复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