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癌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例梭形细胞癌病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形态学特征及免疫表型特征.结果:20例梭形细胞癌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2.5岁.肿瘤无器官特异性,肿瘤细胞呈梭形,多数病例异型性明显,少数病例细胞温和,异形性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示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至少表达一种上皮标志物;CK,34pE12,CK5/6,EMA和P63阳性率较高;常表达desmin,calponin,SMA;不表达CD34,S100,HMB-45,myogenin,MyoD1,ALK.结论: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的肿瘤.  相似文献   

2.
双侧原发性乳腺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原发淋巴瘤很少见 ,约占乳腺恶性肿瘤的 1‰〔1〕,而伴梭形细胞分化的恶性淋巴瘤更为罕见 ,且易误诊。笔者最近诊断 1例原发于双侧乳腺的梭形细胞变异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 ,DLBCL) ,并结合文献复习 ,对其临床病理特点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患者女 ,4 9岁。因左乳肿块 2年余、双乳肿块增大 6个月余入院。患者 2年多前发现左乳肿块 ,缓慢增至拳头大小 ,于当地医院就诊 ,经口服中药 7个月后肿块缩小至核桃大小。 6个月前 ,双乳均出现肿块 ,近来明显增大 ,疼痛不明显。查体 :左、右乳各侧外上象限均扪及肿…  相似文献   

3.
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 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成人S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9例患者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20~80岁,平均45岁。发生于头颈部4例,包括右下颌、咽部、鼻咽部和左上颌,占总数的44%。前臂、腰部、大腿、小腿、睾丸分别1例。均表现为逐渐增大的肿块。肿块直径2~14cm,平均5.9cm。组织学上主要由具有轻度非典型性的梭形细胞组成,呈交叉的束状排列,散在于梭形细胞之间有少量的梭形或多角形的横纹肌母细胞。在2例局灶区域可见明显的间质硬化,2例局灶区域可见假血管瘤样结构,1例散在少量疏松黏液样区域,在1例可见局灶区域瘤细胞呈轻度的多形性,但不见奇异核的横纹肌母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desmin、CD99和MyoD1,多数表达myogenin和MSA(分别为6例和7例),均不表达S-100、CD34、CK和HMB-45。术后随访6个月~4年,发生于睾丸患者有腹腔静脉旁转移,发生于小腿者有肝转移。4例复发,2例死亡。结论成人SRMS少见,好发于男性,头颈部是最好发部位,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行为。形态学上应与多种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多形性脂肪瘤(spindle cell/pleomorphic,SCL/P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SCL/PL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并将其与脂肪瘤样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硬化型脂肪肉瘤、梭形细胞脂肪肉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7例患者年龄41~77岁,平均54岁,均为男性。肿瘤部位:手部2例,颈部3例,肩部2例。病史1~8年。梭形细胞脂肪瘤镜下由温和的梭形细胞、束状排列的胶原纤维及数量不等的脂肪细胞组成。多形性脂肪瘤可见特征性的大的、多形性、花环状细胞。免疫表型:梭形细胞及多形性细胞CD34阳性,脂肪细胞S-100阳性。术后随访5~59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SCL/PL为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应与一些良性、局部侵袭性及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淋巴结分支杆蓖性梭形细胞假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2例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常规石蜡切片,HE、抗酸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标记,光镜观察。结果 患者均系1岁婴儿,无免疫缺陷疾病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史,出生1个月后接种卡介苗,临床表现:腋下淋巴结结节性肿大伴发热,病理表现:淋巴结肉梭形细胞束状或席纹状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和增生的毛细血管,形成梭形细胞假瘤,抗酸染色显示病变内大量分支杆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梭形细胞Mac387和溶菌酶强阳性、S-100阴性。结论 在免疫功能低于或缺陷患者(如AIDS)和婴儿接种卡介苗后,可以发生淋巴结分支杆菌性梭形细胞假瘤,该病应与淋巴结的原发性梭形细胞肿瘤鉴别,确诊对其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伴胸腺样分化的梭形细胞肿瘤(spindle cell tumor with thymus-like differentiation,SETTLE)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报道1例罕见的甲状腺SETTLE,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等进行分析.结果 镜下肿瘤组织主要为梭形细胞成分与腺样成分互相融合的双相分化表现.免疫表型:CK、EMA和vimentin均阳性.结论 甲状腺SETTLE的诊断依靠形态学及免疫表型,需与甲状腺未分化癌、滑膜肉瘤、甲状腺伴胸腺样分化的癌、异位错构瘤型胸腺瘤等进行鉴别.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发生于胃的类似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的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HE和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31例与GIST类似的胃梭形细胞肿瘤,分析各类肿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学特征。结果 31例类似GIST的胃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分别为平滑肌瘤14例,炎性纤维性息肉9例,神经鞘瘤5例,钙化性纤维性肿瘤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1例。31例与GIST类似的梭形细胞肿瘤免疫组化均表达vimentin,不表达CD117和Dog-1;14例平滑肌瘤弥漫表达α-SMA和desmin;9例炎性纤维性息肉弥漫表达CD34;5例神经鞘瘤弥漫表达S-100,局部表达EMA;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表达α-SMA,局部表达CD34和actin;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弥漫表达NSE和SOX10,不表达S-100、CD99、CD34、EMA等。31例与GIST类似的梭形细胞肿瘤除1例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Ki-67增殖指数约20%,其余Ki-67增殖指数均10%。结论诊断类似GIST的胃梭形细胞间叶源性肿瘤,应综合考虑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以及分子病理学特征,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8.
A/AB型胸腺瘤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的胸腺瘤分类将具有梭形细胞和梭形细胞与淋巴细胞混合组成的胸腺瘤归入A、AB型[1] ,由于该类型的肿瘤以梭形细胞 /淋巴细胞为其病理特征并具有浸润性生长 ,故认识本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8例肿瘤患者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1983~ 2 0 0 1年间收治住院患者 ,复习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 ,肿瘤标本常规病理制片光镜观察 ,同时选择肿瘤性石蜡包埋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 过氧化物酶 (SP)法标记 :细胞角蛋白 (CKpan)、波形蛋白、癌胚抗原 (CEA)、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fibromatosis-like spindle cell carcinoma,FLSCC)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FLSCC病例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CK、CK(34βE12)、vimentin、SMA、ER、PR、Ki-67、c-erbB-2]。结果 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7、53、56岁,均可触及乳腺肿块。肿瘤境界清楚,但镜下边缘呈浸润性。肿瘤主要是梭形细胞、多边形细胞、少量的管状腺体及鳞上皮巢混合,间质纤维明显增生伴胶原化,细胞成束状排列或散在分布,似纤维瘤病样改变。梭形细胞分化良好,异型性不明显,部分区域细胞较丰富,其间聚集的上皮簇或片状多边形细胞核有轻度异型,可见少数核分裂象。多边形细胞与梭形细胞有移行。病变中亦可见淋巴细胞、浆细胞聚集浸润。上皮细胞、多边形细胞及部分梭形细胞CK(34βE12)、CK(AE1/AE3)阳性,CK阴性的梭形细胞表达vimentin、SMA。3例均行肿块切除,其中1例,术后4个月复发,再行乳腺根治术。结论 乳腺(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低度恶性肿瘤,诊断需依赖免疫组化标记并与乳腺其它梭形细胞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分析该类乳腺癌易误诊的原因并探讨其诊断思路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乳腺梭形细胞癌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该类乳腺癌误诊的原因。结果 2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例乳腺皮肤活检组织,镜下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形态温和的梭形细胞增生明显,穿插于纤维脂肪组织中,并伴有较多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另1例在硬化性腺病背景下有大量的梭形细胞增生,并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成分。免疫表型:例1梭形细胞CK、CK8、p120及β-catenin胞质阳性;后者CK、CK5/6、p63及CD10阳性。例1因乳腺肿块误诊致多次复发最终累及皮肤;后者术中冷冻病理诊断为良性,术后行免疫组化标记后才得以明确诊断。结论乳腺梭形细胞癌是一类较为少见的乳腺癌,易漏、误诊,其诊断的准确性有赖于正确的诊断思路基础上广泛取材及全面的免疫组化检测。  相似文献   

11.
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不同于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遗传学上表现为7号和17号染色体形成染色三体;更值得关注的是肿瘤之间有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的重叠.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的梭形细胞区域呈低级别,而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梭形细胞区域通常表现为肉瘤样变,呈高级别,这是两者之间主要的形态学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成人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yosarcoma,SCR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肺内SCRM的临床病理学与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性,72岁,因咳嗽、胸闷2个月入院,胸部CT检查示右肺上叶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影。镜检:肿瘤无包膜,呈不规则束、片状排列,局部呈巢状结构,间质纤维组织增生。瘤细胞小圆形、梭形或上皮样,胞质稀少,胞核深染、染色质细颗粒状,部分可见核仁,核分裂象达25个/10 HPF,局部可见横纹肌母细胞。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Myogenin、CD56、CD99均阳性(阳性细胞数>50%),CK(AE1/AE3)、CK7、Syn、CgA、CD45、TTF-1、MyoD1、NSE、BCL-2、S-100蛋白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约60%。结论肺成人原发性SCRM临床罕见,组织学形态多样,预后较差,需与肺小细胞癌、滑膜肉瘤、淋巴瘤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皮肤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种类较多,如非典型纤维黄色瘤(AFX)、梭形细胞鳞状细胞癌(SCC)、梭形细胞/促纤维增生性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DFSP)和平滑肌肉瘤等,这些恶性梭形细胞肿瘤的形态学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一般来说,AFX是一个排除性诊断,是根据免疫标记CK和S-100蛋白表达阴性,而组织细胞标记物CD68表达阳性而做出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鞍区梭形细胞嗜酸细胞瘤(spindle cell oncocytoma, SCO)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CO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混合多少不等的上皮样细胞构成,多呈巢状、束状排列,局部可呈腺样或菊形团样排列,瘤细胞胞质丰富,嗜酸性细颗粒状、淡红染,核呈短梭形、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清,具有轻~中度异型性,未见核分裂象及坏死。部分上皮样细胞胞质空淡或呈空泡状,散在分布于梭形细胞之间,部分呈片状分布,与梭形细胞存在移形过渡。间质见较多成熟淋巴细胞及少许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局部可见黏液变性。免疫表型:vimentin、S-100蛋白、EMA、Galetin-3和TTF-1均弥漫阳性,CK灶阳性,GFAP、Syn、CgA、p63、PR、ACTH、PRL、GH、TSH、FSH和LH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3%~5%。术后分别随访9、10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SCO临床少见,其病理特征及影像学检查无明显特异性,易误、漏诊,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该肿瘤虽属WHOⅠ级,但可复发,应对其进行长期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梭形细胞横纹肌肉瘤(spindle cell rhabdomyosarcoma,SCR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SCRM的临床表现、组织学与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均为男性婴幼儿,年龄2天~4岁。肿瘤部位:睾丸旁2例,腰背部1例,肿瘤直径2~6 cm;眼观:肿瘤边界清,无包膜,切面灰白色,质地韧。镜检:肿瘤呈侵袭性生长,边界尚清。瘤细胞由束状排列的梭形细胞组成,胞质深嗜伊红色,纤维状,可呈席纹状或漩涡状排列,局部区域可见波浪状结构,似神经纤维。部分细胞内可见横纹结构,有些区域见散在的横纹肌母细胞。瘤细胞间质内有少量胶原纤维。细胞核多为长圆形,有些细胞核呈纤细波浪状,细胞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偶见。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myogenin和Myo D1均阳性,CK、α-inhabin、AFP、CD34、S-100蛋白均阴性。结论 SCRM是横纹肌肉瘤中一种少见的新类型,常发生于婴幼儿。需与婴儿纤维瘤病、先天性纤维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恶性蝾螈瘤及促纤维组织的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6.
Li D  Mi C  Zhao Y  Wang YL  Ma Y  Li YY  Xiang MH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7):461-465
目的观察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免疫表型特征及患者存活情况,探讨该肿瘤的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按WHO(2001)淋巴瘤分类标准收集14例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年龄62岁,按AnnArbor分期标准,Ⅰ期10例,Ⅱ期3例,Ⅳ期1例。11例有随访资料,其中3例存活,最长存活时间86个月;8例死亡,存活时间5~19个月,中位存活时间为11个月。总结14例的组织病理学、免疫表型特征,并进行存活分析。结果单侧睾丸无痛性肿大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形态学变型全部为中心母细胞性。免疫分型,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GCB型)1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型(non—GCB型)13例。10例p53蛋白表达阳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高,6例肿瘤细胞表达bcl-2蛋白。存活分析表明,1、2、5年生存率分别为45.5%、17.0%、17.0%。结论原发性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多为外周活化的B细胞起源,预后差,易复发和转移;病理活检加免疫表型检测对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讨论与其他易于混淆的软组织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收集8例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观察和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霉素卵白素生物素(LSAB)法,分析其CD34、bcl-2、波形蛋白、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S-100、HHF35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等的表达。结果该肿瘤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皮下软组织或肌筋膜;主要分布在颈、背、肩及小腿,也可见于面部和足部。大体上边界清楚或有薄包膜,切面部分呈黏液样或胶冻状。该肿瘤在组织形态学上以成熟脂肪组织、增生的梭形细胞或星状细胞、黏液样及纤维化间质等为主要成分,在不同区域以不同的比例混杂构成。梭形细胞或星状细胞伸出细长分枝状胞质突起是其形态特征之一。无细胞异型性和核分裂象。此外,该肿瘤常有较丰富的丛状小血管和毛细血管,间质有肥大细胞、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梭形细胞显示CD34、bcl-2和波形蛋白强阳性,而HHF35、SMA和S-100阴性,肿瘤中所有成分对CK和EMA呈阴性反应。结论树突状纤维黏液脂肪瘤在临床表现、病理组织学改变以及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等方面有其独自的特点。该肿瘤似乎是介于梭形细胞脂肪瘤和软组织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中间类型。需注意与黏液性脂肪肉瘤和黏液性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鉴别诊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为良性,只需局部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Tang F  Gu DH  Bao Y  Wang H  Zhu HG  Xu ZD  Hu XQ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7):444-445
患者女,61岁。发现右乳肿块3d于2004年8月7日入院。体检:右乳内下3cm×3cm肿块,质硬,边界欠清,活动度欠佳,与胸壁无粘连,临床诊断为右乳腺癌,行肿块切除术,术中冷冻快速诊断为“梭形细胞肿瘤,梭形细胞癌与纤维瘤难以鉴别,请等石蜡及酶标确诊”。石蜡切片诊断为右乳低度恶性(纤维瘤病样)梭形细胞癌,于术后8d行右乳改良根治,乳腺标本内未见肿瘤残留,乳头未见肿瘤累及,右腋下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病理检查;右乳肿块直径2·5cm,质地硬,无包膜,切面灰白色,编织状,肿瘤周围呈锯齿状,侵犯周围脂肪组织(图1)。镜检: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无包膜,浸…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MTSCC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2例MTSCC标本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肿瘤与周围肾组织分界清楚,肿瘤由紧密排列的、小而狭长的小管构成,小管间为淡染的黏液样间质。肿瘤细胞呈立方形和梭形,肿瘤细胞胞质嗜酸性,细胞核圆形或卵圆形,异型性小,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少见,在黏液性间质中可见散在淋巴细胞、浆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显示2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7,CK18, CK8/18和波形蛋白,Ki-67增殖指数<5%。结论:MTSCC是一种较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明确该肿瘤的形态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乳腺梭形细胞病变(breast spindle cell lesions, BSCL)包括的范围较广泛,从反应性病变到高级别恶性肿瘤均可发生。细胞形态温和的BSCL包括梭形细胞成分伴良性上皮成分的双相型病变、梭形细胞成分伴恶性上皮成分的双相型病变、单纯梭形细胞成分的单相型病变,由于不同性质的病变形态学表现极为相似,鉴别诊断较为困难。该文现结合BSCL最新研究进展,并结合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免疫表型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