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该院NICU 2011年至2012年来收治的1340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340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66例,医院感染率为4.92%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情况居首,占总感染的60.61%。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治疗及使用抗生素种类。结论对于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发生侵入性操作,在院天数长,使用抗生素种类多的患儿,要给予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泌尿外科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研究。方法对2007年2月-2010年2月来我院泌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598名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出现院内感染患者和未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年龄、体重、合并疾病、有创措施、预防应用抗生素、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别,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598名患者中,74名患者出现院内感染(12.37%),其中33名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13名患者为呼吸系统感染,18名患者为消化系统感染,6名患者为皮肤感染,4名患者为其他感染。结论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临床分析可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87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同一时期出现的健康儿和感染儿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对感染因素进行总结比较。结果 1感染情况:287例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36例,男女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新生儿体重<1.0 kg的感染率为18.4%,体重1.0~1.5 kg感染率为15.7%,体重>2.5 kg感染率为7.1%,说明体重与感染率存在相关性(P<0.05);3新生儿的胎龄和住院时间与感染率存在相关性(P<0.05);4革兰阳性菌的感染率为55.56%(20/36),革兰阴性菌的感染感染为44.44%(16/36)。5危险因素:出生时的体质指数、肠外营养、胎龄、胎膜早破以及机械通气是感染现象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在日常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应着重注意对革兰阴性菌的预防,此外严格注意卫生的清洁工作,尤其是手部、机械通气指征、插管的无菌状态。对于疾病较为严重的患儿,应尽力缩短通气时间和通气频率,加强早期的营养和后期的调理对预防感染的发生有不可忽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新生儿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期间某院NICU收治的15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临床资料,总结患儿院内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结果 150例患儿中,16例发生院内感染,占10.67%。其中呼吸道感染10例,占62.50%;皮肤感染3例,占18.75%;泌尿系统感染1例,占6.25%;脐部感染1例,占6.25%;口腔感染1例,占6.25%。Logistic多因素影响分析显示,抗生素使用、体质量<2.5 kg、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为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NICU患儿来说,应对抗生素使用种类多、低体重儿、侵入性操作、使用呼吸机等情况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从而减少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新生儿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5.
陈火容 《河北医药》2015,(4):576-578
目的探究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统计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产科出生的新生儿459例,其中发生院内感染者62例,对取得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59例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62例,感染率为13.51%,其中最多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部感染,其构成比为70.96%;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的敏感性较高,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较高;新生儿出现感染与性别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胎龄、出生体重、使用呼吸机、母乳喂养、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使用抗菌药物、住院天数、新生儿肺炎以及缺血缺氧性脑病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重<2.5 kg、进行侵入性操作以及住院天数≥7 d是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护人员及产妇要加强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营养支持,尽可能缩短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的机会,从而有效减少新生儿合并院内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院内感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新生儿是医源性感染的易感人群,主要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各个器官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另外一些侵入性操作的使用等均可使院内感染发生的概率大大增加。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成为当前医院感染管理和医疗护理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PDCA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823例患儿资料,其中发生院内感染47例,感染率为5.71%,分析感染危险因素;从2015年7月新生儿病房应用PDCA模式,比较PDCA模式实施前后新生儿院内感染率,病房物品、新生儿用品消毒合格率。结果感染组胎龄<32周、出生时体质量<1500 g、住院时间>14 d的新生儿构成比例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PDCA模式应用前,新生儿病房物品、奶瓶、奶嘴、空气、医护人员手菌落数达标率分别为80.72%、87.16%、88.07%、75.0%、81.37%,实施后为95.18%、97.84%、99.13%、91.66%、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率由实施前的5.71%降低为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龄小、出生时体质量轻、入院时间长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PDCA模式管理后显著提高了护理管理水平和感染控制意识,降低了新生儿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377例肝硬化院内感染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肝硬化院内感染率为28.12%(106/377),感染部位依次为腹腔感染(38.66%)、肺部感染(31.13%)、肠道感染(16.98%)、败血症(8.09%)、尿道感染(2.83%)、胆道感染(1.89%);检出菌以大肠埃希菌、葡萄菌属、芽胞杆菌多见;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与年龄大、住院时间长、Chind-Pugh评分、白蛋白水平、入院后侵袭性操作呈正相关(P<0.05,P<0.01),其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侵袭性操作(比数比为3.7、1.6、1.5)。结论为预防和控制肝硬化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应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尽量减少住院时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操作,同时完善院内感染监控制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研究,发现新生儿院内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整个新生儿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方法 以国内某医院2005年1月到2010年9月的新生儿院内感染为研究对象,按1:4设立对照组,分别运用SAS、SPSS和Excel等多种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 通过logistics检验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10.
吴国际 《安徽医药》2013,34(4):449-450
目的分析某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院内细菌耐药的现状进行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庐江县中医院113例院内感染患者资料,对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部位及种类进行分析;同时对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判断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某院院内感染率为23.2%,导致发生院内感染的主要因素为高龄、低白蛋白血症、中心静脉置管和呼吸机的使用。其中口腔黏膜和呼吸道系统是感染的常见部位。对细菌耐药情况研究结果发现院内细菌耐药情况十分严重,有的甚至已经完全耐药。结论对住院患者应当减少侵袭性的操作,增强患者机体对病原菌的抵抗力,此外,需要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增加,使得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将本院88例院内感染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12.
13.
的分析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腹部术后129例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普外科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13.62%(129/947),以腹部切口感染率最高,达58.14%(75/129);患者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术前营养状况、是否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等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Q05)。结论影响腹部术后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预防是降低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降低院内感染不仅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减少患者和家庭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4.
张蓉  柯虹 《中国医药指南》2013,(28):440-44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我院NICU近年来收治的1689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回顾性分析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689例新生儿中发生院内感染32例,医院感染率为1.89%。新生儿院内感染以皮肤软组织感染率较多见,其余依次为胃肠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早产儿的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足月儿(P〈0.005)。结论NICU发生院内感染与新生儿的自身情况、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及无茵操作、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及NICU的环境有关,应针对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新生儿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关于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84例脑出血患者,探讨脑出血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脑出血患者并发院内感染为185例,发生率为27.0%,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发生率为38.4%,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为27.3%;根据Logistic的回归分析,发现脑出血部位、高龄(>60岁)、意识障碍、出血量、侵袭性操作、吸烟史、血糖、住院天数及抗生素的应用均与院内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住院期间易受多种危险因素的影响而导致院内感染的出现,医师应明确相关可控性因素,并给予预防性干预,以减少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17.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医院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康体检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体检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特殊科室,应对院内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充分预测,防患于未然。据统计,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健康体检人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院内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此类患儿院内感染率提供可靠依据,保障患儿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基本资料,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病程、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抗生素使用情况等,对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与其性别无关,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发生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血浆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对院内感染高危患儿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给予积极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精神科全封闭式病房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精神科全封闭式病房收治的患者744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院内感染169例(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女性、病程>10年、住院时间≤30...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脑创伤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创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感染组,对比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发生院内感染21例,感染率20.59%。调查显示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气管切开、抗生素连用、置胃管、伴有基础病症等均为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脑创伤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后,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和控制感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