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成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与心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计算两组治疗有效率与恶性终点事件发生率并行组间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各项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效、有效总数在观察组占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8%(X2=10.612,P<0.05).心肌梗死、心绞痛、心源性猝死等恶性终点事件在观察组的发生率为7.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X2=8.106,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国医药指南》2016,(14)
目的探讨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硬币法分为2组:对照组(n=65)、观察组(n=65)。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予以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改善总有效率为9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缺血总负荷方面,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具有安全、可靠的特点,是一种值得临床选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7,(3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采取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包含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心绞痛发作次数、ST变化、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指标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国产氯吡格雷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05年9月至2009年8月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入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组(A组,51例)和国产氯吡格雷组(B组,51例)。B组在常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国产氯吡格雷75 mg,1次/d,持续4周。在入组前以及服药每周内门诊随访,共4周,询问病史,不良反应以及行活动平板检查。结果10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4周内,B组胸痛发作每周次数减少(4.2±0.5)次,而A组减少(2.1±0.8)次,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硝酸甘油消耗量B组平均减少(6.1±0.7)片而A组平均减少(3.3±0.9)片(P〈0.05)。运动平板运动持续时间B组增加(63.6±2.3)s而A组增加(31.6±2.2)s(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国产氯吡格雷,可以使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受益,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与低分子肝素进行抗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结果 2组患者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0%vs 75.00%);治疗后治疗组心肌缺血的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出血情况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不仅可以改善不稳定型心绞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预后,且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75 mg,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将4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观察两组UA危险分层变化、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利用SPSS软件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分层两组均有减低,高危、中危分层例数均减少,其中高危、中危病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可提高疗效,能使患者由高危、中危、低危分层转化。 相似文献
8.
<正>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1]。其病生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形成难溶血栓,从而导致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闭塞或出现急性心肌缺血性坏死[2]。由于该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化,且预后不良,早期的治疗及正确适当的药物选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2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例,探讨硫酸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将80例U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氯吡格雷,观察两组UA危险分层变化、有效率、实验室检查指标情况,利用SPSS16.0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心绞痛分层两组均有减低,高危、中危分层例数均减少,其中高危、中危病例数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酸、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ST和TIB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能降低炎症指标,进一步改善心肌缺血,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UA可提高疗效,能使患者风险分层递减转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0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38%(47/5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42/52),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和氯吡格雷。在治疗8周后分别对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绞痛有效控制率、心电图改善情况、动态心电图缺血发作次数、总缺血时间上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12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常规吸氧、应用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等传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病例在发病24h之内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以后每晚10mg睡前口服;氯吡格雷75mg早晨1次顿服,连用6个月,入院24h及治疗后8周抽空腹静脉血测定TC、LDL—C、HDL—C、hs—CRP,同时观察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TC、LDL—C、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HDL—C较治疗前升高(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6个月内心血管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及心源性猝死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检测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低于对照组,E峰值、E/A比值、LVEF、LVEDD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助于改善心功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治疗中具有积极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行PCI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A、B、C组。所有患者行PCI术,术后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tid,1个月后改为常规治疗;C组患者在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20 mg/次,tid。3组患者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所有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E波与A波峰值速度比值(E/A)、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壁运动评分、6 min步行距离,记录患者随访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C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心绞痛发作例数、心绞痛发作频率、发作持续时间、发作时需用硝酸甘油例数、硝酸甘油用量、LVESD、LVEDD、室壁运动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且C组显著低于B组;B、C组患者LVEF、E/A、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A组,且C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UAP住院患者148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注射血塞通注射液10~20mL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氯吡格雷(75mg·d-1)。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和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分析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UAP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3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冠心病心绞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稳心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7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05%(P<0.05)。治疗后两组ST段平均下移和T波平均下移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心电图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消心痛(50例)及氯吡格雷加消心痛(50例)联合治疗,采用放免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另选20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结果 与健康志愿者相比,UAP患者血浆ET含量明显升高(P<0.05),CGRP明显降低(P<0.05).较消心痛治疗组相比,联合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后患者ET明显下降(P<0.01),CGRP明显升高(P<0.05).结论 氯吡格雷能显著改善ET、CGRP代谢失衡状况,是治疗UAP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比较丹红注射液和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接受常规抗心绞痛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B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4 d结束比较2组疗效.结果:改善心绞痛症状A组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改善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优于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electin)的影响。方法选择8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一月后采用ELISA法测定三组患者的HsCRP及P-selectin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Hs-CRP、P-selectin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与A组比较,B组(P<0.05)、C组(P<0.01)下降幅度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可以有效抑制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及血小板活化,高维持量氯吡格雷治疗UAP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探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药物。方法:应用随机双盲对照观察定心丹与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结果:定心丹总有效率达90.6%,明显优于对照组74.6%。结论:定心丹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理想药物,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本方,可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