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脐动脉血气检查对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出生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并进行Apgar评分。结果 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pH值、PO2、BE呈正相关,而与血气分析PCO2呈负相关,重度窒息患儿pH≤7.20病例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可以客观准确地评价诊断新生儿窒息,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诊断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出生的138例活产新生儿,依据1 min Apgar评分结果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60例)、轻度窒息组(58例)以及重度窒息组(20例),比较3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CO2、乳酸、HCO3-、BE值)及脐动脉血pH值分布情况.结果 重度窒...  相似文献   

3.
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7例窒息新生儿及对照组30例无窒息缺氧史的新生儿的动脉血气。结果窒息组新生儿血pH降低、PaCO2升高、PaO2降低,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且重度窒息组更明显。结论检测窒息新生儿动脉血气分析可协助临床进一步判断窒息的程度及指导复苏时、复苏后的进一步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相关性,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单胎足月新生儿150例,以上入选新生儿均进行脐动脉血气分析与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与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新生儿脐动脉血PO2、pH值、BE值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脐动脉血PO2与新生儿Apgar评分,呈负相关性(P<0.05);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重度窒息组分别与轻度窒息组和正常组的pH值<7.20与pH值>7.25患儿例数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诊断中,脐动脉血气分析能够弥补传统Apgar评分的不足,对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万燕明  李梦娇  张舒 《安徽医药》2018,39(6):739-741
目的 探讨Apgar评分与脐血动脉血气分析评价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2016年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东区)出生,且生后1分钟Apgar评分诊断为窒息的82例患儿。按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组(59例)与重度窒息组(23例),比较两组患儿代谢性酸中毒和多脏器损害发生情况。按血气分析结果分为代谢性酸中毒组(47例)与非代谢性酸中毒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多脏器损害发生情况。最后比较重度窒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组与代谢性酸中毒组、重度窒息中多脏器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轻度窒息组与重度窒息组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多脏器损害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性酸中毒组多脏器损害发生率为63.83%,高于非代谢性酸中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组多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为94.12%,高于代谢性酸中毒组、重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比Apgar评分对窒息患儿是否有多脏器损害发生的诊断更准确,对病情的评价更有意义,两者联合准确性更高,指导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6.
周婷 《首都医药》2022,(9):27-29
目的 探索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市昌平区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胎龄≥34周单胎新生儿共5472例.根据出生后1min 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7分)28例和正常Apgar评分组5444例.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的pH值分为胎儿酸血症组(pH<7.00)3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的早期预后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全部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15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为研究组,抽取同一时间内在本院出生的150名健康新生儿纳入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围产窒息高危因素、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头颅核磁共振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监测结果等信息,1年后对窒息新生儿进行随访,分析以上指标在新生儿窒息预后判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孕周、妊娠并发症、脐带异常、胎盘异常、羊水污染例数相比差异较大(P<0.05);轻度窒息组、严重窒息组、对照组的aEEG异常、HIE利率、pH、BE、盖塞尔婴幼儿智能评分、智力发育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及早对新生儿尤其是围产窒息高危因素新生儿进行评估和检查,有助于新生儿窒息预后的早期判断.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89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窒息组96例,为低于8分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即做脐动脉血气分析。窒息组患儿24h后即给予5%葡萄糖水2mL微量喂养,将喂养后能耐受的定为A组,为54例;喂养后不能耐受的定为B组,为42例,给予禁食2d后再次喂养,有40例能耐受,2例不能耐受。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内A、B两组之间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禁食2d后微量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8%。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能较准确地反映胎儿出生时缺血、缺氧的程度,在严重的酸中毒时,患儿常有喂养不耐受,应延迟开始喂养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24):77-79
目的研究将脐动脉血气分析用于新生儿窒息预测的价值。方法本实验共选取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窘迫情况分成两组,Ⅰ组(n=45胎儿宫内窘迫)和Ⅱ组(n=105胎儿无宫内窘迫);根据Apgar评分的三个梯度≥8分、3~7分和≤3分即分成A组(n=110正常)、B组(n=33轻度窒息)和C组(n=7重度窒息)。所有患儿均接受脐动脉血抽取操作,通常抽取的剂量以0.1mL最适宜用于测定患儿的血气分析,除此之外所有新生儿还接受1min Apagar评分,对三组患儿进行不同指标比较。结果Ⅰ组pH值指标高于Ⅱ组(P<0.05);PCO_2随着1min Apgar评分减少不断升高,两者呈负相关系;PO2、pH值、HCO_3~-及BE指标数据均随着1min Apgar评分的减少而减少,呈正相关系(P<0.05);相比于p H值≥7.20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发生率,p H值<7.20发病率更高(P<0.05);相比于评分≤7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发生率,Apgar评分≥8分发病率更高(P<0.05)。结论将脐动脉血气分析应用于新生儿窒息的临床预测当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不同脐动脉血气指标数据变化情况及Apgar评分数据能够用于病症诊断参考,尽早确定患儿缺氧缺血情况,对于制定科学有效治疗方案、提高新生儿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多脏器损伤情况。方法对60例重度窒息患儿人院后行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谱、肝功能、肾功能、凝血酶谱、胸腹联合片、心电图、头颅B超及选择性超声心动图、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2个器官损害例数最多(25%),1个、3个次之(21.7%),多器官损害为40例,发生率为66.7%。总器官损害为54例,发生率为90%。结论重度窒息患儿生后生后5、1分钟评分差值与多器官损害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提示:在胎儿期,应加强围产保健和监护,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窒息的因素,必要时终止妊娠以减少窒息的发生,出生后,当发生重度窒息后,应尽快恢复患儿的生命体征,提高患儿的Apgar评分,以减少多脏器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围产期缺氧窒息是导致新生儿多脏器功能损伤、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围产保健水平的提高 ,窒息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复苏成功率也明显提高。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尚有待加强围产保健 ,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保健人员 ,现就我院新生儿科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收治的有关重度新生儿窒息的资料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我院新生儿病房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2月 ,共收治 33例符合重度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 ,男性 2 2例 ,女性 11例。胎龄 34~ 4 2 +5周 ,其中早产儿 5例 ,出生体重 15 0 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脐带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产科分娩的新生儿伴窒息者31例,将其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新生儿31例,将其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pH值、PO2和PCO2及观察组不同Apgar评分患儿pH值、PO2、PCO2。结果观察组pH值、PO2低于对照组,PC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中Apgar评分为0-3分的患儿pH值及PO2均低于4-7分的患儿,PCO2高于4-7分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脐带血血气分析可以较迅速的了解新生儿缺血缺氧状态,对新生儿的预后判断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郑利华 《淮海医药》2001,19(6):484-485
目的:探讨重度窒息复苏后新生儿多脏器损害的治疗。方法:对20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均表现为多个脏器不同程度损害,其中合并持续胎儿循环及肝,肾功能,心肌损害3例,心肌损害合并吸入性肺炎11例,吸入性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肝功能损害及硬肿症2例,应激性溃疡合并肺炎,低血钠及低血糖4例,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后多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治疗时应注意改善相关脏器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产前高危因素及Apgar评分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新生儿窒息及减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提供重要依据和帮助。方法 对1523例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集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合有无产前高危因素、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显示1523例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升高,正常评分的发生率随pH值降低而减少,两者呈明显相关(r=0.166,r^2=0.027,P〈0.01),但两者不完全一致。有产前高危因素组1104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92例,发生率17.39%;无产前高危因素组419例中,脐动脉血pH值〈7.20者18例,发生率4.3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X^2=43.816,P〈0.001)。特别是当脐动脉血pH值〈7.10时均为有产前高危因素者,但在相同的脐动脉血pH值组中,产前高危因素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影响。结论 脐动脉血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互补,可提高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104例新生儿窒息致多脏器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新生儿多脏器损伤、伤残和死亡的发生。方法对江苏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4例新生儿窒息导致脏器功能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脏器功能损伤发生率达14.4%,心肌损害占38.4%,脑损害占38.3%(包括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9占18.2%,颅内出血占20.1%),肾功能损害占10.5%,肝功能损害占52.8%,肺损害占62.5%,胃肠功能损害占25.9%。结论新生儿窒息可致多脏器损伤,需严密监测,积极治疗。提倡和普及新法接生,采取新法复苏技术和手段,尽可能缩短窒息时间,减轻窒息后缺氧缺血所导致的多脏器功能损伤及后遗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窒息血气及电解质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58例新生儿窒息进行检测 ,并对其血气及酸碱度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 :自1999年2月~2001年9月58例新生儿窒息为观察组 ,均来自本院 ,男32例 ,女26例 ,14例为早产儿 (胎龄30~37周 ) ,21例重度窒息 ,37例轻度窒息 (Apgar评分 ,0~3分为重度窒息 ,4~7分为轻度窒息) ,无窒息新生儿16例作为对照组。1 2标本采集 :窒息儿治疗前 ,吸氧状态下取桡动脉血作血气分析 ,同时取股静脉血进行电解质检测 ,并在入院后24小时以同样方法取动脉及静脉血 ,分别进行血气及电解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时使用连续性胎心监护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在评估围生期窒息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入产房待产的孕产妇14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胎心监护正常的58例为对照组,胎心监护异常的82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孕产妇产时脐动脉血气分析及分析在评价围生期窒息中胎心监护、脐动脉血气分析、Apgar评分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①观察组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的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随着PH值的下降,Apgar低评分增多,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增高,而且产时胎心监测异常发生率也增高。结论胎心监护对预测胎儿窘迫有重大意义,联合脐动脉血气分析能为产前验证,准确评估、诊治围生期窒息及其预后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33例临床分析晋江市医院儿科苏礼辉,曾献礼石狮市医院林介平窒息是新生儿较常见的急重症,可以引起多器官的严重损害。心脏是常见的受累脏器之一,心电图检查能及时发现窒息儿心肌损害的程度,以便指导临床诊治。本文对33例窒息新生儿的心电图进...  相似文献   

20.
敖明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0):61-62,64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的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3~12月在本院第二产程经低位产钳助产产妇245例,按其产钳助产指征分为3组:A组80例,因第二产程停滞行产钳助产术;B组92例,因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助产术;C组73例,因妊娠并发症或合并症而行产钳助产术。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自然分娩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新生儿出生时均常规行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A组、B组pH值、BE值分别与对照组及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A组与B组比较,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钳助产不会导致新生儿窒息,对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无影响,对于指征明确的患者临床应大胆应用。第二产程时间及产程中乏氧是影响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值并导致新生儿窒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