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中的应用.方法 比较CHF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4周及8周后,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评估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4~8周后心率、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4周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60.00%,8周后为81.67%,两者比较P<0.05.结论 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可明显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他汀类降脂药洛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洛伐他汀组(60例),对照组(62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洛伐他汀20mg,每晚1次。治疗2个月后复查血脂常规、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所有患者的住院次数、总住院日数、病死率。结果洛伐他汀治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2个月后,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RP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LVEF则有明显提高。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住院次数和总住院日数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口服,1次/d,连用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能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5.
陈亮  竺佳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857-1859
目的分析美托洛尔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的心脏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上升,对照组为(0.44±0.17)%,观察组为(0.51±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43,P=0.048);两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均下降,对照组为(180.5±41.5)mL,观察组为(159.6±39.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1,P=0.028);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均下降,对照组为(216.4±41.9)mL,观察组为(189.2±38.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5,P=0.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重新认识和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14例CHF,进行综合治疗(利尿剂、地高辛、ACEI、β受体阻滞剂),观察临床显效率、好转率以及对受体阻滞剂的耐受剂量。结论:现阶段CHF治疗,以利尿剂缓解症状,以地高辛、ACEI为基础,大力推荐β受体阻滞剂(包括心功能Ⅱ-Ⅳ),强调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在CHF治疗中的地位,强化基层医院对CHF治疗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水平(Hb)变化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50例CHF患者Hb、尿素氮(BUN)、肌酐(Cr)、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在不同NYHA分级中的变化;对比随访期间CHF患者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的差异。结果CHF组贫血发生率42.3%(64/150)。CHF者随着心功能恶化Hb则逐渐降低,贫血发生率升高,LVEF降低、BUN、Cr逐渐升高;随访期间贫血组死亡率高、平均住院次数多、平均住院时间长。结论Hb与CHF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对CHF患者Hb水平降低或贫血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伴发疾病和临床特点,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58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发病诱因、伴发疾病和首发临床症状等。结果 77.6%的患者有两种及以上的诱发因素,84.5%的患者伴发两种及以上疾病,患者以呼吸困难和咳痰咳嗽为主要的首发临床症状。结论老年心衰患者多数有多个诱因和多个伴发疾病,临床应积极治疗心功能的同时纠正其他伴发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2例患者加服倍他乐克并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观察临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加服倍他乐克组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心率减慢,血压下降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倍他乐克能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倍他乐克可作为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常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及预防。方法将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强心、利尿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片治疗。结果观察组30例中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中显效1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结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不仅能缓解心衰症状,且可降低心衰患者病死率和改善愈后,能延缓心室重塑,防止心室扩大的发展,并且能减轻前负荷及改善心脏血管的重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下称心衰 )是小儿时期危重症之一 ,导致充血性心衰的原发病众多。本文报道我科 1996年 1月至1998年 8月治愈和好转的小儿充血性心衰 4 5例。1 临床资料4 5例充血性心衰中 ,男性 32例 ,女性 13例 ;婴儿 2 8例 ,幼儿 7例 ,儿童 10例。原发病 :急性支气管肺炎 2 6例 ,支气管哮喘伴感染 3例 ,风湿性心脏病 3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 2例 ,室间隔缺损 2例 ,房间隔缺损 1例 ,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右室双出口 1例 ,病毒性心肌炎 1例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 1例 ,扩张型心肌病 1例 ,糖原累积症 型 1例 ,恶性淋巴瘤、柔红霉素化疗 …  相似文献   

12.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较常见的终末期临床表现,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住院率增高,病死率也较高,现将本院所收住的3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例资料基本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林凤  赵琦  吕翠英  张丽波 《河北医药》2002,24(11):880-881
目的:评估心率变异性(HRV)在中、重度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我们随访了98例病人,最长时间达4年,HRV采用时域分析法。预后判定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Cox分析表明,SDNN(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及SDNNindex(5min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是心源性死亡的预测因子,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则显示SDNN≤50ms和SDANN≤40ms是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结论:HRV降低是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HRV分析是否作为危险分层指标应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爱雄 《安徽医药》2009,13(6):653-654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发生低钠血症的原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126例,通过严密观察临床表现及化验检查发现合并低钠血症58例,均接受心衰基本治疗,积极纠正低钠血症,并观察临床预后。结果126例心衰中基本控制好转出院111例,恶化死亡15例,其中低钠血症的58例中死亡9例。结论诊治心衰应高度重视低钠血症的发现与救治,低钠血症发生率高,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明显增加病死率,临床预后差。  相似文献   

15.
笔者用L -甲状腺素对2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进行了治疗 ,其疗效观察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对收治的心衰病人治疗前查甲状腺素 (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rT3)、促甲状腺素 (TSH )。凡T3 降低 ,T4 正常或下降 ,rT3 升高 ,TSH正常者入选 ,除外甲状腺疾病。共选择43例 ,男32例 ,女11例 ,年龄52~79岁 ,冠心病18例 ,肺心病16例 ,扩张型心肌病9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心功能标准 :Ⅲ级31例 ,Ⅳ级12例 ,病程2~21年。用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  相似文献   

16.
17.
廖振慧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4):170-170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低钠血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CHF合并低钠血症86例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采用限水并予补充高渗盐水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稀释性低钠血症显效20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86.6%。缺钠性低纳血症显效36例,好转18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CHF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适当补充高渗盐水以维持正常血钠水平,可改善慢性心功能衰竭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红蛋白(Hb)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观察142例初次人院的CHF患者Hb与心功能的关系;并进行随访1年,对比在随访期间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死亡、再住院次数、再住院总时间.结果 贫血发生率36.6%,心衰患者随着心功能恶化,Hb水平逐渐降低(P<0.05),贫血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在随访期间,贫血组的死亡率比非贫血组提高了3倍,平均住院次数增加了近2倍,平均住院时问也增加了30%,贫血组和非贫血组患者相比,死亡率、平均住院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贫血在CHF患者中常见,对CHF患者,Hb水平降低或贫血是预后不良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石鲁新  郭天义  王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7):1773-177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急诊,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其致残率及病死率很高。我们回顾分析60岁以上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总结其病因、诱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旨在进一步提高其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方式通过使用卡托普利和倍他乐克的联合治疗来观察患者的病情。方法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来进行分析,治疗组使用卡托普利的剂量加大,对照组则使用传统的对照方式,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来统计计数资料。结果通过比较能够得出治疗组96.15%的有效率,而对照组82.27%的有效率,由此证明明显的差异在两组患者中体现。结论在严谨的使用倍他乐克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应在临床医学中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