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围绝经期是妇女一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是女性迈向中老年阶段的必经之路,标志着女性卵巢功能衰退以及随之而来激素水平骤变的生理过程。有学者报道该阶段妇女抑郁障碍风险增加的机制可能与这一时期特有的激素波动有关[1]。与此同时,围绝经期妇女处于特殊的社会、家庭地位,有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均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笔者曾于2005年对249名围绝经期妇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及抑郁状态与其生活事件、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2.
<正>女性一般于绝经前5~10年,生殖功能开始减退,绝经后6~8年可认为进入老年,可见围绝经期可达20年之久,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妇科常见病,发病率为87.6%,因此研究和防治围绝经期综合征对保障女性身心健康,提高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医学和社会意义[1]。西医研究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卵巢功能减退及雌激素不足造成的,机体内分泌紊乱,从而引起相关疾病,因此可选择激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激素  相似文献   

3.
女性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因下丘脑、垂体功能的退化,进而以烦燥、潮热汗出(阵发性)、胸闷心悸、乏力、抑郁、关节痛、失眠等为主症的综合征候群。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渐趋老龄化的改变,与此同时,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也日益加重,围绝经期综合征已经越来越严重地危害中老年女性的身心健康,其发病率也正在逐年上升,高达85%左右[1]。因此,为了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防治女性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拟中药复方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放免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性激素的含量及IL-2的变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围绝经期女性精神卫生状况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更年期女性数量正逐年增加,更年期女性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进入50岁以上的女性近1千万.目前我国有1.6亿更年期女性,每年有超过1.2亿女性深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扰. 我国社会上一直不重视女性更年期的精神卫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在个人方面,有些中老年女性不知道自己进入了围绝经期;也有女性知道自己到了围绝经期,虽然感觉身体不适,但默默忍受着,没有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还有部分女性知道自己到了围绝经期,也想采取措施,却不了解应对围绝经期症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内分泌的变化、活动量减少等因素造成热量过剩而至体质量增加引起肥胖[1]。围绝经期肥胖妇女更易存在脂类代谢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这些均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而调脂减肥、改善血液流变学对围绝经期肥胖女性是必要的。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是妇女由生殖年龄向无生殖能力年龄的过渡,是女性卵巢功能衰退的标志,也是正常的生理周期,但是在这一时期内女性多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严重影响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和工作。为此,本文分析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及具体征状,探讨了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侯杰  张锦阳  房姝妍  于开军  王宇珍  席红 《河北医药》2012,34(19):2976-2976
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是指女性在自然绝经前后发生的,以焦虑、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心理综合征[1],发病率约32%[2],在基层医院十分常见。本研究着重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围绝经期情绪障碍的影响,以及与性激素变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开展围绝经期女性心身保健提供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在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卵巢功能的逐渐衰退,体内雌激素的下降,可以出现一系列近期及远期症状如潮热、盗汗、抑郁、失眠、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及老年性痴呆等,这严重影响着更、老年期女性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1]。但并不是所有女性都出现围绝经期症状,且有症状女性的严重程度又不尽相同。因此推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这种多样性表现可能与某些基因多态性有关联。CYP 17作为编码雌激素合成代谢关键酶的基因,已有研究证实CYP17基因多态性与人体内源性雌激  相似文献   

9.
围绝经期是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月经不规则开始,多发生在39~51岁,平均持续时间约为4年。围绝经期妇女因卵巢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月经不规律,出现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围绝经期功血是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所致的一系列退行性病理改变。围绝经期功血需迅速彻底止血,防止复发,调整月经周期,减少月经量,使患者顺利度过围绝经期[1]。早发现、早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对提高妇女健康水平、改善女性围绝经期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围绝经期综合征(旧称更年期综合征),一般多发生在45~55岁之间的妇女[1],是由于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分泌雌激素减少,而下丘脑、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及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出现的临床综合症状[2,3].目前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多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根据临床观察,副作用较大、禁忌证多.自1999-2003年我们采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或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而丧失卵巢功能后出现的内分泌、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多有改变,常被疑诊为"冠心病"[1].2007年1月-2011年3月,在来我院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例中选取200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改变的类型及有无病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期前后的2年,多出现在45~55岁[1]。但由于社会竞争不断激烈,生活压力不断加大,部分女性可提前进入更年期,其中有10%~15%的女性难以应对更年期抑郁等精神症状,从而影响了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2]。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春霞 《河北医药》2011,33(9):1410-1411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精神心理症状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约1/3的女性可以平稳过渡围绝经期,约2/3的女性可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症状,为顺利绝经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困扰和不便,需要给予积极治疗[1]。目前临床上比较广泛使用的是激素替代疗法(HRT),  相似文献   

14.
<正>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便秘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临床除常见的便意淡漠、肛门坠胀、排便不尽感、腹胀等症状外,往往伴随情绪障碍。许多围绝经期便秘患者常要求服用泻剂来缓解症状,但不能从根本上起到治疗作用[1]。便秘通常以排便频率减少为主,一般每2~3天或更长时间排便1次(或每周<3次),粪质干燥,排出困难[2]。因此,便秘与围绝经期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现在临床上多采用经肛门给予开塞露的药物治疗和环形腹部按摩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1]。这一时期70%以上女性易出现烦躁、易怒、易激惹、自卑、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情绪变化,程度严重的可导致情绪障碍。围绝经期情绪障碍是指女性在自然绝经前后发生的,以焦虑和抑郁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临床综合征,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心身健康及家  相似文献   

1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或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而丧失卵巢功能后出现的内分泌、心血管和自主神经等多系统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围绝经期女性心电图多有改变,常被疑诊为“冠心病”。2007年1月-2011年3月,在来我院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病例中选取200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女性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改变的类型及有无病理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更年期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症状和亚临床疾病的问题愈发突出,更年期妇女医疗保健已成为当今社会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1]。综合保健管理策略旨在缓解绝经相关症状,积极预防中老年女性的慢性疾病,改善其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2]。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综合保健管理策略对更年期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及保健知识等影响,以探讨综合保健管理策略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魏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685-2686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包括从接近绝经期出现与绝经有关的内分泌、生物学和临床特征起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即绝经过渡期至最后一次月经后一年[1].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指的是妇女在围绝经期间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是女性特定阶段的常见病和多发病[2].  相似文献   

19.
杨萍 《中国医药指南》2008,6(4):228-230
<正>接受赠卵(oocyte donation,OD)患者多是卵巢早衰,卵巢功能衰退及卵巢反应不良的女性。目前公认的接受赠卵指征有:1.卵巢早衰(Prem ature Ovarian Failure,PO F);2.卵巢抵抗综合征(Ovarian Resistant Syn2 drom e,ORS);3.遗传性疾病基因携带者或染色体异常;4.反复体外受精失败;5.绝经和围绝经期妇女[1]。这些患者是社会的特殊群体,她们一般都有一定的自卑感及内疚  相似文献   

20.
基层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认知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分析了基层社会、家庭及个人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认知状况,结果表明:基层社会、家庭及个人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的认知状况很差,集中表现在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围绝经期抑郁症状二者的理解混乱上,即:把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理解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一部分,同时把围绝经期综合征理解为围绝经期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基层对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认知状况很差还表现在对出现围绝经期抑郁症状妇女不理解、不关心、不重视,基层对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症状的妇女常冠以"围绝经期"、"老更"等带嘲讽意味的字眼。基层社会对围绝期妇女出现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和围绝经期抑郁症状的认知度低、重视度不够,态度差是导致围绝经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病率高、自杀率高、就诊治疗率极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