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93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心理学调查(SAS,SDS),研究组除接受常规治疗及化疗外,还给予心理支持疗法;对照组不予心理支持.结果2组患者入院初SAS、SDS均无显著差异.经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标准分明显减低,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2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肿瘤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消除焦虑和抑郁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情绪测试,并于治疗前后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细胞,分析心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患者情绪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SD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明显下降(P<0.01);干预前后两组免疫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在围手术期应用心理护理对耳鼻咽喉疾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对耳鼻咽喉科入院患者先进行焦虑自评量表测评,将分值在60分以上的中度焦虑者168例作为入选患者,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4例,给予干预组患者一般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照组只给予一般护理,应用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评分表进行评分,并用问卷测评患者心理状态改变程度.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入院后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干预组入院后与出院前SAS、SDS评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入院后、出院前SAS、SDS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患者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抑郁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更快、更好地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化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支持。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标准分明显减低,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其焦虑、抑郁心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放疗及常规治疗,干预组在放疗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别于放疗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进行测试,分析心理护理对肿瘤放疗患者情绪的影响。结果:放疗后干预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肿瘤放疗患者焦虑、抑郁程度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血液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血液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化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支持.结果:心理干预后,干预组SAS、SDS标准分明显减低,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有助于消除其焦虑、抑郁心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肝癌患者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生存质量量表(CARES-SF)对患者进行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评估;对2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1个月的SDS、SAS、SCL-90及CARES-SF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SDS、SAS和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SDS、SAS、SCL-90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DS、SAS、SCL-90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CARES-SF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及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肝癌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心理压力,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病人首次透析时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1月60例首次接受血液透析的老年病人,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支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入院后第2天及透析后第2周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病人的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老年首次血液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心理护理干预对癌症患者介入治疗前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癌症患者介入治疗术前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将56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入院第7d后焦虑、抑郁心理状态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理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DS及SAS评分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对照组有所降低(均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帮助癌症患者平稳度过术前等待期,从而使患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接受介入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及生理应激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肿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妇科手术前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观察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心率、血压的变化。结果入院时、术前1 d、术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呈递减趋势(P0.01);对照组在术后SAS和SDS评分降低(P0.01);术前1 d和术后,干预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术前5 min心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心理状况,降低生理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隆乳受术者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白评量表(SDS)、自行设计的<隆乳受术者术前的心理活动调查表>对82例受术者进行调查,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及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进行常规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需求、保密性、相关专科知识讲解、并发症的预防等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围手术期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结果 术前1 d干预组对手术相关问题的担心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前1 d 2组的SAS和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出院前干预组患者的SAS及SDS评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且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 隆乳受术者围手术期存在多种心理障碍,系统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受术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使其在围手术期处于一种最佳的身心状态,获得形体与心理美感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6例放疗的妇科恶性肿瘤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采用欧洲癌症病人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对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心理状态SAS、SDS、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QLQ-C30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妇科恶性肿瘤放疗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显著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并发焦虑和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心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采用国际通用的Zung量表(SAS、SDS)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估,两组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半年后SAS评分(45.5±1.5)分、SDS评分(40.5±1.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1年后SAS评分(40.2±0.5)分、SDS评分(43.5±0.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互动情景式护理对眼部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70例眼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互动情景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负担、经济负担、治疗负担、照护负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和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性情绪疗法结合互动情景式护理有助于减轻眼部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反应,改善自我感受负担,也能促进患者应对方式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对预防膀胱癌术后患者肿瘤复发的影响.方法 将168例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82例.观察组行手术及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只给予手术及常规治疗.采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比较2组膀胱癌患者肿瘤复发率.结果 采取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焦虑值和抑郁值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可明显地消除膀胱癌患者焦虑、抑郁的心理障碍,增强治疗的信心,从而促进康复,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防肿瘤复发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在负压引流(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中的临床应用及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3期以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全部患者均给予VSD联合骑跨椅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理情绪、治疗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 w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依从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VSD联合骑跨椅治疗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提高压力性损伤治疗效果,改善其创面。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理念(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IMB)理念的心理弹性支持及护理在产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60例产后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基于IMB理念的心理弹性支持及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partum Depression Scale,EP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抑郁率等。结果:两组护理前SAS、SDS、EPDS评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SDS、EP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个人力总分、支持力总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个人力总分、支持力总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幼儿抚触技术使用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IMB理念的心理弹性支持及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和控制产妇的抑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抑郁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7月31日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对方式[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回避、屈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面对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P<0.01),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护理中,能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应对方式,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治疗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与对照组同样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来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两周后的SDS与SAS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出院时SDS得分(11.14±3.79)与SAS得分(10.46±3.17)则明显低于对照组SDS得分(23.84±5.76)与SAS得分(18.67±4.56),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提高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心理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康复,促进其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