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杨超  李彦  杨永忠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91-92,95
目的观察对比磺达肝癸钠和那曲肝素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8例),两组基础治疗相同,对照组给予那曲肝素0.1 mL/10 kg,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7 d。治疗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1次/d,连用7 d。观察治疗7 d及30 d后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7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Q波性心肌梗死、死亡、室速、室颤)及严重出血(脑出血、腹膜腔出血、呕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皮下瘀斑、牙龈出血、血尿、便血+++以下)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比磺达肝癸钠和依诺肝素钠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26例分为对照组(62例)治疗组(64例),观察治疗10 d及30 d后两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BNP水平及严重出血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30 d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BNP水平相比较,仍无统计学差异(P0.05)。严重出血及轻度出血并发症例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比研究,比较磺达肝癸钠和伊诺肝素用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入选符合本研究标准的262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磺达肝癸钠组130例,2.5mg/24h皮下注射;伊诺肝素组132例,1mg/kg/12h皮下注射.疗程8天.结果8天时,磺达肝癸钠组发生不良事件25例,出血6例;伊诺肝素组发生不良事件32例,出血15例.30天时,磺达肝癸钠组发生不良事件45例,出血8例;伊诺肝素组发生不良事件61例,出血19例.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磺达肝癸钠组出血明显低于伊诺肝素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与伊诺肝素抗凝治疗效果相当,而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该药既有效又安全.  相似文献   

4.
卞锋全 《当代医学》2013,(28):138-138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以2011年7月-2012年6月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观察两组患者心脏事件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脏事件和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41名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他汀类、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mg,1次/d,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0.4ml,2次/d,均连用3~7d。观察二组的临床疗效,以及30d内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d内心血管事件和出血的发生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于低分子肝素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磺达肝癸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基础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皮下注射磺达肝癸钠2.5mg,1次/日,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依诺肝素1mg/kg,1次/12小时,最多连用8天或直至出院。观察两组患者30天内终点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磺达肝癸钠组与依诺肝素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磺达肝癸钠组明显低于依诺肝素组(P〈0.05)。结论:应用磺达肝癸钠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疗效于依诺肝素相当,出血反应少,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磺达肝癸钠治疗的观察组,采用血液流变学检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1.4±0.2)vs(1.9±0.3)、毛细血管血浆黏度(1.2±0.1)vs(1.5±0.2)、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低于对照。结论磺达肝癸钠有助于持久降低血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又称为不稳定冠状动脉疾病(UCAD),是一组危险性很高的临床综合征。介入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血运效果显,已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手段。本通过对接受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的临床资料分析,探讨该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早期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苏可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方法符合ACC/AHA诊断标准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他汀类降脂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苏可诺5000u,q12h,iH连用7天。结果用苏可诺治疗临床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可诺可作为治疗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重要辅助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茅焕豪 《现代实用医学》2016,(4):443-444,494
目的探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58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观察组给予磺达肝癸钠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联用7d。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院后1个月内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及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凝治疗4d后,对照组患者APTT和P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患者APTT和PT均较治疗前高(均P<0.05);且治疗组患者APTT和PT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发生Q波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介入治疗和心绞痛再发的例数均多于治疗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有2例死亡。结论与低分子肝素钠相比,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磺达肝癸钠组,60例)和对照组(低分子肝素组,32例),两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入院时查PT、APTT,实验组给予磺达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连用8 d或直至出院;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连用8 d或直至出院。用药3 d后复查两组PT、APTT,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0 d时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抗凝前PT、APT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凝后PT、AP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卒中及死亡;实验组再发心绞痛2例,出血2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2例,出血4例。两组出院后30 d无急性心肌梗死、出血、卒中及死亡病例发生;实验组再发心绞痛5例,对照组再发心绞痛3例。两组并发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安全有效。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过程中PT、APTT水平有明显延长。  相似文献   

12.
急诊非ST—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危险分层对于急诊的非ST-T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症状,心电图,肌钙蛋白进行危险分层,高危患者即刻行冠脉造影,并选择治疗方法,低危患者经入院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行冠脉造影检查。通过冠脉造影结果对危险分层及治疗干预进行评价。结果:高危患者的血管病变支数及闭塞程度大于90%血管支数明显高于低危组。高危患者较低危患者有更多需进行血管重建治疗。结论:对非ST-T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高危患者立即行冠脉造影有助于发现危险病变,积极进行干预,但远期愈后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心宁注射液辅助西医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缓解程度、心电图改善情况,检测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缓解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影响(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冠心宁注射液辅助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文静 《医学综述》2014,(1):190-192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维拉帕米组和替罗非班组,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200μg维拉帕米和10μg/kg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替罗非班组患者注射该药后首次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结束前末次冠状动脉造影的TIMI血流分级3级获得率分别为81.63%和91.84%,显著高于维拉帕米组的57.14%和73.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118,Z=6.000,P<0.05),3 d后,替罗非班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低于维拉帕米组[(4.3±1.8)mg/L vs(2.1±1.3)mg/L、(693.8±315.2)ng/L vs(272.7±254.3)ng/L、(82.7±11.3)ng/L vs(52.1±10.4)ng/L,P<0.05];维拉帕米组和替罗非班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vs 4.08%)、(6.12%vs 4.08%),P>0.05]。结论早期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在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临床疗效确切,具有安全高效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09-07~2011-04间,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试验组(n=38)和对照组(n=36).比较PCI前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分级、出血事件和血...  相似文献   

16.
徐岩鹰  周恕敏  吴军 《河北医学》2016,(12):1937-1939
目的::探讨雷氯吡格雷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 NSTE-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响,以及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80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层,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司匹林,观察组加用氯吡格雷,观察二者临床疗效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30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P>0.05);治疗30d后,两组患者最大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0%vs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NSTE-ACS,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促进患者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韦晓  尹瑞兴 《医学综述》2014,(24):4520-4522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而抗栓药物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病死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致残率,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抗栓药物包括抗血小板和抗凝药。其中抗血小板药有阿司匹林、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和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拮抗剂等;抗凝药有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Ⅹa因子抑制药和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NSTE-ACS)患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的结果以及影响介入治疗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230例.分析其临床资料、病变影像特征、介入治疗资料.结果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0.4%.年轻、女性、体质指数(BMI)低、CK-MB水平低、血管病变程度轻是NSTE-ACS患者PCI治疗成功的有利因素,有过心肌梗死、心功能衰竭、中风、心绞痛史、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是NSTE-ACS患者PCI治疗失败的不利因素.结论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重在预防,其介入治疗成功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