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研究抗丝虫抗独特型抗体 (抗 fil-抗 Id- Ab)对丝虫感染沙鼠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 :从班氏丝虫病乳糜尿和鞘膜积液患者血清中分离含有高滴度的 Ig G,免疫家兔 ,获得兔抗 fil-抗 Id- Ig G,免疫沙鼠 ,再用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攻击 ,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 :抗 fil-抗 Id- Ig G一次脾内注射或多次皮下及腹腔内免疫后 ,50 %和 80 %沙鼠产生保护性免疫效果 ,沙鼠体内查不到微丝蚴和成虫 ,而从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或兔抗正常人 Ig G为对照组的沙鼠中 ,80 %沙鼠感染丝虫 ,与正常感染组相近似。结论 :用抗 fil-抗 Id- Ab对马来丝虫感染沙鼠 ,证实有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r-chitinase)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免疫接种沙鼠后是否具有抗马来丝虫微丝蚴(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方法:试验动物分别用壳质酶及其片段(F7R2,F8R2)和SXP-1免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印渍试验测定抗体水平及特异性抗体蛋白分子。用寄生虫学方法检测mf及成虫。结果:用重组马来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抗原免疫沙鼠,再以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L3)攻击,可诱导其免疫系统产生抗mf的部分保护性免疫,但对成虫无作用。L3攻击后的沙鼠处于mf显性前期或显性期时,用重组抗原免疫则抗mf血症的保护性作用差或无作用。用SXP-1抗原免疫沙鼠也能降低mf血症水平,并可减少成虫负荷。结论:重组丝虫壳质酶及其片段和SXP-1抗原具有抗马来丝虫mf血症的保护性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性元素照射过的丝虫第3期幼虫(L_3)免疫动物可产生抗丝虫的保护性免疫,而以单剂量正常L_3感染动物却不能。用免疫和感染动物的血清筛选马来丝虫cDNA库,可筛出能表达保护性重组抗原的克隆。基此作如下研究。 以~(60)Co照射马来丝虫L_3皮下注射沙鼠,获得免疫的沙鼠血清(VJS);沙鼠皮下或腹  相似文献   

4.
采用SDS-PAGE和ELIB技术分析马来丝虫成虫(MAA)和微丝蚴(MFA)可溶性抗原。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采自感染沙鼠腹腔。分析结果表明,MFA蛋白组分含有沙鼠腹腔液蛋白组分(64-67kDa和56-58kDa)。健康沙鼠血清与MFA作ELIB,可见3条淡反应带(60kDa、74kDa和100kDa),与MAA无反应带可见。MAA蛋白组分中的42kDa和14.5kDa可被感染6个月的阳性沙鼠血清识别,而不被阴性沙鼠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旋毛虫肌肉期幼虫分泌排泄物(TsL1-ES)中46-58KD抗原的保护性免疫作用,本文用该纯化原组分加福氏完全佐剂(FCA)腹腔注射免疫昆明小鼠3次,继以旋毛虫感染性幼虫300条攻击感染,感染后第7天计数小鼠肠道成虫数、第30天肌肉继虫数和血清抗体IgG滴度。结果:46-58KD抗原免疫鼠的肠道成虫减虫率、肌肉幼虫减虫率和血清抗体IgG的几何平均倒数滴度分别为41.8%、46.1%和284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淋巴丝虫感染中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机制。方法:检测安徽省班氏丝虫病流行区人群及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体外诱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结果:对非特异性有丝分裂原PHA及ConA的刺激,各组人群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IL-2及IFN-γ水平无显著差异。对马来丝虫成虫抗原的刺激,微丝蚴血症者PBMC产生IL-2及IFN-γ水平比流行区无症状、无微丝蚴血症者显著低下,长爪沙鼠实验结果与人群的相似。结论:本实验提示,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微丝蚴血症者及马来丝虫微丝蚴血症长爪沙鼠的T细胞对丝虫抗原处于一种低应答状态,且这种受抑制的T细胞主要是Th1亚群细胞。  相似文献   

7.
应用马来丝虫和牛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IFAT和IEST检测马来丝虫感染长爪沙鼠血清中抗体IgG和IgM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分别在感染后12~14周及2~6周达高峰。感染沙鼠IgG水平与感染时期长短密切相关,但与感染度无关。认为IFAT和IEST,特别是后者,可望成为丝虫病诊断中较为理想的方法;牛丝虫抗原可望能代替马来丝虫抗原用于丝虫病血清诊断中。  相似文献   

8.
长爪沙鼠实验感染马来丝虫后,用感染期幼虫、微丝蚴的超声粉碎片段抗原和成虫的冰冻切片抗原,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观察血清抗体动态变化。抗感染期幼虫抗体多于感染后前3Wk内出现,抗成虫及微丝蚴抗体多于感染后前5、6wk内出现。在微丝蚴出现前,腹腔微丝蚴阳性和阴性沙鼠抗体水平差别无显著性,而在微丝蚴出现后,抗体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9.
检测血清中BCG—A60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GC-A60是从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的胸浆中提纯出来的抗原,为了解用聚合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抗BCG-A60抗体对结核诊断的临床意义,对734例健康人和非结核病人,以及560例结核病患者作了抗BCG-A60抗体的检测。结果证实,ELISA-A60.IgG诊断结核病的特异为89.3%,敏感性为84.5%,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认为可用于临床对结病的辅助诊断,还发现在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中IgM的阳性率明显高  相似文献   

10.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戊型肝炎病人的系列血清抗-HEV。结果表明,病后2~8周和2~4个月IgM抗-HEV阳性率分别为65.63%(21/32)和33.33%(2/6),4个月后未检出。IgG抗-HEV于发病后4天即可阳转,至病后2~4周和5~8周IgG抗-HEV累积阳转率分别为86.89%(53/61)和98.36%(60/61)。多数病人IgG抗-HEV持续时间较短,病后6个月内和2年内分别为67.21%(41/61)和91.80%(56/61)阴转。多数病人IgG抗-HEV在急性期处于高水平,恢复期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1.
用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可溶性粗抗原作ELISA,观察了感染马来丝虫的长爪沙鼠血清中特异抗体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感染沙鼠腹腔液中的微丝蚴阳性检出率为36.7%;抗成虫和微丝蚴抗体最早分别在感染后第2周和第3周可测得;两种抗体在第1次出现后,均持续上升,抗成虫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的第16周稍有下降,而抗微丝蚴抗体却持续在高水平上;显性感染沙鼠的抗微丝蚴抗体在腹腔出现微丝蚴后,明显高于隐性感染鼠.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标记第二抗体间接ELISA发现,IgG-抗HEV阳性率23.5%(46/196),其中IgM-抗HEV阳性10例(5.1%)。于1993年2月~1994年1月继续观察IgM-抗HEV免疫检出率为6.7%(101/1515),IgM-抗HAV检出率为14.2%(302/2133)。按月和月/年统计阳性率动态,表明戊型与甲型肝炎全年呈双峰型相伴流行。提示IgM-抗HEV是诊断现患戊型肝炎的主要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3.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对马来丝虫成早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线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  相似文献   

14.
BCG-A_(60)是从牛型结核分支杆菌的胞浆中提纯出来的抗原,为了解用聚合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BCG-A_(60)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对734例健康人和非结核病人,以及560例结核病患者作了抗BCG-A_(60)抗体的检测。结果证实,ELISA-A_(60)·IgG诊断结核病的特异性为89.3%,敏感性为84.5%,获得较满意的效果,认为可用于临床对结核病的辅助诊断。还发现在活动性原发型肺结核中IgM的阳性率明显高于IgG。IgM除在急性期病例阳性率高外,而且也见于慢性结核病例。这些证明IgM的血清学分析在结核病早期诊断中也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手段,在诊断结核性脑膜炎,以及肺结核合并其它活动性肺外结核中有补充IgG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我们以冰冻切片的马来丝虫成虫为抗原,对114例丝虫病人和113名健康者用EIST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血清抗体。 马来丝虫成虫取自长爪沙鼠腹腔,虫体洗净后用5%甲基纤维素包埋,用KRYOMAT1700型自动切片机(西德产)切片,制成5μm厚的横切面贴于载玻片上,  相似文献   

16.
应用HEV基因结构区的重组融合蛋白,建立了免疫吸印法(WesternBlot.WB)检测抗-HEVIgG,并与现行的酶联免疫试验(EI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WB检出戊型肝炎暴发点急性肝炎病人血清抗-HEVIgG的阳性率(68/73,93.2%)高于现行的EIA(51/73,700%),对实验感染猕猴抗-HEVIgG检出率前者也高于后者(分别为7/7和5/7),且检出抗-HEVIgG时间较长,滴度也较高。对多种对照血清检测结果表明,除50%(3/58)的丙型肝炎血清呈阳性外,甲型、乙型、EBV、CWV肝炎及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说明该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望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基础研究,也可用于疑是戊型肝炎病例的确诊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McAb)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IRMA),对马来丝虫成虫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40/50),丝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部为阴性。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学者对周期型马来丝虫染色体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对此作了观察和分析。 从人工感染周期型马来丝虫感染期幼虫4个月后的长爪沙鼠腹腔内检获丝虫成虫,置于含20%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含秋水仙碱4μg/ml、庆大霉素200u/ml),经37℃4~6h后,取出虫体的睾丸、卵巢和子宫前段,然后仿Terasaki法制备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Ig、CIC和auto-Ab相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g)、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和游离自身抗体(auto-Ab)的含量进行同步测定。结果发现,血清IgG含量随增龄无明显改变,老年组IgA明显高于青壮年组和老年前期组,而IgM从45岁便开始下降,老年人降低更为显著;老年组血清IgG含量与CIC-IgG、auto-Ab-IgG含量呈明显正相关;CIC-IgG/血清IgG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提示其体内有免疫复合物滞留。这说明,评价老年人体液免疫功能时,不仅要测定血清Ig含量,而且要测定CIC-Ig和auto-Ab-Ig的含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不同年龄组健康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循环免疫复合物和游离自身抗体的含量进行同步测定。结果发现,血清IgG含量随增龄无明显改变,老年组IgA明显高于青壮年组和老年前期组,而IgM从45岁便开始下降,老年人降低更为显著;老年组血清IgG含量与CIC-IgG,auto-Ab-IgG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