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休克是一种综合征,由于急性的全身微循环障碍,使维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 心源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它包括了心脏和周围循环的改变。由于心肌严重损伤引起心脏排血量急剧下降,导致周围循环衰竭,组织灌流量降低,进而形成广泛的细胞缺血缺氧和重要生命器官功能受损,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其特点是既有心脏排血功能障碍,又有周围循环衰竭,故在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抢救治疗方面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肌梗塞性休克病人的外周阻力究竟处于什么状态,治疗中应采用血管舒张药抑或血管收缩剂是临床上争论较多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过去的实验中,观察了家兔心源性休克时血容量的变化以及心脏功能的改变,本次实验主要了解家兔心源性休克时微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广泛的心肌坏死,心排血量急剧下降所致。在血流动力学上属泵衰竭Ⅳ级。另外,还可能有血容量不足、心律失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病死率达80%,近年来,虽呈逐渐下降,但在治疗上仍较困难。1994~1999年,我们共收治13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应用硝普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休克是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心室喷血或充盈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各重要器官和周围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代谢与功能障碍综合征.其病因很多,但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其病死率极高,达80~90%[1],因此早期积极的治疗、护理异常重要,现将我科收治的心源性休克病人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心源性休克一旦确诊,死亡率达80%。为了进一步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笔者参阅有关文献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特点、诊断及治疗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谈一些体会。一、心源性休克的病理生理特点心源性休克指心脏泵衰竭引起的心排血量锐减,急性微循环灌注不足,进而导致大小循环郁血及一系列代谢障碍的综合征。Killip认为心源性休克是左心衰竭的极端表现,他把心肌梗死从心功能损害到心源性休克分为四级:Ⅰ级,无明显心功能损害,无血液动力学改变而仅有左心室充盈压增高,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6.
休克是一个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生的基本原因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和微循环灌注不良,致使组织缺氧,体内主要的脏器受到损害。心源性休克是休克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生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心肌收缩功能减退,使得心脏排血量急剧降低和周围循环衰竭。临床上除了有一般性休克的表现一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尿量减少等,还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内科常见急症之一。心源性休克作为AMI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约20%,病死率60%~80%,约1/2发生在发病后24h内,延迟出现心源性休克大多是由于梗死面积扩大或再梗死所引起。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20例AMI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凡因心脏病变使心排血量骤减,使机体重要器官及组织血流灌注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的征候群,称为心源性休克。据国内1931例急性心肌梗塞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占19.3%,其中65.7%发生在第一天,病死率占56.1%以上。近年来,对其血液动力学的异常有了一些认识,为合理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血液动力学障碍正常冠心动脉循环血流量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约250~300毫升,心肌从冠状动脉血吸收70~75%的氧。当急性冠状动  相似文献   

9.
结紥家免冠状动脉前降支后,部分动物可发生心源性休克。有效循环血量明显减少,可能是休克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但这些实验性心源性休克动物的心功能是否发生改变,尚未见报导。本文报告结紥家免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左室舒张期末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休克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可在多种情况下发生。有效循环血量依赖三个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数的心排出量;完整的周围血管张力。三因素中任何因素的改变超过代偿限度时,均导至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使组织器官灌流不足而发生休克。休克发展中,三因素常都累及,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心源性休克     
<正> 病因心源性休克多系心脏疾病所致(表1),其中以急性心肌梗塞最为常见。心源性休克时,心脏泵功能严重减退,组织灌注明显不足。表1导致心源性休克的心血管疾病急性心肌梗塞严  相似文献   

12.
狭义的心源性休克指心脏泵功能衰竭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广义的心源性休克指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心室充盈或射血障碍,导致心排血量锐减,重要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组织代谢与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顽固性心源性休克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是指因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1].而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则是指心源性休克经常规抗休克治疗,短期内仍无明显逆转征象的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源性休克在整个心血管疾病发病构成比中所占比例并不高,但一旦发生,多难以逆转,病死率极高.因此,充分认识、及时处理顽固性心源性休克是世界性棘手的临床课题.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急性、广泛、严重的缺血引起的心泵功能衰竭,以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下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器官血液灌注不足,从而使细胞损害,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以血压明显降低,组织灌注不足的症候群。本文报告18例,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休克是一种由于组织灌注不足为特征的综合征,具体说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创伤、感染、低血容量、心源性和过敏等)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的急性微循环障碍,组织和脏器灌注不足,组织与细胞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器官功能受损为特征的综合征,是一序贯性变化,从亚临床变化发展成为多  相似文献   

16.
吕英华 《中原医刊》2004,31(8):63-64
休克是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引起的综合征。主要由于有效循环血容量绝对或相对不足,使组织器官的微循环灌注不良,组织缺氧,细胞代谢紊乱,造成主要脏器功能衰竭。休克的病因虽然不同,但发病的原理基本一致,各种休克除了有不同的发病特点外,其机理均为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血流不足引起的微循环障碍。临床表现为四肢湿冷,面色苍白或紫绀,血  相似文献   

17.
心源性休克的观察与护理陈白薇谢佩艳(锦州市中心医院)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塞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主动配合抢救,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心肌梗塞的发病规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血压、脉搏,在输液过程中,注意滴数,以免影响血压波动,密切观察...  相似文献   

18.
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肌梗塞较常见的合併症,目前仍是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并且病死率较高。因此,开展关于心源性休克的实验研究,阐明其发病机理,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是一项较为迫切的任务。 从文献上看,心源性休克的疾病模型多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认识心源性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49例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49例心源性休克中,抢救成功24例,占48.98%。其中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所致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恶化、扩张型心肌病晚期、高血压心脏病三者病死率最高。结论心源性休克病因复杂,临床病死率高,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同时应针对不同心脏基础病变,争分夺秒,正确实施抢救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近5年收治的46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0%。笔者认为心源性休克患者抢救治疗的关键在于:①根据引起休克的病因,侧重纠正异常的病理生理;②最好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进行合理扩容,合理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③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应积极行血运重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