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改良胆肠吻合缝合技术的手术经验。方法:13例中肝内胆管多发结石5例,胆管损伤3例,胆管癌2例,壶腹部癌3例。其胆肠吻合均采用4-0 ̄5-0prolene血管缝线作连续缝合。结果:围手术期未有胆漏出血情况发生。远期随访无狭窄,胆汁排泄通畅。结论:血管缝线prolene线作胆肠连续缝合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黄磊  费哲为 《中国医药导报》2012,9(11):89-90,93
目的 对双直线切割缝合器于肠吻合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90例行肠吻合患者,分成39例圆形吻合器对照组与51例双直线切割缝合器治疗组.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吻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时出血量、吻合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2 d里排便次数、术后禁食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指标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0例与 3例,P = 0.236;吻合口狭窄0例与2例,P = 0.342;肠梗阻1例与4例,P = 0.018.结论 双直线切割缝合器于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疗效优于圆形吻合器肠吻合术,并且具有安全、经济的特点,与现代外科发展趋势相符.  相似文献   

3.
徐健  李映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2):691-692
目的评价胸段食管癌采用两定点找中点前壁全层外翻吻合技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82例胸段食管癌采用两定点找中点后壁全层内翻缝合、前壁全层外翻缝合的手术方式。结果全组182例患者均一次吻合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3周行食管钡透复查,吻合口直径均超过1cm,造影剂通过顺利,所有182例吻合口均在0.8cm以上,胃镜检查通过顺利。结论胸段食管癌在颈部吻合术中采用两定点找中点前壁全层外翻缝合的手术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在胰腺外科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到2006年4月间施行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83例。比较不同胰肠吻合方法对胰瘘发生的影响。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27%(22/83)。胰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术后恢复良好,无胰瘘发生。端端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40%(10/25);端侧吻合的胰瘘发生率为27%(12/44)。比较各种吻合方式,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的胰瘘发生率显著低于端端吻合(P<0.01)和端侧吻合(P<0.05),而端端吻合和端侧吻合之间胰瘘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胰腺-空肠端端套入式间断U型缝合法吻合降低手术所致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效果满意。但因临床例数较少,其安全可靠性、实用合理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证实。  相似文献   

5.
应用前内层外翻缝合法行胃肠双层吻合136例,未发生1例出血,排空障碍和吻合口瘘,与内翻缝合比较该法具有操作简单,节省手术时间,愈合可靠,止血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李鹏飞  刘铜军  申震 《吉林医学》2009,30(19):2230-2231
目的:探讨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犬的肠切除、肠吻合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20只本地杂种犬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单一缝合组(对照组,n=10),应用可降解吻合环吻合组(实验组,n=10)。观察两组手术前后肠道内径的变化,记录缝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观察术后1~10d肠瘘的发生率、支架降解情况,术后12周取吻合口处部分肠管组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术后胆漏的发生率(1/10)与对照组(0/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缝合时间(10.20±2.88)min多于实验组(2.02±1.03)min。术后第12周肠道吻合口病理学显示,实验组肠壁各层较好,炎性反应轻,无明显肉芽肿形成,浆膜层无纤维瘢痕,明显优于对照;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吻合口内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降解吻合环应用于肠切除、肠吻合在动物实验中是安全有效的,且优于线缝合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包皮环切术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法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的疗效。方法: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法治疗50例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患者,并与20例行传统包皮环切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50例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法患者均获成功,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方法,愈合时间两种方法大致相同,拆线时所用时间明显短于传统方法。结论:包皮环切术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法治疗包茎和包皮过长其方法可靠,痛苦小,用时短,费用少,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在肠吻合术中生物可分解吻合环(b iofragm entab le anastom osis ring,BAR)与常规手工缝合以及线形吻合器应用的方法和效果,评价BAR在肠吻合手术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00年1月至2005年11月收治的498例肠吻合术病例,分为BAR组186例,手工缝合组177例,线形吻合器组135例。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吻合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观察吻合口炎症、狭窄发生情况。结果:BAR组手术时间(102±16)m in;手工缝合组(121±15)m in;线形吻合器组(105±18)m in。3组间差异显著(P<0.05),BAR组和线形吻合器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手工缝合组。BAR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手工缝合组发生1例;线形吻合器组未发生;通过保守治疗均治愈。BAR组发生梗阻1例,线形吻合器组发生1例,两者通过保守治疗均治愈;手工缝合组发生2例,1例保守治疗无效需要手术。以上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生其他与吻合有关的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BAR组(67.2±4.6)h;手工缝合组(70.2±5.8)h,线形吻合器组(63.2±6.2)h,以上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镜随访436例,观察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率:BAR组3.0%(5/164),手工缝合组47.8%(76/159),线形吻合器组7.1%(8/113),3组间差异显著(P<0.05),BAR组和线形吻合器组吻合口炎症发生率明显少于手工缝合组。结论:生物可分解吻合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无线肠道吻合方法,减少了手工缝合引起吻合口炎症的发生,可作为传统手工缝合和线形吻合器等同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胰肠直接套入和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式进行探讨.方法 对2005年3月至2009年8月期间行胰腺切除手术的28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6例,行保留胰头的胰腺切除术2例.术中均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吻合方法,即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不去黏膜化处理,将残胰直接套入空肠2.0 cm~2.5 cm,将空肠断端与残胰胰腺相应部位间断缝合固定,距离残胰断端1 cm处用7号丝线环绕空肠将残胰予以捆扎.结果 28例患者均未发生胰瘘,1例患者术后因残胰断端出血行二次手术,全部病例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结论 复杂的胰肠吻合尤其是通过缝合方式除增加手术时间外,更未必能减少甚至增加胰瘘的发生.而采用残胰直接套入空肠与包盖于残胰端的空肠端不去黏膜化处理的胰肠吻合方法,除吻合方法更为简单外,更重要的是保持了包盖于残胰腺的空肠壁完整性,在捆扎线的捆扎作用下可降低或避免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国产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在胆肠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方法 分析6年来采用国产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的病例65例,行胆囊空肠Roux-y吻合术62例;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3例。结果 本组65例无手术死亡,发生吻合口瘘1例1.5%。结论 国产消化道管状吻合器及缝合器应用于胆肠吻合术中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谢敏江  王德英 《四川医学》2012,33(2):308-309
目的探讨改良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 320例直肠粘膜内脱、Ⅱ~Ⅳ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6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改良PPH术(半荷包缝合),对照组使用传统PPH术(单荷包缝合)。结果观察组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PPH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狭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顺兴 《中外医疗》2013,32(11):3-4
目的探讨两种动静脉造瘘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患者在随机对照条件下分别采取不同的动静脉造瘘术,比较效果。结果采用连续外翻缝合方法的造瘘术相较间断缝合术效果更好,并且并发症、不良反应也较少。结论连续外翻缝合动静脉造瘘术较间断缝合术效果好,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种荷包缝合技术在PPH痔疮治疗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的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haemorrhoids,PPH)手术的荷包缝合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单荷包单圈缝合法(A组)、双荷包双圈缝合法(B组)以及双半荷包单圈缝合法(C组),对120例Ⅲ、Ⅳ度环状脱垂性内痔行PPH术,比较分析三组病例的手术时间、术中下腹部疼痛、切除直肠粘膜宽度、粘膜环完整性及均匀度、痔核回缩、吻合口部位、术中出血、痔核回缩度、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及住院时间。结果:双半荷包单圈缝合后切除的直肠粘膜宽度cm、粘膜环完整性及均匀度、痔核回缩与双荷包双圈缝合法无显著性差异,优于单荷包单圈缝合法(P〈0.05);双半荷包单圈缝合法及单荷包单圈缝合法手术时间较双荷包双圈缝合法时间缩短(P〈0.05);术后肛门疼痛、术后出血及住院时间三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半荷包单圈缝合法能保证PPH手术切除直肠粘膜宽度、粘膜环完整性及均匀度、痔核回缩明显,且不增加手术程序及手术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新鲜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采取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功能恢复时间,评价关节功能,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6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个月。按Lazzcano疗效评价标准,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日常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带线锚钉缝线桥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配合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非吸收无损伤缝线连续皮内缝合与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的疗效。方法:2008年12月-2011年7月选择本院119例清洁伤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非吸收无损伤缝线连续皮内缝合,B组采用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术后12~24个月随访伤口瘢痕情况。结果:与可吸收缝线连续皮内缝合相比,拆线的非吸收无损伤缝线连续皮内缝合的伤口外貌更优良。结论:清洁伤口可采用非吸收无损伤缝线连续皮内缝合。  相似文献   

16.
The authors devised a method of percutaneous suture for treating fracture of olecranon. There are two operative technics for percutaneous suture: one is the suture through two skin holes and another the suture through four skin holes. 40 cases of fracture of olecranon were resorted to the method of percutaneous suture. Suture with steel wire through two skin holes was used in 3 cases and suture with steel wire through four skin holes in 37 cases. Most of the fractures had satisfactory reduction and all the fractures healed well. 33 cases had been followed for more than one year, the late results were excellent in 20, good in 8, fair in 4 and poor in 1. The operative technic of the percutaneous suture is simple and less traumatic to the local tissues. The late functional recovery is not inferior to that of open reduction with internal fixation.  相似文献   

17.
一根线头缝合会阴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根线头连续缝合会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Ⅱ度会阴裂伤及会阴侧切术后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缝合时间、伤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线头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一根线头缝合会阴的产妇缝合时间更短,疼痛更轻,住院时间更短,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无一例出现线头反应。结论:一根线头连续缝合会阴的方法减轻了产妇的痛苦,有利于母乳喂养,节省了产妇的费用;提高了医院病床周转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防治方法.方法 将13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8例.对照组行单纯机械吻合术,治疗组行机械吻合后加胸腔胃全层内凸缝合术.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食管反流液pH值、食管镜检和自觉症状等.结果 治疗组患者食管腔内反流液p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82,P<0.01);食管镜检显示治疗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29%,对照组为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99,P<0.01).结论 胸腔胃全层内凸缝合术能有效防止食管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会阴侧切术连续缝合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斜侧切、阴部神经阻滞麻和2-0可吸收线。观察组用连续缝合法行会阴缝合术,对照组用皮内缝合法缝合会阴切口。结果:两组在产后切口疼痛、产后72h活动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连续缝合法用于会阴侧切术可明显减轻产后切口疼痛、活动受限性,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哺,提高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周云兰  叶东 《中外医疗》2014,(35):27-28
目的 探讨行妇产科手术腹部切口皮内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12月—2012年12月行妇产科手术的病人200例腹部切口缝合法随机分为皮内缝合组(对照组)和间断缝合组各100例,观察组100例(剖宫产术80例,妇科手术20例)用4-0可吸收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皮肤切口,其中疤痕腹18例;对照组100例(剖宫产术70例,妇科手术30例)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切口,其中疤痕腹1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有99例甲级愈合和1例乙级愈合(没有疤痕者);对照组有94例甲级愈合和6例乙级愈合,其中有2例疤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产后42 d,观察组术后腹壁遗留瘢痕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切口疼痛轻,愈合好。无需拆线,瘢痕小更加美容,病人恢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