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20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两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PCEA)组先于T6-7行硬膜外穿刺,置管,试麻醉平面满意后全麻诱导;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IA)组直接进行全麻诱导;术毕时PCEA组将硬膜外导管与韩国产艾克孕弹性镇痛泵相连接,PCIA组静脉接韩国产艾克孕弹性镇痛泵。随访期间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副作用发生率及生命体征变化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开胸术后镇痛,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二者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用于开胸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将 2 0 0例行开胸手术的病人 ,随机分两组。静脉病人自控镇痛 (PCEA)组先于T6~ 7行硬膜外穿刺 ,置管 ,试麻醉平面满意后全麻诱导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IA)组直接进行全麻诱导 ;术毕时PCEA组将硬膜外导管与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相连接 ,PCIA组静脉接韩国产艾克孚弹性镇痛泵。随访期间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 ,镇静程度及副作用的发生率 ,并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基本相同 ,副作用发生率及生命体征变化亦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 :对于开胸术后镇痛 ,静脉和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均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二者各有利弊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3.
4.
我院2004年5月至2005年5月将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镇痛,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或急诊孕足月行剖宫产手术孕妇160例,均连续硬膜外麻醉,其中试验组PCEA镇痛100例,对照组术后按需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60例,两组孕妇均无心、肺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是70年代初问世的一种全新的术后镇痛模式,近几年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与传统的镇痛方法相比,具有镇痛效果好,用药量少,血药浓度维持恒定,副作用少等优点。相对的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护理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外科开胸手术具有切口长、创面大、切除肋骨、术后留置引流管等特点。术后疼痛剧烈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自PCEA(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开展以来,对胸外科开胸手术后镇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随意选择资料完整的50例PCEA法与50例传统止痛法进行比较,就其镇痛效果及并发症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简称PCEA)是近年来较为先进的术后镇痛方法。我院运用于剖宫产术后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术后其他方面的影响也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 选择施行剖宫产的产妇70例,孕周37~41周,年龄22~37岁,ASAⅠ~Ⅱ级,术前半小时肌注苯巴比妥钠01。随机分为镇痛组(PCEA)和对照组(M)各35例。12 方法121 麻醉方法 70例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L1~2或L2~3穿刺置管向上,局麻药用2%利多卡因+1:200000盐酸肾上腺素合剂,麻醉效果满意,术中酌情追加局麻药,术毕PCEA组把硬膜外导管连接光达公…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胸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患者出现疼痛时采用哌替啶单次肌内注射,观察组患者在患者清醒后给予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6、10及14h时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对老年胸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法与单次注药法的临床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6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胆道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硬膜外自控镇痛组(PCEAn=30),硬膜外单次注药组(EPIn=30)。手术结束时,PCEA组硬膜外导管接自控镇痛泵(简称PCA),药液用0.006%吗啡加0.15%布比卡因,由病人自行给药镇痛。EPI组经硬膜外导管一次注入吗啡2mg。在术后4、8、12、24h进行随访并记录:(1)疼痛评分(用VAS法);(2)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频率(RR);(3)副作用发生率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等。结果:在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MAP及RR两组差异也无显著意义(P>0.05),24h副作用发生率两组亦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CEA和EPI两种方法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地佐辛(Dezocine)用于胸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ASAI~Ⅱ级择期在全麻下行胸科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与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30例,一般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用地佐辛5mg、舒芬太尼50μg复合0.15%的罗哌卡因250ml行术后硬膜外镇痛,背景剂量5ml/h,单次给药量5ml,间隔时间30min。观察术后第2、4、8、16、24、48h疼痛评分(VAS标准),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在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地佐辛组明显低(P〈0.05)。结论地佐辛5mg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胸科手术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满意,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舒芬太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下肢骨科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Ⅰ组25例和Ⅱ组25例。两组患者均行L2、3或L3、4腰硬联合穿刺术并头向量管4cm。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Ⅰ组PCEA配方为咪达唑仑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咪达唑仑2mg加罗哌卡因8mg;Ⅱ组PCEA配方为吗啡5mg加0.2%罗哌卡因100ml,首剂吗啡2mg加罗哌卡因8mg。两组均行持续输注量2ml/h,单次PCA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结果:镇痛满意率(VAS≤3)Ⅰ组为92%与Ⅱ组96%相近(P〉0.05);Ⅰ组尿潴留12%、恶心呕吐4%,均低于Ⅱ组(P〈0.05或P〈0.01)。结论:咪达唑仑复合罗哌卡因术后PCEA镇痛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是较好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孕妇于临产后使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PCEA),观察其对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70例初产妇使用PCEA(A组),70例(B组)未给予任何镇痛对照,观察两组产痛程度、母儿的情况、产程进展和分娩方式。结果 1.用药后两组产痛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1330.312,P=0.000);2.两组第一产程时间无显著差异(P=0.6424);第二产程时间A组长于B组并有差异(P=0.0002);3.两组剖宫产率无差异(χ^2=0.22P〉0.05);A组阴道手术助产率明显高于B组并有显著差异(χ^2=6.56,P〈0.05)。结论分娩过程中使用PCEA,不影响产程进展,增加阴道手术助产率,但建议通过加强产程管理,来降低阴道手术助产率,故此技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应用于冠心病患者上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行上腹部手术、临床确诊为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镇痛组(Ⅰ组)和静脉镇痛组(Ⅱ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全麻,Ⅰ组术后应用硬膜外镇痛,Ⅱ组术后应用静脉镇痛,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术后4h、12h、24h、48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cTn—Ⅰ),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镇痛效果。结果与麻醉前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SpO,、cTn—I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Ⅱ组术后的MAP、HR、cTn—I显著升高(P〈0.05),SpO2显著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术后的MAP、HR、cTn—I、VAS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SpO2较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行上腹部手术的冠心病患者,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较好地消除患者术后疼痛,减少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Tn—I稳定,对心肌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马多与吗啡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本院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0例需要在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配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曲马多配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镇痛效果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对照组为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马多配伍用于治疗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比吗啡更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硬膜外镇痛在胸腔手术后苏醒期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胸肺大泡及单纯肺叶切除术90例,年龄25~55岁,ASAⅡ~Ⅲ级;将其随机分为硬外组(A),静脉组(B),对照组(C),每组30例.A组诱导前行T8~9硬膜外穿刺.三组均行双腔支气管插管,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七氟醚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维持PetCO2在35 ~ 45 mm Hg(1mm Hg=0.133 kPa)之间,血压波动在20%范围内.手术结束前20 min,A组硬膜外腔分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10ml,B组静脉注射曲马多2mg/kg和昂丹思琼8 mg,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手术结束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拔管时间.记录三组术前、清醒时和拔管后5 min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 SpO2).记录拔管后5min的镇痛,镇静及躁动评分.结果 A、B两组术后清醒时HR和MAP升高幅度均比C组小(P< 0.05),且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的疼痛评分和躁动评分最低(B<C,P< 0.05;A<B,P< 0.05).结论 硬膜外与静脉镇痛都能有效地抑制胸腔手术结束时停用麻醉药后苏醒期的各种不良反应,硬外镇痛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硬膜外和皮下病人自控镇痛两种方法对胸部手术后病人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Ⅲ级胸部手术全麻病人根据术后镇痛方法不同,随机分为3组:Ⅰ组:对照且(12例);Ⅱ组: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组(12例);Ⅲ组:皮下病人自控镇痛组(12例),分别于术前(T1)、术后4h(T2)、24h(T3)、48h(T4)及72h(T5)监测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分钟通气量(MV)、脉搏氧饱和度(SpO2),抽动脉血测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于术后3d内观察病人的咳嗽、咯痰反射及疼痛评分。结果 Ⅱ组病人的VT、SpO2、PaO2在术后明显低于Ⅲ组病人(P<0.05或0.01)。而RR、PaO2在术后明显高于Ⅲ组病人(P<0.05或0.01)。而Ⅱ、Ⅲ组病人的咳嗽、咯痰反射和疼痛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明显优于Ⅰ组病人(P<0.01)。结论 皮下病人自控镇痛不仅能达到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而且对全麻下胸部手术后病人的呼吸功能的抑制明显低于硬外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8.
刘小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7):20-21
目的 观察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等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行剖宫产术的孕妇,年龄22~36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试验组(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和对照组(术后按需肌内注射杜冷丁).通过观察其镇痛、镇静的效果以及对泌乳、肠蠕动的影响.结果 两组各时点VAS镇痛、镇静评分,泌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硬膜外持续吗啡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效果满意,且能促进泌乳和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利于新生儿的早期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9.
硬膜外氯胺酮超前镇痛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切皮前应用氯胺酮在硬膜外腔中的超前镇痛作用对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择期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人,氯胺酮组在手术开始前于硬膜外腔注入氯胺酮30mg,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两组均行PCEA吗啡镇痛。记录疼痛出现时间,术后4、8、12、16、24小时VAS评分,24小时镇痛药液消耗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氯胺酮组术后疼痛出现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16小时及24小时两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小时内吗啡消耗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切皮前硬膜外腔应用氯胺酮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可加强吗啡术后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