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肛瘘是由肛腺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进而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后伤口不愈形成的肛周与直肠下部相通的瘘管,是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化脓性感染的慢性阶段.肛瘘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科疾病,其发病率国内1.67%-3.6%,国外8%-25%,发病高峰年龄段20-40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5∶1[1].复杂性肛瘘发生率约占全部肛瘘病例的5%-10%,是指外口和管道有2个或以上,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低位复杂性肛瘘)或以上,甚至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高位复杂性肛瘘),因其治疗中存在着复发率高、并发症和后遗症多等问题,被称为难治性肛瘘.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肛瘘10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的异常通道,其发病率高,在肛肠科仅次于痔[1].大多为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主要侵犯肛管,涉及直肠较少,是与会阴区皮肤相通的肉芽肿性管道,内口多位于齿线附近的肛隐窝,外口位于肛门周围皮肤.肛瘘多为一般化脓性感染所致,少数为结核、克隆病等引起的特异性感染,直肠肛管外伤继发感染也可形成肛瘘.肛瘘的发生与性激素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青春期个体自身的性激素开始活跃,特别是肛腺增殖明显.由于男性肛腺分泌旺盛较女青年更加明显,且男性括约肌发达,肛腺排泄不畅,更易引起肛瘘.  相似文献   

3.
王妍 《中医杂志》2003,44(Z1):96
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周脓肿的续发病,是肛窦感染发炎沿肛腺管蔓延扩散到肛门直肠间隙或肛管皮下与粘膜下形成脓肿,脓肿破溃后多形成肛瘘.本病例因肛周脓肿后外口尚未破溃而形成半瘘,粪便经感染肛窦形成的内口进入脓腔,长久积存而形成粪石.  相似文献   

4.
黄志坚 《北京中医》2001,20(3):19-19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在临床分类中,有两个以上管道或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肛门直肠环上方)有2个以上内口者,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病因病机多为肛痈溃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或肺脾肾三阴亏损,肛痈破溃不能愈合所致.  相似文献   

5.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与肛门外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在临床分类中,有两个以上管道或支管、空腔,其主管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肛门直肠环上方)有2个以上内口者,为高位复杂性肛瘘.其病因病机多为肛痈溃后,久不收口,湿热余毒蕴结不散,血行不畅;或肺脾肾三阴亏损,肛痈破溃不能愈合所致.  相似文献   

6.
<正>肛门直肠瘘简称肛瘘,是肛门周围脓肿破溃后的后遗疾患,最主要由污染粪便滞留肛隐窝产生肛腺炎引起。根据我国衡水会议(1975)定义,低位肛瘘即瘘管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者,低位肛瘘又分为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低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管、一个内口和一个外口之完全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浅部或浅部以下;低位复杂性肛瘘内口在齿线处,管道在外括约肌深层以下,并有支管和空腔,外口和管道2个或2个以上。肛瘘在非急性炎症期,主要以局部症状为主,表现为肛旁流脓、肛周疼痛、肛门湿  相似文献   

7.
陶双友  何丽英 《新中医》2012,(7):230-231
肛瘘是肛管直肠与肛周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通道,是肛周脓肿的慢性化阶段,其临床表现特点主要为肛门硬结、局部反复破溃流脓、疼痛、潮湿及瘙痒等。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肛瘘很难自愈,传统的治疗方法常以手术治疗为主、中医药治疗为辅助手段。笔者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治愈肛瘘患者1例。结果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8.
马英  左进 《中医杂志》2003,44(Z1):98
1内口的探查及处理 肛瘘多由于肛腺感染所致.自行或切开排脓后,脓腔逐渐收缩呈管状,形成纤维化管壁;若引流不畅,或继发感染,炎症向直肠粘膜下层及肌层深部蔓延,并超越肛窦部及直肠环区深部,则形成高位复杂性肛瘘,因此治疗上寻找原发病灶即内口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肛瘘又称肛管直肠瘘,是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一般由内口、瘘管、外口3部分组成.它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肛门五大常见病之一,其中高位复杂性肛瘘是被公认的外科领域难治性疾病之一[1].肛瘘在我国的发病率占肛门直肠疾病的1.67%~3.60%,国外约为8% ~ 25%.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5∶1[2].针对肛瘘的发生,国内外众多学者分别从解剖学、胚胎学、免疫学、细菌学以及性激素水平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肛腺感染学说是目前公认的肛瘘发病学说[3],肛腺往往是感染进入的门户,临床上大约有95%的肛瘘均是由于肛腺感染引起的.手术是治愈肛瘘的根本方法[4].  相似文献   

10.
<正>肛漏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也称肛瘘。肛瘘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道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的方法来达到根治的目的。肛瘘手术后,创面常常较大,存在疼痛剧烈、伤口愈合时间长等难题~[1]。鉴于此,近年来,本科室开展了采用院内制剂痔疮散熏洗坐浴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于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中选择符合标准者60例,均为低位  相似文献   

11.
<正>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同的一种异常管道,称为肛管直肠瘘,简称肛瘘,中医亦称痔瘘或肛漏。其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组成,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1]。尤其是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探头经肛周和腔内探头经直肠检查联合应用对肛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频率为8-15MHz的高频探头及频率为5-10MHz的直肠腔内探头,对86例肛瘘患者进行检查,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86例肛瘘患者外口(位置、距肛口距离、数目)、走行(曲直、方向、长度)、内口(是否可见,距肛口距离)、主管和支管(数...  相似文献   

13.
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复杂肛瘘是外科的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现将目前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男女老幼均可发病,但一般以青壮年居多,男性多于女性。据最近资料统计,在我国肛瘘发病率约占肛门直肠疾病总发病率的3%。其特征为瘘管内口多位于肛窦内,管道穿过肛门直肠周围组织,外口位于肛周皮肤,经常有脓性分泌物由外口流出,每因外口闭合而致局部肿痛;继而在原外口处或附近重新溃破出脓,如此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复杂肛瘘是外科的难治性疾病,手术是治疗肛瘘的重要手段。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引流脓液,根治瘘管,保护括约肌的完整性和肛门功能。现将目前肛瘘的中西医诊治近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不遗留肛瘘,是近几年来肛肠外科的一大进展。所谓一期手术就是切开排脓的同时,切开或挂线切开引起脓肿的原发内口肛隐窝,以达到日后不形成肛瘘的目的。我们总结了183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一期手术均达到痊愈,无肛瘘形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药捻式置管引流治疗高位肛瘘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江苏中医药》2003,24(1):31-32
根据Milligen和Morgan分类方法 ,肛瘘可分为高位肛瘘和低位肛瘘。高位肛瘘是指瘘管位置较高 ,接近或超过肛管直肠环 ,内口常在齿线附近。〔1〕根据我们临床观察及有关资料显示 ,高位肛瘘的内口 95 %左右位于齿线区平面的肛隐窝内 ,只有不到 5 %的内口明显高于齿线 ,位于肛管直肠环附近。〔2〕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采用瘘管低位部分切开、顶端空腔予药捻式置管引流加注入中药的方法治疗高位肛瘘 3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32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6 7岁 ,最小 14岁 ,平均 37岁 ;病程最长 18年 ,最短 …  相似文献   

17.
肛瘘压垫加改道术是解放军291医院金虎同志在祖国医学脱管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方法。自去年以来我院肛肠科对六例肛瘘位置较深的弯曲瘘和直瘘采用此法治疗,均获痊愈。一、手术方法1. 术前准备:①检查肛瘘管道的走行方向、深度及内口的位置。②做一与瘘管相应大小长短的木制压垫,消毒备用。2.手术过程:患者在腰麻下取左侧卧位,肛周常规消毒后,再次用1%的新洁尔灭消毒直肠下端肛直皮肤粘膜。然后用软质探针轻轻探查或用美兰盐水自肛瘘外口处加压注入,视美兰自肛内溢出的部位,找到肛瘘的内口  相似文献   

18.
肛瘘是指肛管或直肠因病理原因形成的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一种异常管道,全称为肛门直肠瘘(Anorectal Fistula),中医称之为“肛漏”.其临床特点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症,局部可触及或探及瘘管通向直肠.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继发性外口组成,但也有仅有内口或外口者.多数是肛周脓肿的后遗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在我国约占肛肠疾病患者的1.67%~3.60%[1],仅次于痔疮;发病人群多在20 ~40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2].  相似文献   

19.
正肛瘘是肛周间隙化脓感染发展到慢性期阶段形成的瘘口或隧道[1]。柳教授从事肛肠病专业20余年,现将其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肛瘘的病因尚无统一的认识,多认为是脓肿自行破溃,直肠肛门损伤致细菌侵入,会阴部手术后感染,结核病继发,血行感染,克罗恩病并发等形成。中医认为,肛  相似文献   

20.
肛瘘是指直肠、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 ,一般由原发性内口、瘘管和继发性外口三部分组成 ,肛瘘多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后遗症 ,高位单纯性肛瘘是指仅有一条管道 ,其管道穿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 ,内口多位于肛窦部位。我院从 1990~ 1999年采用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 5 6例 ,并与采用切扩术结合挂线治疗的42例作对照观察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两组 98例均为高位单纯性肛瘘 ,随机分为射频切扩加部分缝合结合挂线组 (简称治疗组 )、单纯切扩结合挂线组 (简称对照组 )。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