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强直疾病患者的临床及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28例肌强直疾病患者均进行常规针电极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F波的检查。结果28例肌强直疾病患者均有肌强直放电,NCV及F波检查未见异常。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对肌强直疾病诊断和分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患者肌强直电位的好发部位和继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方法:对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分析肌强直电位的好发部位和周围神经损伤程度.结果:在所检肌肉和神经中,肌强直电位以伸指总肌明显,周围神经病变以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受损居多.结论: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存在着广泛的电生理异常,其严重程度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myotonic dystrophy,MYD)患者肌强直电位的好发部位和继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的程度。方法:对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患者进行肌电图(EMG)、神经传导速度(NCV)检查,分析肌强直电位的好发部位和周围神经损伤程度。结果:在所检肌肉和神经中,肌强直电位以伸指总肌明显,周围神经病变以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受损居多。结论:15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的患者存在着广泛的电生理异常,其严重程度与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报告萎缩性肌强直6例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起病年龄2~34岁,平均22岁。有特征性分布的肌萎缩、肌强直、先天性白内障等多系统受累。EMG均显示有肌强直电位,收缩后有后放电现象。血清IgG、IgA测定结果降低。本文对起病年龄、性别、家族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神经-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诊断腕管综合征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经神经-肌电图诊断为腕管综合征的病例,分析测定正中神经在腕部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数据及肌电图测定的正中神经末段支配的拇展短肌出现正尖波、纤颤波等失神经电位.结果:正中神经在腕以下段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或感觉电位消失,且感觉电位波幅衰减,正中神经腕部的运动潜伏期延长,拇展短肌神经源性损害表现.结论: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对诊断腕管综合征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肌强直病是一种较少见的遗传性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而肌电图检查可发现典型的肌强直电位发放,对于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明显帮助.本文将一家二代三人的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测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受治疗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分别对测定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患者出现了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8(23.8%)例患者在检查结果中显示其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有14(35.53%)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结果显示正常。对运动神经元病检测的方法中,肌电图检测方法较明显,若检测结果显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表示运动神经元已经受损,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对患者神经生理变化反应明确有效,对运动神经元的临床早期鉴别病变效果十分显著,对运动神经元病的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患者的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和波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远端潜伏期和波幅,以及拇短展肌的肌电图(EMG)的变化。方法:对临床拟诊并经EMG确诊的CTS 42例患者的神经传导和EMG测定进行回顾。结果:本组42例CTS患者的主要异常表现为正中神经的SCV减慢、波幅降低、严重者波幅引不出来,尤以中指-腕的异常最为明显;正中神经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拇短展肌EMG表现为松弛时有纤颤、正锐波,部分有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结论: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明耿  吴蓉 《中外医疗》2012,31(35):85-86
目的探究分析运动神经元病36例神经肌电图,其宗旨是为临床提供疾病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6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神经传导速度(NCV)和肌电图(EMG)进行测定,计算检测每个运动肌单位、相位、波幅、时限及大力运动单位收缩状态下的电位募集密度。结果肌电图(EMG)结果显示出广泛性神经源性改变,有12例患者(占33.33%)神经末端潜伏期延长,有9例患者(占2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所有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结果均正常。结论采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能够明显检测出运动神经元病,出现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延长,波幅增高等,提示运动神经元损伤,且具有广泛性异常表现,临床应用神经肌电图检测该症能够明确反应出患者神经生理变化,有利于临床早期鉴别病变,为提供临床确诊依据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VC)对外伤性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进行NCV和EMG测定。结果: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表现为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消失。EMG表现为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重收缩减少募集型,肌静息时失神经电位增多。结论:EMG和NCV检测,对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腕尺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诊断。方法1999年10月~2006年4月总结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结果5例腕尺管综合征患者年龄24~58岁,临床特点为手小指及无名指无力、第一背侧骨间肌、小指展肌肌肉萎缩,EMG、NCV检测,尺神经支配区手内肌纤颤波和正尖波等自发电活动,NCV减慢,腕部潜伏期延长。5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证实尺神经腕管部嵌压。结论腕尺管综合征神经电生理检测定位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MMD)的神经电生理表现特征.方法:对29例运动神经元病进行电生理检测,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巨大电位、运动单位数量减少检出率高,以拇短展肌、第1骨间肌为著.神经电图中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大多属正常范围,少数稍减慢,可见末端潜伏期延长、复合动作电位波幅降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可在正常低限.结论:运动神经元病的电生理显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肌电图(EMG)阳性率高,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腕管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0例临床诊断腕管综合征病人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显示正中神经末端运动潜伏期延长率为80%,感觉传导速度减慢率为91%,同时伴有电位波幅的下降及肌电图(EMG)出现失神经电位,而检查不通过腕管的尺神经传导速度则正常,结论是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判定正中神经受压程度及协助腕管综合征诊断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每位患者的双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掌长肌、尺桡侧屈腕肌等进行常规肌电图检查(EMG),双侧正中神经、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分段检查,双侧拇指、中指、小指等至腕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并对照异常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54例患者的59只患腕经手术探查,发现神经卡压症诊断正确率为100%,卡压程度诊断正确率98.3%.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给临床提供客观、有效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肌强直是指肌肉兴奋之后,肌肉松弛延迟的病态现象,表现为骨骼肌在随意收缩或物理刺激引起收缩后,不能立即松弛,其原因主要由于肌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异常而引起.在本文的一家族先天性肌强直症病例中,电生理检测表现颇有不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患者患肢的神经电生理的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相关肌肉的肌电图;腓总神经、胫神经及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胫神经、腓总神经的F波。结果: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胫前肌及腓肠肌轻收缩的肌肉动作单位电位时限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肌电多相电位百分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腓总神经、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腓浅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的胫神经、腓总神经的F波的潜伏期及出现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侧肢体的神经电生理,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腕管综合征诊断中应用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腕管综合征患者50例,对其进行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记录并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50例腕管综合征患者经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均为阳性,其中,经腕管段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单纯减慢4例,减慢+电位降低5例,单纯电位未引出3例;感觉腕管段传导速度减慢+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时间过长9例,传导速度减慢+电位降低+末端潜伏延长3例,传导速度减慢+感觉电位降低+运动末端潜伏延长+运动电位降低22例,未引出感觉+运动电位4例;经拇短展肌肌电图检测显示50例中存在失神经电位者32例,阳性率64.00%.结论 神经-肌电图电生理检查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不仅操作便捷易行,而且检测结果可靠,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检查在腕管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39例临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患者进行神经肌电图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和针极肌电图检查。结果 39例患者中,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感觉潜伏期延长48条,正中神经感觉电位波幅下降38条,运动远端潜伏期延长34条。正中神经F波潜伏期延长12条,10条拇短展肌出现神经源性损伤。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查为腕管综合征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同时能对正中神经肘部病变、臂丛损伤、神经根病变及周围神经病变进行鉴别诊断,能排除上述神经病变,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生理检查在运动神经元病的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神经肌电诱发电位仪检测18例疑为运动神经元病的患者的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临床诊断运动神经元病13例,经肌电图检查增加至18例,确诊率由72.22%上升至100%.结论 神经肌电图检查是运动神经元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检查手段,为临床治疗方案拟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SHS组(35例)和非SHS组(25例),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进行患侧拇短展肌.小指展肌肌电图检查,并对自发电位进行评分。结果:SHS组30例均检出插入电位延长,自发电位出现率为100%,而非SHS组为46%(P<0.01),SHS组自发电位评分(135分)明显高于非SHS组评分(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后SHS患者上肢周围神经远端存在部分轴突变性,原因可能与继发的周围神经损伤有关,对早期诊断SHS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