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10月11日在新德里召开了第二届消灭麻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关注每一个村庄的每一个病人”。主要麻疯流行的国家当局以及部分麻疯专家对2000年前消灭麻疯这一公共卫生问题的进展作出评估,同时还将与有关国家和机构探讨为实现此目标所应作出的进一步承诺。 由WHO组织,世川卫生基金会和印度政府共同承办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各有关方面,要实现消灭麻疯的目标,最高层次的政治决心是必不可少的,要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正如大多数疾病的情况一样,在麻疯病方面所取得的进展不是很快而是很慢。如果以习惯为例,则氨苯砜(Dapson)或氯苯吩嗪(Clofazimine)的单一疗法,仍然广泛地用于治疗麻疯病,且通常奏效。由于含菌少的(不确定的、结核节样的以及边界的-结核节样的)患者需要治疗3~7年,而多种杆菌的(中央的-边界的、边界的-麻疯结节的和麻疯结节的)病人需要终身治疗,故病人的顺应性依然是一个难题。由于原发性和继发性氨苯砜耐药性已经发生,复发也就成为常见而严重的问题,因此,不可能再推荐单一疗法。希望使用利福平的多种药物疗法来缩短  相似文献   

3.
克风敏(Clofatimine. B663)化学名为2-(对-氯苯胺基)-5-(对-氯苯基)-3,5-二氢-3-异丙亚胺基吩嗪。据报道,本品有氨苯砜的抑菌作用和类固醇的抗炎作用,对麻疯病及其反应均有效,对耐氨苯砜麻疯杆菌菌株亦有治疗作用,为一较有前途的抗麻风新药。  相似文献   

4.
“麻耙”是我国有名的傣药,常见于傣医药手稿之中。它是傣药成方“雅沙哩扪挪”的主药。“麻耙”即傣语音读,“麻”即果实。“耙”为疯癫之意,故为疯癫果。取种子食其不当中毒为疯。  相似文献   

5.
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研究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的抗肿瘤作用。方法:抗肿瘤活性、N-糖苷酶活性和蛋白合成抑制活性分别用MTT法、苯胺裂解法和兔网织红细胞系统测定;用计算机软件分析比较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N-糖苷酶的活性结构域。结果: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人肝癌细胞体外增殖的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0.23(0.15-0.32)mg/L,0.66(0.35-0.97)mg/L和3.16(2.74-3.58)mg/L,但对Hela细胞和正常细胞(MRC)无抑制作用。结论:麻疯树核糖体失活蛋白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其作用机制与其具有的N-糖苷酶活性相关。  相似文献   

6.
我厂在江苏皮肤病防治研究所、泰兴滨江医院协作下,试制成功酞咪哌啶酮(Thalidomide)(暂名反应停)。其化学名为2,6-二氧-3-酞酰亚胺基哌啶,系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嗅无味,微溶于水、甲醇、乙醇或丙酮中,易溶于二氧环己烷、二甲基甲酰胺或吡啶,不溶于乙醚、氯仿和苯中。熔点269~274℃。本品系一种中枢镇静药,对各型麻疯反应特别是发热、结节红斑、神经痛等都有一定疗效。但对结核样型的麻疯反应稍差,对麻疯病本身无治疗作用。本品可与抗麻疯药物合用以减少反应,一般每日100~200毫克,分4次服,严重反应者可增到300~400毫克(当反应控制后逐渐减量)。副作用有口干、头昏、倦怠、恶心、腹痛、或局部浮肿等。妊娠,特别是早期妊娠禁忌。合成路线  相似文献   

7.
利福霉素由地中海拟无枝酸菌(A.mediter-ranei)产生,按分类学它属于放线菌目,此类抗生素除用于抗结核杆菌和麻疯杆菌外,还对鸟分枝杆菌和肺炎球菌等病原菌有效.有关利福霉素的生源资料还不完全,但就仅有的信息说明,利福霉素部分地发生于多聚己酰链,它和1个芳香的组成成份一起(由莽草酸盐途径的芳香氨基酸衍生而成)形成最终产物(图1).自1957年以来,已经对地中海拟无枝酸菌进行过遗传操作,所获菌株效价有所提高,然而再想通过经典方法进一步继  相似文献   

8.
利福定,化学名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与利福乎是同类型的化合物,只是在奈环C_3的侧链上取代基团不同,前者为异丁基,后者为甲基。利福定对结核杆菌、麻疯杆菌等分枝杆菌活性较利福平为高,而毒副作用更小。作者前文报道其分子水平抗菌作用原理。本文从细胞、亚细胞及分子水平上初步观察比较了两药的抗菌后效作用方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异丁基哌嗪是抗结核、抗麻疯杆菌新药利福定(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的主要中间体,为无色透明液体,碱性,具有挥发性。为了控制原料中间体的质量,本文应用电位滴定法确定等当点,选择适当的酸碱指示剂,再用该指示剂指出中和滴定的终点,从而计算含量。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定量准确、操作简单方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戟科麻疯树属植物由于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其根、茎、叶、种子均可入药,在民间应用广泛。该属植物野生部分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广东、海南等地。研究表明该属植物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HIV、抑菌、杀虫、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麻疯树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小桐子又名膏桐或小油桐,为大戟科(Euphorobiaceae)麻疯树属植物。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其叶、根、根皮、果油均有毒。果子椭园形,长11—20毫米,直径约11毫米,果油中含蓖麻子白朊(Ricin)样毒素,称麻疯树毒素(Curciu),误食后可致中毒。该树在我省分布广泛,有的为道旁绿化林、有的作为观赏植物。小桐子树果中毒国内报导不多,现将我省一起小桐子树果中毒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获取浸麻芽孢杆菌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构建浸麻芽孢杆菌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获得阳性重组菌株。经42℃诱导后,检测酶活性。结果浸麻芽孢杆菌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量达3 U/mL。结论浸麻芽孢杆菌环糊精葡糖基转移酶可以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卫生组织制订了特殊研究计划,研究最重要的寄生虫病——疟疾、血吸虫病、锥虫病、丝虫病、利什曼原虫病和麻疯。此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发展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4.
沙利度胺最先是在1956年由西德一家公司生产并上市的,当时被认为是最安全的镇定剂,主要用作镇静催眠以及辅助止疼,同时它对妊娠呕吐具有良好的止吐效果[1],因此被广泛应用.然而后来却发现,它对胎儿具有致畸作用[2],最终于1961年11月被全面回收并禁止上市.但在此之前,却意外发现其对麻疯结节性红斑(erythema nodosum leprosum,ENL)的皮肤结节疼痛及神经受损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异丁基哌嗪力复霉素(R-76-1)系力复霉素类新衍生物,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半合成研究室于1976年研制成功,1978年后与四川长征制药厂、无锡第一制药厂协作进行工艺研究,并生产了部分样品供临床试用。根据临床前药理研究证明R-76-1对结核杆菌及麻疯杆菌具有与利福平相似或稍强的抗菌作用,毒性低,吸收好,用利福平1/3剂量治疗322例结核病,其近期疗效达到与利福平同等优良效果,而且毒副反应小。在抗痨  相似文献   

16.
肝素霜具有抗凝、抗炎作用。并能扩张皮肤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洁创面加速溃疡愈合等。临床应用证明对早期冻疮,皲裂、营养性麻疯溃疡、皮肤湿疹和多型红斑等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麻疯树(Jatropha curcas Linn.)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麻疯树地上部分的甲醇提取物中共分得7个倍半萜类成分和2个环肽类成分,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八氢-4-羟基-3α-甲基-7-亚甲基-α-(1-甲基乙基)-1H-茚-1-甲醇(1)、10α-羟基-15-酮基-α-杜松醇(2)、15-酮基-T-杜松醇(3)、3α,4β,9βH-10α-甲基异胡萝卜-5-烯-11-醛(4)、(±)-1β,6α-二羟基-桉叶-4(15)-烯(5)、二氢吐叶醇(6)、(3S,5R,6S,7E)-3,5,6-三羟基-7-大柱烯-9-酮(7)、麻疯树环肽A(8)、麻疯树环肽B(9)。结论:倍半萜类成分1~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近年来从大战科麻疯树属植物中分离鉴定的二萜类化合物,指出该类成分结构新颖,光谱复杂,且具有显著的抗癌活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新药开发等方面的均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蕨麻各极性部位抗缺氧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蕨麻不同极性部位的抗缺氧活性.方法:采用常规液一液萃取法分离蕨麻不同极性部位,并通过小鼠常压缺氧模型研究各部位的抗缺氧活性.结果:与溶媒对照组相比,乙醇总提物、水溶部位、乙醇部位、正丁醇部位和石油醚部位使小鼠在常压缺氧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分别延长了33.83%、45.50%、38.61%、36.91%和67.52%,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水溶部位和石油醚部位还能同时降低小鼠整体耗氧量(P<0.05).结论:蕨麻乙醇总提物、水溶部位、乙醇部位、正丁醇部位和石油醚部位均具有抗缺氧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砜类药仍为目前国内外治疗麻疯病的首选药物。长效砜类药——双乙酰氨苯砜(Diacetyldiaminodiphenyl Sulfone,简称DADDS)治疗活动性麻疯病例和用于与高度易感染病人密切接触者的预防,获得满意的效果。我厂于1972年试制成功,并将其与蓖麻油和苯甲酸苄酯制成油悬液(供肌注),经广东省新会县崖西皮肤病防治院对70病例的临床初步观察,疗效满意,毒性低,副作用小。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